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本土化

搜索文档
中国香水第一股诞生后,颖通如何应对未来挑战?
FBeauty未来迹· 2025-06-27 20:31
公司上市与背景 - 颖通控股于6月2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6883.HK,此前于2024年7月首次递交招股书并经历多次调整[2] - 公司上市填补了本土香水集团空白,但面临国际奢侈品牌收回渠道控制权和小众香氛新势力崛起的双重挑战[2] - 公司创立于1983年,最初主营光学眼镜分销,1987年转型香水赛道,1992年与国际香水巨头Inter Parfums建立合作关系[8]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公司收入突破20亿元,近三年收入分别为16.99亿元、18.64亿元、20.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3亿元、2.06亿元、2.27亿元[3] - 香水品类是核心收入来源,近三年占比分别为88.5%、81.7%、80.9%,但护肤彩妆品类占比从9.1%提升至18.2%[3] - 2023年公司以8.1%市占率位列中国内地香水市场第四,在非品牌所有者细分领域以9.3%份额位居第一[4] 品牌与产品 - 公司与72个品牌合作,包括爱马仕、梵克雅宝等奢侈品牌和CREED等沙龙香水品牌,其中61个品牌获得独家或分授权[5] - 产品覆盖不同价位段,包括入门高端香水(599元及以下)、高端香水(600-1199元)和奢侈香水(1200元及以上)[5] - 2005年获得爱马仕香水中国代理权,推动公司跻身亚洲一线代理商行列[9] 渠道布局 - 公司建立百货、化妆品连锁店、电商、免税和跨境五大渠道,覆盖中国400多个城市,包括100+自营销售点和8000+零售商销售点[6] - 零售渠道是最大收入来源,2025财年营收达10.13亿元,占总营收48.6%[6] - 自营品牌"拾氛气盒Perfume Box"已开设5家线下和4家线上门店,2025财年收入分别为220万元和1150万元,毛利率高达75.7%和70.8%[6] 发展战略 - 公司将投入1.43亿港元(约1.3亿人民币)用于发展自有品牌和收购投资外部品牌,计划开发家居香氛和护肤品类[7] - 打造"超级本土化"样本,如帮助Parfums de Marly品牌在上海新天地举办快闪店活动[17] - 重点发展自营渠道"拾氛气盒",将其打造为"嗅觉社交空间",计划加速门店拓展[18][19] - 建立深度会员体系,积累数百万会员,其中80%为20-40岁女性,并构建"嗅觉数据库"[20] 行业挑战 - 代理协议通常只有3-5年期限,62.3%的品牌授权协议在3年内到期,其中22个授权在1年内届满[11] - 2022年12月与某主要奢侈品牌解约导致2023财年收入减少4.25亿元,占总收入25.5%[11] - 国际奢侈品集团如历峰和开云正加大自营力度,收回香水经营权[12]
国际品牌“下嫁”苏超,区域赛事才是本土营销的高效切口
36氪· 2025-06-24 08:19
如今,喜力带有身份反差的赞助成为了又一个热点,但如果没有营销动作的承接,热点大多只会转瞬即逝。喜力及其他想要入局的品牌,后续该怎样创新 体育营销、辐射更广泛的人群?或许可以从喜力欧冠的营销动作中找到解法。 这次赞助不仅给了苏超"欧冠级"的排面,对喜力来说,其实也是一次对下沉市场的探索。 喜力欧冠玩法,启示体育营销本土化 喜力与欧冠合作已超过30年,因此更注重品牌精神的传递。而文化传播在跨越国界的过程中一定会有隔阂,那么,喜力如何让品牌语言更本土化? 2024/25赛季欧冠联赛,喜力以欧冠官方全球合作伙伴身份,推出了《喜力欧冠百人星看团》系列短片。今年,喜力邀请足球传奇范志毅、卡西利亚斯、 新生代球员李嗣镕,围绕"时间"主题,讲述他们足球生涯与啤酒文化的故事。 三位明星成员从不同角度进行讲述,既能唤醒球迷的怀旧情感,又有Z世代青春拼搏的个性表达,最大程度地强化品牌情感共鸣。 如果说《喜力欧冠百人星看团》是与核心足球粉丝的深度对话,邀请樊振东就是扩大用户群体的重要一步。 樊振东作为喜力欧冠决赛特邀嘉宾,在短片中以"球迷视角"分享欧冠观赛经历。乒乓球奥运冠军联动欧冠,这个跨界可以说只是"微跨"。借助樊振东和乒 乓球 ...
