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能力
搜索文档
又一重要指数来了!中证诚通品牌价值指数启动编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6 21:05
论坛与指数发布 - 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在北京举行并发布“中国企业品牌价值TOP100榜单” [1] - 论坛期间启动了“中证诚通品牌价值指数”的编制工作 [1] 指数编制创新 - 样本选择强调功能价值引领,以“中国企业品牌价值Top100榜单”为参照,聚焦国资央企、地方国企与行业标杆民营企业 [3] - 评价体系引入可持续发展能力筛查与动态评价机制,以维护指数的公信力 [3] - 研究方法依托财务经营大数据,以行业超额利润测算为基础,构建上市公司品牌能力评价模型 [3] 指数功能价值 - 指数通过数据化、可视化形式将品牌价值榜单延伸为动态市场信号 [4] - 基于指数开发的ETF产品旨在服务居民财富管理和国家品牌战略,助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 [4] - 指数产品示范效应旨在推动形成“品牌标杆—价值发现—资源汇聚”的良性循环,为国资央企发展注入新动能 [4] 融通基金业务发展 - 融通基金成立于2001年,截至今年9月底已累计为投资者分红近400亿元 [5] - 2022年3月中国诚通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融通基金确立“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国有资本运营和居民财富管理 [5] - 公司发挥投研优势,支持编制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ESG指数、科技创新指数等一系列主题指数 [5] 产品矩阵构建 - 2024年以来公司发行成立央企科创ETF(159335)、央企ESG ETF(560810)及央企红利50ETF(159336)等多只ETF产品 [5] - 2023年3月发行成立融通中证中诚信央企信用债指数基金,2024年3月成立首只央企主题主动权益基金——融通央企精选 [6] - 公司已初步形成覆盖主题ETF、债券基金、主动权益产品等多类型的国央企产品矩阵 [6]
布局中国经济核心力量新工具!中证诚通品牌价值指数编制启动
中国证券报· 2025-11-05 20:40
中证诚通品牌价值指数编制 - 指数编制启动仪式于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期间举行,旨在以科学量化标尺引导资本流向具备核心品牌优势的国资央企与标杆民企 [1] - 指数编制紧密围绕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五个价值",致力于在样本选择、评价体系和研究方法三个维度实现创新与突破 [3] - 指数未来将发挥延伸榜单价值、引导资源配置、构建品牌价值闭环的功能,基于指数开发的ETF产品可服务国家品牌战略并助力国有资本优化布局 [4] 指数编制的创新维度 - 样本选择强调功能价值引领,以"中国企业品牌价值TOP100榜单"为参照,聚焦国资央企、地方国企与行业标杆民企 [3] - 评价体系引入可持续发展能力筛查与动态评价机制,及时调整存在负面舆情或潜在风险的企业 [3] - 研究方法依托财务经营大数据,以行业超额利润测算为基础构建上市公司品牌能力评价模型 [3] 融通基金的战略与业务 - 公司探索以服务国有资本运营和居民财富管理为核心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国内与国际业务"两翼齐飞"格局 [5] - 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成立以来已累计为投资者分红近40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旗下公募基金共实现利润97.99亿元 [5] - 公司充分发挥专业投研优势,支持编制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央企ESG指数、央企科技创新指数等一系列主题指数 [5] 融通基金产品布局 - 2024年以来公司陆续发行成立央企科创ETF(159335)、央企ESG ETF(560810)及央企红利50ETF(159336)等多只ETF产品 [6] - 产品线覆盖主题ETF、债券基金、主动权益产品等多类型,已初步形成体系完善的国央企产品矩阵 [6][7] - 2023年3月发行成立融通中证中诚信央企信用债指数基金,今年3月成立首只央企主题主动权益基金融通央企精选 [6]
光大银行中层人事调整涉及总行多部门
新浪财经· 2025-08-01 18:35
