Workflow
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工业母机+”在行动 国家级产需CP结对攻关技术难题
央视新闻· 2025-07-28 13:12
工业母机产业政策与活动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2025"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 活动将持续至2027年底 覆盖减材制造 等材制造 增材制造三大类生产端 涉及140余家国内重点企业200余项创新产品 [1][2] - 需求端涵盖新能源汽车 航空航天 轨道交通 船舶等行业 活动加速工业母机从"能用"到"好用"升级 全国已组织20余场对接活动 促成近百个项目签约落地 [2][5] - 湖北将工业母机产业列为"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千亿级产业 超常规支持发展 目标打造世界级产业高地 [11] 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协同 - 华工激光成功研发国内首台"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 应用于国产大飞机C919发动机制造 实现数控系统 激光器等核心部件国产化替代 性能优于国外标准 [7][8] - 技术攻关采用"产学研"协同模式 联合华中科技大学 哈工大等高校及数控系统龙头企业 分工突破激光精密加工 定制化激光器等关键技术 [9] - 湖北搭建产业链协同研发机制 三款"湖北造"世界级工业母机产品在2024中国国际机床展首发 [11] 产业发展现状与方向 - 行业已形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余家 制造业单项冠军30余家 探索出中国特色发展路径 [16] - 政策支持"双链主"模式 由重点用户企业和主机企业牵头 带动主机与零部件协同升级 加强高端装备 数控系统等关键领域攻关 [14] - 新兴领域如新能源汽车 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催生新需求 推动工业母机向高端化 智能化 复合化转型 [5][14]
七大高端工业母机新技术新产品在武汉首发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10:54
工业母机产业发展动态 - 7月23日2025"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在湖北武汉启动 七大高端工业母机新技术新产品首次发布 [1] - 活动以"让工业母机创新产品进入百行万企"为永久主题 以"'工业母机+'共促应用发展新生态"为年度主题 [1] - 活动期间举办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整零对接 技术对接 产融对接等多项对接活动 [1]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10年将是我国智能数控机床发展关键期 主战场是高质量数控机床和产线 [1] - 人工智能将给工业母机带来历史性变革 下一阶段方向是智能数控机床 [1] - 需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和制造优势 以创新为根本动力 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技术路径 [1] 湖北工业母机产业布局 - 国家工业母机创新研究中心(湖北)正式揭牌 将打造三款标志性产品 培育三家世界级企业 [2] - 湖北省工业母机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一批重大项目进行现场签约 [2] - 湖北工业母机产业营业收入约500亿元 位居全国第五 [3] 企业动态 - 华中数控占据高中档国产数控系统大头 武重集团稳坐重型机床龙头 华工激光实现激光机床核心部件国产化 [2] - 三款"湖北造"世界级标志性工业母机产品首发 包括集成AI芯片与AI大模型的智能数控系统等 [3] 产业规划 - 湖北组织完成武汉新城万亩工业母机产业园规划方案 打造"一中心、三片区" [3] - 推动总投资100亿元的武汉新隆泰工业母机产业基地项目建设 已与50余家企业达成入驻协议 [3] - 湖北将工业母机作为"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千亿产业之一 打造全国高端工业母机战略基地 [2]
“工业母机+”向新行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7-24 12:04
工业母机产业政策与活动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2025"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 活动将持续三年至2027年底[1] - 活动覆盖减材制造 等材制造 增材制造三大类 涉及140余家国内重点企业200余项创新产品[1] - 需求端涵盖新能源汽车 航空航天 轨道交通 船舶等行业[1] 工业母机产业发展方向 - 推动工业母机向高端化 智能化 复合化快速发展[3] - 新能源汽车 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带来新需求[3] - 加快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发展智能机床[11] 产业对接与技术突破 - 两年来组织20余场对接活动 签约落地近百个合作项目[5] - 华工激光成功研发国内首台"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 应用于C919发动机加工[6] - 湖北搭建产业链协同研发机制 三款"湖北造"世界级标志性工业母机产品亮相国际机床展[10] 产业链建设与企业发展 - 支持重点用户企业和工业母机企业担任"双链主" 带动主机与零部件迭代提升[11] - 工业母机领域已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余家 制造业单项冠军30余家[13] - 湖北将工业母机产业作为"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千亿产业[10] 产业协同模式 - 推广"共同攻关 共同提升 共同受益"模式 加速国产工业母机应用迭代[13] - 华工激光联动核心部件企业和高校开展产业协同攻关[8] - 推动应用企业开放场景 促进技术突破[13]
“中国光电子企业有实力、也有底气走出去” 光电子领军企业家集体探展
长江日报· 2025-05-17 08:50
光电子行业创新成果展示 - 高德红外发布国内首款500万像素高温中波制冷红外探测器 打破技术封锁 高性能红外芯片研制水平全球前列 [3] - 长飞公司展出全球技术领先的空芯反谐振光纤 单根长度超20公里 最低衰减系数0.05dB/km 刷新全球纪录 [3] - 华工科技展示AI激光智造装备 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2秒完成0.3mm孔径加工 已应用于C919发动机零部件 [2] - 逸飞激光圆柱全极耳锂电池激光焊接设备及全自动组装生产线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 细分领域领先地位持续强化 [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光谷已建立完整光电子产业链 涵盖元器件到光芯片 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共同参展 [5] -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研发吸附式移动加工机器人 技术经产业验证 为超大型复杂构件加工提供新方向 [3] - 高德红外展示红外全产业链技术实力 红外热成像技术已拓展至车载应用领域 [2] 行业交流平台价值 - 光博会汇聚近百项首发首展核心技术 11家企业展台吸引近10位领军企业家集体探展 [1][5] - 活动搭建企业交流学习平台 促进激光企业与光电子企业合作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5] - 行业领袖呼吁中国企业布局全球竞争 认为中国光电子企业具备国际化实力 [5]
90岁院士逛光博会“学习新技术” 25年前提案建“中国光谷”
长江日报· 2025-05-16 08:40
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 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从不足50亿元增长至突破6000亿元 [1] - 2000年13位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提案建议在武汉建立"中国光谷" [1] 激光技术应用 - 华工激光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可在2秒内完成孔径0.3毫米、倾斜角15度的发动机气膜冷却孔加工 [3] - 激光加工技术在航空精密件领域具有高效优势 [3] 机器人技术发展 - 机器人及穿戴型肢体动作识别设备可应用于高风险地质勘探场景如狭窄矿洞探测 [3] 半导体技术创新 - 九峰山实验室展示搭载氮化镓芯片的AI眼镜 芯片集成于镜腿中 [7][8] - AI眼镜具备会议提词、眨眼拍照、无线充电等功能 未来有望普及半导体技术 [8] 行业活动与展示 - 第二十届光博会展示多项前沿技术包括激光装备、机器人、半导体等 [3][7][8] - 华工科技、九峰山实验室等企业参展并演示最新科技成果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