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舞弊

搜索文档
告别ESG报告“盖章机器”: 新规给第三方鉴证机构戴上金箍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07:20
核心观点 -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可持续信息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 旨在规范ESG鉴证业务 推动行业标准化和专业化发展 [1] - 准则通过统一标准 强化质量控制 明确反舞弊要求 为市场提供制度保障 助力中国企业提升国际认可度 [1] 准则体系设计 - 征求意见稿通过全流程标准化要求 明确工作程序 底稿及凭证规范 解决行业标准碎片化问题 [2] - 准则区分"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 建立双重信任锚点 为投资者提供差异化可信依据 [2] - 充分借鉴ISSA 5000基本框架与核心要求 结合中国发展阶段 对双重重要性评估 价值链信息鉴证等领域提出细化要求 [3] - 与国内监管体系协同 明确"双重重要性原则" 与证监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要求一致 [3] 机构能力建设 - 设置硬性门槛 要求项目合伙人具备可持续信息胜任能力 遵守独立性准则和职业道德守则 [4] - 建议采用"跨学科团队+外部专家库"模式 团队需具备环境 社会 公司治理及财务领域知识 [5] - 会计师事务所需在环境科学 社会伦理 供应链管理等跨学科知识方面加大投入 [4] - 咨询公司等第三方机构需完善质量管理 独立性体系建设 [4] 质量控制与独立性 - 要求机构投入足额人工与时间成本 行业将从低价竞争转向质量导向 [6] - 小规模机构因成本压力和胜任能力不足或逐步退出 业务与人才向头部机构集中 [6] - 需警惕垄断风险 建议采取"分层服务+协同治理"策略 头部机构服务大型企业 中小机构聚焦区域性中小企业 [6] - 独立性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需实质和形式上守住底线 禁止咨询人员参与鉴证 [5] - 建议设置2-3年过渡期 过渡期后实施更严格独立性要求 [5] 反舞弊机制 - 可持续信息鉴证中舞弊识别是难点 非财务数据缺乏统一计量标准 如碳排放范围三统计 [7] - 前瞻性信息如气候转型目标缺乏历史数据支撑 难以验证实现可能性 [7] - 建议建立跨部门核查机制 整合政府环保监测 供应链物流系统等多源数据 [8] -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通过AI系统收集监管部门处罚 媒体舆情信息 识别矛盾点 [8] - 完善环境信息监测结果共享机制 为第三方鉴证提供可信验证渠道 [8] - 需审核企业ESG信息系统与内控制度 分析虚假披露动机 评估鉴证风险 [8] - 建议建立立体追责机制 对舞弊企业和鉴证机构双追责 [9] - 建立双向数据通报平台 鉴证机构发现舞弊线索后免责移交 监管部门开放企业处罚记录和舆情黑名单 [10] 行业影响 - 推动企业内部ESG管理升级 建议成立董事会牵头的ESG管理委员会 统筹跨部门事务 [3] - 需招聘"环境+财务+法律"复合型人才 开展全员ESG培训 [3] - 第三方机构可优化配套服务 如协助企业搭建ESG管理体系 开发数据管理工具 [3] - 准则落地将提升第三方机构ESG服务水平 帮助企业快速适配要求 [3]
燕京啤酒: 反舞弊制度(2025年8月)
证券之星· 2025-08-10 16:16
反舞弊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反舞弊制度旨在防治舞弊行为,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维护公司及股东合法权益 [1] - 制度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深交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规 [1] - 反舞弊工作宗旨是规范管理层及员工职业行为,遵守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防止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发生 [1] 舞弊定义与类型 - 舞弊行为定义为采用欺骗手段谋取个人或公司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具体包括七类情形 [1] - 典型舞弊行为涵盖收受贿赂、非法使用公司资产、转移交易利益、虚假信息披露、财务造假、泄露商业秘密等 [1] 反舞弊职责划分 - 董事会负责督促建立反舞弊文化及内控体系,审计委员会作为领导机构指导监督反舞弊工作 [2] - 管理层需建立内控机制与举报渠道,实施防舞弊措施并接受审计委员会监督 [2] - 内部审计部门为常设执行机构,负责重点领域舞弊检查、举报接收及案件归档,重大问题需直接上报审计委员会 [2] 人员背景调查 - 对重要岗位聘用或晋升人员实施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及犯罪记录等背景调查 [3] - 调查过程需形成正式文字记录并归档保存 [3] 举报与调查机制 - 举报渠道包括电话热线、电子邮箱、信函等,受理公司内外人员对舞弊行为的投诉 [3] - 涉及普通员工及中层管理的实名举报需在2个工作日内上报总经理,匿名举报由内审部门评估后决定是否上报 [3][4] - 高层管理人员涉案举报需在2个工作日内报董事会,董事会可聘请外部机构协助调查 [4] 举报人保护措施 - 严禁泄露举报人信息或打击报复,违者将面临撤职、解雇或司法处理 [4] - 调查人员需对举报材料查阅进行严格登记 [4] - 舞弊案件调查结果需向举报人通报 [4] 舞弊处罚与补救 - 证实存在舞弊行为的员工将受行政纪律处分,涉及刑事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5] - 党员干部舞弊需移交纪检监察部门按党纪政纪处理 [5] - 舞弊案件发生后需及时评估并改进受影响业务单位的内部控制 [4] 制度适用范围与生效 - 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 [6] - 解释权归内部审计部门,经董事会审议生效,修改需同等程序 [6]
抖音最新通报!39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证券时报· 2025-03-31 20:36
校对: 冉燕青 通报称,2024年全年,共有39人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集团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024年至今,抖音集团共将 23家合作方列入永不合作主体清单。2024年下半年,有17人因商业贿赂、职务侵占等舞弊行为被移送司法 处理。 抖音集团始终坚持对腐败、贿赂"零容忍"的态度。员工如涉嫌违法犯罪,一经查实,集团将作辞退处理, 并永不录用。调查过程中,如发现有合作方行贿集团员工,或伙同集团员工谋取不正当利益,相关合作方 将被列入永不合作主体清单,抖音集团不再接受其任何服务或产品。同时,集团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 规,全力配合司法机关调 查,追究涉案人员及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抖音集团致力于维护良好的商业环境,鼓励合作方及时反馈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商业道德的行为。对于调 查过程中主动提供线索并积极配合的合作方,集团将酌情不列入永不合作主体清单;对于主动举报腐败、贿赂 行为,经查证属实,对案件有实际推动的人员,集团将综合考虑给予奖励。 责编:叶舒筠 抖音集团在其官方公众号公开发布了"2024年下半年抖音集团反舞弊通报"。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 股事会专栏 丨 投资小红书 丨 e公司调查 丨 时报会客厅 ...
罗普斯金(002333) - 反舞弊与举报制度(2025-2)
2025-02-25 19:31
制度修订 - 制度于2025年2月修订[1] 舞弊定义 - 舞弊指内外部人员用违法违规手段为个人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5] 责任机构与人员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是反舞弊工作领导机构[8] - 公司管理层负责建立健全并实施内部控制机制[8] - 各分公司、子公司及部门负责人是反舞弊工作第一责任人[8] - 审计部、法务部是反舞弊常设机构,负责实施工作[9] - 人力资源部应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背景调查[10] 工作要求 - 公司管理层应倡导诚信正直企业文化[12] - 应将舞弊风险评估纳入企业风险评估工作[14] - 经营管理层对舞弊的持续监督应融入日常控制活动[15] 举报机制 - 公司审计部负责建立并公布舞弊举报电话热线0512 - 65768211和电子邮箱au01@lpsk.com,对举报材料及时立卷归档[17][25] - 各级员工及社会各方可实名或匿名举报公司舞弊案件信息[17] - 接受举报或参与调查人员不得擅自提供举报人资料,查阅需审计部授权并登记[17] - 公司保护投诉、举报人及调查员工,禁止报复,违规者撤职、解除合同,触犯法律移送司法[18] - 举报事件批准调查后成立小组,完成后出具报告并向对应决策机构提交审议[18] - 实名举报应向举报人反馈结果,查证属实挽回损失可酌情奖励[18] 人员要求 - 反舞弊工作人员应忠于职守、保守秘密,有利害关系需回避[18] 后续处理 - 公司发生舞弊案件后应评估和改进内控,通报结果[20] - 舞弊员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过、降级等处罚,触犯刑律移送司法[20] 制度生效与解释 - 本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由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