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流动性跟踪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达到“合理”准备金规模——全球货币转向跟踪第10期
一瑜中的· 2025-11-08 19:48
全球货币政策转向跟踪 - 2025年10月,全球26个主要经济体中有7个降息,其中4个为资源型经济体 [2][11] - 美联储在9月降息25个基点至3.75%-4.00%,符合市场预期,但内部存在分歧,12位票委中有1位(米兰)希望降息50个基点 [11] - 欧央行连续第三次维持利率不变,政策声明与9月会议基本一致,但新闻发布会中拉加德对经济增长预期较为乐观 [12] - 日本央行维持政策利率不变,但有两名票委投票反对,认为应加息25个基点;日央行行长在发布会中表态偏鸽,淡化了12月加息的概率 [13] - 美联储降息预期在10月议息会议后显著降温,10月末市场对12月降息的概率预期降至70%左右,年内是否再次降息出现不确定性 [3][17] - 欧元区降息预期持续偏弱,12月会议降息概率降至5%左右,市场预期截至2026年6月欧央行可能都不再降息 [3][18] - 日央行12月加息预期有所升温,概率从9月末的11.5%提升至10月末的47%,市场预期到2026年6月基准利率将达到约0.8%,对应1-2次加息 [3][18] - 中国内地10月名义利率由9月末的1.86%下降至1.8%,实际利率由3.0%下降至2.9%;国际比较下,中国实际利率在13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0,处于偏高水平,仅低于印度、印尼和巴西 [3][26] 全球流动性跟踪:美联储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美联储准备金规模降至2.83万亿美元,准备金余额/名义GDP比重约为12%,符合美联储对缩表终点的估算值,表明冗余流动性已基本耗尽 [4][30] - 隔夜逆回购(ONRRP)余额大幅收缩至195亿美元,用量几乎耗尽;同时财政部一般账户(TGA)余额从9月末的7580亿美元提升至10月末的约9840亿美元,加速了准备金消耗 [4][30] - 10月以来,美联储常备回购便利(SRF)用量最高提升至103亿美元,贴现窗口工具用量提升至79亿美元,反映了在冗余流动性耗尽后,这些工具开始起到流动性"保护垫"的作用 [4][31] - 有效联邦基金利率(EFFR)与利率走廊上限(IOER)的利差从稳定在-7个基点逐步收窄至最低-3个基点,显示缩表带来的流动性收紧效应已显著体现 [5][37] - 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与EFFR的利差从9月均值约7个基点最高提升至19个基点,表明在ONRRP用量耗尽后,非银机构流动性环境显著收紧 [5][37] - SOFR与IOER的利差自10月14日起稳定转正,最高达到16个基点,同样反映了非银机构流动性环境正在大幅收紧 [6][38] 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 - 2025年10月,美国10年期国债买卖价差保持在0.19-0.39个基点之间波动,并未因缩表尾声的流动性收紧而大幅走阔,美债市场流动性保持稳定 [7][43] - 日本、德国、意大利国债利差持续维持低位,显示全球国债市场流动性整体宽松 [7][43] - 10月以来,美元Libor-OIS利差继续大幅走高,最高达到110个基点;同时SOFR-OIS利差也在走高,最高达到约52个基点,反映了近期美元流动性出现收紧,流动性溢价走高 [7][45] - 欧元兑美元、日元兑美元的离岸美元掉期点保持在较低水平,表明离岸美元市场流动性仍然充裕,未受美国国内流动性收紧的冲击 [7][45] - 10月以来美国投资级信用债CDS价格小幅走高但仍在低位,信用债期权调整利差(OAS)和高收益债CDS价格均维持低位,显示10月美国出现的地区性银行"信贷危机"事件对市场冲击有限 [7][51] - 欧洲、日本、亚洲(除日本)的信用债CDS价格维持低位,美国商业票据与EFFR的利差在10月以来维持负区间,显示信用风险溢价处于低位 [7][51]
美欧日央行暂时进入观望期——全球货币转向跟踪第8期
一瑜中的· 2025-08-07 00:04
