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

搜索文档
央行正修订金融机构可持续信披指南 超87%中国企业披露对标IFRS S2数据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20:59
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进展 - ISSB准则已成为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的"通用语言",目前已有36个国家和地区宣布采用或计划纳入该准则,覆盖全球60%的GDP、6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除美国外全球资本市场80%的市值 [4][5] - 香港特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正通过跨机构督导小组推动ISSB准则本地化落地,构建涵盖核证、数据技术的生态圈 [5] - 根据CDP评估,已有超87%的中国企业披露了与IFRS S2高度对标的数据点,显示中国企业在响应气候信息披露方面具备良好基础 [5] 中国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 - 中国正以ISSB全球基准为基础推进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财政部已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和《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 [2] - 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同步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并将于2025年1月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规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 [2] - 中国人民银行正修订《金融机构可持续信息披露指南》,强化与国际标准的互操作性,同时组织编制"生物多样性金融目录",对标TNFD国际准则 [3] ISSB准则的价值与实施 - ISSB准则为投资者提供透明信息,帮助识别跨时间维度的价值链风险和机遇 [3] - ISSB强调准则的相称性机制,指出可持续信息披露不应也不会成为企业负担,要求企业披露可合理预期会影响发展前景和现金流的可持续相关风险和机遇 [5] - ISSB主席范易谋呼吁中国企业积极参与ISSB准则实施的国际意见征询,贡献"中国方案" [1][3] 行业协同与国际合作 - 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需要部门间协同配合,发挥专家智库作用,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能力,培育第三方机构服务能力,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2] - ISSB副主席指出香港特区采用ISSB准则的做法对其他司法管辖区具有借鉴意义 [5]
财政部林启云:可持续信息鉴证准则近期将揭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4:1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 实习生刘宇博 北京报道 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ESG实践日益成为企业发展重点。 6月19日,2025年北京国际可持续大会成功举办。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林启云在大会上表示,财政部将稳 步构建中国特色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目标是到2027年基本准则、气候准则及鉴证准则相继出台;2030 年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基本建成,相关体制机制更加顺畅。未来将通过部门协同强化、专家 智库支持、企业能力提升、第三方机构培育及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路径,推动准则平稳落地实施,服务全 球可持续发展。此外,由财政部研究起草的《可持续信息鉴证业务准则》与《可持续信息鉴证业务一般 要求(征求意见稿)》,将于近期对外公开征求意见。 我国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林启云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稳步推进可持续披露准则 体系建设。未来工作将重点围绕以下五方面展开: 一是加强部门协同配合。部门协同配合是可持续披露准则的重要保障。未来部门间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协 调,逐步将可持续披露准则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监管要求,形成凝聚共识,同向发力,整体推进可持续 披露准则治理新格局。 在可持续信息鉴证方面,为规范和指导科技事务所等第三方 ...
气候准则推进速度超预期,金融机构面临融资排放信披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9:05
气候准则发布加速 - 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共六章47条,聚焦气候风险、机遇及影响披露要求,比原计划2027年提前3年推出 [1] - 气候准则对温室气体排放范围3提出明确信披规定,尤其对金融企业设定严格的范围3披露规范,但初期实施仍采取自愿原则 [1] - 准则起草遵循四大原则:以基本准则为基础、与国际准则趋同、准则制定和实施分开、兼顾行业应用需要 [1] 准则体系构建进展 - 基本准则出台半年内即推出气候准则征求意见稿,推进速度远超原计划的2027年时间表 [2] - 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采用模块化设计,基本准则为底座,气候准则是首个具体模块,两者在逻辑架构上保持高度一致 [2] - 未来将优先推出气候相关准则后,逐步扩展至生物多样性、乡村振兴等中国特色议题 [3] 国际准则对标与差异 - 气候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S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趋同,采用"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四要素框架 [4] - 根据中国企业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新增气候相关影响信息、碳配额交易对财务报表影响等披露要求 [4] - 气候准则尚未纳入ISSB对IFRS S2的最新修订(如豁免非金融企业披露第15类融资排放),未来可能通过行业指南逐步吸收 [7][8] 范围3披露挑战 - 气候准则要求企业分类披露范围1、2、3温室气体绝对排放总量,对金融机构专门规定需披露按行业和资产类别划分的融资排放 [5] - 全球780家供应链主导企业中51%披露范围3排放,其中77%覆盖供应链环节排放 [6] - 金融机构范围3披露滞后主因:被投企业数据不完整(仅28%中国上市公司披露范围1、2数据)和缺乏系统化数据收集机制 [6] 金融行业实施难点 - 金融机构范围3排放高度依赖投融资组合碳足迹测算,当前国内在类别15(投资)核算上普遍滞后 [5] - 数据挑战包括:中小企业碳排放数据碎片化(仅12%供应链企业披露完整数据)、传统人工核算难以应对海量交易对手数据 [6] - 技术挑战包括:多数机构未建立自动化采集与分析系统,仅23%头部银行试点智能碳核算平台 [6] 企业应对建议 - 金融企业应建立中央数据平台整合投融资碳排放数据(目前仅18%机构完成系统建设),开发智能核算系统 [10] - 分阶段推进:初期聚焦高碳行业(煤电、钢铁等占投融资组合45%的领域),逐步扩展至全业务线 [10] - 加强能力建设: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数据验证(目前仅9%金融机构开展独立核查),将数据质量纳入合规考核 [10]
我国首个聚焦企业气候信披的具体准则征求意见,对企业范围三数据披露提出细化要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23:30
气候准则征求意见稿发布 - 财政部4月30日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作为我国首个针对企业气候信息披露的具体准则 [1] - 文件构建覆盖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的全链条披露框架,与《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形成"底座+支柱"体系 [1][2] - 准则分为六章共47条细则,包括总则、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附则 [2] 准则制定原则与国际对标 - 遵循四大原则:以基本准则为基础、与国际准则趋同、准则制定和实施分开、兼顾行业应用需要 [2] - 框架与TCFD四支柱(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一致,核心理念与IFRS S2高度接近 [3] - 采用"趋同但以我为主"模式,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同时确保落地可行性 [3] 行业应用与披露要求 - 财政部已着手制定电力、钢铁、煤炭等9个行业应用指南,将在气候准则出台后发布 [3] - 金融行业被要求披露融资排放的分解数据 [4] - 第五章"指标和目标"规定气候相关行业通用指标、行业特定指标及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依据 [3] 与现有ESG披露标准的对比 - 与三大交易所《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核心框架一致,均采用TCFD四支柱并要求披露范围一、范围二排放 [5] - 差异点包括:气候准则强制要求范围三排放披露(含15类活动分类),而指引仅鼓励披露 [6] - 气候准则明确要求基于《巴黎协定》开展情景分析,指引仅鼓励有条件企业实施 [6] 实施策略与过渡安排 - 不强制要求企业立即披露高难度信息,给予自主空间和过渡期 [6] - 灵活策略避免企业短期压力,确保准则平稳落地同时预留能力提升空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