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债务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稳中求进
国盛证券· 2025-11-02 14:57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钢铁行业持积极看法,推荐多只股票,包括华菱钢铁、南钢股份、宝钢股份、新钢股份等,投资评级均为“买入” [2][8]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当前处于康波萧条期,金融属性扩张是资源品繁荣的主要原因之一,贵金属价格强势是对美元信用弱化的体现,金属的金融属性将上升为主要矛盾 [2] - 在实物属性上,商品产出缺口的主导力量正从需求转向供给,行业未来存在修复机会,部分公司处于价值低估区,具备强安全边际 [2] - 随着反内卷产业政策的推进以及《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行业供给端调控及转型升级预期升温,叠加需求改善趋势,钢材中长期基本面有望持续好转 [2][4][13] - 钢管企业将持续受益于煤电装机提升及油气景气预期,2025年1-9月国内火电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45.8%,核电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3.3% [4] 行情回顾 - 本周(10.27-10.31)中信钢铁指数报收1,896.60点,上涨2.29%,跑赢沪深300指数2.72个百分点,在30个中信一级板块中排名第8位 [1][89] - 个股方面,钢铁板块上市公司共35家上涨,16家下跌,涨幅前五包括大中矿业(33.3%)、永兴材料(21.4%)等 [90] 供给端分析 - 本周长流程产量回落,日均铁水产量下降3.5万吨至236.3万吨 [3][12] - 国内247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为88.6%,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 [3][18] - 五大品种钢材周产量为875.3万吨,环比增加1.2%,同比减少0.6% [3][18] - 螺纹钢周度产量为212.6万吨,环比增加2.7%,同比减少15.4%;热卷周度产量为323.6万吨,环比增加0.3%,同比增加6.3% [18] 库存端分析 - 钢材总库存降幅扩大,周环比回落2.6%,降幅较上周扩大0.9个百分点,钢厂库存降幅大于社会库存 [3][24] - 五大品种钢材周社会库存为1077.1万吨,环比下降2.1%,同比上升27.0%;钢厂库存为436.7万吨,环比下降4.1%,同比上升6.2% [3][26] - 螺纹钢周社会库存430.8万吨,环比下降1.5%,同比上升54.6%;热卷周社会库存328.9万吨,环比下降2.6%,同比上升20.1% [26] 需求端分析 - 本周五大品种钢材表观消费量为916.4万吨,环比增加2.6%,同比增加2.5% [3][50] - 螺纹钢表观消费量为232.2万吨,环比增加2.7%,同比减少4.6%;热卷表观消费量为331.9万吨,环比增加1.6%,同比增加3.7% [3][41][50] - 建筑钢材成交周均值为10.4万吨,环比增加3.7% [3][42] 原料端分析 - 铁矿现货价格走强,普氏62%品位进口矿价格指数为107.4美元/吨,周环比上涨2.1% [49][59] - 澳洲铁矿发运量1721.2万吨,环比下降0.5%;巴西铁矿发运量796.8万吨,环比增长6.4%;45港口铁矿到港量2029.1万吨,环比下降19.5% [59] - 焦炭方面,天津港准一级焦炭价格为1590元/吨,环比上涨3.2%;焦炭钢厂可用天数为11.6天,周环比增加0.5天 [51][59] 价格与利润分析 - 本周钢材现货价格上涨,Myspic综合钢价指数为122.4,周环比上涨1.1% [72][73] - 北京地区螺纹钢现货价格3200元/吨,周环比上涨3.9%;上海地区热轧卷板现货价格3310元/吨,周环比上涨0.9% [73] - 成本及毛利方面,本周长流程钢材现货即期毛利小幅回落,247家钢厂盈利率为45%,较上周减少2.6个百分点 [3][73] - 长流程螺纹、热卷即期现货毛利分别为-274元/吨与-386元/吨 [73] 行业利润与政策 - 1-9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973.4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4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9月单月盈利136.4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71.3亿元 [4][13] - 近期工信部发布《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新增产能来源时间界定、兼并重组表述以及监督管理机制等内容 [4][13] 全球行业动态 - 2025年9月全球70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地区的粗钢产量为1.418亿吨,同比下降1.6% [95] - 2025年9月,非洲粗钢产量同比提高8.2%;亚洲和大洋洲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1%;欧盟粗钢产量同比下降4.5% [95]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周报:纷争的世界-20251012
国盛证券· 2025-10-12 17:44
