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军工复合体
icon
搜索文档
闪评丨美军火商财报飘红 白宫“和平”人设崩塌
搜狐财经· 2025-10-22 19:24
公司财务表现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第三季度销售额为186亿美元,同比增长8.8%,每股收益为6.95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6.38美元 [1]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上调2025年销售额预期至743亿美元至748亿美元之间 [1] -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7.67美元,远超市场预期的6.46美元 [3] - 雷神技术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225亿美元,同比增长11%,远超市场预测的212.7亿美元 [3] 行业驱动因素 - 全球局势动荡、军事冲突不断以及军备竞赛和军费开支普遍上涨是军工巨头获利的核心驱动力 [3] - 美国整体军费开支在最近几年持续攀升,并向其盟国施压以增加军费并购买美国武器 [3] - 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导致美国军工巨头更易于推销其产品并获利 [3] - 乌克兰危机和中东冲突提振了美国武器制造商的利润 [6] 行业政治影响力 - 军工巨头在美国国内政治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其游说能力是美国内外政策中不容忽视的存在 [7] - 军工企业在美国各州的布局关系到就业和选民投票倾向,为其影响政策提供了便利条件,导致美国政策呈现明显的军事化特征 [7] - 美国内外政策更倾向于使军工巨头在海外产品销售更为容易,导致其在全球事务中扮演好战角色 [7] 行业与政策关联 - 外部世界的动荡、危机和对抗很多时候是美国政府响应军工企业诉求的政策所导致,这反过来又使军工企业在对外销售和盈利方面表现不俗 [8] - 军工复合体绑架了美国对外政策,让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多以好战者而非和平缔造者的形象出现 [8]
乌克兰武器出口暗流涌动,黑市武器隐患未消,军工股狂飙谁在获利
搜狐财经· 2025-09-25 20:52
乌克兰武器出口政策转变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将有限度地向国际市场出口武器,与战争期间全面禁止出口的政策相比是180度大转弯 [3] - 首批主打出口产品为在黑海战场屡立战功的海上无人艇和反坦克导弹系统 [3] - 计划搭建三个专属出口平台,分别对接美国、欧洲和其他支持乌克兰的国家 [8] 军工产能与出口动因 - 乌克兰军工产能在西方技术支持下暴增35倍,仅海军无人机年产量就突破2万架,远超前线实际需求 [6] - 仓库里武器堆积如山,出口过剩装备可回笼资金,维持军工产业链运转,并将赚来的钱投入前线急需的无人机生产 [5] - 更深层的战略意图是使乌克兰从“受援国”转型为“军火供应商”,通过出口实战检验的武器绑定更多国际盟友 [5] 全球军工市场影响 - 乌克兰武器出口新政使全球军工股迎来新一轮暴涨,美国军工五巨头(洛克希德·马丁、雷神、通用动力等)股价在2025年第三季度平均上涨24%,市值合计增加超过500亿美元 [21] - 欧洲防务企业莱茵金属公司股价从2022年的42亿欧元飙升至2025年的860亿欧元,涨幅高达1948% [24] - 美国通过“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机制让欧洲盟友承担武器采购费用,例如波兰2025年签署的14亿美元M1A1坦克采购合同资金全部来自欧盟援助,美国企业拿走了90%的利润 [23] 技术依赖与国际合作 - 乌克兰出口武器的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仍依赖西方供应,例如乌克兰无人机使用的导航芯片80%来自美国德州仪器,发动机技术由英国罗尔斯·罗伊斯提供 [23] - 乌克兰计划与菲律宾联合生产无人机,技术合作涉及美国雷神公司的制导系统 [26] - 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与乌克兰合作建立坦克维修厂,法国泰雷兹公司则通过向乌克兰提供雷达系统,试图打破美国在欧洲防务市场的垄断 [26] 地缘政治与军售动向 - 乌克兰与菲律宾签署协议,菲律宾将采购500艘乌克兰海上无人艇用于南海争端 [27] - 乌克兰的武器出口加剧了北约内部裂痕,“欧洲自主防务”的尝试与美国希望维持对北约军事主导权的战略目标产生冲突 [26][29] 武器管控与黑市风险 - 乌克兰政府强调出口必须优先保障前线补给和国家战略储备,但需平衡海外订单与战场需求的潜在冲突 [10] - 乌克兰已是欧洲最大的武器走私市场之一,冲突期间民间非法持有武器数量激增2.5万支 [11] - 欧洲刑警组织证实,芬兰、瑞典等国的黑帮已通过走私渠道获得乌克兰产无人机,用于抢劫和毒品交易 [17] - 跨境调查组织OCCRP揭露,乌克兰Techimpex公司长期将波兰、斯洛伐克等国提供的武器转卖给埃塞俄比亚和乍得的反政府武装,交易金额超过2950万美元 [17] -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警告,乌克兰境内囤积的西方武器数量已超过3630亿美元,一旦冲突结束可能通过走私网络流入欧洲 [21]
美国枪击惨剧的背后:军工复合体才是永不降半旗的赢家
虎嗅· 2025-09-14 20:03
事件概述 - 美国发生涉及枪支的暴力事件,导致人员伤亡,美国为此降半旗 [1] - 事件涉及人物查理柯克为枪支支持者 [1] - 事件由同属极右翼阵营的人员使用枪支实施 [1] 社会影响 - 持枪自由政策引发社会讨论,事件被描述为年度最大黑色笑话 [1] - 事件凸显枪支支持者阵营内部矛盾,具有讽刺性 [1]
【史海回眸】跨越两个世纪,美“战争部”演化为“军事巨兽”
环球时报· 2025-09-12 07:14
美国国防部历史沿革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国防部名称改回"战争部" 白宫表示新名称更能传递战备和决心信息 [1] - 1789年成立的战争部最初仅统领陆军 1798年海军事务分离后实质上成为陆军部 [3] - 国会每两年审议陆军拨款以确保控制 陆军规模呈战时扩军战后裁减模式 如1812年战争后从3.5万人裁至1万人 [3] 早期军事行动表现 - 美墨战争期间战争部策划入侵行动但缺乏大规模作战经验 导致后勤灾难数千士兵非战斗减员 [4] - 美西战争时海军表现优异几乎零损失摧毁西班牙舰队 陆军常备军仅2.8万人紧急动员20万人致后勤崩溃 [4] - 通过美西战争获得古巴菲律宾波多黎各控制权 正式成为帝国主义大国 [5] 军事体系改革进程 - 二战後推动战争部与海军部整合 1945年杜鲁门提议建立国家军事机构 [6] - 1947年《国家安全法》确立国家军事机构 空军独立成立 三军种纳入统一指挥但负责人仅具协调功能 [7] - 首任负责人福莱斯特因军种矛盾陷入困境 1949年精神崩溃自杀 [9] 国防部权力强化 - 1949年约翰逊取消海军航母建造引发"海军上将造反" 杜鲁门撤职200多名海军人员 [10] - 《国家安全法修正案》剥夺军种部长内阁席位 国防部长成为唯一武装部队内阁代表权力大幅加强 [10] - 国家军事机构1949年8月更名为国防部 [9] 军工复合体发展 - 统一国防部催生军工复合体 形成稳定庞大客户需求 冷战期间维持庞大军队与武器研发体系 [11] - 越战期间国防开支飙升 军工企业获稳定利润并推动战争延长 [11] - 军工复合体持续发现新威胁合理化国防开支 9·11后反恐战争促使国防预算爆炸式增长 [12] 当代军事态势 - 当前战争部已演变为超级军工复合体 与1789年初始形态存在本质差异 [1] - 美国在全球维持数百个军事基地 全球力量投送体系构建成本极高 [12] - 任何军事收缩都会被国内抨击为削弱领导力 [12]
7月译著联合书单|游泳游泳:凌潜于水的文化史
新浪财经· 2025-07-27 09:41
宗教与资本主义 - 经济学观点根植于宗教思想而非启蒙运动产物 [2] - 基督新教深刻影响现代经济思想形成 [2] - 加尔文主义塑造早期资本主义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古典文明遗产 - 古希腊与古罗马奠定西方文化与艺术基础 [4] - 雅典与斯巴达诞生两种对立政治理念 [4] - 罗马帝国成为欧洲永恒精神象征 [4] 考古发现 - 印度河流域文明展现社会演进过程 [6] - 阿富汗考古面临艰巨挑战 [6] - 伊朗考古聚焦宗教建筑问题 [6] 食品工业化 - 英国18世纪饮食变革引发全球生态问题 [8] - 高动物蛋白饮食导致新型健康问题 [8] - 农业系统资源需求超出地球承受能力 [8] 情报系统 - 沃尔辛厄姆建立高效信息情报网络 [10] - 