汉堡王,被加盟商围剿
凤凰网财经· 2025-06-20 21:42
以下文章来源于盐财经 ,作者乔悦 盐财经 . 洞察趋势,睿智人生。《南风窗》旗下专业财经媒体。 2025年6月12日,汉堡王中国对外披露,将关闭部分选址不当、经营不善的门店。汉堡王方面表示,这 一调整预计会使2025年汉堡王中国的门店总数有所下降。 但事实上,早在这轮"主动关店"决策出台之前,系列加盟商的关门就已经将这一全球快餐巨头推向 舆论的风口浪尖。 2024年9月18日,慧芳站在山东某四线城市的万达广场旁,望着自己加盟的汉堡王门店,缓缓被工 人拆除。 门头被卸下、桌椅撤出,那批她曾花费130多万元购置的厨房设备,如今全都堆在朋友的仓库里, 无人问津。 "就连拆店的钱,都是我借来的。"她对盐财经记者轻声说,两三万元的拆除费用,像是给这段失败 的创业经历缴纳的最后一笔"赎金"。 这家汉堡王加盟店开张不到一年,投入了300多万元,面积200多平方米,是慧芳倾尽多年积蓄和 抵押房产换来的。 2022年,慧芳从服装生意退出,看准了餐饮赛道,并被"国际大品牌,3—4年回本,店铺能开10 年"的招商宣传吸引,坚定地选择了汉堡王。 但很快,她就发现,所谓的"品牌保障"只是一种幻象。从她的讲述来看,开业前,迟迟招不到 有 ...
哈根达斯中国业务或将被出售
36氪· 2025-06-13 07:33
当前哈根达斯面临本土品牌冲击与消费观念变迁的双重挑战。未来若想重获增长,需在维持高端调性的同时,进一步下沉市场、优化性价比, 并通过可持续发展强化品牌价值,方能在"质价比时代"延续传奇。 6月11日,一则关于"哈根达斯中国业务可能被出售"的消息引发行业关注。 作为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旗下深耕中国市场近30年的高端冰淇淋品牌,哈根达斯正经历着品牌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 据知情人士透露,通用磨坊正与顾问就潜在的资产处置事宜合作,相关流程可能于2025年启动,初步估值达数亿美元。目前谈判尚处于早期阶段,不排除 最终放弃出售的可能性。对此,通用磨坊中国以"不予置评"回应外界关切。 图:通用磨坊产品组合 「零售商业财经」认为,这一传闻与联合利华此前宣布的冰淇淋业务剥离计划形成鲜明的行业对照:后者在2024年财报中明确,将通过在阿姆斯特丹、伦 敦、纽约上市实现冰淇淋业务独立运营,展现出跨国巨头通过资本重组强化全球布局的战略野心;而哈根达斯的潜在出售,则被视为部分外资品牌在华战 略收缩与本土化进程遇挫的典型缩影。 当我们将视野聚焦于国际品牌近年来在华发展"失速"的行业性议题,从轻奢珠宝品牌潘多拉的门店规模大 ...
比始祖鸟还贵,又一个高端户外品牌瞄准中产钱包
36氪· 2025-06-10 16:48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未来消费 ,作者彭倩 36氪未来消费 . 在这里看到消费的未来。36氪旗下官方账号。 但得先换个中国名字。 文 | 彭倩 编辑 | 乔芊 来源| 36氪未来消费(ID:lslb168) 封面来源 | 品牌官网 提到"老人头",不少中国消费者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一个同名的国产品牌和各类"老头乐"穿搭,实在很难和专业高端的户外品牌联系在一起。 "老人头"是中国驴友和海外华人对一个名为Norrøna的挪威高端户外品牌的昵称,因其logo酷似老人头像而得名。 对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而言,Norrøna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品牌:品牌名本身是个挪威单词导致发音难以把握,甚至没有正式的中文名字可以称呼。线下还没 有开出独立门店、线上没有官方店铺,难以形成品牌认知和复购。 Norrøna(挪威语,译为"北方的")成立于1929年,与klattermusen(攀山鼠)、Haglöfs(火柴棍)被誉为北欧三大户外巨头,Norrøna更是被冠上"北欧始祖 鸟"、"户外无冕之王"的称呼。创立初期,创始人Jørgen Jørgensen为了抵御挪威恶劣的气候和严苛的户外环境,开始动手制作耐用的户外装备,发展出了名 为Norr ...
