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波萧条期

搜索文档
投资大家谈 | 9月鹏华基金基本面投资专家观点启示录
搜狐财经· 2025-09-14 19:39
主动权益投资观点 - 看好大盘表现 慢牛行情持续 指数权重成分股迎来全面估值与业绩修复机会[4] - AI等科技成长龙头个股空间更大 AI产业周期全球共振 机器人行业有望带来万亿市场空间[4][5] - 宏观经济反内卷政策结束通缩 全球降息背景下顺周期与传统产业触底回升[4] - 科技成长接力新老动能转换 成为长期经济与竞争力抓手[4] 科技与AI投资方向 - 科技是A股最重要投资主线 AI是核心投资方向[8] - 海外算力关注新技术价值量提升与竞争格局优化 包括正交背板PCB与跨区域互联数据中心[8] - 国产算力最看好AI-GPU芯片与AI-ASIC芯片等半导体板块价值量增量[8] - 端侧AI硬件关注SOC芯片、存储芯片、组装与零部件环节[9] - AI应用软件进入兑现期 看好AI+服务业、AI生产力工具与企业服务AI+SAAS[9] 基础化工与周期资产 - 基础化工行业基本面拐点公司增多 农化板块具贝塔属性 精细化工板块具阿尔法属性[12] - 黄金、煤炭和油运资产具反脆弱性 在上证3800点附近有望获得溢价[12][13] - 康波萧条期特征为主导国货币体系稳固性下降带来黄金牛市 技术革命萌发[12] 固定收益市场观点 - 债券市场弱势属于调整而非反转 中长端套息价值已经具备[15][16] - 9月可能出现年内第二次较好买入机会 若资金面扰动且基本面未回暖则机会出现[16] - 短期以哑铃结构应对 中下旬关注中长信用债建仓机会[17] 港股消费与量化指数 - 港股消费板块在政策加码和流动性宽松环境下具超额收益空间[23] - 新消费龙头公司基本面保持强势增长 国证港股通消费指数凸显投资价值[23][24] - 刺激消费政策力度与覆盖范围显著超越前两年[23] 宏观与市场周期 - 库存周期由被动去库走向主动补库 美联储降息与欧美财政扩张预期助力外需复苏[26] - 反内卷政策效果显现 8月PPI同比有望回到-3%以内[26] - 关注科技主线及反内卷相关低位方向 包括光伏、锂电材料、钢铁、化工等中游制造业[26] 资产配置策略 - 新质生产力牛市刚开始 底层逻辑是人工智能时代确定性与中国经济新引擎确定性[33] - 低配传统经济与传统权益 超配新质生产力与黄金[33] - 黄金对应货币体系不可逆变化[33] 信用债与汇率市场 - 四季度信用债市场仍具配置价值 美国和新兴市场有较多结构性交易机会[35][36] - 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小幅主动调整 波动率维持较低水平[36] - 人民币汇率和美元指数短期维持区间震荡格局[36] 市场行情与操作策略 - 结构性行情和总体震荡是主要特征 短期波动不改中长期上行趋势[30][31] - 建议调结构而非降仓应对波动 选择高赔率品种等待防守反击机会[31] - 科技行业和科创板增速持续改善 AI硬件方向出现极致表现但短期过快上涨透支空间[30]
投资大家谈 | 9月鹏华基金基本面投资专家观点启示录
点拾投资· 2025-09-14 19:00
核心观点 - 大盘有望迎来慢牛行情 指数权重股存在全面估值与业绩修复机会 AI及机器人等科技成长行业龙头空间更大 [3] - 科技是A股市场最重要投资主线 AI是核心方向 分为海外算力、国产算力、端侧AI硬件、AI应用软件四大板块 [7][8] - 基础化工行业出现拐点 农化板块具贝塔属性 精细化工板块具阿尔法属性 黄金煤炭油运等资产具反脆弱性 [11][12] - 债券市场弱势属于调整而非反转 中长端利率套息价值已具备 若资金面扰动而基本面未回暖将出现第二次买入机会 [16][17][18] - 港股消费板块在政策加码和流动性宽松环境下具备超额收益空间 新消费龙头基本面保持强势增长 [24] - 库存周期正从被动去库走向主动补库 外需有望复苏 可关注科技主线及反内卷相关低位方向如光伏、锂电材料、钢铁、化工等 [26] - 结构性行情和总体震荡将成为主要特征 建议调结构而非降仓 选择高赔率品种等待防守反击机会 [28][29] - 新质生产力牛市刚开始 底层逻辑是人工智能时代确定性和中国经济新引擎确定性 建议低配传统经济超配新质生产力 低配传统权益超配黄金 [31][32] - 四季度信用债市场仍具配置价值 美国和新兴市场有结构性机会 