发展双面间谍和加密通信手段 [10] - 情报系统影响都铎王朝政治决策 [10] 国际关系理论 - 挑战西方中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12] - 纳入非西方历史经验和思想遗产 [12] - 构建全球国际关系学新范式 [12] 农业现代化 - 美墨农业政策相互借鉴 [14] - 新政农业政策吸收墨西哥改革经验 [14] - 冷战促使农业模式转向商业化 [14] 法律发展 - 法律渗透20世纪社会生活各领域 [16] - 法律科学/立法/司法权构成规范性力量 [16] - 法律构建呈现历史脉络 [16] 牛奶消费 - 中国牛奶消费从"恐乳症"到"嗜乳症"转变 [22] - 牛奶消费关联社会阶层和文化因素 [22] - 引发食品安全和育儿观念讨论 [22] 军工复合体 - 政府/军工企业/经济形成紧密体系 [64] - 军用技术民用化改变生活方式 [64] - 军工利益影响外交政策制定 [64] 工业垄断 - 汉代铁工业构建权力渗透网络 [86] - 官营垄断促进技术标准化 [86] - 跨区域物流推动市场整合 [86]
嘴上都是和平 心里全是生意
中国新闻网· 2025-07-19 20:47
美国对乌军援的商业本质 - 美国对乌军事援助资金约1828亿美元中实际支付840亿美元 其中90%回流至美国本土军工行业[1] - 军援计划实质为美国军工复合体创造巨额利润并带动就业增长 如俄亥俄州失业率从4%降至3%[3] 军援资金流动路径 - 主要通过"乌克兰安全援助倡议"(USAI)和"总统提取权"(PDA)两种机制实施[2] - USAI模式下乌克兰政府直接与美国军火商签约 资金来自美国国防基金 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等公司获得数百亿美元合同[3] - PDA模式下美军库存武器调拨乌克兰后 需补充新装备触发新订单 如6.246亿美元重启"毒刺"导弹生产线[6] 军工企业受益情况 - 雷神公司生产"爱国者"导弹系统 通用动力在多个州扩建炮弹生产线[3] - 关键武器均在美国制造:"标枪"导弹(阿拉巴马州)、GMLRS火箭系统(西弗吉尼亚等三州)[3] - 单个爱国者导弹发射装置成本达10亿美元 单枚导弹成本介于100万(战术导弹)至370万美元(爱国者)[8] 市场需求扩张 - 德国等至少8个北约国家计划采购美国武器系统援乌[7] - 北约决定2035年前将年度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 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7]
欧美军工,有多赚钱?
虎嗅· 2025-05-15 08:26
全球军售格局 - 2024年全球武器销售规模达11161亿美元,创冷战后最高纪录 [3] - 美国武器出口占全球42%,2019-2023年份额较2014-2018年增长17% [12] - 法国武器出口份额从7.2%增至11%,超越俄罗斯成为第二大供应国 [13][31] - 俄罗斯武器出口份额下降53%,中国份额微降5.3%至5.8% [13] 军工企业表现 - 洛克希德·马丁2023年防务营收406亿美元,占其总营收59% [26]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防务营收351.97亿美元,占90% [26] - 欧洲莱茵金属一季度销售额增长73%,股价年内飙升180% [28][29] - 美国军工企业占全球百强48席,收入占比达一半 [26] 区域市场动态 - 北约国家武器进口量增长105%,64%流向美国军火商 [17] - 日本计划斥资211亿美元购买美制战斧导弹和防空系统 [17] - 沙特以370亿美元采购美国THAAD反导系统 [17] - 欧洲十大军工企业订单积压额从2220亿美元增至3620亿美元 [32] 中国军工发展 - 歼-10C在印巴冲突中表现优异,带动军贸关注度 [2][55] - 中航工业成飞2023年营收749.7亿元,预计2025年超800亿元 [49] - 巴基斯坦是中国战机最大买家,歼-10CE交付后合作受关注 [55] - 中国军品出口实行许可制,十家授权企业包括北方工业等 [42] 军工产业趋势 - 欧盟将40%的5640亿欧元防务预算补贴军民融合企业 [38] - 美国通过制造安全焦虑推动军售,如向乌克兰提供450亿美元装备 [15][24] - 欧洲BAE系统计划将155毫米炮弹产能提升8倍 [37] - 德国大众转型研发装甲车,宝马开发第六代战机引擎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