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科技共同体
icon
搜索文档
2025浦江创新论坛助推全球科技共同体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9-23 06:01
论坛概况 - 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9月22日在上海闭幕 为期3天[1] - 论坛主题为共享创新共塑未来 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1] - 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机构的550余位嘉宾参与[1] 主宾国活动 - 白俄罗斯作为主宾国与中方联合举办科技创新年系列活动[1] - 重点展示科技创新合作情况 举办两国合作项目签约仪式[1] - 举行共建机构揭牌仪式[1] 专题论坛设置 - 举办30余场前沿领域专题论坛和会议[1] - 涵盖量子智能 可控核聚变 具身智能 神经科技 硅光等尖端领域[1] - 聚集诺贝尔奖 沃尔夫奖 图灵奖等科学奖项得主参与研讨[1] 论坛背景 - 浦江创新论坛创设于2008年[1] -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1] - 旨在搭建创新发展交流平台和国际科技合作平台[1]
推动全球科技开放合作迈出更大步伐——2025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探讨如何应对全球性挑战
科技日报· 2025-09-22 17:26
论坛核心观点 -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1] - 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应对全球挑战、把握科技革命机遇的内在要求,中国将加强多维度科技合作并参与全球科技治理[1] - 论坛聚焦前沿科技与创新生态,旨在提出前瞻性见解并明确合作方向[1] 国际合作与平台建设 - 中国将加强双多边政府间和民间科技交流,促进技术、成果、平台、人才等多维度合作贯通[1] - 建议建立更多国际化科研平台,聚集不同领域科学家以推动跨境数据分享和跨国科研合作[3] - 浦江创新论坛是促进全球科技共同体交流、分享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国际合作提供实践机会[3] 重大科技项目与计划 - 中国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计划[4] - 支持科学界发起深时数字地球、海洋负排放、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子午圈等国际大科学计划[4] - 清华大学牵头的“碳中和与能源智联”国际大科学计划已获批培育立项,携手多国高校和能源企业,吸引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科学家参与[4] 前沿医疗技术突破 - 德国、新加坡、中国三国团队共同研发出全球首个慢性乙肝感染研究性细胞疗法TCR-T[2] - 该疗法针对全球约三亿慢性乙肝感染者,已获中国药监局批准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是全球首个进入该阶段的慢性乙肝细胞疗法[2] - 该成果有望实现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打破患者终身服药困境,对乙肝及肝癌治疗具有里程碑意义[2]
2025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在上海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12:01
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主题为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并应对全球性挑战 [1] -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论坛凝聚了发展共识,明确了合作方向,为产业变革与创新发展注入了思想动力 [2] 中国科技创新战略 -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 - 中国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和全领域布局,旨在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中国将加强双多边政府间和民间科技交流合作,促进技术、成果、平台、人才等多维度合作贯通 [1] 国际合作与全球科技治理 - 中国将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打造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等交流平台 [1] - 中国将加快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为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作出贡献 [1] - 中国将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对话 [1] 白俄罗斯科技创新政策 - 白俄罗斯将创新发展作为国家政策优先事项,并制定完善国家立法 [2] - 白俄罗斯明确了2026-2030年国家科学、科技与创新活动的优先方向 [2] - 白俄罗斯积极发展科技基础设施,吸引青年人才,完善成果商业化体系,促进国际科技合作 [2] 论坛研讨前沿领域 - 10名科学家、企业家及创新青年专家围绕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发表演讲 [2] - 5名科学家围绕"共塑创新生态:全球科技共同体的挑战与应对"展开了圆桌对话 [2]
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国际创新网络 2025浦江创新论坛开幕 刘国中斯诺普科夫陈吉宁出席并致辞
解放日报· 2025-09-21 10:33
论坛核心观点 - 中国将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1] - 中国愿与各国共建全球科技共同体,提出构建开放包容国际创新网络等四点建议 [1] - 上海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2] 中国科技创新战略 -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1] - 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国际合作倡议 - 共同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创新网络,促进各类要素顺畅流动,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 [1] - 共同应对重大全球性挑战,围绕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问题加强深度协作和联合科研 [1] - 共同推动科技成果互惠互享,加强关键民生领域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1] - 共同完善全球科技治理体系,践行全球治理倡议,反对科技合作泛政治化、泛安全化 [1] 上海科技创新部署 -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以更大力度探索科技前沿,积极布局科学智能 [2] - 加强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推进未来产业的接续孵化 [2]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2] - 加强长三角区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共同培育,持续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 [2] - 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和国际科技治理,扩大科技供给、激活创新动能、推动科技向善 [2] 论坛活动安排 - 主宾国白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 - 科技部部长和主宾省辽宁省省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3] - 开幕式后参观中白科技创新合作成果展,并出席"2024—2025中白科技创新年"闭幕式 [2]
2025浦江创新论坛在沪开幕,刘国中陈吉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第一财经· 2025-09-20 22:54
科技创新战略 - 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2] - 中国将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 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2] - 上海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 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3] 国际合作倡议 - 中国提出共建全球科技共同体 建议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创新网络并促进各类要素顺畅流动 [2] - 建议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健康等重大全球性挑战 加强深度协作和联合科研 [2] - 推动科技成果互惠互享 加强关键民生领域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2] 区域发展布局 - 上海以更大力度探索科技前沿 积极布局科学智能 加强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 [3]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3] - 加强长三角区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共同培育 持续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 [1][3] 开放创新环境 - 上海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和国际科技治理 扩大科技供给并激活创新动能 [3] - 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 [2][3] - 中白科技创新合作成果展及2024-2025中白科技创新年闭幕式成功举行 [3]
浦江创新论坛20日起在沪举行 550位中外嘉宾共论“全球科技共同体”
解放日报· 2025-09-13 09:11
论坛基本信息 - 第18届浦江创新论坛将于9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 [1] - 论坛主宾国为白俄罗斯共和国,主宾省为辽宁省 [1] - 论坛包括开幕式、主论坛、30场专题论坛及5场重要活动 [1] 全球科技合作 - 论坛已邀请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300多家机构的550位嘉宾,其中近40%来自白俄罗斯、美国、德国、瑞士、丹麦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 [1] - 白俄罗斯作为主宾国将与中方联合举办“中白科技创新年”系列活动,包括合作项目签约和共建机构揭牌 [1] - 历届主宾国和“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将举办中欧、中德、中瑞等多场国际合作论坛 [1] 前沿科技领域 - 论坛将举办AI for Science、量子智能、可控核聚变、具身智能、神经科技、硅光等30余场前沿领域专题论坛 [2] - 活动邀请诺贝尔奖、沃尔夫奖、图灵奖得主等重量级嘉宾参与 [2] 科技成果转化与投融资 -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将面向全球发布1万项技术需求,企业投入资金超200亿元,发布2000个人才需求岗位 [3] - 大会将展示80余项前沿领域首发首秀产品和体验场景,120多家行业骨干企业、200余家中小企业及2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参展 [3] - 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吸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四大领域的1487个团队报名,其中境外项目71项,已遴选出100个优质项目进行路演 [3] 论坛服务与技术 - 论坛升级了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浦江专属AI智能体“小江豚2.0”,具备实时直播、多语种查询、智能导航等功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