人民币汇率和美元指数短期维持区间震荡 [34][35] 权益投资观点 大盘与行业展望 - 看好大盘表现 慢牛行情可以持续 宏观经济反内卷政策有望结束通缩实现触底 全球降息背景下顺周期与传统产业迎触底回升机会 [3] - 国内多个行业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 贸易战与出海压力缓解 科技成长有望接力新老动能转换成为长期经济与竞争力抓手 [3] - 指数权重成分股有望迎来全面估值与业绩修复机会 AI等科技成长龙头个股空间更大 多数行业经历过去3年下滑已接近尾声 [3] - AI产业周期是全球共振 未来5-10年科技革命在AI+各行各业 制造业经历机器人AI革命 有望带来万亿市场空间机遇 [4] 科技与AI投资方向 - 科技是A股市场最重要投资主线 AI是最核心投资方向 分为海外算力、国产算力、端侧AI硬件、AI应用软件四大板块 [7][8] - 海外算力需关注新技术带来价值量提升及竞争格局优化 最看好PCB正交背板、数据中心跨区域互联及NV服务器代工 [7] - 国产算力最看好价值量增量最大的半导体板块 主要包括AI-GPU芯片和AI-ASIC芯片等环节 [8] - 端侧AI硬件还处预期阶段 需密切关注产品落地 最看好SOC芯片、存储芯片、组装与零部件环节 [8] - AI应用软件已进入兑现期 国内外业绩开始超预期 最看好AI+服务业、AI生产力工具、企业服务AI+SAAS三大方向 [8] - 目前无论算力还是应用都进入业绩兑现阶段 能兑现业绩的卡位龙头公司及新公司可能会更好 [9] 基础化工与资源板块 - 对基础化工行业非常乐观 体现在农化板块和精细化工板块 农化板块贝塔属性更强 精细化工板块阿尔法属性更强 [11] - 反内卷政策方向为上中游行业基本面定价提供落脚点 基础化工行业中基本面出现拐点公司不断增多 市值从小微盘向中大盘过渡 [11] - 关注黄金、煤炭和油运等资产 这类资产具较强反脆弱性 能在冲击波动中受益 在上证3800点附近反脆弱属性有望再次获得溢价 [12] 固定收益观点 债券市场展望 - 债券市场波动主线在风险偏好 当债券绝对收益率低位而风险资产出现较好回报时 债券市场新增资金流入速度放缓 [17] - 基本面和资金面两大因素不具备熊市基础 甚至有牛市坚实逻辑 当前弱势更多应定义为调整而非反转 [17] - 各期限利率特别是中长端套息价值已经具备 若出现资金面扰动而基本面未明显回暖通胀未加速 将出现年内第二次买入机会 [16][18] 策略操作 - 9月市场面临回购利率中枢季节性抬升和波动率加大挑战 货币政策操作至关重要需持续观察 [18] - 短期以哑铃结构应对 中下旬关注中长信用债建仓机会 [19] - 债券部分保持短久期积极防御 维持中性偏低久期争取获取稳健票息收益 [21] 量化指数观点 港股与消费板块 - 刺激消费政策力度与覆盖范围显著超越前两年 港股消费板块在政策加码和流动性宽松环境下具备超额收益空间 [24] - 港股市场具备良好投资价值 港股消费板块是重点关注领域 新消费龙头对消费细分行业趋势精准把握并通过产品创新打开增量空间 [24] - 新消费龙头海外市场份额稳步提高 半年报验证基本面保持强势增长 [24] 市场风格与行业机会 - 7月工业企业营收放缓但利润继续修复 8月PMI及高频价格指标改善 预计8月PPI同比回到-3%以内 反内卷政策效果正在显现 [26] - 库存周期去库可能接近尾声 正从被动去库走向主动补库 海外美联储降息及欧美财政扩张预期有望令外需逐步复苏 [26] - 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望令资金面后市更关注国内基本面改善核心资产 小市值风格向大市值风格转变正向更多板块扩散 [26] - 可继续关注科技主线及反内卷相关低位方向 包括光伏、锂电材料、钢铁、化工等产能矛盾较大的中游制造业 [26] 多元资产配置观点 市场趋势与配置策略 - 市场高举高打再创新高 科技板块最受资金青睐 科技行业和科创板快增速持续改善 在景气稀缺和产业催化下双创板块和科技行业表现突出 [28] - 9月进入行情关键博弈节点 市场分歧加大可能带来波动 部分投资者可能进行止盈兑现和降仓 单边上涨行情可能暂告一段落 [29] - 结构性行情和总体震荡将成为主要特征 但短期波动不改中长期上行趋势 建议以调结构而非降仓应对 选择高赔率品种等待防守反击机会 [29] - 新质生产力牛市才刚刚开始 底层逻辑是人工智能时代确定性和中国经济新引擎确定性 