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升级
搜索文档
枣庄|枣庄辣子鸡产业“进阶记”
大众日报· 2025-10-20 08:46
产业规模与增长 - 枣庄辣子鸡全产业链产值从2016年不足10亿元增长至目前突破55亿元,5年内带动超万户农户增收 [2][4] - 产业集聚代表性企业260余家,形成从农场到餐桌的产业闭环 [4] - 市中区目标将产业规模从55亿元向百亿元迈进 [9] 产业链整合与标准化 - 2024年11月成立枣庄市辣子鸡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专门整合种养、加工、销售环节资源 [4] - 同期12家企业签约组建供应链产业联盟,包括山东惠发食品、鲁商科技集团等 [4] - 孙枝鸡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枣庄皱皮辣椒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实现食材标准化 [3] 核心产区与重点项目 - 市中区作为产业核心引擎,投资1.5亿元建设孙枝鸡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项目,占地150亩,年供应优质雏鸡1440万羽、功能性鸡蛋200万枚 [5] - 改造闲置厂房建成占地100亩的辣子鸡产业园,包含非遗传承基地、云厨可视工厂和电商直播间 [6] - 凤凰街辣子鸡特色街区聚集30余家品牌门店,形成文旅消费打卡地 [6] 政策与创新支持 - 政府对占地100亩以上原料种植园区一次性补助5万元,对年营收超5亿元龙头企业采取"一事一议"扶持 [8] - 2025年将产业纳入"人工智能+农机"应用场景,申报国家超长期国债支持 [8] - 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共建技术研究中心,解决鸡种生长周期和辣椒辣度稳定性问题 [8] 市场渠道拓展 - 依托省级鲁南直播电商智慧产业园,邀请头部主播开展专场带货 [8] - 上线"鸡大集"电子商务平台,整合鸡苗、鸡蛋、鲜宰鸡等供应链资源,深化与天猫、淘宝、抖音、拼多多合作 [8] - 研发保质期15-180天的预制辣子鸡产品,包括自嗨锅、礼盒等,突破地域限制 [7]
从制造到智造:合肥西南中心崛起,科创引领区域经济新纪元
财联社· 2025-09-05 15:56
核心观点 - 合肥市凭借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创新产业崛起,成为全球科创领域的现象级存在,其西南板块作为城市副中心之一,正通过新兴产业布局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1][28][31] - 安徽省从传统农业大省转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高地,肥西县作为全省县域经济标杆,2024年GDP增速达4.5%,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年增幅12% [7] - 新兴产业需通过科技创新、产业生态构建与资本精准投入实现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绿色能源等赛道潜力巨大 [16][21][24] 宏观视野——安徽转型与西南经济新动能 - 肥西县连续十五年位居安徽省县域经济榜首,2024年GDP增速4.5%,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年增幅12% [7] - 安徽省新兴产业协会通过"平台+资源+生态"模式推动阳光电源、联宝电子等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8] - 财联社构建"媒体+数据+服务"生态体系,覆盖超12万家企业,累计服务产业项目超300个 [10] 企业转型——从物理空间到智慧生态的建设者 - 名邦置业从开发商转型为城市服务商,打造"景观公园艺术"项目,融合生态、智慧与人文生活方式 [13] - 集团推进建筑智能化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构建与现代产业相匹配的生态圈 [13] 未来产业——新赛道布局与第二曲线崛起 - 低空经济产业链规模短期有望突破万亿,生物制造在医疗、农业领域呈现爆发态势 [16] - 企业需通过研发投入强化、创新平台搭建与成果转化机制优化三大策略布局第二曲线业务 [16] 绿色实践——"双碳"目标下的产业解决方案 - 协鑫集成构建全产业链闭环,合肥基地组件量产效率从十年前的13%~14%提升至25%以上,布局钙钛矿叠层技术 [19] - 阳光电源对6000多种物料及195家供应商开展碳盘查,在蜀山运河新城建设零碳园区 [19] - 零重力飞机工业团队从2022年初30人扩展至300余人,本地化供应链支撑超60%,90%需求在长三角满足 [20] - 房地产与建筑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超50%,需从设计源头整合光伏、地源热泵等减碳技术 [20] - 安徽国信建设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达70%,建筑机器人成本降至市场同类一半以下 [21] - 长城证券指出安徽凭借政策、技术及区位优势成为绿色产业高潜力区域,资本需聚焦光伏、储能、氢能等赛道 [21] 创新共振——科技赋能传统行业与区域协同 - 大名集团通过数据平台分析海外需求,联合配件企业投资机器人项目实现中国配件供应全球 [24] - 高岩科技构建餐饮大数据平台,菜品风味生命周期预测模型服务联合利华、雀巢等企业,年闭店率高达40% [24] - 迈科技将创新管理拆解为600个模块,以数字化工具提升企业研发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5] - 国盾量子量子保密通信应用于合肥重点单位,量子计算探索金融、药物物流和气象场景,量子精密测量产品供应地震局 [25][26] 西南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 - 合肥西南通过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制造、产学研一体化大健康三大产业布局,成为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中心 [28][31] - 区域历经4次战略进阶,包括"滨湖科学城西南高端制造组团"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定位 [29] - 名邦地产在西南片区打造名邦公园一品项目,集成创新设计与人居标准,包括超5米层高、全楼栋保姆梯及360°空中院等配置 [31][33]
从革命旧址到绿色智造 “红绿交融”谱写县域经济新篇章
央视网· 2025-08-23 11:48
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 煤山镇依托新四军苏浙军区18处革命旧址打造红色旅游经典线路 年接待游客约80万人次 [1] - 仰峰村民通过开设民宿及餐饮等业态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10万元 [1] 生态修复与绿色转型 - 煤山镇通过生态修复使森林覆盖率提升至98%以上 实现绿色生态与红色资源融合 [2] - 长兴县构建以智能汽车为核心 新能源/智能装备/数字产业/生物医药协同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 长兴县形成以动力电池为核心 延伸至新能源汽车与储能装备的闭环产业链 [4] - 截至2024年底县域规上新能源企业达49家 完成产值210亿元 其中储能产业赋能效应显著 [4] - 当地企业生产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石墨双极板 产品应用于氢能源汽车及长续航无人机领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