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气候信息披露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安永刘国华:推动行业标准统一 我国积极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6-05 21:45
行业标准与气候信息披露 - 我国正推动行业标准统一,提升企业气候风险管理的透明度,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 [1] - 企业面临数据收集和管理的复杂性、专业人才缺乏以及对国际标准的理解不足等挑战 [1][2] - 数据来源分散、质量参差不齐增加了数据整合和分析的难度 [2] - 缺乏具备气候风险管理、碳核算和ESG报告编制能力的人员限制了企业进展 [2] 《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的作用 - 准则标志着中国在推动企业气候信息披露规范化、与国际标准接轨迈出关键一步 [3] - 提供明确的气候信息披露要求,帮助企业理解和执行可持续发展报告 [3] - 推动国内企业可持续披露标准统一,减少混乱和不确定性 [3] - 要求企业系统识别和披露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增强抗风险能力 [3] - 鼓励企业将气候目标纳入长期战略规划,引导资源分配推动绿色转型 [3] 国际规则话语权与双向披露框架 - 准则参考国际主流框架兼具中国特色,减少中外披露标准差异 [4] - 增强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和ESG评级中的合规性与竞争力 [4] - 双向披露框架促使企业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规划低碳转型 [5] - 企业可将低碳转型从合规成本项转变为竞争力构建的核心要素 [5] 中国方案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影响 - 填补发展中国家气候信息披露标准空白,提供"披露驱动转型"的创新路径 [6] - 采用"分步走"披露要求,避免"一刀切"带来的合规负担 [6] - 首次系统融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灵活实施路径 [7] - 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结合,联动碳市场、绿色金融激励措施 [7] 未来发展趋势与实施建议 - 准则可能带来企业运营模式和价值链管理的渐进式调整 [8] - 建议企业设立专门ESG部门,将气候风险管理纳入战略规划 [8] - 建议政府建立碳数据管理平台等基础设施 [8] - 行业协会可研究制定更具行业针对性的披露指引 [8]
财政部与生态环境部就企业气候信息披露准则征求意见
新浪财经· 2025-05-15 11:49
政策发布 - 财政部及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和起草说明 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31日 [1] - 财政部已着手开展电力、钢铁、煤炭、石油、化肥、铝、氢、水泥、汽车等9个行业应用指南的制定工作 拟在气候准则出台后适时发布 [1] 准则体系建设 - 2023年下半年财政部会同多部门组织专家对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开展评估 明确以国际准则为基础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统一可持续披露准则 [2] - 总体目标是到2027年企业可持续披露基本准则、气候准则相继出台 到2030年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基本建成 [2] - 2024年11月20日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 为气候准则等具体准则制定奠定基础 [2] 气候准则内容 - 《气候准则征求意见稿》共六章47条 包括总则、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以及附则 [3] - 准则在制定目的、披露目标、体例结构等方面与《基本准则》保持高度一致 对信息质量、重要性标准等不再重复规定 [3] - 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 在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信息披露方面与S2总体保持衔接 [3] - 对企业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融资排放、情景分析等重要信息基于S2做全面科学规定 倡导企业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 [3] - 考虑到企业实际披露能力 未来正式发布时将沿用基本准则安排 由企业自愿实施 [3] 新浪财经ESG服务 -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 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 [1][4] - 新浪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 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4] - 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 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 [4]
气候准则加快制定 企业碳管理面临新考验
中国证券报· 2025-05-12 05:10
