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低转债
icon
搜索文档
可转债“淘金热”会热多久?机构寻觅新策略
券商中国· 2025-07-21 12:18
可转债市场表现 - 中证转债指数年内涨幅达9 48%,收于454 23点,创多年新高并大幅领先上证指数和沪深300等主流指数 [2] - 可转债市场流动性由债基等机构资金支撑,专业机构参与平抑波动使行情上涨更稳定 [3] - 所有行业转债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均录得正收益,包括TMT等正股驱动行业及建材、家电等转债表现超正股的行业 [9] 机构资金动态 - 机构资金通过"固收+"策略大幅配置转债,因利率低位环境下替代性资产需求旺盛 [5] - 纯债替代需求更注重稳健型转债增强策略,压制行情拉伸斜率,银行理财等机构配置行为趋于理性 [7] - 增量资金源于纯债替代需求,导致偏债型转债估值接近历史高位,而双低和偏股型转债估值仍处2022年以来的50%、20%分位数 [14] 市场结构与估值 - 可转债总存量6618 07亿元,较年初缩减718 15亿元,银行转债因密集赎回面临稀缺性 [10][11] - 转债估值分化:偏债型转股溢价率提升,偏股型绝对价格涨幅较大,投资难度增加但性价比仍高 [12][13] - 偏债型转债溢价率创新高但未泡沫化,因配置型资金更理性,风险收益特征理解充分 [15] 后市投资机会 - 双低和偏股型转债机会有望随权益市场回暖提升,经济复苏进程中市场趋于理性 [4][16] - 成长板块(科技、军工、机器人)及剩余期限2年以内转股动力强的品种被看好 [17] - "科技+红利"双主线受关注:恒生科技指数估值20倍(近三年15%分位数),红利利差处2021年以来90%高位分位数 [17]
本周热点:4年前开始吃贴水全纪录
集思录· 2025-06-27 21:48
中证500指数表现与贴水策略 - 中证500指数从6628点下跌至5639点 累计跌幅1000点 但通过贴水策略获得800点浮盈 4年累计贴水收益达1800点 成功抵消指数下跌影响 [1] - 以100万名义本金计算 该策略实现18%总回报 显著跑赢同期指数表现 [1][3] 不同投资策略评分对比 - IM吃贴水策略评分为70分 IC吃贴水策略为65分 均优于宽基指数投资 [2] - 沪深300和中证500等宽基指数被评为50分 属于不及格水平 [2] - 红利低波和双低转债策略获得80分 为当前评分最高的投资策略 [2] 历史熊市环境下的资产表现 - 2022-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跌且未见底 资产熊市程度远超历次股市熊市 [3] - 2021年各类中国资产回报对比:房产投资亏损40%-60%(含利息) 沪深300亏损23% 中概互联亏损37% 中证白酒亏损48% [4] - 贴水策略在极端熊市中仍保持正收益 成为少数有效对冲工具 [3][4] 其他投资话题链接 - 包含4篇关联文章链接 分别涉及贴水策略效果追踪 稳定币解析 伊朗战争对A股影响 以及牛市行情判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