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波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30年证券老将丁楹最新交流,深剖当下投资机会,“可以说是我们创业以来遇到的最好时刻”
聪明投资者· 2025-07-29 15:04
"这种长短结合的阶段,既能发现长期机会, 又能叠加当下资金的涌动 ,可以说是我们创业以来遇到 的最好时刻。 " 康曼德资 本 创始人丁楹在 近日 年中策略会上 以 " 未来 已 来,周期将至 "为题,如是说道。 现年 54 岁的丁楹从事投资 30 多年,曾任中信证券交易部经理、总经理助理,长盛基金投资管理部总 监、总经理助理,中信基金(后被华夏基金吸收合并)投资总监、副总经理, 中信建投董事总经理等 职。 一个成功穿越多轮牛熊的证券老将做这样的归纳判断,是值得重点一听的。 在 丁楹 看来,投资本质上是投向未来,但未来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而是在当下就已出现的机会 —— 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AI赋能科研、无人物流……这些趋势已经具备产业化的土壤和投资条件。 而周期则是关于短久期的判断,是对价格、产能、供需与政策动态的及时捕捉。两者叠加,使得此刻成 为 "自创业以来最好的时点"。 丁楹的分享几乎每一段都落到了具体产业与公司案例上。 比如谈消费结构的变化,他 用 胖东来调改步步高的真实案例说明"质价比"如何成为穿透商业周期的核 心武器。 "我 现在 做投资 ,特 别 感觉可能要 从以前的' 称重机'' 投票器' 逻 ...
私募大咖,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7-28 14:47
核心观点 - 康曼德资本创始人丁楹认为当前是投资中国资产的重估时刻,重点看好科技板块(人形机器人、AI医疗)、新消费、稳定币及周期板块 [1] - 投资逻辑基于康波周期第六波回升阶段特征(AI+能源革命)及产能周期嵌套理论 [2][6] 科技板块 人形机器人 - 行业进入发展元年(2024),特斯拉擎天柱推动量产,2025年大模型开源将加速技术普及 [3] - 中国潜在需求达30亿台,市场规模数百万亿元,远超房地产行业 [2] - 供给侧驱动因素:扫地机器人/新能源车/大模型技术成熟 需求侧驱动因素:人力成本上升/老龄化/人类惰性 [3] - 应用场景拓展:无人物流/仓储AMR/服务类智能体,供应链加速发展,相关企业密集赴港上市 [3] AI医疗(AI4S) - AI4S成为科学研究第五范式,通过深度学习处理多维数据构建科学模型 [4] - 药物研发领域:缩短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成功率,AI制药企业已获大额订单并接近盈利转正 [4] - 材料化学领域:机器学习加速新材料特性预测与研发 [4] 新消费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国,边际变化即可催生重大机会 [5] - 投资方法论:参照美国50年代/日本90年代案例,寻找质价比赛道中能盈利的优质供给企业 [5] 稳定币 - 当前全球规模2500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2万亿美元,2030年达5-7.5万亿美元 [6] - 应用场景丰富度与增长潜力被低估 [6] 周期板块 - 处于第三库存周期上升阶段,"反内卷"政策推动多晶硅/煤炭价格短期暴涨,期货市场敏感反应 [6]
私募大咖,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7-28 14:40
核心观点 - 当前是投资中国资产的重估时刻,科技板块尤其是人形机器人、AI医疗、新消费、稳定币及周期板块蕴含巨大机会 [2][3][4][6][9] - 全球经济处于第六波康波周期回升阶段,AI和能源革命是长期看好领域 [4] - 投资策略需平衡长期科技领域与短期周期机会 [9] 科技板块投资机会 人形机器人 - 行业进入发展元年,特斯拉擎天柱推动概念走向量产,2025年大模型开源将加速技术普及 [5] - 潜在需求达30亿台,市场规模数百万亿元,远超房地产行业 [4] - 供应链加速发展,无人物流、仓储AMR、服务类智能体等场景增长迅猛,相关企业密集赴港上市 [5] AI科学应用(AI4S) - 成为科学研究第五范式,能高效处理多维数据并构建精准模型 [7] - 在药物研发中可缩短时间、降低成本50%以上,AI制药企业已获大额订单 [8] - 