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辣子鸡
搜索文档
枣庄辣子鸡产业“进阶记”
大众日报· 2025-10-20 11:23
"一盘鸡"带来一场县域经济升级实践 产业整合的步伐随之加快。2024年11月,枣庄市辣子鸡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 资本1亿元,专门负责整合种养、加工、销售等环节资源;同期,山东惠发食品、鲁商科技集团等12家 企业签约组建枣庄辣子鸡供应链产业联盟,形成从农场到餐桌的产业闭环。截至今年7月,枣庄辣子鸡 全产业链已集聚代表性企业260余家,年产值突破55亿元。 市中区——— 枣庄辣子鸡产业"进阶记" 金秋十月,2025枣庄第九届辣子鸡美食文化消费季在枣庄市市中区(以下简称"市中区")火热开 启。活动现场,百人炒鸡的铁锅阵蒸腾着香气,网红主播的镜头前,真空包装的辣子鸡礼盒订单实时滚 动,而不远处的辣子鸡产业园里,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将当天新鲜烹制的产品发往全国…… 在体验游正火的当下,柳州螺蛳粉、淄博烧烤等地方特色IP 相继验证"一口美食带火一座城"的逻 辑。而枣庄辣子鸡的突围之路,既延续了这一趋势,又走出了一条全产业链深耕的差异化路径。 从"没有一只鸡能活着飞出枣庄"的坊间笑谈,到如今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带动超万户农户增 收的特色支柱产业,市中区用5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以"辣子鸡"为切口的县域经济升 ...
枣庄|枣庄辣子鸡产业“进阶记”
大众日报· 2025-10-20 08:46
产业规模与增长 - 枣庄辣子鸡全产业链产值从2016年不足10亿元增长至目前突破55亿元,5年内带动超万户农户增收 [2][4] - 产业集聚代表性企业260余家,形成从农场到餐桌的产业闭环 [4] - 市中区目标将产业规模从55亿元向百亿元迈进 [9] 产业链整合与标准化 - 2024年11月成立枣庄市辣子鸡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专门整合种养、加工、销售环节资源 [4] - 同期12家企业签约组建供应链产业联盟,包括山东惠发食品、鲁商科技集团等 [4] - 孙枝鸡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枣庄皱皮辣椒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实现食材标准化 [3] 核心产区与重点项目 - 市中区作为产业核心引擎,投资1.5亿元建设孙枝鸡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项目,占地150亩,年供应优质雏鸡1440万羽、功能性鸡蛋200万枚 [5] - 改造闲置厂房建成占地100亩的辣子鸡产业园,包含非遗传承基地、云厨可视工厂和电商直播间 [6] - 凤凰街辣子鸡特色街区聚集30余家品牌门店,形成文旅消费打卡地 [6] 政策与创新支持 - 政府对占地100亩以上原料种植园区一次性补助5万元,对年营收超5亿元龙头企业采取"一事一议"扶持 [8] - 2025年将产业纳入"人工智能+农机"应用场景,申报国家超长期国债支持 [8] - 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共建技术研究中心,解决鸡种生长周期和辣椒辣度稳定性问题 [8] 市场渠道拓展 - 依托省级鲁南直播电商智慧产业园,邀请头部主播开展专场带货 [8] - 上线"鸡大集"电子商务平台,整合鸡苗、鸡蛋、鲜宰鸡等供应链资源,深化与天猫、淘宝、抖音、拼多多合作 [8] - 研发保质期15-180天的预制辣子鸡产品,包括自嗨锅、礼盒等,突破地域限制 [7]
2025枣庄第九届辣子鸡美食文化消费季开幕
搜狐财经· 2025-10-17 16:28
中新网枣庄10月17日电(记者 沙见龙)17日,以"做优产业链条 共享文化盛宴"为主题的2025枣庄第九届 辣子鸡美食文化消费季在山东枣庄市市中区开幕。 10月17日,山东枣庄市市中区,参赛选手正在炒制枣庄辣子鸡。当天,2025枣庄第九届辣子鸡美食文化 消费季开幕。沙见龙 摄 "本次活动的开幕是拉动内需、稳定并促进消费的大好良机。"中国烹饪协会名誉副会长冯恩援在致辞中 提到,9年前,该协会综合考量了全国各地以鸡为主料的地方品牌美食的优势,最终认定并授牌山东枣 庄为"中国辣子鸡之乡"。该金字招牌不仅受到枣庄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更在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下发扬光大。 