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部监控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海油: 审核委员会章程
证券之星· 2025-08-27 18:29
审核委员会宗旨 - 负责公司财务报表完整性、外部审计师独立性及资质表现、合规性监察、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监督以及内部审计功能 [1] - 编制审核委员会报告以满足香港联交所及上交所上市规则要求 [1] - 履行企业管治相关职责和职能 [1] 组织结构与成员资质 - 大多数成员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满足香港联交所及上交所独立性要求 [2] - 成员需具备五年以上法律、经济或相关领域工作经验 [2] - 至少一名成员需具备会计或财务管理专业知识 [2] - 主席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 负责会议主持及报告编制 [2] 会议机制 - 每年至少一次现场会议 其余可通过电话或电子方式参与 [2] - 会议文件需提前至少三天发送给成员 [2] - 会议需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出席 [2] - 紧急情况下可增加会议或通过书面决议进行 [2] 职责与权力 - 审议需董事会决定的事项并提交建议 [3] - 评核外部审计师独立性 处理其辞职或解聘问题 [4] - 批准由外部审计师提供的非审计服务 [9] - 有权取阅公司所有账簿记录及接触人员 可聘请外部顾问 [17] 财务报告与审计监督 - 审核经审计财务报表 就年报内容向董事会提出建议 [5] - 与外部审计师讨论审计计划、范围及费用安排 [6] - 复核会计政策变更、重大调整及持续经营假设等关键事项 [6][10] - 确保外部审计师获得充分配合 获取全部所需记录和信息 [7]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每年至少一次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 [10] - 监察财务报表及定期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10] - 审核重大监控失误及弱项 评估其对财务表现的影响 [15] - 确保内部审计功能具备足够资源和适当地位 [12] 举报与合规机制 - 制定保密举报程序 处理财务报告及内部监控相关投诉 [10] - 接收并审阅监管审查中的重大发现 评估对财务报表影响 [16] - 与法规主任及法律顾问讨论监管结果 [16] - 探讨涉及高层管理人员的欺诈行为及其影响 [16] 内部审计功能监督 - 审核内部审计计划进度及预算人员安排 [14] - 定期与内部审计部门讨论审计困难及范围限制 [14] - 检讨内部审计功能有效性 [12][14] - 确保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及监控系统协调运作 [12] 企业管治职责 - 建议企业管治政策 定期评估其充分性 [18] - 监察公司合规政策及常规 [18] - 审核公司对企业管治守则的遵守情况 [18] - 向董事会报告重大进展及改进建议 [10][18]
诺发集团(01360) - (1) 内部监控检阅之主要发现及结果;及(2) 继续暂停买卖
2025-04-30 20:12
业绩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融资业务无收益,撇销该年度保理等应收款项[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文化及娱乐业务品牌管理及商品贸易收益不重大[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中国文化及娱乐业务品牌管理及商品贸易收益不重大[13][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文化及娱乐业务推广及咨询服务以及融资业务无收益[13] 未来展望 - 预期融资业务在2025年6月30日及2026年6月30日止年度无收益,暂无从事计划[5] - 集团预计2025年6月30日及2026年6月30日止年度,品牌管理及商品贸易业务无收益[7] - 集团预计2025年6月30日及2026年6月30日止年度,品牌管理等业务无收益[13][14] 业务策略 - 集团目前专注销售及分销中国酒类,面向香港企业客户[13][14] - 集团制定销售及分销商品业务收益及收款管理等多项政策程序[8][9][10] - 公司决定不再跟进现金及库务管理和付款批准程序,除非再从事相关业务[13][14] 内部监控 - 公司委聘哲慧企管专才有限公司进行独立内部监控检讨及跟进检讨[4] - 内控顾问认为销售及分销商品等业务相关监控措施已正式设立[8][9][10][15] - 内控顾问确认公司已实施补救措施解决内部监控缺陷[16] 上市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23年10月3日起在联交所暂停买卖,继续暂停直至另行通知[3][18] - 上市委员会于2025年4月24日决定取消公司上市地位,公司提出复核要求[3] - 联交所为公司制定复牌指引,多次发出额外复牌指引[3]
与普华永道“分手”后续:陆控关联交易调查结果披露,董事长及CFO双双更换
第一财经· 2025-04-26 08:00
关联交易调查结果 - 陆控与普华永道因关联交易调查分歧终止合作,导致公司停牌并更换审计师[1] - 独立调查确认关联交易存在,但目的与普华永道指控不同,交易用于赔偿零售投资者损失而非补偿关联实体[3] - 公司承认未履行关联交易公告及股东批准程序,且会计入账存在公允价值差错[3] - 会计调整预计影响:2022年末合并资产总值增加≤0.5%,2023年资产总值减少≤2%,净利润减少8%-15%(0.83亿-1.55亿元)[3] 管理层与审计变动 - 公司更换董事长及CFO:叶迪奇任董事长,席通专任CFO,原CEO赵容奭留任[5][6] - 前任CEO计葵生及CFO徐兆感因关联交易责任已离职[6] - 董事会建议委任安永为继任审计师,重审2022-2023年财报并完成2024-2025年审计[4] 内控整改与追偿安排 - 公司计划优化内控系统,成立临时委员会实施监控提升,并聘请独立顾问[7] - 已支付13.7亿元回购资产赔偿投资者,与关联方按70%:30%比例分担损失,后续将追偿差额[7] 业务运营数据 - 贷款余额持续收缩:2024年末总贷款余额2169亿元(同比-31.2%),2024Q1降至2039亿元[8] - 新增贷款改善:2024Q4新增694亿元(+47.6%),2024Q1新增573亿元(+19.1%),消费金融贷款占比显著增长(Q1达304亿元,+50%)[8] - 逾期率下降:30天以上逾期率从2023Q3的5.2%降至2024Q1的4.5%,90天以上逾期率从3.2%降至2.6%[8] - 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22.85亿元,单季净亏损超7亿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