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炼油

搜索文档
“重油炼绿”新范式:广东石化全链条低碳转型实践
中国环境报· 2025-08-28 10:22
作为国内可全部加工劣质重油的大型炼化企业,广东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石化)原料碳强度高、自身约束严苛。为此,广东石化锚定在中国石 油领域率先基本建成绿色、智能、效益型世界一流炼化企业目标,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全力推进全链条低碳转型,驱动绿色发展。 广东石化延迟焦化装置 广东石化从分子水平重新认识石油加工过程,准确预测产品性质,优化工艺和加工流程,提升每个分子的价值。近期,广东石化通过对加氢裂化和柴油加氢 装置的轻石脑油中的组分分析,两套加氢装置通过调整石脑油分离塔操作,降低重石脑油的初馏点,将碳七组分全部切割至重石脑油,降低轻石脑油中低效 烃类占比,提高正构烷烃含量。这项优化工作开展3个月来,收到明显成效,乙烯平均收率由第一季度的40.42%提高至41.52%,第二季度增产乙烯9420吨。 广东石化在项目建设初期就秉持"绿色发展、责任先行"的理念,积极探索和优化尾气处理及VOCs管控的策略,创造性地采用了除焦过程的密闭除焦技术, 彻底解决了国内延迟焦化装置突出的环境问题,无组织VOCs排放基本归零,脱硫后净化尾气脱硫率>97%,配套尾气收集处理系统实现焦粉回收率达 99.6%,年可减少VOCs排放超 ...
吉林石化全球首套百万吨柴油吸附装置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8-26 16:51
据了解,该装置以加氢精制柴油为原料,产出的吸附非芳烃可直接输送至乙烯裂解装置作为优质原料, 吸附芳烃则送往催柴改质及催化裂化装置,形成"原料—加工—高价值产品"的闭环产业链。 该装置是吉林石化总投资达339亿元的转型升级项目,也是吉林省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重要工业项目之 一,为该公司推动当地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加速打造千亿级化工产业、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 支撑。 近日,吉林石化全球首套100万吨/年柴油吸附装置第三组产品测试样品分析合格,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此举标志着吉林石化在柴油吸附分离工艺工业化应用领域实现全球领跑,更为企业从炼油向化工转型升 级提供了"新型、优良、灵活、高效"的技术路径。 该项目采用昆仑工程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联合开发的柴油吸附分离成套技术,攻克了芳烃与非 芳烃高效分离的行业难题,实现了低能耗、高产出的工艺突破。该项目负责人表示,此项技术深度践 行"分子炼油"理念,围绕"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的核心目标,最大化挖掘每一个分子的价 值。 ...
全球首套百万吨柴油吸附装置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8-26 10:21
项目技术突破 - 全球首套100万吨/年柴油吸附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实现柴油吸附分离工艺工业化应用全球领跑 [1] - 采用联合开发柴油吸附分离成套技术 攻克芳烃与非芳烃高效分离行业难题 实现低能耗高产出工艺突破 [2] - 深度践行分子炼油理念 围绕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目标 最大化挖掘每个分子价值 [2] 产业链价值创造 - 以加氢精制柴油为原料 吸附非芳烃直接输送至乙烯裂解装置作优质原料 吸附芳烃送往催柴改质及催化裂化装置 [2] - 形成原料加工高价值产品闭环产业链 提供新型优良灵活高效技术路径 [1][2] 项目投资规模 - 装置属于总投资达339亿元的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 为吉林省单体投资规模最大工业项目之一 [2] - 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 加速打造千亿级化工产业 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2]
炼化创新考卷如何答?
中国化工报· 2025-07-14 10:02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指出,在减油增化方面,鉴于目前"内卷式"竞争加剧的现状, 大宗基础化学品和通用材料不能再"增",应在产品差异化、高端化上下功夫,在高性能材料、高端膜材 料和专用化学品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减油增特"方面,企业要适应成品油消费下降、而高端润滑油及其 基础油、低硫船燃、特种油品短缺的新形势,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绿色低碳发展破题:源头、过程、尾端齐发力 6月25日至26日,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辽宁盘锦举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炼化行业正 向"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减油增材"三个方向转型。未来,行业将加速绿色低碳变革,通过分子炼油等 技术破解行业发展瓶颈。 结构性矛盾破题:"增化""增特""增材" "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炼油、乙烯、聚乙烯产能居世界第一位……"正如中 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所说,"我国已是炼油第一大国,行业多项指标居世界首位。" 然而,我国炼化行业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低端偏多、高端偏少"成为行业最突出的结构性矛 盾。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院长李明丰指出,当前炼油行业面临供需矛盾加剧的 挑战,2024年炼油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