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开放
搜索文档
3年引来外资7万亿元:一场招商大会背后的大湾区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9:48
外资企业在广东的投资规模与增长 - 安利公司自1995年运营以来已完成10次增资扩建,投资总额突破22亿元人民币[2] - 截至今年10月,广东省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36万家,今年1-9月新设立外资企业2.4万家,同比增长33.7%[2] - 今年1-9月广东省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78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两项指标均领先全国[2] - 此前连续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累计签约项目3645个,达成投资贸易金额7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超百亿元项目92个[3] 重大外资项目案例 - 德国巴斯夫集团在湛江投资约100亿欧元建设一体化基地,是其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4] - 巴斯夫湛江基地核心装置包括一套年产100万吨乙烯的蒸汽裂解装置及多个下游装置,大部分工厂预计在2025年底前投产[4][5] - 除巴斯夫外,德国SEW集团、埃克森美孚、联合利华今年以来均在广东投建大项目[5] - 佳能公司将粤港澳大湾区列为未来发展重中之重,并推出“大湾区倍增计划”[5] 外资投资的结构性转变 - 外资企业在粤机构的投资布局逐渐由外围生产基地向研发中心、供应链枢纽等核心环节转型[7] - 今年前七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广东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29.1%[7] - 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采埃孚在广州设立的研发中心已汇聚近380名工程师,并与广汽、小鹏、比亚迪等本土企业展开深度合作[7] - 外资企业从最初的资本投资者逐步转变为深度融入本地创新链、供应链和市场生态的关键参与者[8] 广东吸引外资的政策与环境优势 - 广东近年来推出“外资10条”、“稳外资12条”、“招商引资20条”等一揽子政策,以最高1.5亿元人民币的奖励鼓励研发中心与总部经济落户[6] - 在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推行“双15%”税收优惠[6] - 埃克森美孚公司董事长伍德伦表示广东近商亲商的执政理念、完善的公共与基础设施以及落实法律法规为企业提供了信心和可预期性[5] - 广东是不少创新政策的“先试区”,尤其能满足前沿领域企业的发展需求[6] 外资与本地产业的协同效应 - 采埃孚正与合作伙伴共同建设一家汽车电子工厂,聚焦安全气囊控制器、传感器等被动安全电子关键部件[8] - 外资企业的进驻加速了广东汽车产业创新要素的整合与完善[8] - 西门子医疗落户广东23年,已成为该公司在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制造基地[9] - 生物医药企业百济神州持续在广东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9] 广东对外开放的战略演进 - 广东把“五外联动”作为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抓手,加速构建更加开放、多元的经济体系[9] - 广东外贸依存度下降至六成,而技术合同成交额、数字贸易占比等质量指标持续攀升[10] -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新定位的深化,大湾区价值正在被重估[10] - 中国的定位正从制造中心向创新中心转变,未来可通过扩大自贸区范围、推动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总部来提升对全球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10]
东海证券谢建斌: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力度
新浪财经· 2025-10-29 16:53
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 -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金融街论坛提出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是两大发展方向之一 [1] - 改革将强化主板重稳、科创板重硬科技、创业板重成长、北交所重中小、四板重培育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差异化定位与协同效应 [1] - 改革路径深化推进将提升资本市场对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与适配性,推动形成培育—成长—成熟的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链条 [1] QFII机制优化 - QFII优化方案出台将提升机制的包容性和便利性,为境外长期资本提供更广阔的配置空间 [1] - 新规旨在引导外资真投、长投、稳投中国优质资产,并通过外资参与推动资本市场规则与国际接轨 [1] - QFII优化将强化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实现制度开放—资本流入—市场成熟—实体受益的良性循环 [1] 投资者权益保护 - 大力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是另一发展重点,早前严监严管基调已持续筑牢市场底线 [1] - 通过零容忍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市场公平交易环境逐步优化 [1] - 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投资者保护进入全链条、系统化、法治化新阶段,将通过前端预防、中端化解、末端惩戒的全链条治理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与安全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