材料化学领域通过机器学习预测新材料特性,研发效率显著提升 [8] 新消费与稳定币 新消费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国,边际变化即可催生重大机会 [8] - 可借鉴美国50年代/日本90年代经验,寻找质价比投资标的 [8] - 重点关注能提供优质性价比且实现盈利的企业 [8] 稳定币 - 当前规模2500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2万亿美元,2030年突破5-7.5万亿美元 [8] - 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增长潜力巨大 [8] 周期板块 - 当前处于第三库存周期上升阶段,多晶硅、煤炭价格短期涨幅显著 [9] - 期货市场对"反内卷"政策反应敏感,存在结构性机会 [9]
焦煤多空矛盾有望阶段性缓解 库存周期或将在明年迎来重要拐点
新华财经· 2025-07-23 14:37
焦煤期货短期走势 - 焦煤期货盘面近期由资金博弈主导 多空分歧扩大导致持仓持续创新高 [1] - 7月22日起空头离场迹象明显 行情加速上行 持仓回落预示多空矛盾阶段性缓解 [1] 中期供需基本面分析 - 焦煤矿端自5月开始减产 但价格下跌导致下游采购意愿不足 成交低迷持续至6月初洗煤厂启动去库 [2] - 下游钢厂铁水产量维持高位 供给收缩两个月后库存端才完全反应 显示下游库存压缩已达极致 [2] - 空头三大逻辑:1) 矿端被动减产持续性有限 2) 盘面上涨仅为基差修复 3) 焦煤涨价挤压钢材利润 [2] - 当前第一层逻辑因山西矿山复产但下游承接良好而失效 第二层逻辑因现货提涨预期强化被打破 [2] - 第三层逻辑仍存压力 1150元/吨焦煤价格可能是钢厂利润挤压极限 需观察铁矿让利或钢材补涨可能 [2] 长期库存周期展望 - 当前处于康波萧条期第二库存周期 类似2013-2016年但经济弹性更弱 [3] - 本轮库存周期始于2023年7月 上行期仅一年 时间与弹性均低于历史均值 [3] - 2024年四季度政策刺激曾推动工业增加值与社融上行 但2025年4月美国关税导致出口下滑中断反弹 [3] - 预计去库时间与幅度将低于均值 第三库存周期最早2026年二季度最晚四季度开启 [3] 综合策略建议 - 当前商品及周期股反弹可视为库存周期反转预演 期货情绪回落后将回归产业套保逻辑 [4] - 产业套保角度焦煤价格接近阶段性上沿 建议逢高套保 [4] - 资产配置角度建议在底部区域布局低估值周期股 特别是长久期品种 [4]
广发基金苏文杰:以产业周期视角投资成长股看好资源品与“反内卷”主题
上海证券报· 2025-07-20 23:54
基金经理苏文杰的投资框架 - 基金经理苏文杰拥有17年证券从业经验和近7年投资经验,从化工研究员入行到管理资源主题基金再到成长风格基金,能力圈不断拓展[1] - 苏文杰形成了"中观比较、周期思维、成长视角"的投资框架,偏好左侧布局,通过美林时钟把握行业投资机遇[3] - 苏文杰认为行业可分为主题、成长、周期三个阶段,最具爆发力的是成长中期,实现戴维斯双击[2] 投资业绩与策略 - 苏文杰任职以来的基金经理业绩指数总回报为195.43%,年化回报为19.77%[1] - 2022年初基于宏观分析研判流动性趋于收缩,采取防守反击策略,配置低估值、偏冷门品种,显著降低组合波动风险[3] - 2022年三季度显著加仓黄金,金价从每盎司1800美元涨至2100美元,2023年三季度选择减仓[4] - 2023年下半年在市场普遍看空铜的情况下重仓配置相关公司,铜价从每吨8000美元涨至2024年5月的11000美元[4] 行业观点与展望 - 当前全球经济处于康波周期下行阶段,从增量博弈转向存量争夺,应在大方向上保持仓位同时把握结构性机会[6] - 长期看好黄金,认为价格上涨驱动力超越降息预期,深层变量是美元信用削弱[6] - 认为铜在电力传输和电磁转换中地位不可替代,供需矛盾及战略属性使其成为长周期中最具持续性和弹性的品种[6] - 看好"反内卷"主题,认为行业自律或反内卷有望激发制造业盈利弹性,相关板块或迎来超预期反弹机会[1][7] 行业阶段划分 - 主题阶段不确定性较强,以短期交易为主[2] - 成长阶段分早、中、晚期,最具爆发力的是成长中期,实现盈利和估值同时提升[2] - 从成长后期进入周期的界线以竞争格局变化为分水岭[2]
新征程!我的16年生涯回顾与下一站去向
鲁明量化全视角· 2025-07-16 15:35