建议低配传统经济超配新质生产力 低配传统权益超配黄金 [31][32] 海外市场与汇率 - 杰克逊霍尔会议对9月降息发出积极信号 降息预期有所前置 年内进行预防性降息有2次左右空间 [34] - 美国国内其他周期性指标表现尚好 关税带来通胀上行可能持续到明年 本轮降息周期可能幅度更小结束更快 [34] - 四季度信用债市场仍具配置价值 美国和新兴市场都有较多结构性交易机会 [35] - 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有小幅度主动调整 受北上和南下资金阶段性流向影响 波动率整体仍然较低 人民币汇率和美元指数短期将维持区间震荡 [35]
鹏华中国50: 鹏华中国50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23:24
基金概况 - 鹏华中国50混合基金(代码:160605)为契约型开放式基金,成立于2004年5月12日,基金管理人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508,000,722.03份,基金资产净值为954,713,778.90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1.879元 [1][10] - 基金投资目标以价值投资为本,通过集中投资于基本面和流动性良好同时收益价值或成长价值相对被低估的股票,长期持有结合适度波段操作,在控制风险前提下分享中国经济成长和实现基金资产长期稳定增值 [1] 财务表现 - 本期利润为85,564,438.25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0.1649元,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为9.28% [2] - 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9.6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0.00%,超额收益达9.69% [2][6] -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446,713,056.87元,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为0.8794元 [2] 投资组合与策略 - 期末股票投资公允价值为887,808,814.21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约93%,股票投资成本为857,323,345.88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0,485,468.33元 [10][20] - 投资策略采用"周期+成长"双主线布局,周期方向主要配置黄金、油运和煤炭等反脆弱性资产,成长方向聚焦基础化工行业的精细化工和农化板块 [5][6] - 基金经理王云鹏自2022年9月管理该基金,具备23年证券从业经验,投资组合呈现鲜明风格特征 [3] 市场观点与展望 - 基金经理认为当前处于"康波萧条期",特征为主导国货币体系稳固性下降带来黄金牛市,以及全社会生产效率遇到瓶颈后下一轮技术革命萌发 [5] - 展望下半年,美联储降息概率升高,全球流动性宽松可能到来,国内政策聚焦综合整治"反内卷"竞争,部分中游行业基本面风险逐渐收敛 [6] - 基金重点布局AI算力、创新药、机器人等市场主线,阶段性参与可控核聚变、军贸等方向 [5] 基金管理人 - 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22日,为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15,000万元人民币,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12,513亿元 [2] - 公司股东包括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意大利欧利盛资本资产管理股份公司和深圳市北融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 - 公司管理359只公募基金、12只全国社保投资组合和8只基本养老保险投资组合,具有丰富投资管理经验 [2]