行业投资评级 - 对钢铁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当前处于康波萧条期,全球化发生逆转,各种“战争”加剧,主导国储备货币地位面临动摇,货币体系贬值结构性重组会将金属的金融属性上升为主要矛盾[3] - 金融属性扩张是资源品繁荣的主要原因之一,金、银、铜等有色金属会明显受益,而钢铁板块金融属性较低,更多着眼在实物属性的产出缺口扩张上[3] - 行业未来存在修复的机会,部分公司处于价值低估区,具备非常强的安全边际[3] - 随着后续行业供给端调控及转型升级预期升温,叠加需求改善趋势,钢材中长期基本面有望持续好转[5][13] 行情回顾 - 中信钢铁指数报收1,891.68点,上涨3.67%,跑赢沪深300指数4.18个百分点,位列30个中信一级板块涨跌幅榜第3位[2] - 本周钢铁板块上市公司共49家上涨,4家下跌,涨幅前五为金岭矿业(13.3%)、广大特材(10.9%)、八一钢铁(9.4%)、山东钢铁(9.4%)、久立特材(8.1%)[90] 供给端分析 - 本周全国高炉产能利用率小幅回落,国内247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为90.5%,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4.9个百分点[4][17] - 日均铁水产量略降0.3万吨至241.5万吨,五大品种钢材周产量为863.3万吨,环比下降0.4%,同比上升1.1%[4][17] - 9月下旬重点钢企粗钢平均日产188.9万吨,日产环比下降8.9%[5][13] - 螺纹钢周度产量为203.4万吨,环比下降1.7%,同比下降9.7%,热卷周度产量为323.3万吨,环比下降0.4%,同比上升5.7%[17] 库存情况 - 钢材总库存国庆长假后季节性累积,周环比增加8.7%,较上周变动幅度扩大11.2个百分点,钢厂库存增幅大于社会库存[4] - 五大品种钢材周社会库存为1128.2万吨,环比上升6.5%,同比上升20.6%,钢厂库存为472.6万吨,环比上升14.2%,同比上升17.0%[4][26] - 9月下旬钢材库存量1467万吨,环比上一旬下降4.1%,比年初增长18.6%[5][13] 需求表现 - 本周五大品种钢材表观消费为751.4万吨,环比下降17.0%,同比下降6.8%,其中螺纹钢表观消费153.2万吨,环比下降36.5%,同比下降18.3%[4][48] - 热卷周表观消费295.0万吨,环比下降9.1%,同比下降6.2%,建筑钢材成交周均值为10.4万吨,环比增加1.8%[4][37][38] 价格与利润 - 本周钢材现货价格稳中有涨,主流钢材品种即期毛利小幅改善,247家钢厂盈利率为56.3%,较上周减少0.4个百分点[4] - Myspic综合钢价指数为122.7,周环比持平,同比下降10.7%[71] - 长流程螺纹、热卷即期现货毛利分别为-164元/吨与-275元/吨[71] 原材料市场 - 普氏62%品位进口矿价格指数107.4美元/吨,周环比上升3.4%,同比下降0.6%[58] - 45港口铁矿库存14020.4万吨,环比上升0.3%,同比下降6.9%[58] - 天津港准一级焦炭价格为1490元/吨,环比持平,同比下降12.4%[58] 重点领域与公司推荐 - 推荐底部估值区域的华菱钢铁、南钢股份、宝钢股份、新钢股份[3] - 受益于油气、核电景气周期的久立特材,受益于管网改造及普钢盈利弹性的新兴铸管[3] - 受益于煤电新建及油气景气周期的常宝股份,以及受益于需求复苏和镀镍钢壳业务的甬金股份[3] - 建议关注受益于煤电新建及进口替代趋势的武进不锈[3] - 2025年1-8月国内火电投资完成额为1029亿元,同比增长39.5%,核电投资完成额858亿元,同比增长27.5%[5]
康波萧条期的资源繁荣
2025-10-13 09:00
**行业与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大宗商品行业(工业金属、贵金属、贱金属)以及钢铁、汽车等制造业 聚焦中国和美国的经济结构、债务周期、工业化阶段及贸易关系[1][5][9] * 具体提及的公司案例包括华菱钢铁(钢铁行业重置成本估值)和宝钢(固定资产投资成本变化)[4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大宗商品定价逻辑**:大宗商品定价受双重属性驱动 金融属性由美国通过美元及货币政策主导 实物属性由中国工业需求主导(中国占全球工业金属需求约50%) 黄金主要受美国财政货币政策驱动 贱金属(如钢铁)受实物供需驱动 铜兼具双重属性[1][2][5][28] *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贸易摩擦导致全球贸易流重新分配(如中国对东盟、墨西哥出口增加)但未改变全球总供应与总需求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贸易失衡问题[6] * **美国贸易与财政赤字**:美国年财政赤字高达2万亿美元 与贸易赤字紧密关联 解决赤字需增加总供应(年需新增10万亿固定资产投资)或减少总需求 但两者均面临巨大挑战 赤字或将持续扩大[7][14][21][27] * **中国工业化阶段**:中国处于工业化成熟期 类似1976年日本或1938年美国 出口结构向高端化发展(如汽车出口从5年前100万辆增至2025年600万辆 2026年预计达800万辆) 计算机组装等低端产业转移至海外[9][10][11][25] * **美国再工业化困境**: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持续下降 从1965年近30%降至2017年10.8% 2020年进一步下降 成本劣势显著(如中国钢铁工人薪酬为美国1/5但人均产钢量为2倍) 再工业化几乎不可行[13] * **中美债务周期差异**:中国处于工业化成熟期 债务主要用于生产性投资(如基建) 