冯恩援表示,枣庄辣子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百姓舌尖上的乡愁。无论当地何种宴席,这道菜 都是必备之选。他认为,枣庄应坚持守正创新,全力打造辣子鸡地域品牌,推动美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也需要种植业、养殖业、餐饮业、旅游业等相关各方携手共进,开创新前景。 10月17日,山东枣庄市市中区,参赛选手正在炒制枣庄辣子鸡。当天,2025枣庄第九届辣子鸡美食文化 消费季开幕。沙见龙 摄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秀荣说,美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
“中国辣子鸡之乡”山东枣庄举行炒鸡争霸赛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5:58
事件概述 - 2025枣庄第九届辣子鸡美食文化消费季于10月17日在山东枣庄市市中区开幕 [3][5][7] - 活动同期举行了炒鸡争霸赛,参赛选手现场炒制枣庄辣子鸡 [1][3][5] - 评委和大众评审对选手完成的菜品进行了评审和品尝 [11][13] 行业地位 - 枣庄市于2016年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辣子鸡之乡”称号 [3][5][7] - 枣庄辣子鸡是枣庄市的特色美食 [3][5][7] 活动亮点 - 活动吸引了外籍嘉宾参与品尝枣庄辣子鸡 [14][15] - 比赛过程包括选手炒制和菜品展示环节 [9][11]
山东枣庄:辣子鸡的产业变革与百亿“雄心”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8:48
产业变革核心观点 - 枣庄辣子鸡产业正经历从家常餐桌走向规模化产业集群的深刻变革,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范例,并稳步推进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1][11] 一产筑基:标准化原料供应体系 - 实现孙枝鸡的规模化繁育,年供应优质雏鸡1440万羽、功能性鸡蛋200万枚及脱温鸡100万只 [2] - 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园区+家庭农场+养殖大户”产业化联合体,配套建立枣庄皱皮辣椒繁育中心,年育苗量突破1000万株 [4] - 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模式,通过鸡苗饲料统一供应和保底收购,使农民每亩地收益比过去种粮食翻了两番 [4] - 形成从鸡苗孵化到辣椒种植的完整原料供应体系,所有核心原料实现自主可控与标准统一 [4] 二产赋能:工业化生产与标准构建 - 云厨可视工厂日加工整鸡1500只、工业化炒制8000斤,通过锁鲜技术将保质期从1-2天延长至15-180天,开发出自嗨锅、礼盒装等多品类 [5] - 成立产业投资发展集团和供应链联盟,制定涵盖食材培育到生产加工的全流程系列规范,如《枣庄皱皮辣椒拱棚栽培技术规程》等 [6] - 通过精准控温、配料量化等技术实现标准化生产,在保持地道口感的同时培育多家规模化加工企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6][8] 三产融合:文旅与品牌营销创新 - 按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辣子鸡美食文化城,集观光旅游、美食体验、文化娱乐于一体,实现“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 [9] - 构建“鸡苗-鸡蛋-鲜宰鸡-成品”全链条电商销售体系,利用直播带货等形式突破地域限制,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通过主题展销活动推广 [11] - 举办百人炒鸡表演、国家金牌厨师品鉴会等活动,并建设辣子鸡博物馆,产业已带动餐饮、物流、文旅等相关行业就业超万人 [11]
齐鲁好味飘香申城!“好品山东优特农品”上海推广中心火爆出圈
齐鲁晚报· 2025-10-06 03:48