职业发展历程 - 2006-2008年在太平洋证券实习期间从营业部调入投行部、资管部,并立志成为国内最优秀的基金经理 [2] - 2008-2014年加入海通证券金融工程团队,凭借数学专业背景专注量化研究,助力团队获得2009/2013年新财富、水晶球市场第一 [3] - 2014年受周金涛邀请加入中信建投任金融工程首席,传承康波周期理论体系 [3] 市场研判与策略贡献 - 2018年运用量化基本面宏观择时体系,准确预测上证指数调整400点和300点 [4] - 2018年作为上交所唯一量化专家参与救市会议,提出5条救市建议并被全部采纳 [4] - 2020年3月发布《当下判断全球股市重大拐点的三个核心理由》,主导中信建投自营盘加仓决策,助力公司Q2业绩超预期 [5] 业绩与荣誉 - 2023年获上证报最佳分析师金融工程第一名 [7] - 2024年团队择时观点拟合收益达53.69%,创历史新高,准确提示两次关键拐点 [8] 创业与未来规划 - 2024年创立上海睿成基金,目标打造中国版"桥水基金",融合康波周期、量化行业轮动等策略 [8][9] - 计划通过绝对收益型产品把握未来30年国运增长机遇,实现"Top1基金经理"职业目标 [11] 方法论与核心理念 - 择时体系作为核心能力,结合康波周期理论实现长期资产配置 [9] - 量化选股、行业轮动等策略将复合应用于产品管理,提升收益维度 [9]
宏观周周谈:什么是关税不确定性下的最佳决策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汽车、半钢胎、有色、基建、热卷、PTA、一手房销售、工业企业(涵盖上游采矿业、中游原材料加工业、中游装备制造业、下游消费品制造业、公共事业等细分行业)、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美国关税不确定性显著** - 观点:美国关税情况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显著 [3][4] - 论据:美国贸易法院裁决特朗普关税相关事宜,剧情多次反转,上诉期情况意外,6月上旬法院才接受辩词决定最终关税;特朗普号称有plan b,可依据1974年贸易法122条对多数国家多数商品征150天最高15%关税 2. **关税对汽车半钢胎开工率有影响** - 观点:关税税率变化类似疫情冲击,影响半钢胎开工率 [5] - 论据:上海疫情封城期间,半钢胎开工率从封城前70%降至4 - 5月的40%,解封后6月恢复到60%但未达封城前水平;5月3号汽车零部件关税使半钢胎开工率下滑,虽5月12号实质性进展后反弹但仍低于去年水平 3. **关税对美国库存和消费的影响类似疫情期间** - 观点:美国消费者面对关税税率变化的行为与疫情期间女性囤护肤品库存逻辑相似 [7][8] - 论据:2020 - 2021年中年,女性因疫情和免税折扣囤护肤品库存,后消化库存;美国面对关税,3月耐用品订单同比激增带动全球贸易量跳升,4月同比降至年内最低,一季度进口透支20% 4. **美国部分品类商品进口透支** - 观点:美国部分品类商品进口存在透支,未来需求可能弱化 [11][12][13] - 论据:工业品同比增长53%,能源因未落地对等关税和价格因素无明显进口增长,下游消费品和部分资本品有进口投资;汽车和零部件一季度进口支付多,或因本土生产、出口转口及国内价格战 5. **国内部分行业数据表现及经济趋势** - 观点:国内内外需数据偏弱,经济数据有下滑空间,可考虑基金周期影响 [15][19][20] - 论据:历清开工率有季节性变化,基建数据有变好机会但目前一般;热卷表需比历史同期高但5月下滑,PTA中伏处于今年较低位置;一手房销售有亮点;4月经济数据同比算成实际GDP 5.6,5月不差,全年目标5.0,上半年可达5.2,下半年到4.8也可,允许6 - 7月数据下滑 6. **美国可能再次施压时间及应对** - 观点:7月中旬到8月上旬美国可能再次对中国关税施压,中方会回应 [21][22] - 论据:特朗普此次谈判对象增多,5月中旬与中国达成共识或为与其他国家谈判样本;7月中旬前美国要与非美国家达成共识及推进大美利法案,22号是中国R4豁免deadline 7. **工业企业利润情况及趋势** - 观点: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有望延续回升,但受价格因素压制,若无新政策上行幅度受限 [24][28] - 论据:4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3.2%(3月3.4%),利润累计同比1.4%(3月0.8%);各行业盈利结构分化,中游原材料加工和装备制造业表现较好,上游采矿业走弱,下游消费不温不火;GDI降幅扩大反映中端需求偏弱和产能过剩,5月下旬上中游高频数据提前进入淡季 8. **五月PMI数据情况及后续展望** - 观点:五月三大部门PMI涨跌不一,制造业环比回升但仍在荣枯线下方,6月制造业PMI回升有压力 [29][32] - 