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并购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环球新材国际(06616)午后涨超6% 公司近期持续增持CQV股份 持股比例已超50%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14:01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发稿,公司股价上涨4.81%,报4.79港元,成交额为9822.33万港元,盘中涨幅一度超过6% [1] 公司战略与资产控制 - 公司在2025年7月至10月期间,合计购买其非全资附属公司CQV的112.18万股股份 [1] - 持股增加后,公司对CQV的持股比例由42.45%上升至50.75%,旨在加强对海外核心资产的控制力,提升全球业务协同效益,并强化治理稳定性 [1] 行业地位与市场前景 - 根据国金证券测算,珠光颜料行业双龙头(环球新材国际与坤彩)在国内市场的合计占有率超过30% [1] - 珠光颜料行业在化妆品、汽车等新消费市场前景可观 [1] - 合成云母替代天然云母是行业明确的发展趋势 [1] 公司增长动力 - 公司通过出海并购德国默克表面材料业务及CQV,培育全球珠光颜料龙头 [1] - 公司正处于产能投放与产品结构优化阶段,推动业务量价齐升 [1]
环球新材国际午后涨超6% 公司近期持续增持CQV股份 持股比例已超50%
智通财经· 2025-10-13 13:59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午后涨超6%,截至发稿涨4.81%,报4.79港元,成交额9822.33万港元 [1] 公司战略举措 - 公司于2025年7月至10月期间合共购买其非全资附属公司112.18万股股份 [1] - 持股增加后,公司持有CQV股份比例由42.45%上升至50.75% [1] - 此次持股增加旨在加强对海外核心资产的控制力,提升全球业务协同效益,并强化治理稳定性 [1] 行业竞争格局 - 珠光颜料双龙头(公司与坤彩)国内市占率合计超30% [1] 业务发展前景 - 看好公司出海并购德国默克表面材料业务及CQV,培育全球珠光颜料龙头 [1] - 公司处于产能投放与产品结构优化阶段,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1] - 珠光颜料行业在化妆品、汽车等新消费市场前景可观 [1] - 合成云母替代天然云母是行业明确趋势 [1]
国金证券:首予环球新材国际“买入”评级 目标价6.19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10 15:26
投资评级与财务预测 - 国金证券首次覆盖环球新材国际,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6.19港元 [1]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亿元、4.67亿元和5.76亿元 [1] - 当前股价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1倍、12倍和10倍,估值基于2026年16倍市盈率 [1]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珠光颜料行业在高端消费级化妆品和汽车领域前景可观,这两个新消费市场均呈现双位数增速 [1] - 珠光颜料行业双龙头(环球新材国际与坤彩)在国内市场的合计占有率超过30% [1] - 国产替代是明确趋势,国产化妆品和汽车厂商更有动力优先采购国内供应链 [1] - 合成云母替代天然云母是行业内的明确趋势 [1] 公司战略与并购整合 - 公司通过出海并购培育全球珠光颜料龙头,包括收购韩国CQV公司42.45%股份以及默克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 [1][2] - 2023年1月公司以5亿元收购CQV部分股权,2024年CQV营收2.97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170%) [2] - 2025年7月公司完成对默克相关业务的收购,有望在天然云母供应链上为默克业务赋能 [2] 产能扩张与成本优化 - 公司国内主体七色珠光现有珠光颜料产能3.3万吨,远期规划至4.8万吨,CQV韩国基地产能0.26万吨 [3] - 桐庐工厂10万吨合成云母产能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竣工投产 [3] - 广西二期扩产及对CQV、默克的收购将为合成云母产能提供消化渠道 [3] - 当前国内合成云母基成本高于天然云母基,期待通过扩产实现降本,迎来成本奇点时刻 [3]
国金证券:首予环球新材国际(06616)“买入”评级 目标价6.19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15:25
