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人才

搜索文档
临港打造人才联盟 助“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克服“水土不服” 这堂“出海”课 千里迢迢也要听
解放日报· 2025-06-27 09:55
中国企业出海人才建设 - 临港新片区举办中资企业"走出去"高端人才建设大会 参会人员包括政府部门 投资贸易促进机构 出海企业 顶尖学府等500余人 [1] - 业界共识认为中国企业出海不仅是产品资本项目出海 更需要重构海外派驻人才管理体系和文化组织体系 [1] - 临港新片区"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发布三大出海人才培养重点项目 包括"首期新片区出海高端人才培养项目" [2] 出海人才培养项目 - 高端人才培养项目集结院士 院长 行业专家等师资 课程基于企业真实需求设计 覆盖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 游戏等行业 [2] - 课程体系提供从战略规划到执行落地的系统化知识 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国发展实操能力的人才 [2] - 平台将持续收集不同行业企业的出海痛点 与国内外高校 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推出定制化培训课程 [2] 临港新片区出海服务平台 - 平台自去年6月成立以来已服务千余家企业成功出海 服务范围从临港扩展至全国 [3] - 常态化开展"从临港出海"系列活动 聚焦泰国 马来西亚 印尼 新加坡 日本等热门目的地 [3] - 活动邀请驻沪使领馆官员 外国投资促进机构及法律 金融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和行业资讯 [3] 平台发展愿景 - 目标将临港打造成全国中资企业出海支持枢纽 提供专业服务 投融资对接 制度优势叠加等全方位支持 [4] - 通过整合国内外资源为人才培养引入国际化实践场景 形成从战略人才孵化到海外业务拓展的良性循环 [4]
新人不会培养,老人不愿出去,出海人才难题何解?
吴晓波频道· 2025-06-27 00:47
中国企业出海人才现状与挑战 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出海规模急速增长但面临严重人才错位问题 海外营收占比超40%的企业达52% 制造业海外人才缺口率高达48% [4][7][11] - 出海人才结构呈现梯队特征 高管层中国籍占比超60% 基层当地员工占比超80% 营销人才本地化趋势显著 [13][15][16] - 中外员工协作效率低下仅9%企业认为高效 价值观差异和管理风格冲突是主要障碍 [29][30] - 海外用工成本分化明显 北美用工成本达国内2倍以上 东南亚成本优势减弱仅29%企业低于国内水平 [21] 出海规模与人才缺口 - 2024年中国非金融类境外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0% 11%出海企业实现海外营收翻倍增长 [6][8] - 6万多家企业开展海外业务 预计2026年将形成450万人才需求 领英平台招聘增速达30% [12] - 日本中小企业经验显示46.1%将人才保障列为首要课题 34.6%重视人才培养 [12] 人才结构与用工模式 - 营销/业务岗位本地招聘占比最高 制造/研发岗位中外互补 高管岗位主要依赖外派 [16] - 外派团队中高管稳定性最高 本地团队中层管理岗位流动率突出 [18] - 中国外派与本地员工业务能力无显著差异 企业可放心任用海外人才 [19] 成本与支持体系 - 已出海企业47%提供培训支持 43%设置津贴补偿 但58%计划出海企业尚未建立支持体系 [23][24] - 计划出海企业优先需求营销和合规人才 已出海企业更重视组织管理类人才 [25][26] 核心挑战与解决方案 - 人才获取三大痛点:寻找周期长(不好找) 能力不匹配(不好用) 外招成本高(不便宜) [35] - 内部培养障碍:缺乏出海经验(72%企业) 员工外派意愿低(典型案例500人企业无人愿赴巴基斯坦) [35][36][37] - 专业培训机构受青睐 已出海企业偏好商学培训 计划出海企业倾向实战陪跑 [39][40] 人才培养计划 - 推出四大维度培养体系:领航者班(战略层面) 五大必修课(国别选择/合规等) 主题训战班(合规/供应链等) 海外考察线路(新加坡等) [48][51][53][55] - 联合20位国际化专家启动"千家万企"计划 目标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实战型管理人才 [45][47]
中资企业“走出去”如何突破人才困局? 临港新片区这样赋能企业出海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21:17