公司运营与战略 - 推广中心由山东省属国企鲁商集团运营 近年来将供应链建设作为提升零售主业经营质效的核心举措 [5] - 公司加强源头采购力度 建设线上服务平台 丰富线下业态类型和门店数量 实施全渠道一盘货战略 [5] - 为完成好品山东入沪推广任务 公司联动山东健康肉产业联合会 上海市山东商会等战略伙伴 打通从山东产地到上海餐桌的高效通道 [5] 产品与市场表现 - 推广中心汇聚山东省16地市千余款优质特产 包括胶东海参 莱阳梨 潍坊萝卜 枣庄辣子鸡 鲁花粮油 龙大肉食 日照绿茶 福牌阿胶等知名品牌 [1] - 双节期间该中心人气火爆 成为上海市民品尝选购正宗山东特色农产品的热门目的地 现场试吃采购气氛热烈 [1] - 产品全面展现从海洋到陆地 从田间到餐桌的山东全链条农业物产体系 [1]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推广中心是山东省政府在沪设立的唯一直属省级农产品推广平台 致力于构建上海市场加山东产品的深度对接机制 [5] - 中心设有专业直播区 通过线上带货 产品推介等方式扩大好品山东品牌影响力 助力山东农企拓展长三角市场 [3] - 未来中心将持续推出节气美食体验 产地直播 厨艺课堂等线上线下活动 打造上海市民身边的山东农产品体验基地 [5] 平台功能与设计 - 展厅以四色齐鲁为设计主题 通过蔚蓝 碧绿 赤焰 金穗分别象征山东的海产 蔬果 肉禽和粮油物产 将地域文化与产品展示有机融合 [3] - 中心打造集文化展示 体验消费于一体的综合空间 [3] - 平台精准捕捉上海消费需求并反馈山东产地 推动更多符合上海市民口味的产品与服务落地 [5] 合作与发展前景 - 目前潍坊 枣庄 莱阳等多地已与该中心建立合作 [5] - 未来更多山东市县优质农产品将借助这一平台走进上海市场 实现齐鲁好品 沪上共享 [5]
枣庄|“炒”出富民大产业——枣庄辣子鸡产业链升级之路
大众日报· 2025-09-12 09:22
行业政策支持 - 枣庄市将新型商贸物流产业链作为现代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出台《关于支持枣庄辣子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产业链做大做强[1] - 枣庄年消费肉鸡4000万只 带动全产业链销售额突破50亿元[1] 产业链龙头企业布局 - 辣子鸡集团作为链主企业投资3000万元建成2.6万平方米美食文化城 涵盖博物馆 非遗体验馆和云厨工厂等功能布局[3] - 已研发20余款产品包括非遗系列整鸡和自热锅 并通过央视广告和展会推广区域公用品牌[3] 老字号企业转型 - 鼎盛酿造研发辣子鸡专用调料 上半年销售额达3500万元其中辣子鸡产品占比超三分之一[5] - 投资30余万元新建5个直播间 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40多个城市 计划2028年实现年产3万吨专用酱油产能[5] 餐饮企业标准化推进 - 宫家村餐饮参与制定产业标准化流程 投资建设6亩非遗活态博物馆预计10月开馆[7] - 通过统一食材和九煸一炒古法推广正宗枣庄味 博物馆兼具文化展示和体验功能[7] 数字化营销赋能 - 曙光一线通过网红带货和展会营销推出辣子鸡酱产品好评率达99%[9] - 以辣子鸡为核心拓展产品线 参加多场展会获得大量采购意向 重点开发拌面等新品[9][10]
枣庄市市中区深入探索片区建设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齐鲁晚报网· 2025-09-02 20:09
规划引领 - 按照一轴两区三方共建总体规划 以悠然南山凤凰绿道为轴线打造农文旅融合功能区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区[2] - 聚焦健康养生 特色农产品 乡村旅游三大优势业态 融合生态绿芯 农耕民俗 非遗传承三类多元文化[2] - 推行区级领导+部门+国企包联制度 整合各级财政资金并吸引社会资本 由区属国企完成整体施工建设[2] 产业发展 - 构建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体系 支持12家特色采摘园区优化基础设施和经营规模[3] - 培育食品加工产业链 推动晟达菲尔 燊坤食品等龙头企业扩规提档 实现种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增值[3] - 高标准推进枣庄辣子鸡美食文化城 板泉山居等重点项目 打造豆钱书屋 南山写生基地等特色文旅节点[3] 生态建设 - 省市级和美乡村覆盖率100% 完成5家村卫生室提档升级 新改建农村道路26公里 污水治理率100%[4] - 打造凤凰绿道20公里精品环线 栽植优质石榴品种2.3万棵 核桃桃枣树20余万株[4] - 实施水库综合利用项目 实现六库联通 建设沿库景观节点6处 游客体验区3处[4] 运营机制 - 通过永汇享共富公司打破行政壁垒 带动村集体增收220余万元[5] - 汇泉城建集团 中兴文旅集团2家区属国企全方位参与片区设计 资金赋能 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5] - 盘活传统村落闲置院落100余套 培育民宿文创新业态 带动150余人就业 人均年增收2万元[6]