投资评级与财务预测 - 首次覆盖给予环球新材国际“买入”评级,目标价6.19港元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亿元、4.67亿元和5.76亿元 [1] - 现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21倍、12倍、10倍,给予2026年16倍估值 [1]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珠光颜料行业在高端消费级化妆品和汽车领域前景可观,彩妆和汽车行业均为双位数增速 [1] - 行业双龙头(环球新材国际与坤彩)国内市占率合计超30% [1] - 国产替代趋势明确,国产化妆品及汽车厂商更有动力优先采购国内供应链 [1] - 合成云母替代天然云母是明确趋势 [1] 公司战略与并购整合 - 公司通过出海并购培育全球珠光颜料龙头,包括收购韩国CQV和德国默克表面材料业务 [1][2] - 2023年1月以5亿元收购韩国最大珠光颜料制造商CQV 42.45%股份 [2] - 2024年CQV营收2.97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170% [2] - 2025年7月完成收购默克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公司有望在供应链上为默克赋能,解决其天然云母采购核心问题 [2] 产能扩张与成本优化 - 公司国内主体七色珠光颜料产能3.3万吨,远期规划至4.8万吨,CQV韩国基地产能0.26万吨 [3] - 产能投放支撑销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推动量价齐升 [1][3] - 桐庐工厂合成云母产能10万吨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竣工投产 [3] - 期待广西二期扩产及收购整合为合成云母提供产能消化渠道 [3] - 当前国内合成云母基成本高于天然云母基,期待扩产后实现降本 [3]
从“带回来”到“走出去” 产业资本看好出海并购新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25-09-20 02:25
政策环境与市场趋势 - 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政策出台,推动资本市场成为大规模并购重组的主渠道 [3] - A股并购重组活力显著增强,企业出海并购成为市场关注的新热点 [4] - 中国并购市场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交易量和交易额活跃度远低于成熟的美国市场,成长空间巨大 [5] 并购重组的优势与逻辑 - 并购重组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打造行业龙头,并推动上市公司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4] - 并购有助于创新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促进私募基金等投资者实现“募投管退”闭环 [4] - 并购能提高行业集中度,克服行业内卷,并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产业整合 [4] - 海外并购逻辑发生重大转变,从“带回来”转向“走出去”,通过收购海外渠道和产能加速全球布局 [5] 企业出海的特征与机遇 - 企业出海呈现以民营企业为主导、以制造业为主体的新特征 [4] - 中国企业凭借技术、装备、管理能力和品牌走向全球,形成“大出海”浪潮 [4] - 在高利率环境和市场压力下,中国买家能够以更低价格收购海外优质资产 [5] - 世界制造业进入“中国时代”,中国企业在研发投入、工程人才、生产效率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5] - 消费市场整体疲软带来逆周期投资与并购良机,易于以合理价格并购优质标的 [10] 出海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欧美企业形成具有明显壁垒的产业“集群”,掌握国际标准与规则制定权,中国产品难以获得充分认证 [6] - 中国制造业易陷入“低价格、低利润”的竞争困局,标准国际地位与制造大国地位不相称 [6] - 通过推行中国标准、推广中国技术、推销中国装备、培育国际人才来提升全球市场话语权 [6] - 跨境并购整合是关键,涵盖业务、机构、市场、管理及文化五方面整合,文化整合尤为关键 [7] 并购实践建议与关注领域 - 并购前需进行充分尽调,寻求专业机构帮助,理解条款并花时间了解公司以减少协作风险 [8] - 建议企业以小步快跑的方式推进并购,首次出海时应控制并购规模 [8] - 并购应判断公司在产业周期中所处位置及国家产业层面需求 [8] - 企业并购应坚持以主营业务为核心,对新业务和海外布局保持开放态度,采用孵化、共建等灵活方式 [10] - 重点关注高门槛的消费和服务企业,以及对单一品牌或渠道依赖度较低、风险分散的公司 [10] - 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小众市场的龙头品牌成为并购关注重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