气候信息披露准则发布 - 财政部发布国内首个聚焦气候议题的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这是继2024年11月《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后针对气候议题的具体准则 [1] - 准则要求企业按范围一、二、三分类披露温室气体绝对排放总量,并围绕"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四大支柱构建披露框架 [1] - 准则起草原则包括以《基本准则》为基础、与国际准则趋同、兼顾行业差异,已着手制定电力、钢铁等9个行业应用指南 [3] 国际衔接与政策规划 - 中国准则在结构和内容方面与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2023年发布的IFRS S1/S2保持较高一致性,体现与国际准则衔接的务实举措 [2] - 财政部规划到2027年出台气候准则,2030年建成国家统一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征求意见稿》加速了这一进程 [2] - 港交所2024年4月明确气候披露要求,沪深北交易所将气候变化列为环境信息披露首项内容,部分港股上市公司需在2026年强制披露范围三排放数据 [2][6] 披露框架具体要求 - **治理维度**:要求披露监督气候风险的机构/人员如何设定目标、监控进展及纳入薪酬政策 [3] - **战略维度**:需披露气候风险对战略和财务的影响,包括节能认证、碳交易等举措,每3-5年进行情景分析并每年评估气候韧性 [3] - **风险管理维度**:要求披露气候风险识别、评估流程及如何融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4] - **指标与目标**:重点披露范围一/二/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三数据不切实可行时需说明管理方式,优先采用直接计量法 [4] 金融机构与本土化核算 - 商业银行、保险和资管类企业需披露融资排放信息,因其通常占金融机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部分 [4] - 温室气体核算标准本土化,要求依据国家制定的碳排放核算标准,而非国际GHG Protocol体系 [4] 企业实施挑战与建议 - 气候信息披露对企业碳管理能力提出挑战,需提升测量、统计、分析排放的能力,当前企业在减碳目标设置和量化执行披露上仍有不足 [6] - 建议企业由易及难逐步推进,无定量信息时可先披露定性信息,避免负担过重 [7] - 鼓励有条件企业和地方试点先行,制定科学披露计划及实施路径 [7]
ESG一周丨创业板指数编制方案引入ESG负面剔除机制;我国首个聚焦企业气候信披的具体准则征求意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0 09:26
ESG政策 - 生态环境部联合多部门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全面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协同应对臭氧层损耗和气候变化 [1] - 该方案旨在推动相关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体现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责任担当 [1] 企业气候信披准则 - 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构建覆盖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的全链条披露框架 [2] - 该文件有望成为我国首个针对企业气候信息披露的具体准则,推动企业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和履行气候责任 [2] ESG指数编制 - 深交所修订创业板指数编制方案,自2025年6月16日起纳入ESG负面剔除机制,剔除国证ESG评级B级以下公司 [3] - 新规设置单只样本股每次定期调整时有20%的权重上限,避免单一成分股波动对指数造成过度冲击 [3] 新能源汽车充电量 - "五一"假期前四天,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306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8%,创历史同期新高 [4] - 数据反映新能源汽车普及度和接受度提升,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4] ESG行动方案 - 厦门市印发《厦门市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构建"124"体系,目标成为ESG发展全国领先城市 [6] - 方案涵盖ESG先行实践、市场生态两大体系,以及绿色产业、专业服务、理论创新、人才聚集四大高地 [6]
国内首个气候准则征求稿面世 助力金融市场资源有效配置
证券日报网· 2025-05-05 18:26
据《气候准则》起草说明介绍,其起草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一方面,以我为主、体现中国特色,在气候相关影响信息 的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碳配额交易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企业应对气候变化创新举措等方面充分考虑我国相关法规制 度和企业实际。另一方面,积极借鉴国际准则的有益经验,在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信息的披露方面与《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 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S2)总体保持衔接。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胡晔对记者表示,从制度设计层面看,《气候准则》既借鉴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的先进经 验,又紧密贴合我国产业发展实际与监管需求,实现了国际标准接轨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作为我国气候信息披露的规范文 件,《气候准则》遵循自愿实施原则,为企业气候信息披露提供了标准范式。标准化的披露要求将促使企业构建规范化的气候 信息管理体系,有效化解评级机构长期面临的气候数据碎片化、统计口径不一致等问题,大幅提升气候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 性,为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胡晔说:"通过明确气候风险识别、机遇剖析等披露规范,《气候准则》激发企业踊跃开展技术创新与低碳投资。引导企 业构建透明、规范的气候信息披露机制,从治 ...
