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并购

搜索文档
迈普医学(301033)重大事项点评:拟以3.35亿元收购易介医疗 收购稳步推进中
新浪财经· 2025-10-19 08:41
收购方案核心条款 - 公司拟以3.35亿元总对价收购易介医疗100%股权,其中股份对价3.01亿元,现金对价0.34亿元 [1]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为41.40元/股,发行数量为72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9.84% [2] - 拟向实控人袁总全资持有的易见医疗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1.34亿元,发行价格为57.35元/股,发行数量为233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3.06% [2] 交易标的财务预测与承诺 - 易介医疗2025-2029年预测净利润分别为-1911万元、-317万元、1487万元、3336万元及5201万元 [2]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2025-2029年预测净利润分别为-1535万元、5万元、1808万元、3657万元及5522万元,预计2026年起达到盈亏平衡 [2] - 原股东承诺易介医疗2025-2029年度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910万元、-316万元、1487万元、3336万元和5201万元 [2] 战略协同与业务影响 - 并购有助于公司构建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一体化解决方案,将生物合成材料技术由植入领域扩展至介入领域 [2] - 易介医疗终端医院与公司具有较高重合度,可发挥渠道资源协同作用 [2] 控制权变动 - 本次重组前,实控人袁总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公司32.97%股权 [3] - 重组后若一致行动协议未到期或续签,袁总合计控制股权将增至37.88%,控制力进一步增强 [3]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1.6亿元、2.2亿元,同比增长43.5%、39.3%、40.0% [3] - 对应2025-2027年EPS分别为1.70元、2.37元、3.31元 [3] -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6年38倍估值,对应目标价约90元 [3]
迈普医学:拟3.35亿元购买易介医疗100%股权
格隆汇· 2025-10-16 20:22
标的公司在国内已与超过200家经销商达成合作,产品覆盖全国超过200家三甲医院,标的公司的终端客 户主要为医院的神经科室,潜在终端客户与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重合度。本次交易完成后,通过渠道资 源的协同,可以整合上市公司和标的公司全国范围内神经科室的经销商渠道和推广体系,拓宽销售区 域,更高效地开展神经科室的营销工作。上市公司对于神经科室治疗的医疗器械拥有长期研发经验和深 厚技术积累,建立了业内领先的技术平台,在生物合成材料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标的公司对于神经介 入手术的治疗方式和医疗器械研发需求有着深刻的认知。本次收购完成后,标的公司可助力上市公司将 生物合成材料技术由植入领域扩展至介入领域,打造介入生物材料的研发优势。 格隆汇10月16日丨迈普医学(301033.SZ)公布,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泽新医疗等10 名交易对方购买易介医疗100%股权,交易价格33,484.94万元。标的公司主要从事泛血管介入领域的神 经内外科医疗器械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神经内外科领域的治疗类产品、通路类产品等。 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进一步拓展产品品类,形成多元化的产品矩阵。 ...
爱尔眼科拟收购铜仁爱尔、桃江爱尔等3家医疗机构部分股权
北京商报· 2025-08-29 20:18
收购交易概况 - 公司以自有资金支付收购铜仁爱尔、桃江爱尔等3家医疗机构部分股权的交易 交易合计金额为1.05亿元 [1] - 收购议案于8月29日经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1] 标的医疗机构质量 - 标的医疗机构成立时间较长 搭建了较为完善的医疗团队 形成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1] - 标的医疗机构具有良好的经营管理水平 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的口碑效应 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1] 财务表现与增长潜力 - 3家标的医疗机构整体净利润由2023年1158.35万元增长至2024年1387.85万元 增速达19.81% [1] - 标的医疗机构正处于效益提升期 预计未来业绩将保持持续增长 [1] 收购战略合理性 - 当前收购时点有利于控制收购成本 [1] - 收购行为有利于公司未来发展 具有合理性 [1]
通策医疗拟收购上海存济口腔100%股权
北京商报· 2025-08-22 22:04
收购交易概述 - 通策医疗全资子公司浙江通策口腔医院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99%股权 [1] - 全资子公司杭州通盛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1%股权 [1] - 交易总金额为4600万元 [1] 战略意义 - 本次交易标志着公司在上海这一关键市场的战略性进驻 [1] - 有望提升品牌在高端市场的辐射力与知名度 [1] - 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区域布局和产品服务结构 [1] 财务影响 - 该举措有助于扩大收入来源 [1] - 增强盈利能力 [1] - 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带来积极影响 [1]
通策医疗最新公告: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100%股权 交易总金额46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2 17:46
交易概述 - 全资子公司通策口腔投资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99%股权,杭州通盛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其1%股权,交易总金额为4600万元 [1] - 标的公司为上海通策口腔医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1] 战略影响 - 收购将提升品牌在高端市场的辐射力与知名度 [1] - 优化业务区域布局和产品服务结构 [1]