中资企业出海人才瓶颈与解决方案 - 中资企业出海面临核心制约因素是战略层面对出海人才布局不足 [1] - 临港新片区已备案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项目450个 中方投资总额达69.6亿美元 [1] - 企业出海需应对文化差异 政策法规 消费习惯等挑战 依赖全球化战略视野和实操能力 [1] 临港新片区人才建设举措 - 建立"1个基地+1个联盟+1系列培养项目"体系 滴水湖金融湾涉外中心大楼将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2] - 成立由20家学府和服务机构组成的"出海人才合作伙伴联盟" 推动产学研资源整合 [2] - 首期高端人才培养项目覆盖全球化战略 资本布局 科技出海 涉外法律等全维度课程 [3] 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 "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提供20个领域专项服务 集聚500家专业服务机构 [3] - 平台已对接50余家国际组织 服务千余家企业 在全国设立23个分站和联络处 [3] - 形成"战略人才孵化-专业服务落地-海外业务拓展"的良性循环生态圈 [4] 未来发展重点 - 将持续深化制度创新 优化营商环境 在投融资等关键环节链接全球资源 [4] - 重点布局数字文化出海等新质生产力赛道 为企业全球化注入长效动能 [4]
中企出海的人才瓶颈怎么破?临港打造“出海服务生态圈”
第一财经· 2025-06-26 18:00
姚洋估计,现在中国的海外资产大概是GDP的一半左右,对照发达国家,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我估计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间,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其技术、产能、资金领域都达到一个新的高 度。"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姚洋表示。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表示,企业在全球化的征途中,人才是关键因素,也 是核心引擎。"我们将充分发挥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优势,将新片区开放型的制度应用场景 融入到走出去人才培养体系中,为企业提供离岸金融、跨境数据、国际再保险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助力 企业高效开展国际业务。" 构建出海人才全周期培养体系 6月26日举行的中资企业"走出去"高端人才建设大会上,姚洋表示,现在中国的海外资产大概是GDP的 一半左右,对照发达国家,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同时,姚洋也表示,企业如果单纯地想要把产能输入到别的国家去,出海是走不远的。要想走得远,一 定要融入当地社会,把好的技术在当地落地生根。 人才制约出海效率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加速重构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把走出去发展作为加强国际 产业合作的重要途径,并逐步从初期的国际化探索向更成熟更深层次的全球化布局迈进。 商务部 ...
未来5年,中国将至少需要数万名出海领航者
吴晓波频道· 2025-03-18 08:31
◎ 名创优品纽约旗舰店单日销售额破百万。 点击上图▲预约咨询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 吴晓波频道) 每一次出海 都是一次远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加速开启全球化进程,成为全球商业发展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 量。 ◎ 蜜雪冰城门店数超过麦当劳、星巴克成为全球最大连锁餐饮店。 ◎ 比亚迪销量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纯电车制造商。 商务部、外汇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为1.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1.3%。从基建、外贸,到制造业、服务业和高科技企业,企业出海的脚步不断加快。 为服务中国企业出海,吴晓波频道于2024年9月成立了华商出海产业服务联盟。我们看到了企 业出海的机遇,我们也感受到了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甚至"暗礁"丛生。 在服务联盟中2000多家出海企业过程中,我们听到了诸多关于出海之路上的困惑与艰难: "在越南投资5个亿建厂,才知当地土地产权政策有隐形成本。" "重金挖来的海外高管,三个月就因文化冲突愤然离职。" "欧盟最新碳排放法案,可能让我们三年的海外布局清零。" 我们愈发感受到企业出海并非只是简单地将业务延伸至海外,而是一次在陌生国度中的"二次创 业"。 决定出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