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搜索文档
中部大通道释放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6-07 05:43
共建中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关键是要形成合力。一方面,中部六省需加强协同合作机制建设, 建立高效的省际协调机制和城市间合作平台,加强在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的统筹协调,打破行 政壁垒,实现政策协同、规划对接、项目同步,形成强大的协同合力。另一方面,武汉和郑州应对标各 自功能定位,共建贯通中国南北的物流走廊,在江海联运、提升高铁中转效率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枢纽地 位。合肥、太原、长沙、南昌等地可基于各自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交通优势,打造特色通道,形成 差异化分工,避免同质化竞争。 近日,湖北武汉、河南郑州、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湖南长沙、山西太原联合发起《中部六省省会城市 交通运输协同发展合作倡议》,提出共同构建中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 局。 交通的本质是勾连与开放,良好的交通环境和高效的路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强劲引擎。从国 家战略和发展布局上看,中部地区位于我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位置,建设便利的交通网络, 可有效发挥推进"双循环"战略链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交通枢纽作用,助力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 应链中占据更有利位置,促进国内外资源高效配置。 从区域协同看,共 ...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倡议 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河南日报· 2025-05-19 07:37
"一份倡议,开启了中部地区基于交通运输协同发展推进中部崛起的新篇章。"5月14日,河南省社会科 学院副研究员彭俊杰向记者表示,"六省会城市联动,交通先行,能够让郑州乃至河南的交通优势从'单 点突破'升级为'区域协同'。" 彭俊杰口中的"倡议",指的是中部地区省会城市5月12日在武汉发布的《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交通运输协 同发展合作倡议》。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将围绕战略协同、设施共建、服务提质、治理联动、开放协作五 大方向,携手构建中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 当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同构成了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的"四极"。而中部地区具备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天然通道优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 地位,打造中国交通"第五极"条件得天独厚。 近年来,中部地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完善,区域间大容量通道能力持续提升。统计数据显示,中部 地区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占全国总里程的34.5%,公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民航机场密度为全 国平均水平的1.4倍,高等级内河航道里程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抱起团来,为了一件大事——共同构建中部 ...
中部六省会共建中国交通“第五极” 武汉至太原将4小时直达
长江商报· 2025-05-14 08:04
在服务上,六个城市将试点旅客联程运输"一票制"、货物多式联运"一单制",推动交通服务智能化、便 捷化;同时加强执法协作与应急联动,探索低碳交通模式,打造绿色出行中部样板。在开放合作领域, 六市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轮值召开推进会,并通过人才互派、举办交通论坛等形式,促进技术交 流与资源共享。 长江商报消息 中部地区六省会城市武汉、合肥、南昌、长沙、太原、郑州5月12日在武汉市发布《中部 地区省会城市合作倡议》(下称《倡议》),明确"中部枢纽、六市联动"合作原则,提出构建国际性综 合交通枢纽集群的战略目标。 联合推动交通服务智能化、便捷化 当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同构成中国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的"四极"。中部地区具备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天然通道优势,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 位。 2006年发布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中部地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 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定位(简称"三基地一枢纽"),中部 地区交通优势显著。统计数据显示,中部地区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占全国34.5%,高速公路里程4.5万公 ...
中部地区六城共建国际交通枢纽 武汉坐高铁将4小时直达太原
长江日报· 2025-05-13 08:25
5月12日,中部地区合肥、南昌、长沙、太原、郑州、武汉六省会城市在汉发布《中部 地区省会城市合作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倡议》明确"中部枢纽、六市联动"合作 原则,提出构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的战略目标。 在国家"三基地一枢纽"战略定位指引下,中部地区已形成显著交通优势。数据显示,该 区域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占全国34.5%,高速公路里程4.5万公里,占全国23.4%,公路网密度 达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高等级内河航道里程占全国总量40%以上。 目前,中部六市正以"十五五"规划为契机深化规划对接。 根据《倡议》,六市拟统筹推进中部地区"三纵四横"高铁网建设,加速沿江、京九、呼 南等干线铁路建设,实现武汉至太原4小时直达、武汉至南昌1.5小时直达、武汉至合肥1小 时直达;在航空领域,六市将共同争取国际航权政策,推动武汉天河机场与郑州新郑机场形 成"双枢纽",协同花湖机场打造国际货运新门户;水运方面,协同推动三峡水运新通道等项 目规划建设。 编辑:王冲 合肥市代表参观完武汉中远海运港口码头有限公司后表示,希望推动合肥港与武汉港、 南昌港等联动,保障"新三样"、家电产业等物流需求。 当得知花湖机场已经开通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