又一个高端户外品牌进中国,“下一个始祖鸟”的牌桌有点挤
36氪· 2025-06-04 13:29
品牌背景与历史 - Norrøna成立于1929年 是北欧三大户外巨头之一 被誉为"北欧始祖鸟"和"户外无冕之王" [2] - 公司最初为应对挪威恶劣气候而生产耐用户外装备 1933年曾短暂破产 1939年因苏芬战争获得军需订单 [2] - 1976年成为欧洲首个使用Gore-Tex科技面料的户外品牌 比始祖鸟早22年推出相关产品 [2] - 品牌已传承至第四代继承人 全球仅39家独立门店 扩张速度较慢 [3] 产品与技术特点 - 产品覆盖徒步 攀登 越野跑 滑雪等场景 以先进技术 优秀性能和鲜亮配色著称 [3][7] - 自研Dynatec抗撕裂技术和PrimaLoft抗湿保暖黑科技 应用于极限攀登系列 [7] - 在装备创新方面有突出成果 包括发明山地隧道帐篷 首创背包标准监控系统等 [7] - 产品设计展现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极简但配色大胆 如脂鲤蓝和风暴紫 [9] 中国市场现状与挑战 - 品牌在中国认知度低 缺乏正式中文名称 线下无独立门店 线上无官方店铺 [1][15] - 2016年首次进入中国由三夫户外代理 因版型不适和资源投入不足 3年内退出 [16] - 目前由滔搏全面代理运营 计划开设线上线下独立旗舰店 [3][18] - 品牌名称"老人头"或"挪威那"缺乏辨识度 与始祖鸟在品牌故事和logo设计上存在差距 [15] 价格与市场竞争 - 男士冲锋衣价格区间为219-1199欧元(约1789-9794元) 最贵系列为Lofoten [8] - 始祖鸟中国售价3000-15000元 最贵Alpha SV系列常被炒至20000元以上 [8] - 中国户外市场呈现从"只买贵的"向"高性价比"转变趋势 始祖鸟2024年收入超20亿美元 [17] - 行业竞争激烈 除北欧三巨头外 66North Helly Hansen等品牌也在中国市场有一定知名度 [15] 品牌发展战略 - 始祖鸟成功经验包括定位"运动奢侈品" 直营模式 饥饿营销等策略 [17] - 滔搏将负责Norrøna在中国市场的全链路运营 此前对HOKA等品牌的运营较为成功 [18] - 中国户外市场持续增长 露营 滑雪等细分品类快速发展 为品牌提供机遇 [17]
国际品牌怎么才能守住中国市场?
虎嗅APP· 2025-05-23 19:47
国货品牌进攻二十年,已经远远超过外国品牌了吗?或许这是一个错觉。 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利用淘宝天猫平台的消费大数据,发布了"全球品牌中 国线上500强榜单" (CBI500) 。可以看出,国际品牌在中国发展势头依旧迅猛,TOP500中有156 个国际品牌上榜,苹果登顶全球榜首。 国际品牌在多个行业牢牢占据第一: 3C数码行业的苹果,美妆行业的欧莱雅,运动户外与服饰行业 的耐克,医疗健康营养的Swisse,宠物行业的皇家等。 整体来看,在服饰、食品、日化等领域,确实已实现了较高的国产替代率,而在运动户外、美妆、 3C数码等行业,国际巨头仍占据半壁江山。数据显示,美妆行业前10中有8个国际品牌,运动户外行 业上榜国际品牌数占比高达7成。 观察榜单,国际品牌在美妆行业的优势尤为显著。榜单TOP100的14个美妆品牌中,国际品牌占了11 个,分别是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海蓝之谜、圣罗兰、香奈儿、娇韵诗、SK-II、科颜氏、修丽 可、资生堂。 在运动户外与服饰领域,国际品牌整体表现强势。上榜的运动户外品牌里,国际品牌数量占比近7 成。耐克、阿迪达斯分别位列榜单第8、第10,斐乐 FILA、始祖鸟、 ...
