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
搜索文档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报告会在长沙举行
长沙晚报· 2025-11-15 09:45
报告会上,黎春秋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怎么看、"十五五"时期怎么看、"十五五"发展 怎么干、"十五五"期间要干什么、怎么样确保干成五个方面,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了深入宣讲和系统阐 释,并对长沙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吴桂英在主持时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以本次宣讲为契机,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以 实际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学深悟透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与"三个高地"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长株潭一 体化发展等战略任务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做到内化于 心、外化于行;要精心组织宣传宣讲,进行全方位宣传、多角度报道、深层次解读,纵深推动进企业、进农村、 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更加广泛地增进共识、增强信心、增添干劲;要全力抓好贯彻 ...
吴桂英:乘势而上 向新而行 以更实举措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长沙晚报· 2025-11-05 10:30
会议概况 - 11月4日,长沙市委召开专题调度会议,研究全市"人工智能+"行动相关工作 [1][3] - 会议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主持 [1] - 市领导周健、罗缵吉、陈刚、邹特、彭涛出席会议 [5] 战略定位与重要性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被定义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4] - 长沙将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前期成效好、预期潜力大 [4] - 各级部门需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更大力度的举措推进该行动 [4] 发展路径与重点方向 - 需找准目标定位,明确关键重点,并与"十五五"规划编制、打造"三个高地"、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青年创新创业等重点任务做好衔接 [4] - 要依托长沙在产业体系、创新底座、数据要素、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坚实基础 [4] - 推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走好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推动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4] 保障机制与工作要求 - 需建立完善面向"人工智能+"行动的协调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夯实要素保障 [4] - 要求责任上肩、统筹推进,重点攻坚、率先突破,持续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齐短板弱项 [4] - 目标是切实推动全市人工智能发展驶入快车道、实现新跨越 [4]
吴桂英围绕人才发展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
长沙晚报· 2025-10-15 10:14
人才发展战略与政策 - 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1] - 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长沙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需全链条发力做好用育引留工作[10] - 提出以创建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为契机,统筹衔接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10] 国际化人才社区建设 - 洋湖国际社区作为全省首个国际社区和长沙市智能制造海归小镇先行区核心板块,通过提升外语服务能力、优化涉外流程等举措打造国际化服务示范标杆[3] - 要求持续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构建多元包容的国际化生活场景以吸引高层次海外海归人才[3] 产业与人才融合 - 鼓励企业发挥人才富集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拓展应用场景,扩大业务规模[10] - 强调推动人才向重点优势产业和未来发展赛道集聚,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10] - 聚焦卡脖子问题持续攻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将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10] 校地合作与青年人才 - 强调深度挖掘校友资源,推动产学融合同频共振、校地合作双向奔赴[10] - 要求加快吸引集聚青年人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擦亮年轻人友好城市品牌[10] 调研涉及的企业与产业 - 调研湖南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5][10] - 调研长沙埃福思科技有限公司[7][10] - 调研开福信创产业发展基地,关注高校校友在长创业、校地合作、未来产业及信创产业人才集聚等情况[9][10]
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在长沙开幕 沈晓明讲话并宣布开幕 毛伟明主持
长沙晚报· 2025-09-16 09:42
大会概况 - 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于9月15日在长沙开幕 省委书记沈晓明讲话并宣布开幕 省长毛伟明主持 [1][3][6][9] 大会主题与内容 - 大会以"AI领航 畅想湘江"为主题 聚焦人工智能 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 大学生创新创业等话题 [10] - 举办开幕式 岳麓论坛及10余场专题分论坛 邀请院士专家 知名企业家与青年创业者代表共商人工智能发展 [10] - 开幕式发布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年度报告 湖南大学生创新创业年度报告及一批人工智能行业模型 [10] 湖南人工智能发展优势 - 湖南具备较强科技创新实力和人才优势 成型的基础设施支撑 丰富的应用场景 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4] - 人工智能被视为湖南打造"三个高地" 培育新质生产力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7] 战略发展方向 - 湖南将以应用为导向精准发力 聚焦人工智能在科学技术 产业发展 消费提质 民生福祉 治理能力等领域的应用 [7] - 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加速落地 与各方共同打造人工智能新高地 [7] 参会重要嘉宾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 中兴通讯董事长方榕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 长江商学院院长李海涛作主旨演讲 [10] -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 上海证券报董事长叶国标 IDG资本创始董事长熊晓鸽等企业家出席 [10] - 国家发改委 科技部 工信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大会 [10]
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情况报告发布 长沙各类研发机构总数达3823家
长沙晚报· 2025-09-16 09:42
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成效 - 长沙跃居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第32位 较2022年提升9位 [1] - 全球科研城市排名第23位 较2022年提升11位 [1] - 全国城市创新能力排名第9位 创历史最好成绩 [1] 研发机构与创新平台建设 - 各类研发机构总数达3823家 政策出台后新增1796家实现基本翻番 [1] - 月均新增研发机构75家 为建设前增速的3倍 [1] - 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52家 累计引育企业研发中心389家 [1] 科技创新成果与企业发展 -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30余项 其中27项为全球领跑和自主可控技术 [1] - 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13项 主持完成项目数量全国第7位 [1] - 高新技术企业达8609家 同比增长29% [1]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3家 同比增长51% [1] 人才引进与集聚 - 柔性引进诺贝尔奖得主3名 湘江科学城储备院士项目6个 [1] - 新增国家级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1200余名 [1] - 引进"高精尖缺"领军人才237名 企业研发中心集聚人才超万人 [1]
长沙,向全球研发高地迈进
长沙晚报· 2025-09-14 08:50