扩需促消稳大盘 创新赋能提质效——市中区2025年上半年消费促进工作成果显著
搜狐财经· 2025-08-09 09:27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市中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5亿元,同比增长6.7%,消费市场呈现稳步复苏态势[3] - 通过《市中区提振消费实施方案》联动多领域策划主题活动,强化家电、数码、汽车等以旧换新监管,规范企业行为[4] - 上半年举办6场大型促消费活动,包括汽车嘉年华、消费季等,拉动3C数码销售1.6亿元(补贴2087万元)、家电1.35亿元(补贴2950万元)、汽车报废更新1.22亿元[10] 线上消费与电商发展 - 上半年网络零售额12.6亿元(+6.5%),其中实物网零额10亿元(+4.3%),农产品网零额2.6亿元(+1.6%)[7] - 建成3家省级直播电商基地和1处辣子鸡直播产业带,开展头部主播引流活动(单场观看300万+)及5场辣子鸡直播带货[7][8] - 打造前良村网红小院提供电商实训,组织鲁南产业园参与辣子鸡展会,累计培育8838家网店和1088家电商企业[7] 特色产业与品牌建设 - 投资2300万元改造辣子鸡美食文化城(占地2.6万㎡),试运营博物馆接待5000余人次,云厨工厂研发3系列产品并上线抖音/淘宝[8] - 举办辣子鸡狂欢季等活动5场吸引2万客流,通过美食产业协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8] - 闲置品循环产业园引入85家企业,突破二手奢侈品"预确权"难题,助力枣庄成为全国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9] 县域商业与便民服务 - 县域商业体系覆盖100%乡镇商贸中心,升级改造9个项目(含6个乡镇商贸中心),带动社会投资500万元[11][12] - 文化路街道投入500万元改造吉品商圈,举办30余场特色活动吸引6000人次,创新"星空夜市招聘会"模式[13] - 设立商圈政务示范点提供43项帮办服务,通过"城管+物业"机制维护消费环境秩序[14]
枣庄|枣庄全自动化养殖“解锁”新场景 养殖舍里的硬核科技
大众日报· 2025-06-27 09:05
枣庄辣子鸡产业发展 - 枣庄辣子鸡作为地方代表性美食,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使用本地孙枝鸡品种,该品种以肉质紧实、瘦肉率高、抗病力强著称,是保持传统风味的关键 [1] - 随着市场需求激增,传统散养模式面临生长周期长(约180天)、种群数量有限的瓶颈,年出栏量难以匹配消费需求 [1] - 行业通过建设全省首家全自动化福利养殖舍实现突破,采用科学饲喂、密度控制、通风优化等技术手段,在规模化养殖中保留肉质特性 [1][3] 智能化养殖技术应用 - 全自动化鸡舍配备中枢控制系统,实现温湿度调节、喂料喂水、拾蛋等环节100%自动化,人工效率提升10倍(1人替代10人工作量) [2] - 配套孵化车间配备60台智能恒温孵化箱,生产线处理能力达20万枚鸡蛋/小时,实现从孵化到分拣的全流程自动化 [2] - 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构建全程可追溯体系,通过云端数据汇总实现精准养殖决策 [3] 产业协同模式创新 - 推行"百村千棚万户"示范工程,采用"六统一"标准(供苗/饲料/防疫/服务/回收/销售),农户单批次养殖1000只可实现单只净利20元以上 [2] - 公司建立"基地+农户"合作机制,提供技术培训与兜底回收,降低农户市场风险,带动区域养殖规模快速扩张 [2] - 市中区国企中汇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150亩繁育基地,达产后年供雏鸡能力达1440万羽,形成完整产业链闭环 [3] 种质资源保护升级 - 2024年孙枝鸡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科研团队从30万只鸡中筛选8000羽纯种核心群,建立全省最大基因库 [3] - 建成全省最大规模父母代本交舍,将种源保护从实验室扩展到产业化阶段,保障品种纯度和持续供应能力 [3] - 福利养殖标准贯穿全流程,包括密度控制(3只/㎡)、通风系统、限用抗菌药等措施,提升鸡肉品质与食品安全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