156个国际品牌上榜“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 中国线上市场成为头部国际品牌的必争之地
新华财经· 2025-05-22 19:52
数据显示,上榜的156个海外品牌不仅都在淘宝天猫开设线上旗舰店,更有近半数进入中国市场的"首 店"就开在线上。 德国运动品牌阿迪达斯位列榜单第10,去年在中国市场成交双位数增长,增速领涨全球。研究团队认 为,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快速增长,主要源自其本土化战略的成功。 课题组成员、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纪洋表示,从品牌销售渠道与产品质量维度来看, 几乎所有主流品牌均已开设线上销售渠道,且线上产品的品质与线下渠道没有明显差异。 新华财经北京5月22日电(记者丁雅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的"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 强榜单"(CBI500)显示,线上综合排名前500的品牌中,国际品牌达到156个。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线 上市场已成为头部国际品牌的必争之地,技术优势和深度本土化是国际品牌在中国成功的关键。 据悉,研究团队在淘宝天猫的支持下,对全网所有品牌进行综合评分。榜单显示,综合得分最高的前 1000个品牌中,国际品牌占比29.8%;综合得分最高的前500个品牌中,国际品牌占比达到 31.2%;而在 前100品牌中,国际品牌占比升至36%。 榜单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美妆护理、 ...
Tims中国盈利能力大幅修复,加拿大国民咖啡又能打了?
观察者网· 2025-05-20 11:1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同比下降10.8%至13.91亿元,净利润亏损同比减少53.15%至-4.09亿元,盈利能力有所修复但亏损规模仍显著 [1][3] - 公司总资产15.64亿元,总负债23.97亿元,资不抵债状况明显 [3] - 2024年7月获得创始股东笛卡尔资本与RBI集团共计6500万美元融资,包括5000万美元可转换债券和1500万美元Popeyes业务出售款项 [3][5] 市场定位与竞争环境 - 中国咖啡产业规模以17.14%年均复合增长率扩张至2654亿元,但公司面临星巴克(市值900亿美元以上)、瑞幸、库迪等万店级别对手的挤压 [1][6] - 产品定位夹在星巴克高端与瑞幸高性价比之间,下沉市场拓展受限于品牌影响力和低价策略对利润的侵蚀 [8][9] - "咖啡+暖食"差异化策略面临星巴克、麦当劳等巨头的模仿竞争,暖食订单占比超50%但毛利率低于咖啡,拖累整体利润 [10] 门店扩张与运营策略 - 2024年关闭部分一二线城市高成本直营店,调整后EBITDA首次转正,但加盟店占比提升至446家(总门店1022家) [6][7] - 推出县域加盟计划并压缩单店面积,但千店目标延迟一年达成,且规模扩张与单店盈利矛盾突出 [6][8] - 通过涨价(贝果类1-2元)和9.9元套餐组合平衡利润,但引发消费者对性价比标签的质疑 [9][10] 资本市场反应与母公司关系 - 股价长期横盘2-3美元,市值从巅峰14亿美元缩水至不足1亿美元,市场对其增长故事信心流失 [1][11] - RBI集团表态将深度参与运营决策,但持续输血意愿存疑,2025年若同店销售无改善可能触发股权重组 [11] - 进入中国以来累计获腾讯、红杉等融资超1.945亿美元,但长期依赖外部注资维持运营 [5][12] 行业趋势与公司挑战 - 外资品牌本土化难度加大,暖食模式壁垒低且易被复制,需重新平衡规模与盈利、创新与成本的关系 [12] - 咖啡赛道内卷化加剧,公司既无法对标星巴克品牌溢价,又难以在下沉市场与瑞幸、库迪比拼规模效应 [1][6][8]
科蒂中国总经理Mathieu Dufresne:国际品牌本土化的核心是“邀请人们走进品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0 17:53
5月9日,在第九个中国品牌日前夕,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提 供学术支持的"2025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他强调,科蒂认为本土化不仅仅是"适应",更重要的是"连接"。"如果想要在中国市场保持竞争力,为 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美妆产品服务,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空想,需要走出去倾听、学习并快速反 馈。"Mathieu Dufresne说,"过去几个月,我频繁在中国各地走访,探访店铺,直接与一线员工、美容 顾问交流。他们是最贴近消费者的人,这些直接对话所传达的内容是任何市场报告都无法告诉我的。" 本土化的核心是"邀请人们走进品牌" 正是这样频繁的"走出去",让科蒂找到了国际品牌与中国消费者连接的路径。Mathieu Dufresne认为, 科蒂在华本土化发展,已经形成了三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论:第一是寻找品牌精神与本土文化的联结点; 第二是建立情绪共鸣,创造体验记忆;第三是借助本土代言人,驱动消费者参与和表达。会上,他还分 享了一些基于方法论的真实案例。 科蒂旗下蔻依品牌倡导自我表达与自由,而这也是当下不少中国年轻女性消费者所践行的价值观。为了 将这一联结点触达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