全球货币政策转向跟踪 - 2025年7月全球26个主要经济体中4个降息(6月为6个),美欧日央行均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利率4.25%-4.5%,欧央行暂停连续7次降息,日央行连续第4次暂停加息[2][12] - 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全年降息次数预期从7月初接近3次降至7月末不到2次,9月降息概率由90%降至40%,但8月初非农数据下修后概率回升至90%[3][19] - 欧央行降息预期显著减弱:全年降息预期从7月初的1次降至不再降息,9月降息概率由42%降至10%,但贸易协议不利或保留降息空间[3][19] - 日央行加息预期波动:9月加息概率月中最高25%,月末回落至7%-8%,主因日美关税协议改善经济预期[20] - 中国实际利率小幅上升:7月实际利率3.1%(6月3%),处于2014年以来69%分位数,全球13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0位(2024年第11位)[3][23] 美联储流动性跟踪 - 准备金收缩显著:7月准备金规模单月减少476亿美元,累计缩表2.15万亿美元,TGA账户回补849亿美元对冲ONRRP释放流动性[4][27] - 非银流动性收紧信号:SOFR-EFFR利差2025年以来频繁转正,7月超半数时间为正,贴现窗口工具用量升至50-60亿美元(1-5月30亿美元)[5][30][31] - 利率走廊指标稳定:EFFR-IOER利差维持-7bp,6月末SOFR短暂突破IOER后回落,反映季末流动性短期紧张[5][31] 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 - 美债流动性压力显现:10Y国债买卖价差中枢升至0.39bp(1-4月0.3bp),处于2001年以来66%分位数,Q3国债增发或加剧供需紧张[6][37] - 美元流动性溢价分化:Libor-OIS利差维持高位但未飙升,欧元/日元兑美元掉期点处于低位,离岸美元市场整体充裕[7][8][40] - 信用风险溢价走高:7月美国高收益级信用债OAS及CDS价格小幅上升,欧日亚信用债CDS仍处低位[9][45] 央行政策动态与展望 - 美联储内部分歧加大:7月会议2名成员支持降息25bp,声明软化经济增长表述,未明确货币政策路径[13] - 欧央行对通胀乐观:认为通胀已达2%目标,劳动力成本放缓,但贸易不确定性抑制投资[14] - 日央行上调通胀预期:2025财年核心CPI预测从2.2%上调至2.7%,GDP增速预测从+0.5%上调至+0.6%[15] - 机构预测分化:多数机构预计美联储2025Q4利率4.25%-4.5%,瑞银预测3.5%,高盛预测3.75%[22]
全球货币转向跟踪第8期:美欧日央行暂时进入观望期
华创证券· 2025-08-06 12:43
全球货币政策转向 - 美联储7月维持利率在4.25%-4.5%不变,符合预期[2] - 欧央行在连续7次降息后暂停降息,保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2] - 日央行连续第4次暂停加息,维持政策利率不变[2] - 全球26个主要经济体中有4个在7月降息,较6月的6个减少[2] 降息预期变化 - 美联储全年降息预期从7月初的接近3次降至7月末的不到2次[3] - 欧元区全年降息预期从7月初的1次降至7月末的预期不再降息[3] - 日本央行9月加息概率最高提升至25%,但月末回落至7%-8%[3] 实际利率变动 - 中国内地7月实际利率从6月的3%提升至3.1%,处于2014年以来69%分位数[3] - 印度通胀快速回落导致实际利率回升,中国在全球13个经济体中排名降至第10位[3] 美联储缩表影响 - 截至7月30日,美联储准备金规模相比缩表前收缩577亿美元[4] - 7月单月准备金收缩476亿美元,TGA账户回补849亿美元对冲流动性[4] - SOFR-EFFR利差频繁转正,显示非银机构流动性收紧[5] 全球流动性状况 - 美国10Y国债买卖价差中枢走高至0.39bp,处于2001年以来66%分位数[6] - Libor-OIS利差维持高位但未大幅飙升,显示美元流动性仍充裕[6] - 美国高收益级信用债OAS和CDS价格7月以来小幅走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