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认知
icon
搜索文档
野村:李宁的销售额可能在下半年上升 维持16.20港元目标股价不变
快讯· 2025-06-30 12:15
公司业绩展望 - 李宁销售额预计将在下半年重获势头 主要由于比较基数较低 [1] - 5月至6月期间公司销售额有所下降 根据野村渠道核实数据 [1] 品牌运营动态 - 品牌大使杨瀚森在NBA取得突破 将为李宁品牌认知度提供长期支持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野村维持中性评级 目标股价16.20港元保持不变 [1]
比始祖鸟还贵,又一个高端户外品牌瞄准中产钱包
36氪· 2025-06-10 16:48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未来消费 ,作者彭倩 36氪未来消费 . 在这里看到消费的未来。36氪旗下官方账号。 但得先换个中国名字。 文 | 彭倩 编辑 | 乔芊 来源| 36氪未来消费(ID:lslb168) 封面来源 | 品牌官网 提到"老人头",不少中国消费者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一个同名的国产品牌和各类"老头乐"穿搭,实在很难和专业高端的户外品牌联系在一起。 "老人头"是中国驴友和海外华人对一个名为Norrøna的挪威高端户外品牌的昵称,因其logo酷似老人头像而得名。 对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而言,Norrøna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品牌:品牌名本身是个挪威单词导致发音难以把握,甚至没有正式的中文名字可以称呼。线下还没 有开出独立门店、线上没有官方店铺,难以形成品牌认知和复购。 Norrøna(挪威语,译为"北方的")成立于1929年,与klattermusen(攀山鼠)、Haglöfs(火柴棍)被誉为北欧三大户外巨头,Norrøna更是被冠上"北欧始祖 鸟"、"户外无冕之王"的称呼。创立初期,创始人Jørgen Jørgensen为了抵御挪威恶劣的气候和严苛的户外环境,开始动手制作耐用的户外装备,发展出了名 为Norr ...
从“销量冠军”到“心智冠军”,TATA木门“爱拼日”如何诠释品牌认知占位的黄金法则?
搜狐财经· 2025-05-31 08:49
品牌战略与心智占位 - 公司通过精准击中消费者内心需求与情感连接突破市场防线,将品牌价值从物理性能升维至精神绿洲与情感认知层面[1] - 获得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中国静音木门销量第一"认证,并通过"爱拼日"营销活动将硬实力转化为"安静生活方式定义者"的软性心智占位[1] - 长期绑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连续9年战略合作伙伴),将赛事"专注、拼搏、突破、荣耀"精神与品牌"冠军品质"理念深度绑定[2][4] 体育营销策略 - 通过世乒赛转播、运动员通道品牌露出等高频场景输出,形成"看世乒赛=见TATA木门"的条件反射[4] - 发起"赢门票 赴多哈"活动,将产品购买与赛事体验结合,强化品牌高端定位与冠军精神传递[5] - 签约奥运冠军刘诗雯担任"静音大使",巧妙嫁接运动员专注需求与大众安静生活渴望,构建"关门享静界,开门拼世界"的品牌理念[7][9] 线下活动与产品体验 - 在济南与重庆开展双城快闪活动,通过"盲盒剧场"形式呈现四大风格空间,将产品功能转化为沉浸式互动场景[10][11] - 刘诗雯空降重庆快闪店进行乒乓互动与"无声赢家"直播,通过场景转换叙事强化"静与拼"的辩证哲学[13] - 快闪店与直播活动实现从感官占领到情感占领,深化"选择TATA即选择安静生活信仰"的心智印记[15] 产品技术护城河 - 26年专注木门静音领域,累计190余项专利,从45°斜口软磁吸技术到2024年"专业级降噪门"构建声学阻隔系统[16] - 2024年推出简白系列:采用斜口软磁吸密封+铝合金封边技术实现自动吸附闭合,创新"羽白色"色彩美学与MLF微纹理肌肤触感[18] - 产品技术优势转化为"专业与品质"信任标签,并通过场景化营销将技术厚度具象为可感知的生活温度[18] 行业竞争范式 - 公司为家居行业提供心智占位黄金法则,通过体育营销+事件营销+品牌价值观融合触达消费者对"拼搏与宁静"的双重需求[20] - 从"销量冠军"升级为"专注精神传承者"、"极致降噪引领者"和"动静平衡倡导者",向品类代名词与精神象征迈进[20]
赵明走后,荣耀走上了亲民路线?
36氪· 2025-05-14 12:16
荣耀手机市场战略调整 - 公司近期推出的新机如荣耀400和Power系列均定位于中低端市场,价格亲民,Power系列国补后最低价1699元[1][3] - 管理层变更后战略方向明显转变,从对标苹果转向中低端市场布局[5][6] - 新推出的Power系列以8000mAh大电池为核心卖点,主打轻户外场景差异化竞争[16][18] 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 - 2024年Q4公司中国大陆市场份额下滑至13.7%,排名降至第五;2025年Q1跌出前五沦为Others[4] - 高端市场表现乏力,2024年600美元以上市场中份额仅4%,远低于华为(30.7%)和苹果(51.1%)[8] - 竞争对手在4000-6000元价位段增长显著,春节期间该区间销量同比上升108%[26][27] 品牌与产品挑战 - 独立四年仍未摆脱华为标签,X/Play等沿用系列阻碍品牌独立认知建立[14] - 多款机型持续使用骁龙7gen3芯片引发用户对技术迭代的质疑[19] - 中端市场竞争白热化,同类产品如真我Neo7(天玑9300+处理器)在性能上形成压制[30] 战略转型举措 - 启动"阿尔法战略",计划5年投入100亿美元布局AI终端生态,但具体路径尚不清晰[7][13] - 通过国补政策强化性价比优势,Power系列补贴后价格降幅达15%(1999→1699元)[21][22] - 推出GT/Power等新系列试图建立细分场景优势,培养专属"荣粉"群体[15][16] 行业环境与机遇 - 国补政策刺激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5.6%至2.86亿台,终结两年下跌趋势[20] - 2000-4000元价位段销量同比增长52%,成为核心竞争区域[26][29] - 参考战国历史案例,公司试图通过战略变革实现逆袭[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