人事变动 - 总行交易银行部兼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姚宏宇拟任光大香港副总裁 曾任职总行贸易金融部总经理[1] - 总行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刘艳华拟任光大云缴费公司委员会委员及副总经理 曾负责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1][2] - 总行零售与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兼零售业务中台部总经理张佳宁任数字金融/云生活事业部副总经理 曾任职零售业务部内控运营处处长[2] - 总行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史黎拟任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 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 2003年加入信息科技部[2][3] - 呼和浩特分行副行长崔俊拟任总行特殊资产经营管理部副总经理 曾任宁波分行副行长[3] - 原总行机构客户部副总经理廖上胜已任南京分行副行长 任职资格于7月18日获核准[3] 业务发展 - 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 强调通过降本提质增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大信贷投放和项目储备 优化业务结构 推动存款量质提升[1] - 光大云缴费2025年上半年服务人次超17亿 聚焦便民服务和金融场景搭建 提供低成本广覆盖的特色金融产品[2] - 2024年末信用卡累计客户5200.88万户 新增108.19万户 信用卡交易金额16800.66亿元 资产规模3618.70亿元[3] - 规划2025年科技型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20%以上 绿色金融贷款增长15%以上 普惠金融贷款增长10%以上[4] - 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行一般贷款增速[4] - 零售金融领域推动房贷、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增长 加大住房贷款投放 完善消费贷款产品[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30.9亿元 同比下降4.1% 降幅较上年收窄3.0个百分点[4] - 中间业务收入56.8亿元 同比增长3.3% 实现近年来首次同比正增长[4] - 公司表示将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增收创利 但受外部环境、资产收益率下行及资本市场波动影响 营收利润走势存在不确定性[4]
巴奴赴港IPO,紧跟海底捞
金融界· 2025-06-17 18:12
IPO与股权结构 - 公司递交香港联交所招股书,门店数量145家,2024年收入23.1亿元,盈利1.23亿元 [1] - 创始人杜中兵及其配偶通过控股公司合计控制83.38%投票权,其他股东包括卿永和Gao Defu [3] - 创始人表示上市是企业接受多方挑战的必经之路,强调长期生存能力而非短期资本追求 [4] 财务与运营数据 - 门店数量从2022年83家增至2025年3月145家,年均增速超30%,河南以外门店占比63%,二线及以下城市占比78.6% [4] - 2022-2024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26.9%,2025年Q1达7.1亿元(同比+25.7%),净利率从亏损提升至5.3%,经调整净利率达8.5% [4][5] - 经营现金流2024年为4.95亿元,支撑扩张资本开支 [6] - 客单价从2022年147元降至2025年Q1的138元,一线城市降幅显著(183元→159元),但顾客总量从984.7万增至1682.7万人 [7] 市场表现与竞争策略 - 翻台率从3.0提升至2025年Q1的3.7,三线及以下城市表现更优(2.8→3.7) [8] - 同店销售额2023年增长22.6%,2024年下降9.9%(客单价下调所致),2025年Q1回升2.1%靠翻台率提升抵消降价影响 [8] - 在中国火锅市场排名第三(份额0.4%),中高端细分市场排名第一(份额3.1%) [11] - 早期模仿海底捞服务模式,后转向"产品主义"差异化竞争,主打毛肚和菌汤 [11] 供应链与扩张计划 - 构建5家中央厨房和1家底料加工厂,覆盖14个省及直辖市,支撑食材稳定供应 [12] - 计划2026-2028年新增177家门店,2028年总数超210家 [13] - 与海底捞对比:2024年海底捞营收427.55亿元(+3.1%),门店1368家,翻台率4.1次,客单价97.5元 [13] 行业观点与挑战 - 业内人士认为公司短期受关注但长期成长性存疑,差异化优势不足 [2][4] - 分析师指出单价下降符合宏观经济趋势,IPO需关注供应链完整度与服务体系升级 [8][14] - 2023年副品牌"超岛火锅"假羊肉事件赔付835.4万元,管理层回应称与主品牌运营体系分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