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健康指数

搜索文档
大都会人寿姚兵:养老规划最重要的是现金流的稳定性与可得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21:42
老龄化社会趋势 - 203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预计达3.5亿 [2] - 30年后国内家庭抚养比或达1:2 [2] - 独居老人占比激增 [2] 养老金融健康指数 - 2025年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平均得分48.56分 [2] - 指数显示家庭养老金融处于积累期,存在"重当下、轻未来"倾向 [2] - 受访家庭开始关注养老规划但投入金额有限 [2] 养老金融发展建议 - 需从制度建设、金融教育、产品创新等多方面综合发力 [3] - 应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和跨代际家庭保障体系 [3] - 寿险产品能提供终身稳定现金流,匹配养老规划长期性需求 [3] 养老规划核心要素 - 养老资金积累核心是现金流稳定性和充足性 [3] - 需提前规划养老刚性需求及相应服务 [3] - 养老规划需动态调整以应对通胀和家庭结构变化 [4] 不同收入群体养老策略 - 低收入群体养老规划属于远期需求 [4] - 中等收入群体需平衡日常财务与未来现金流储备 [4][5] - 高收入群体需刚性安排养老资金并考虑综合护理服务 [5]
机构报告:2025年我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平均得分为48.56分,家庭养老金融健康状况步入“积累期”
搜狐财经· 2025-06-06 22:33
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平均得分为48.56分 显示家庭养老金融健康状况步入"积累期" 正朝有意识构建养老金融规划方向发展 [1] - "养老金融健康指数"从养老保障积累 资产增长潜力 家庭健康状况 家庭结构类型四个维度评分 全景式评估家庭养老金融管理情况 [1] 养老保障积累 - 83%受访者家庭存在养老焦虑 养老保障积累方面面临挑战 [1] - 家庭资产结构呈现"房产主导 金融薄弱"特征 50万~200万元资产家庭占比超50% 但金融资产占比普遍不足5% [1] 家庭健康状况 - 近七成家庭关注饮食和运动健康 但对慢性疾病预防等专业领域关注不足 [2] - 超七成家庭年就医频率为1~2次 健康管理呈现"重基础 轻预防"特点 [2] 家庭结构类型 -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模式 但在少子老龄化背景下面临严峻挑战 [3] - 建议从养老金融体系制度建设 公众金融素养教育 多元化金融产品创新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 跨代际家庭保障体系构建等方面综合发力 [3] 专家建议 - 需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养老规划 合理规划家庭财务 制定科学养老储蓄计划 根据收入水平安排每月储蓄金额 [3] - 注重资产多元化配置 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股票 债券 基金 保险等资产 [3] - 购买适当养老保险可转移养老风险 提供稳定经济来源 减轻家庭养老负担 [3]
首份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调研报告发布,鼓励70、80后多元手段提前规划养老
北京商报· 2025-06-06 21:02
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 核心观点 - 国内首份《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2025年)》发布,首次提出"养老金融健康指数"(PFHI),从四个维度评估家庭养老金融健康状况 [1] - 2025年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平均得分为48.56分,表明整体处于"积累期",家庭开始关注养老规划但投入有限,存在"重当下、轻未来"倾向 [1] - 70、80后面临子女教育和父母赡养双重压力(分别占67.7%和14.7%),养老准备不足,凸显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家庭养老"转型的紧迫性 [2] -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模式,核心家庭偏好率达46.34%,扩展家庭达49.56%,而"夫妻家庭"偏好旅居养老,"空巢家庭"更倾向机构养老 [2] 养老金融健康指数框架 - PFHI从养老保障积累、资产增长潜力、家庭健康状况、家庭结构类型四个维度评分,分为起步期、成长期、积累期、巩固期、优化期、成熟期和理想期七个阶段 [1] 家庭养老现状与挑战 - 30-50岁"夹心层"对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金产品重视不足,面临经济与心理双重压力 [2][3] - 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需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并提升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 [3] - 需加强养老金融知识普及,鼓励70、80后通过多元化手段提前规划养老 [3]
《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2025年)》发布 家庭养老金融准备步入“积累”期
新华财经· 2025-06-06 18:33
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发布会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金融评论》与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联合发布《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2025年)》[1] - 报告由美国大都会基金资助 大都会人寿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银龄关怀"公益计划[1] - 调研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 采集26835份有效样本[2] 养老金融健康指数(PFHI) - 首次提出PFHI指数 从养老保障积累、资产增长潜力、家庭健康状况、家庭结构类型四个维度评分[2] - 将家庭养老金融健康状况划分为七个等级 2025年平均得分为48.56分 处于"积累期"[2] - 显示家庭已具备基础金融健康意识 开始主动规划养老金融 但投入金额有限且存在"重当下轻未来"倾向[2] 养老金融现状分析 - 61.21%家庭因风险顾虑回避养老保险投资 个人养老金参与率仅26.73% 商业养老保险覆盖率不足32%[3] - 家庭主要依赖传统低风险金融工具 对多元化养老产品认知不足[3] - 建议推进二、三支柱扩面扩容 加速丰富金融产品供给[3] 行业建议与发展方向 - 需从养老金融制度建设、公众金融教育、产品创新、全生命周期管理、跨代际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发力[2] - 大都会人寿提出养老应作为家庭两代人共同课题 需尽早进行全生命周期现金流规划[3] - 公司表示将积极推动养老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助力客户养老生活规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