鹏华中国50: 鹏华中国50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7 22:20
基金概况 - 基金全称为鹏华中国50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简称鹏华中国50混合,基金主代码160605,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 [1] - 基金管理人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报告送出日期为2025年7月18日 [1] - 报告期自2025年4月1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止,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508,000,722.03份 [1][4] 投资目标与策略 - 投资目标为通过集中投资于基本面良好、流动性高且价值被低估的股票,结合长期持有与适度波段操作,实现长期稳定增值 [2] - 股票投资采用精选个股策略,从全市场筛选100只股票,经财务评估后保留80只,最终动态选择50只价值低估股票构建投资组合 [3] - 债券投资以降低组合波动性为目的,采取主动策略,可参与新股配售和增发 [3] - 行业配置避免过度集中,金融工程小组会测算并调整行业比例 [3] 业绩表现 - 2025年Q2净值增长率为6.7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19%,超额收益达5.51个百分点 [8] - 过去六个月净值增长率为9.69%,显著跑赢业绩比较基准(0.00%) [8] - 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为4.45%,但落后于基准的13.82% [8] - 长期表现方面,过去三年净值下跌25.99%,五年下跌10.65%,均跑输基准 [8] 投资组合 - 股票仓位占比92.54%,总市值达887,808,814.21元 [14] - 行业配置集中:制造业占比53.92%,采矿业占比29.91%,交通运输仓储业占比9.16% [14][15] - 重点配置资产包括黄金、油运、煤炭等反脆弱性强的资产,以及基础化工(精细化工和农化板块) [12][13] 基金经理操作 - 二季度对黄金股和煤炭股进行部分调整,兑现部分涨幅较大的黄金股 [12] - 增加精细化工个股配置,并板块性加仓农化板块 [13] - 组合构建两条主线:自上而下布局宏观受益资产(黄金/油运/煤炭),自下而上挖掘行业机会(化工) [12][13] 份额变动 - 报告期初份额总额为518,546,006.77份,期间总申购3,814,632.24份,总赎回14,359,916.98份 [16] - 期末份额总额降至508,000,722.03份,净赎回规模显著 [16]
宏观策略专题报告:波澜渐起
招商期货· 2025-07-17 09: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宏观逻辑上继续看多股商,基于全球财政对经济的保护和货币政策的转向;短节奏需关注财政三季度边际效应、7月底政治局会议以及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拉拢情况 [73] - 资产逻辑上存在美国资产向外溢、中国固收向低波股票外溢、“资产荒”转向流动性和资产匹配、股商保持同步性等情况 [7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康波萧条期的财政“执牛耳” - 财政与股票方面,展示了纳斯达克指数、沪深300指数、法兰克福DAX指数分别与对应国家财政支出同比的关系 [8][9] - 财政与商品方面,2020年后铜和美国财政相关性显著增加,螺纹钢与中国财政关系有变化 [10][11] - 财政“执牛耳”原因在于居民和企业杠杆率较高,财政决定全球各国经济表现差异,全球都在扩财政 [13] - 