我国首个聚焦企业气候信披的具体准则征求意见,对企业范围三数据披露提出细化要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23:30
气候准则征求意见稿发布 - 财政部4月30日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作为我国首个针对企业气候信息披露的具体准则 [1] - 文件构建覆盖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的全链条披露框架,与《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形成"底座+支柱"体系 [1][2] - 准则分为六章共47条细则,包括总则、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附则 [2] 准则制定原则与国际对标 - 遵循四大原则:以基本准则为基础、与国际准则趋同、准则制定和实施分开、兼顾行业应用需要 [2] - 框架与TCFD四支柱(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一致,核心理念与IFRS S2高度接近 [3] - 采用"趋同但以我为主"模式,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同时确保落地可行性 [3] 行业应用与披露要求 - 财政部已着手制定电力、钢铁、煤炭等9个行业应用指南,将在气候准则出台后发布 [3] - 金融行业被要求披露融资排放的分解数据 [4] - 第五章"指标和目标"规定气候相关行业通用指标、行业特定指标及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依据 [3] 与现有ESG披露标准的对比 - 与三大交易所《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核心框架一致,均采用TCFD四支柱并要求披露范围一、范围二排放 [5] - 差异点包括:气候准则强制要求范围三排放披露(含15类活动分类),而指引仅鼓励披露 [6] - 气候准则明确要求基于《巴黎协定》开展情景分析,指引仅鼓励有条件企业实施 [6] 实施策略与过渡安排 - 不强制要求企业立即披露高难度信息,给予自主空间和过渡期 [6] - 灵活策略避免企业短期压力,确保准则平稳落地同时预留能力提升空间 [7]
两部门就企业气候信息披露准则征求意见,将出台电力、钢铁、石油、汽车等9个行业应用指南|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4-30 13:26
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气候部分 - 中国财政部和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共六章47条,涵盖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等内容 [2] - 要求企业识别气候相关风险、机遇和影响,编制预期财务影响信息,并进行气候相关情景分析 [2] - 企业需披露易受气候相关物理风险、转型风险影响的资产或业务活动的金额和百分比,以及与气候相关机遇有关的资产或业务活动的金额和百分比 [2] 气候指标披露要求 - 企业需披露温室气体、气候相关物理风险、转型风险、机遇、资本配置、内部碳定价和薪酬指标 [3] - 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需基于价值链和排放类别,极少数情况下不切实可行时需披露管理方式 [3] - 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S2总体保持衔接,倡导企业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 [3] 行业应用与实施安排 - 财政部已着手制定电力、钢铁、煤炭、石油、化肥、铝、氢、水泥、汽车等9个行业应用指南,拟在气候准则出台后适时发布 [4] - 考虑到企业实际披露能力,未来正式发布气候准则时将沿用基本准则安排,在实施范围及要求明确前由企业自愿实施 [3][4]
上市公司气候信息披露制度比较研究|资本市场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24 20:00
文/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 傅哲明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各司法管辖区纷纷在传统ESG信息披露基础上 增设气候信息披露监管要求。如何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经验,我国的气候信息 披露制度建设任重道远。本文对新近的全球气候信息披露制度进行梳理、比较和讨 论,以期对我国后续相关制度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引言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各司法管辖区(Jurisdiction)纷纷在传统ESG信息披露基础上增设气候信息披露监管要求。气候信息披露可将商业主 体相关表现公之于众以使其接受市场检验、减少信息不对称,力求证券市场公开信息之准确、真实、完整、及时,以促进形成有效的证券市场,引导资本 向善。如何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经验,我国的气候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任重道远。本文将对新近的全球气候信息披露制度进行梳理、比较和讨论,以期 对我国后续相关制度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国际组织初步建立了气候信息披露制度的统一基础框架 ISSB准则具备的可比性包括了横向可比性和纵向可比性,横向可比性包括行业内不同报告主体可比、不同国家或地区可比等,纵向可比性指的是同一报 告主体在不同时期的数据可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