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战略规划 - 战略目标是将长沙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3][5] - 战略考量源于把握全球研发资源从传统高成本城市向外转移的历史机遇 [4] - 提出“三步走”目标任务:2025年基本形成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框架,2030年初步建成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未来全面建成世界影响力的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5] 创新实力与排名进展 - 2024年长沙跃居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第32位,较2022年提升9位 [1][8] - 2024年长沙位列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较2022年提升11位 [1][8] - 全国城市创新能力排名持续攀升至第9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1][8] 研发平台与集聚区建设 - “1+2”国家实验室体系加速成型,新建及重组3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8] - 省“4+4科创工程”在长项目集聚科研人才3000余名,取得重大科研成果100多项 [8] - “一城一区三基地”研发集聚区成型,湘江科学城导入重点项目38个,总投资超370亿元 [8] 研发机构与人才集聚 - 全市各类研发机构总数增长至3800多家,其中2023年9月以来新增1796家,基本实现翻番 [9] - 新增落地68个央企、三类“500强”企业研发中心 [9] - 柔性引进多名诺贝尔奖得主,新增国家级、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1200余名,企业研发中心集聚人才超万人 [11] 研发投入与产业成果 - 基础研究经费年均增长40%,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30余项 [9] - 其中全球领跑和自主可控技术27项 [9] - 工程机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加速迈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5位 [9] 人才政策与生态优化 - 出台“人才政策45条”、研发人才政策10条及青年人才创业“双肩包”行动计划 [10] - 组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国际咨询委员会,8名国际知名科学家为30余家在长高校院所和企业提供智力支撑 [11] - 长沙入选“2024人才友好型城市”,人才发展生态指数位居全国前十 [11]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长沙晚报· 2025-08-29 11:21
乡村振兴政策与法治实施 - 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湖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情况的报告 [1] -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汇报乡村振兴相关执法检查情况 [1] - 会前举行专题讲座 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处长肖建平专题讲解乡村振兴政策与法治保障 [3] 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与自动驾驶发展 - 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情况的报告 [1] - 听取《长沙市自动驾驶汽车发展条例(草案)》起草情况的说明 [1] 财政预算与审计监督 - 听取2024年全市和市本级决算草案与2025年1—6月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1] - 听取2024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1] - 市人大财经委汇报2024年市本级决算草案初步审查结果 [2] 法规修订与制度建设 -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请修改《长沙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等十四个规范性文件 [2] - 提请修改《长沙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规定》 [2] - 听取《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修正草案)》起草情况的说明 [1] 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 听取长沙市2025年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实情况报告 [1] 监督与司法工作 - 听取市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 [1] - 书面听取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长沙知识产权法庭下设机构设置的备案报告 [1] - 听取有关人事议案的说明和拟任人员任前发言 [2]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79次主任会议举行
长沙晚报· 2025-08-23 12:01
立法与政策动态 - 长沙市拟审议自动驾驶汽车发展条例草案 推动相关产业规范化发展 [3] -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修正草案将提交审议 涉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3] - 拟修改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规定等13项规范性文件 优化立法监督机制 [3] 经济与财政状况 - 将听取2025年1-6月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及增量政策落实报告 关注区域经济发展态势 [3] - 2024年全市和市本级决算草案与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将接受审议 涉及财政资金管理 [3] - 市人大财经委对2024年市本级决算草案提出初步审查结果 强化预算监督职能 [3] 审计与监督工作 - 2024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将提交审议 聚焦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3] - 市监察委员会汇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 体现廉政建设进展 [3] - 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修改情况被纳入讨论 完善监督体系 [4] 科技创新与研发建设 - 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工作专项报告将接受审议 反映区域科技创新战略推进 [3] - 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知识产权法庭机构设置备案报告 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障 [3] 乡村振兴与执法检查 - 听取乡村振兴促进法及省条例实施情况报告 并附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 关注农业农村发展 [3] - 人大代表对市"一府两院"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提出审议意见 体现监督职能执行 [4] 代表工作与制度优化 - 人大代表履职评分细则等4项规范性文件修改情况被说明 完善代表履职评价机制 [4] - 拟废除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具体措施 推动工作机制精简优化 [4]
吴桂英在望城区调研大泽湖片区建设、文科旅医融合发展等工作
长沙晚报· 2025-05-29 10:15
大泽湖片区建设 - 大泽湖近自然湿地公园即将正式开放 自去年9月湘商总部基地落户以来 望城区加快片区建设 定位为"省会城市新地标、海归小镇新范本、湘商回归首选地、引资引智汇聚地、科技创新策源地" [1] - 要求高质量完成湿地公园设施配套、景观布置、标识优化等工作 加强宣传推介 确保精彩亮相 [4] - 强调高标准高水平推动大泽湖片区建设 秉持"市场化+专业化"理念 精准对接现代化产业体系 谋划布局国际人才社区建设 引育集聚更多创新主体和创新人才 [4] 文科旅医融合发展 - 铜官窑国风乐园新亮相仲景堂、仲景健康市集 以创新形式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 [7] - 要求充分挖掘湖南中医药历史文化悠久、资源基础深厚的优势 积极探索"中医药+"业态融合新模式 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7]
吴桂英:纵深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为长沙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长沙晚报· 2025-05-09 10:21
人才工作总体部署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 [1][4] - 以创建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为抓手,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4] - 统筹推进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各项工作 [4] 人才工作具体措施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科教、产教协同育人机制 [5] - 加快创建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衔接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4+4"科创工程、湘江科学城等工作 [5] - 打造人才雁阵,聚焦重点领域吸引集聚人才,落实大学生创业"七个一"举措 [5] - 健全湘商回归、校友回长、海外人才回流长效机制 [5] - 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优化政策兑现流程 [5] 人才发展规划与保障 - 科学编制"十五五"人才发展规划,注重衔接协同 [5] -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