对5.3%财政发力的看法,财政全年可能前高后低,24年下半年剩余额度接近8万亿,25年下半年接近6万亿;地方债累计净融资额高,完成4.6万亿,含置换债发行超1.8万亿,进度近90%;三季度专项债预计发行2万亿,低于24年的2.56万亿,接近23年的1.98万亿 [14][16] - “双抢”抢消费,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是底气,涵盖家电、汽车等多领域补贴政策,部分地区出现资金告急情况,未来拟从“普惠式”转向精准调控 [17] - “双抢”抢出口,一季度美商品进口高增,对美出口与其他出口额增速出现劈叉,但中国整体出口二季度未断崖式下滑;美国上半年“抢进口”但库存转换慢,原因可能是进口到库存有时滞或进口量被内需消化 [23][25][28] - 美国财政方面,减税草案情况是减税高于减支,25年略微减少赤字,后续年份增赤,6 - 10月能维持去年类似赤字力度,但同比环比下降 [35] - 脱钩是伪命题,中美阴阳共生,从各国居民部门财富、制造业产出和需求数据可体现 [36][37] 为何内卷?为何反内卷? - 内卷是生产要素价格严重偏离,出自2025.7.1中财委会议,短期“稳增长”无忧,政策倾向中长期高质量发展,本次供给侧改革注重“提质”而非“减量” [47] - “反内卷”量价视角,6月CPI同比增0.1%,PPI同比降3.6%,PPI - CPI剪刀差继续走扩,财政解决“量”的问题,不想通过货币解决“价”的问题 [51] - 行业量价信息显示多数行业“量增”“价减”,房市“以价换量”似乎转向量价齐跌 [52][53] - 经济依赖外贸背景下贸易战压缩利润和成本,煤价和电价下行让利下游 [57][59] - 工业企业利润与库存周期方面,规上工业企业似乎有主动补库迹象,商品指数领先PPI两个月且已见底,PMI有改善迹象 [65][66][68] 大类资产的一些结论 - 股票方面,展示了多种股票策略在不同时间的表现数据,哑铃策略适用,看多但不建议追高,尤其不追小微盘 [74][84] - 商品方面,本轮偏多氛围可能持续到月底或下月初,上半年部分商品领涨领跌;贵金属长期值得配置,基本金属中长期偏多但短期无驱动,黑色关注供给扰动和需求验证,能化关注原料对板块估值影响 [85][86][87]
总量的视野:电话会议纪要
招商证券· 2025-07-04 19:58
宏观 - Q3美国贸易、财政、货币政策或渐明朗,新版预算协调法案最快7月落地,关注9月FOMC及以后降息指引[2] - Q2起美国转入主动去库,2025年H2或进入资本开支周期下行阶段[2][3] - 美股上行趋势延续,美债收益率难大幅下行,美国需弱美元但年内未必快速贬值[3][4][6] 策略 - 7月A股或指数突破上行,科技非银等进攻性板块占优,市场风格或偏大盘,成长价值相对均衡[7][11] - 预计25年上市银行营收增速0%,利润增速1.3%,银行估值折价,建议均衡配置[24][25] 固收 - 上半年债市呈倒“V”型,下半年债市环境友好,供需基本平衡[15][17] - 利率债采用久期+波段交易,关注地方债;城投债票息策略占优;二永债逆向交易[18][19][20] 地产 - 6月新房网签面积同比降幅扩大,二手房同比降幅收窄,拿地“量跌价升”[26][27] - 房贷利率下降或推动需求筑底,现房销售政策或试点推进,板块进入投资区间[29] 资产配置 - A股中期估值有空间但受外部影响,短期重配置轻择时;债券利率中期有下降空间,短期震荡;黄金避险需求提升[30][31]
宏观与大类资产周报:全球流动性扩张逻辑或有所改变-20250622
招商证券· 2025-06-22 19:32
宏观周观点 - 国内6月出口增速或大幅下行,内需分化,经济增速下行,中央财政发力,化债推进但地方债发行慢,权益资产或上行,港股或好于A股[6][16] - 海外6月美联储暂停降息,中东局势和关税难同时升级,年内大概率降息,6月17日美国通过《稳定币法案》,权益资产估值逻辑或改变[2][17] 货币流动性跟踪 - 6月16 - 20日资金面宽松,7天逆回购投放9603亿元、到期8582亿元,开展4000亿元6个月买断式逆回购,MLF到期1820亿元[20] - 资金价格有变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额增3730亿元至83207亿元,政府债净缴款降34.3%至1027.18亿元,同业存单利率多数下行[21][22][23] 大类资产表现 - A股、港股震荡偏弱,美股震荡下跌、欧股下跌,国内长短端债券收益率下行,海外美债收益率下行、欧元区长端收益率上行[12][37] - 黄金价格下跌、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美元走强,人民币汇率震荡走强[12][37] 下周重点关注 - 中国关注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55] - 美国关注经常帐、新屋销售、PCE物价指数等数据及相关会议和讲话[55]
