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资打假
icon
搜索文档
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危害粮食安全犯罪
人民日报· 2025-09-24 06:33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4日 13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非法占用农用地、破坏黑土地资源等犯罪案件4600余起,制售假劣 种子等农资犯罪案件200余起;公安部挂牌督办大要案件13起,切实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守牢耕地保护 红线,服务保障粮食生产供应,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据介绍,公安机关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聚焦非法占用、毁坏耕地,盗采滥挖黑土,种子侵 权假冒、私繁滥制,农药非法添加隐性成分,化肥营养成分不足等突出问题,对侵害农民群众和农资生 产企业合法权益、危害粮食安全犯罪,"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斩断犯罪利益链,集中侦破了一批大 要案件;坚持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和数智研 判平台;会同行政主管部门强化行刑衔接,持续完善线索通报、案件移送、信息共享、检验鉴定等机 制,指导涉粮食产销、种子繁育、农资集散等重点省区建立健全"公安+行政"农资打假区域协同作战机 制,联动联防联打违法犯罪行为。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如发现非法占用农用地、破坏黑土地资源及制售假劣农资等犯罪行为,请及时 通过公 ...
严打危害粮食安全犯罪 公安机关今年共立案侦办相关案件4800余起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0:07
严打危害粮食安全犯罪 公安机关今年共立案侦办相关案件4800余起 危害粮食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吉林辽源公安机关侦破王某、张某某等人盗采黑土泥炭案。2025年6月,根据工作中发现的线索,辽源 市公安局侦破一起非法采矿(黑土泥炭)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查明盗采黑土2.3万立方米,涉案金额 60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王某、张某某非法组织人员使用钩机、翻斗车等工具在辽源市东丰县实 施盗采黑土活动,经晾晒、粉碎、加工后销售至外省市。目前,检察机关已就该案提起公诉。 黑龙江齐齐哈尔公安机关侦破史某某等人非法占用农用地案。2025年3月,根据自然资源部门移送案 件,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公安局侦破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查明非法占用永久基 本农田9.66亩。经查,犯罪嫌疑人史某某等人未经相关部门批准,雇佣工程机械实施挖土、采砂活动, 造成永久基本农田严重毁坏。2025年8月,齐齐哈尔市克东县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 辽宁辽阳公安机关侦破王某某生产、销售伪劣玉米种子案。2025年3月,根据农业农村部门移送案件, 辽阳市公安局侦破一起生产、销售伪劣种子案,打掉犯罪团伙1个、犯罪窝点3处,抓获犯罪嫌疑人6 名 ...
焦点访谈|请客吃饭、免费讲座、送货上门……这些化肥“忽悠团”为何能屡屡得手?
央视网· 2025-05-20 21:40
化肥"忽悠团"的作案手法 - 通过免费讲解课、提供午餐等方式吸引农民参加"讲座" [3] - 利用车接车送、请客吃饭等手段增进感情 [5] - 采用"厂家直销""送货下乡"等幌子进行虚假宣传 [5] - 通过买10袋送5袋等促销政策诱导农民大批量购买 [5] - 假扮专家推荐伪劣农资产品 [13] 伪劣化肥的特点 - 外包装标注为微生物菌剂"氨基酸碳肥",但实际为假冒伪劣产品 [8] - 宣称有效活菌数每克大于等于2.0亿,但检验结果显示不合格 [8] - 标注的肥料登记证号在农业农村部官网查询不到 [8] - 霉菌杂菌数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 [8] - 每吨成本仅300多元,但售价高达3000多元,利润惊人 [13]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伪劣化肥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需要追施含氮量高的肥料 [5] - 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甚至导致绝收 [7] - 扰乱农资市场正常经营秩序 [13] - 严重侵害农民权益,危害农业生产 [13] 犯罪团伙的特征 - 具有流动性、跨地域性,选择产粮区作案 [11] - 作案时间集中在春季早稻播种之前 [11] - 目标对象多为村里的种粮大户 [11] - 团伙成员8人,流窜江西、浙江、福建等多地作案 [10] 执法部门的应对措施 - 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部署农资打假工作 [13] - 湖北襄阳采取"检查+普法"模式,传授农资真伪鉴别技巧 [15] - 山东德州重点检查进货查验制度,集中销毁假冒伪劣商品 [15] - 安徽阜阳举办"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为农民答疑解惑 [15]
严惩“忽悠团”“黑网店”!最高法发布“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央视网· 2025-03-31 10:24
央视网消息: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农资打假"审判工作,依法惩治制 售伪劣农资犯罪,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最高人民法院遴选发布4件"农资打假"典型 案例。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种子、农药、化肥3类重要农资,涵盖利用网络电商平台销售、"农资忽 悠团"进村兜售等典型犯罪手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彰显依法从严惩处的鲜明立场。生产、销售伪劣农资犯罪损害农民切身利益,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此类犯罪,该判处重刑的,坚决依法判处。此 次发布的4件典型案例中,有3件对被告人判处了五年有期徒刑以上重刑。同时,人民法院注重加大对犯 罪分子的经济制裁力度,充分适用财产刑,支持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赔偿诉求。此次发布的张某、 司某等销售伪劣产品案,被告人组成"农资忽悠团"下乡兜售伪劣化肥,组织程度高,销售金额大,社会 影响恶劣,人民法院不仅依法对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张某和司某分别判处十一年和九年有期徒刑,还对二 被告人分别判处罚金人民币九十万元,充分发挥了刑罚的惩治、威慑作用。 二是突出对种子质量安全的刑事司法保护。种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