论据:综合PMI产出指数50.4,环比上升0.2;制造业环比上行0.5个百分点但仍在荣枯线下方,建筑业环比下跌;五一假期、天气、关税冲击等制约PMI回升幅度;6月年终淡季和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或冲击制造业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电话会议仅面向招商证券专业投资机构客户或受邀客户,嘉宾发言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信息或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未经许可严禁录音等操作 [3] 2. 从康沃周期角度看,这一轮萧条从16年开始尚未结束,中美双向防范,或需用科技穿越周期 [23]
宏观周周谈20250511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未提及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中美谈判底气与形势** - 中国谈判底气十足,4月2号以来中国接触二十几个国家,能形成共识的国家明显多于美国,且中国以对等方式谈判;内部稳定,资产价格和基本面稳定;中国对美国贸易依赖低于美国对中国,腾挪空间大;国内政策增量能助力经济,如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或使商品房成交回暖 [1][2][19][20] - 7月9号之前中美很难达成明确共识,美国发起关税战一是因全球处于第五轮康波周期尾声萧条期,地缘风险升温且夹杂全球老龄化因素,二是特朗普要解决美国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用时间换空间防止美国掉队 [2][3][4] 2. **特朗普意图与策略** - 特朗普寻求重现当年广场协议,推动脱虚向实,用意是压低贸易赤字、压缩财政赤字、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但不一定能实现制造业回流 [8] - 美国向欧盟、加墨、中国、英国、日韩等经济体输出关税战,欧盟对美元指数影响大,加墨是美国日常必需品依赖度高的地区,中国是重要生产国且美国对中国贸易依赖较高 [9] 3. **中国经济形势与应对** - 投资受房地产和基建限制,外需到天花板,扩大出口份额会带来外部压力和盟友摩擦,未来收入分配可能向居民部门倾斜以提高消费倾向 [16][17] - 康波周期萧条期可能出现资产价格泡沫,需防范系统性和道德风险,四五月份内需有下行压力,外需预期不稳定,内部政策增量能助力经济 [18][19] 4. **4月进出口数据情况** - 4月出口额3156.9亿美元,同比增速8.1%,进口2195.1亿美元,同比下降0.2%,贸易顺差961.8亿美元,同比增速33.61%,出口增速较3月回落且超市场估算,主要因关税增加高频数据波动大 [24][25] - 出口增速较高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低、4月存在抢出口抢转口抢转运现象、市场多元化战略奏效,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对东盟、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出口显著增长 [25][26][27] - 进口降幅收窄,内需修复不均衡,基建产品进口增长5.7%,初级产品进口量缩减,如大豆缩减14.6%,天然气缩减9.2% [28][29] - 集成电路、新能源领域产品出口保持高增速,4月对美国出口增速为 -21.03%,为2023年8月以来最低,对东盟出口增速为20.8%,为2023年8月以来次高,美国拖累出口增速约3个百分点,东盟拉动3.6个百分点 [30][31] 5. **出口面临压力与趋势** - 全球经济偏弱,4月全球制造业PMI降至49.1%,连续两个月低于50%,出口面临美国高关税负面影响、东盟关税落地可能拖累对东盟出口增速等压力 [32] - 出口企业拓展新兴市场,出口目的地多元化趋势明显,能对冲单一市场需求下降风险 [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英国将非英国居籍居民定义为居籍居民,使该群体需缴纳遗产税,资产向中东和美国迁徙,可能是为降低财政压力、收缩贫富差距和防止资产泡沫化 [7] 2. 人民币汇率对美元稳定关键,流动性宽松对内债资产利好,长期破局康波周期需靠科技,当前是哑铃型策略为主 [22][23]
全球铜价将如何演绎?