金融属性驱动部分金属价格补涨
国盛证券· 2025-06-08 18: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市场震荡,有色板块优于黑色板块,金融属性较强的白银和铜补涨,信用货币向金属货币回归会放大商品金融属性,黑色金属更多依赖实物属性,目前黑色冶炼业部分公司处于价值低估区,具备战略配置价值,若行业供给端调整政策落地,三周期共振将加快行业盈利周期回归进程 [2] - 本周日均铁水产量回落,总库存降幅收窄,表观消费走弱,铁矿价格回落,钢材现货价格偏强运行,即期毛利小幅改善 [11][23][38][49][7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核心观点 供给 - 长流程产量略降,日均铁水产量降 0.1 万吨至 241.7 万吨,螺纹产量回落,热卷产量增长 [11] - 247 家钢厂炼铁产能利用率为 90.6%,环比-0.04pct,同比+2.5pct;91 家电炉产能利用率为 54.2%,环比-0.1pct,同比-1.8pct;五大品种钢材周产量为 880.4 万吨,环比-0.1%,同比-2.5% [16] 库存 - 钢材总库存下降 0.1%,降幅环比收窄 2.2pct,螺纹钢库存去化,热卷库存累积 [23] - 五大品种钢材周社会库存为 931 万吨,环比-0.2%,同比-27.2%;周钢厂库存为 432.8 万吨,环比-0.1%,同比-8.9% [25] 需求 - 五大品种钢材表需走弱,螺纹钢和热卷消费下行,建筑钢材成交周均值为 10.4 万吨,环比增 2.0% [38] - 五大品种钢材周表观消费为 882.2 万吨,环比-3.5%,同比-2.8%;螺纹钢周表观消费 229 万吨,环比-7.9%,同比-8.4% [49] 原料 - 铁矿现货价格回落,澳洲发运量略降,巴西发运量回升,到港量环比显著增加,疏港量略降,港口库存回落,矿价短期或偏弱运行 [49] - 港口焦炭价格持平上周,独立焦企产能利用率略降,加总库存增加,焦炭钢厂可用天数略降,双焦价格或将偏弱运行 [51] 价格与利润 - 钢材现货价格偏强运行,行业基本面有望在宏观及产业政策推动下持续改善 [72] - 长流程钢材现货即期毛利小幅改善,原料滞后三周吨钢毛利走弱,电炉废钢价格与上周持平,短流程吨钢毛利改善 [73] 本周行情回顾 - 上证指数报收 3,385.36 点,上涨 1.13%,沪深 300 指数报收 3,873.98 点,上涨 0.88%,中信钢铁指数报收 1,531.60 点,下跌 0.18%,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06pct,位列 30 个中信一级板块涨跌幅榜第 26 位 [92] - 钢铁板块 28 家上市公司上涨,22 家下跌,涨幅前五为金洲管道、屹通新材、大中矿业、杭钢股份、中钢天源,跌幅前五为华菱钢铁、久立特材、三钢闽光、新钢股份、本钢板材 [93] 本周行业资讯 行业要闻 - 2025 年 5 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生产粗钢 2300 万吨,平均日产 209.1 万吨,日产环比下降 4.9%;生铁 2104 万吨,平均日产 191.3 万吨,日产环比下降 3.5%;钢材 2394 万吨,平均日产 217.7 万吨,日产环比增长 2.5% [97] 重点公司公告 - 华菱钢铁为推进硅钢项目建设,电磁材料公司引入 5 家投资者增资 15 亿元,华菱涟钢增资 9.5 亿元并收购未实缴股权 4.75 亿元并实缴,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股票全部出售完毕 [98] - 久立特材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股票全部出售完毕,合计出售 1,680.0065 万股,占总股本 1.72% [98] - 三钢闽光选举刘梅萱为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刘梅萱辞去总经理职务,公司聘任潘建洲为总经理 [98] - 宝钢股份发布 2024 年下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拟每 10 股派 1.0 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 21.5 亿元 [98]