AMED Stock Trades Flat Despite Q1 Earnings Beat, Margins Rise
ZACKS· 2025-04-24 20:25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1.25美元 同比增长21.4% 超出市场预期10.6% [1] - GAAP每股收益1.84美元 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0.44美元 [1] - 净服务收入5.948亿美元 同比增长4.1% 符合市场预期 [3] - 调整后营业利润7080万美元 同比增长10.6% 营业利润率提升70个基点至11.9% [7] 业务分部表现 - 家庭健康部门收入3.721亿美元 同比增长5.8% 其中非医疗保险收入增长19.7%至1.6亿美元 [4] - 临终关怀部门收入2.079亿美元 增长3.8% 其中医疗保险收入增长4.7%至1.978亿美元 [4] - 高敏锐度护理部门收入770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的440万美元大幅提升 [5] - 企业部门第一季度未产生可识别收入 [5] 利润与成本结构 - 毛利润2.607亿美元 同比增长4.3% 毛利率提升11个基点至43.8% [6] - 服务成本(含折旧)增长3.9% [6] - 薪资福利等SG&A费用增长3.1%至1.32亿美元 其他费用580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7]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2.849亿美元 较上季度末的3.032亿美元有所下降 [8] - 长期债务3.329亿美元 低于去年同期的3.393亿美元 [8] - 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1.056亿美元 去年同期为净现金流出980万美元 [9] 战略发展动态 - 与联合健康集团Optum的合并交易持续推进 双方致力于提供基于价值的综合护理服务 [10] - 2024年11月12日美国司法部提起诉讼阻止合并 公司继续支持合并工作 [12] - 2024年12月达成新豁免协议 将合并截止日期延长至法院最终裁决后10天 [12] 运营驱动因素 - 家庭健康服务收入增长受益于总量增长和每次访问费率提高 [13] - 临终关怀部门增长得益于202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报销标准提升和平均每日普查量小幅增加 [13] - 高敏锐度护理部门达到成立以来最高入院总量 [13] - hospice和家庭健康板块服务成本上升主要因计划性加薪、工资通胀、临终关怀临床人员投资及健康保险成本增加 [14]
87亿并购落地!全球骨科巨头加码高增长赛道
思宇MedTech· 2025-04-22 12:25
收购交易 - 全球骨科巨头捷迈邦美以12亿美元(87亿人民币)完成对Paragon 28的收购 [2] - 交易包括每股13美元的现金预付款和每股高达1美元的或有价值权(CVR),较Paragon周二收盘价12美元略有溢价 [3] - Paragon 28股价在最近10月份曾跌破5美元 [3] 被收购方分析 - Paragon 28专注于足部和踝关节骨科市场,产品覆盖骨折固定、畸形矫正、关节置换及骨生物材料等领域 [15][16] - 公司拥有近80种手术系统和超过8700种库存单元(SKU),代表性产品包括Gorilla®骨板系统、Silverback®踝关节融合板系统等 [19] - 开发了FDA批准的3D打印个性化距骨植入物等前沿技术 [20] 财务表现 - Paragon 28最近几个季度收入在6000万至6200万美元之间,预计第四季度收入接近7200万美元 [6] - 公司销售增长接近20% [6] 战略意义 - 收购使捷迈邦美进入全球足踝骨科市场(规模约50亿美元),超越传统髋关节、膝关节和脊柱领域 [7] - Paragon 28的创新产品线帮助满足未满足的患者需求并抓住新兴机会 [9] - 增强捷迈邦美在门诊手术中心(ASC)的存在,因足踝手术微创性适合ASC趋势 [11][13] 协同效应 - Paragon 28的产品组合与捷迈邦美现有产品互补,提供更全面的肌肉骨骼解决方案 [10] - 捷迈邦美可利用其国际分销网络加速Paragon 28产品的全球采用 [14] - 合并后实体将加强捷迈邦美与Stryker、DePuy Synthes等竞争对手的竞争力 [10] 高管观点 - 捷迈邦美CEO表示合并扩大了公司在足踝领域的领导地位,这是肌肉骨骼护理中增长最快的专科之一 [7] - 合并将利用Paragon 28的专门商业渠道推动创新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7] 行业展望 - Needham分析人士认为捷迈邦美可能进行更多收购,方向可能超出骨科领域 [5] - 足踝骨科市场正在迅速增长,捷迈邦美通过收购实现产品组合多样化 [7]
87亿并购落地!全球骨科巨头加码高增长赛道
思宇MedTech· 2025-04-22 12:25
收购交易 - 捷迈邦美以12亿美元(87亿人民币)完成对Paragon 28的收购,交易包括每股13美元现金预付款和每股高达1美元的或有价值权(CVR)[1][2] - 收购价格较Paragon周二收盘价12美元略有溢价,其股价在10月份曾跌破5美元[2] - Needham分析人士对捷迈邦美支付的小幅溢价感到"惊讶",并预计公司可能进行更多收购,方向可能超出骨科领域[3] 被收购方概况 - Paragon 28是一家专注于足踝骨科市场的医疗设备公司,成立于2010年,202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12] - 公司拥有近80种手术系统和超过8700种SKU,代表性产品包括Gorilla骨板系统、Silverback踝关节融合板系统等[15] - 公司开发了FDA批准的3D打印个性化距骨植入物等前沿技术,在美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16] 财务表现 - Paragon 28最近几个季度收入在6000万至6200万美元之间,预计第四季度收入接近7200万美元[4] - 公司销售增长接近20%,是肌肉骨骼护理中增长最快的专科之一[4][5] 战略意义 - 全球足踝骨科市场规模约50亿美元且快速增长,收购使捷迈邦美进入这一高增长专业领域[5] - Paragon 28的创新产品线使捷迈邦美能够满足未满足的患者需求和新兴机会[6] - 收购增强了捷迈邦美的产品组合,使其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肌肉骨骼解决方案[7] - 交易有助于捷迈邦美与Stryker和DePuy Synthes等已在足踝市场站稳脚跟的公司竞争[7] 协同效应 - Paragon 28的产品与捷迈邦美现有产品相辅相成,形成协同效应[7] - 捷迈邦美可利用其国际分销网络加速Paragon 28产品的全球采用[11] - Paragon 28的解决方案契合门诊手术中心(ASC)趋势,为捷迈邦美创造交叉销售机会[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