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7天免赎新规若实施 公募债基投资面临破局挑战
环球网· 2025-09-17 10:34
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第三阶段背景 - 2023年7月发布《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明确三阶段费率改革路径 聚焦"管理费用—交易费用—销售费用" [3] - 2025年9月5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标志改革进入第三阶段 重点完善销售费用体系 [3] - 新规拟对股票、债券、混合型基金及公募FOF统一设置阶梯式赎回费率 需持有6个月以上才可能豁免赎回费 [3] 新规实施对公募基金市场的影响 - 场外产品趋向长线持有 与场内ETF短期交投定位形成清晰分化 [4] - 债券基金频繁交易成本抬升 难以承担波段功能 债券ETF迎来发展机遇 [4] - 组合短线调仓成本上调 部分公募FOF与投顾可能向ETF化投资转型 [4] - 短债基金投资定位转向 货币基金与理财等或接棒承担流动性管理职能 [4] - 高波产品影响相对较小 积极型"固收+"基金按今年业绩水平仍具短期交易价值 即使季度频率调仓 [4] 公募债基投资应对建议 - 债基投资底仓化 以长期持有体验优的场外主动纯债基金为底仓 [5] - 通过债券ETF进行市场择时波段操作 以货币替代产品管理流动性 [5] - 搭建纯债ETF/转债ETF评价体系 从流动性、跟踪复制能力、策略稀缺度等指标筛选产品 [5] - "固收+"基金投资两极化 构建"穿越周期+高波进攻"双层组合 [5] 产品布局方向与发展机遇 - 债券ETF迎来政策窗口 产品开发可着眼国内波段工具需求进行细分主题创新 [5] - 参考美国市场拓展海外市场、债券策略及另类策略方向 拓展多资产ETF及固定收入ETF等形式 [5] - ETF-FOF或迎市场机遇 2024年末以来近20家机构已上报相关产品方案 [5] - 高波"固收+"产品仍具发展潜力 当前高仓位"固收+"基金规模占比仅16% [5]
证监会拟调降认申购、销售服务费率,优化赎回安排 公募费率改革进入“关键一步” 年降费约300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9-06 04:34
降费规模与结构 - 公募基金销售费用改革将整体降费约300亿元/年 降幅约为34% [2] - 股票型基金认购申购费率上限由1.2%/1.5%调降至0.8% 混合型基金由1.2%/1.5%调降至0.5% 债券型基金由0.6%/0.8%调降至0.3% [4] - 股票型/混合型基金销售服务费率上限由0.6%/年调降至0.4%/年 指数型/债券型基金由0.4%/年调降至0.2%/年 货币市场基金由0.25%/年调降至0.15%/年 [5] 费率改革进程 - 费率改革分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至1.2%以下 托管费率至0.2%以下 年让利140亿元 [8] - 第二阶段调降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 被动股票型基金佣金费率不超过0.26‰ 其他类型不超过0.52‰ 年让利68亿元 [8][9] - 第三阶段调降销售环节费率 年让利300亿元 三阶段累计年让利超500亿元 [9] 制度优化安排 - 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财产 取代原有部分归销售机构制度安排 [3][5] - 除ETF/货币基金等特定产品外 统一各类基金赎回费收取标准 [5] - 持有超一年的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不再计提销售服务费 [3][7] 行业导向调整 - 权益类基金向个人销售维持客户维护费占管理费比例不超过50%上限 [5] - 权益类基金向机构销售维持客户维护费比例不超过30%上限 债券型/货币基金该比例上限由30%调降至15% [6] - 建立FISP平台为机构投资者提供集中式一站式数据交互服务 降低直销业务运营成本 [6] 改革影响维度 - 压缩流量费收入空间 引导销售机构由赚取流量收入向保有收入转变 [7] - 通过提高短期炒作成本与降低长期持有成本 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 [7] - 推动行业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 [7]
拟降费!证监会发布→
金融时报· 2025-09-05 21:07
政策修订核心 - 中国证监会修订并更名《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 - 此次修订是公募基金行业分阶段费率改革的"最后关键一步" 标志着改革顺利进入收官阶段 [7] 销售费用调降 - 股票型基金认申购费率上限由1.2%/1.5%调降至0.8% 混合型基金由1.2%/1.5%调降至0.5% 债券型基金由0.6%/0.8%调降至0.3% [2] -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销售服务费率上限由0.6%/年调降至0.4%/年 指数型和债券型基金由0.4%/年调降至0.2%/年 货币市场基金由0.25%/年调降至0.15%/年 [2] - 第三阶段销售费用改革整体降费约300亿元 降幅约为34% [2] - 费率改革三个阶段累计每年向投资者让利约510亿元 [6] 赎回费制度优化 - 赎回费全部归基金财产所有 不再部分归基金销售机构 引导销售机构由赚取"流量"收入向赚取"保有"收入转变 [3] - 统一赎回费收取标准 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 [3] 客户维护费调整与业务导向 - 向个人投资者销售的客户维护费占管理费比例上限维持50%不变 鼓励持续做好个人投资者服务 [4] - 向机构投资者销售非权益类基金的客户维护费占比上限由30%下降至15 销售权益类基金维持30%上限 鼓励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 [4] 直销渠道发展与历史改革回顾 - 指导中国结算搭建公募基金行业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FISP平台) 提供"一站式"服务 平台开始阶段可免费使用 [5] - 第一阶段费率改革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至1.2%以下 托管费率至0.2%以下 每年让利约140亿元 [5] - 第二阶段调降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 被动股票型基金产品佣金费率不得超过0.26% 其他类型不得超过0.52% 每年让利约68亿元 [5]
申万菱信基金上半年业绩下滑,明星基金经理首战遇挫
搜狐财经· 2025-09-03 07: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5亿元 同比下降超10% [1] - 净利润0.33亿元 同比下降超10% [1] - 公募管理规模从2024年末850亿元降至828.33亿元 降幅2.27% [1] 产品结构 - 权益类基金新发产品均为权益类 但股票型基金规模缩水10.21% [1] - 货币基金与债券型基金合计占比74% 股票型与混合型合计占比26% [2] - 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约706亿元 [2] 行业政策影响 - 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导致主动权益基金与被动指数基金费率下降 [1] - 公司响应政策下调28只基金管理费率与托管费率 [1] 运营风险 - 80只基金产品中有15只规模低于5000万元预警线 [4] - 2025年内已有6只产品因规模不足清盘 [4] - 中证A500指数基金成立后规模大幅缩水 [4] 人才与投资管理 - 明星基金经理贾成东管理的两只偏股型基金业绩未达预期 [1] - 申万菱信行业精选混合基金净值长期低于初始净值 [4][5] - 公司通过发行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尝试引入资金避免清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