宏观与大类资产周报:等待破局-20250525
招商证券· 2025-05-25 18:35
宏观周观点 - 关税降温后“抢出口”不成立,更接近“出口修复”或“补出口”[2][4][16] - 5月25日当周上中游开工率整体转弱,提前进入弱季节性[2][4][16] - 公积金利率下调后一线城市商品房销售走强,但二手房交易偏弱[2][4][16] - 市场或进入平淡期,看好哑铃型策略和新消费[2][4][16] - 美国OBBB法案众议院版本落地,后续有较大不确定性[2][4][17] - 4月9日起美国对非美关税暂缓带动风险偏好回暖阶段或结束,6月下旬到7月上旬或有变化[3][17] - 日债被抛售短期风险可控,康波萧条期需出清破局[2][3][5][17] 货币流动性跟踪 - 本周资金面延续渐进修复态势,央行7天逆回购投放9460亿元,到期4860亿元;MLF投放5000亿元,净投放375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投放2400亿元[6][22] - 资金价格上行,DR001周均值上行6.7BP至1.521%,DR007上行4.37BP至1.58%等[7][23] - 政府债压力降低,净缴款规模3531亿元,5月26 - 30日计划发行量2282亿元[8][24] - 同业存单一级市场加权发行利率为1.67%,较前一周上行2bp;二级市场6个月AAA同业存单上行幅度最大[9][25] 大类资产总体回顾 - 权益市场中,A股小幅下跌,港股震荡上行,美股大幅下跌、欧股下跌[10][13][37][39] - 债券市场国内窄幅震荡,海外美国10债收益率上行、欧元区主要国家10债收益率涨跌不一[10][13][37][39] - 大宗市场黄金价格大幅上涨、国际原油价格下跌[10][37] - 外汇市场美元显著走弱、人民币汇率走强[11][38] 下周重点数据和事件展望 - 涉及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多地多项经济数据公布及相关事件[59]
渤银理财王栋:理性看待短期波动,不轻易为市场情绪买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11:37
理财产品权益配置策略 - 理财公司入市需将客户画像、产品定位和投资运作相匹配,但当前存在短期制约 [3] - 纯固收理财难以分享企业资产增值红利,需引入股东权益如可转债对冲信用债风险 [3] - 权益投资需关注三点:保持安全边际、选择优质企业现金流、高频再平衡以应对负债久期短的特点 [4]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逻辑 - 绝对收益目标需构建风险中性组合,单一线性资产易受贴现率波动影响 [4] - 多资产本质是多因子组合,需通过风险平价策略和smart beta挖掘低波动因子实现长期复利优势 [5] - 多策略灵活性类似烹饪方法多样化,需根据市场环境调整策略组合 [5] 全球市场环境与投资应对 - 年初全球市场震荡加剧,美国股债商汇齐跌,中国资产稳健,"东升西落"叙事主导市场 [6] - 黄金表现突出,反映全球债务扩张乏力与企业盈利稀缺,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6] - 建议在不确定性中捕捉反脆弱性交易机会,但需警惕宏观叙事转变带来的反身性效应 [6] 理财公司产品设计与投资者建议 - 高波动环境下需结合线性与非线性工具改造投资组合现金流,依赖衍生工具进行风险再配置 [7] - 理财产品需严格匹配客户需求,制定合理业绩基准和风险偏好以稳定参照系 [7] - 投资者应根据风险偏好配置产品:低风险客户选择固收类或现金管理类,高风险客户可通过长期限"固收+"布局含权资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