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率从2008年15%-20%降至5%以下 美国处于国家债务周期晚期 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社会福利和消费(2024年财政支出6.8万亿美元中法定支出占4.2万亿) 财政不可持续性凸显[15][19][20] * **美元与黄金走势**:美元贬值反映美国财政困境 美联储可能通过量化宽松货币化财政赤字 加速美元贬值 推动黄金、白银、铜等资产价格上涨 实际利率框架已无法有效解释黄金价格走势[27][45][51] * **中国经济转型**:经济驱动从投资(房地产、基建)转向消费(政府与居民消费) 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下降70% 销售腰斩 不再成为经济主要引擎 居民储蓄高达160-170万亿元 但存在财富分配不均问题 需通过共同富裕政策调整收入分配[29][30][31][40][41] * **库存与周期变化**:2025年上半年经济呈现“强现实 弱预期”特点 4月后进入去库存周期 6月后库存周期反转 未来需求端波动减小 大宗商品产出缺口主导力量从需求转向供应[42][43] * **钢铁行业估值框架**:钢铁行业适用重置成本法估值(非传统PB-ROE) 当市值低于0.35倍重置成本(如华菱钢铁市值低于350亿元)时为买入点 高于0.8-1.2倍重置成本(市值800-1200亿元)时为卖出点 盈利波动主要由产能周期驱动[47] **其他重要内容** * **康波周期定位**:当前全球处于康波萧条期 技术进步放缓(如智能手机渗透率见顶) 生产效率难以提升 低增长、高通胀或滞胀 AI技术尚未完全落地工业应用 未创造新需求或就业 未能带动经济走出萧条[8][23][48][49] * **就业结构变化**:中国处于转型期 摩擦性失业问题突出(如大学生就业难、中年人转向服务业) 二产从业人员向三产转移压低了服务业价格 劳动力人口年净减少1000万人[32][33][36] * **财政政策调整**:中国2023-2024年上半年实行财政紧缩(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2025年转向适度宽松(上半年发债7.8万亿元 同比增一倍以上 推出10万亿五年发展方案) 资金用于偿还应收账款而非无效基建[37][38][39] * **美债承接压力**:美国国内居民储蓄率下降 承接美债能力减弱 转向依赖盟友(如日本、英国、加拿大)增持 但2024年下半年盟友增持力度也减弱 或需提高收益率吸引投资 加剧金融风险[21][24][26]
钢铁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重估中国
国盛证券· 2025-05-23 0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处于工业化成熟期,多重资本过剩奠定资本市场繁荣基础,抬升市场估值水平 [7] - 钢铁行业进入成熟期后需求周期波幅下降,供给周期是决定行业的核心要素,部分黑色冶炼业公司处于价值低估区,具备战略配置价值 [8] - 2025 年周期产能利用率边际回升有望促使资产价格均值回归,若产业政策配合加大供给端约束,将加快这一进程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拾中国 - 时代变了:历史存在兴衰周期,国家债务周期分为地方政府债务化、地方债务中央化和国家债务货币化三个阶段,中国与美国处于不同阶段,应办好自己的事参与全球竞争;康波周期影响国家工业化进程,后发国工业化进入成熟期会面临转型 [17][21][29] - 后发工业国的经济发展:后发国工业化进程中出口从廉价商品向技术含量更高的商品转变,面临与主导国的贸易摩擦;中国制造业优势明显,他国再工业化难以冲击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出口结构内部高端品比例不断增加,进口替代提升;美国贸易逆差与财政赤字相关,中国出口压力根本在于美国财政政策,预计下半年中国出口维持高位 [39][49][51][56] - 改善居民消费:成熟工业国需改革分配政策,缩小贫富差距,解决消费能力与消费倾向适配问题;工业化成熟期企业资本开支下降,居民资本堆积形成消费能力,但就业结构调整带来摩擦性失业,影响居民消费恢复斜率,不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仍在逐步改善 [64][66][92] - 扩大政府消费:转型期财政需承担稳定需求任务,短期托底但不强刺激,以营造稳定经济环境,促进新旧动能切换 [98] 工业成熟阶段的钢铁供给 - 长波周期下的结构调整:钢铁行业总量需求进入稳定期,需进行结构优化,包括严控增量、优化存量、兼并重组和畅通退出等措施 [12] - 总量需求进入稳定期:钢铁行业总量需求进入稳定期,结构优化是关键 [12] - 结构的优化:通过严控增量、优化存量、兼并重组和畅通退出等措施,优化钢铁行业结构 [12] - 产能集中治理进入攻坚阶段:包括堵住产能变相增长路径、实施钢铁企业产量调控分级管理、资源优化与要素流动、低效退出与基金引导退出相结合等措施 [12] 投资策略 - 新时代下的资本市场:工业化成熟期的宏观特征奠定崛起大国股票市场繁荣基础,多重资本过剩阶段是资本市场黄金期,抬升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7] - 钢铁行业资产定价:周期股估值需考虑跨越周期问题,进入成熟期后供给周期是决定行业的核心要素,部分黑色冶炼业公司处于价值低估区,具备战略配置价值;2025 年周期产能利用率边际回升有望促使资产价格均值回归,若产业政策配合加大供给端约束,将加快这一进程;中长期推荐华菱钢铁、南钢股份等公司,建议关注武进不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