期货日报网· 2025-07-16 09:04
美国加码铜进口关税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对铜征收50%关税 依据为232国家安全调查[1][8] - 关税政策提前3个月公布 原预计11月启动 可能为政治博弈策略[8][9] - 美国商务部232调查流程通常需270天+总统90天决策期 2025年3-5月已启动7起新调查[8] 铜期货市场反应 - COMEX铜期价单日暴涨10%至5.89美元/磅(12342美元/吨) LME铜重挫2%至9553.5美元/吨[2] - COMEX-LME价差创2677美元/吨历史新高 溢价达27.7%[2][4] - 美国铜库存飙升至22.34万吨(100天消费量) LME库存回升至10.71万吨[10][13] 产业影响与贸易流向 - 美国1-6月进口铜68.5万吨 已超2024全年进口量(66.5万吨)[10] - 中国铜社会库存达14.29万吨(环比+1.11万吨) 上期所库存8.46万吨(环比+3039吨)[13] - 美国计划2035年将铜进口依赖度从45%降至30% 亚利桑那Resolution铜矿2027年投产[11] 需求与长期趋势 - 摩根士丹利预估美国铜需求或降5%-8% 但全球电力/新能源/AI需求持续增长[15][16] - 光伏装机单兆瓦耗铜4吨 中国2025年5月光伏装机92.92GW(同比+388%)[16] - 沪铜短期震荡区间77000-83000元/吨 长期72000-88000元/吨 LME铜短期9500-10000美元/吨[18] 地缘政治博弈 - 中国外交部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称关税战无赢家[7] - 美国可能通过关税施压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秘鲁等主要铜来源国[14] - 中美电力领域竞争实质为铜产业链竞争 中国推进"电力+人民币"国际结算体系[15]
真正的高手,都有破局思维
36氪· 2025-07-09 10:06
科技产业革命与历史转折点 - 世界正处于三大历史转折点交汇处:科技产业革命浪潮(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从人口红利转向创新红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加速 [1] - 当前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爆发初期,AI革命将带动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 [18][19] - 信息时代主要推动力为摩尔定律(集成电路)和尼尔森定律(光纤通信),AI时代仍依赖计算+通信能力叠加 [22] 对抗不确定性的核心策略 - **熵减组织管理**:华为通过强制淘汰10%管理者/年防止组织熵增,保持创新活力 [4][5] - **液态创新网络**:开放办公环境(如谷歌、苹果)可提升人际碰撞频率,促进创新 [9][11] - **创业战略选择**:需把握工业革命级大势(如AI、空间、生命科技),避免在周期高点投资 [12][17][23] 企业竞争与生存法则 - **压强原理**:华为/苹果通过聚焦资源实现局部突破,避免分散力量 [24] - **生态位思维**:企业需找到独特生存优势(如大熊猫的"可爱"特质),避免同质化竞争 [25][26] - **植物策略**:创业公司应学习耐阴植物,以低成本存活并等待爆发机会 [45][46] - **动物策略**:人类通过认知革命(大脑进化)、合作共赢(红杉树根网)、科技迭代(工具发明)实现物种领先 [51][52][53] 客户价值与创业模型 - **VCT价值模型**:单位价值=产品总价值/(时间成本+价格成本),小米通过价格减半策略颠覆手机/汽车市场 [29][30][32] - **需求强度演变**:从基础需求(吃穿住行)向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递进,催生泡泡玛特等情感消费品牌 [33] - **市场渗透规律**:渗透率10%以内为最佳进入期,20%-80%为高增长阶段,超过80%竞争加剧 [38] 中国硬科技发展关键 - **工程师红利**:中国工程师研发效率达美国4倍(周期减半+成本减半),华为/比亚迪/大疆为典型受益者 [56] - **耐心资本**:需解决科技与资本的三大矛盾(确定vs不确定、短线vs长线、大钱vs小钱),建立"投早投小投硬"机制 [62] - **硬科技精神**:聚焦半导体/量子/核聚变等卡脖子领域,需具备勇担使命、敢为人先、十年磨剑的特质 [64][66][68] 科技经济周期规律 - **康波周期**:60年科技革命周期决定经济波动,当前处于信息革命衰退期向AI革命爆发期过渡 [14][15][16] - **库兹涅兹周期**:中国房地产完成20年周期(1999-2019),科技投资需把握朱格拉周期(10年阶段) [20][22] - **信息时代投资浪潮**:2000年代互联网→2010年代AI/物联网,关键公司从英特尔/微软转向ARM/NVIDIA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