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乡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美丽中国、魅力乡村,需要一张好图纸
经济观察报· 2025-11-04 11:09
(原标题:美丽中国、魅力乡村,需要一张好图纸) 研究员 丁文婷 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但是,城乡差距仍然较大。打破 城乡分割,把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互动良性格局,是乡村振兴打开 新局面的重要支撑。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乡村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从历史展望未来,注重保 护和利用好乡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建设,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 目标。 乡村美不美,关键是生态。物质发达而环境污染不是美丽乡村。以自然生态为基,打造乡村旅游、文化 创意产业、乡村特色产业等,以农养农,以山养山,以水养水,让记得住的乡愁回到我们身边。 为什么一定要讲美丽中国?美丽原义指花朵,而在《说文解字》中"华",就是"花",花朵是美丽的,所 以"华"本来就具有光彩、华丽的含义,这是中华的华、华夏的华的本来含义。 二、宜居宜业是魅力乡村的基本要求,生态、文化、产业、公共服务,是建设魅力乡村的基本要素 宜居宜业是魅力乡村的基本要求,因为它满 ...
农业大省的乡村振兴探索:以片区建设打造齐鲁样板
经济观察报· 2025-10-14 19:49
片区建设是山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要指示的实践探索,是为适应农村人口变化和村庄演变规律的探索,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 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探索。根据统计,目前山东全省片区总量达到2070个,覆盖行政村1.8万余个。 随着山东探索以片区建设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日渐成熟,这一改革模式引发了全国农业领域各界人士的热议。 山东是中国农业第一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三农"工作寄 予厚望,赋予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大使命。2024 年5月总书记视察山东,再次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明确要 求。 作者: 种昂 封图:本报资料室 2025年10月12日,"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5"在滨州邹平市举行。本次论坛一大焦点话题是山东正探索的"以片区化为引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改革 模式。 山东是中国农业第一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三农"工作寄予厚望,赋予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大使命。2024年5月总书记视察山东,再 次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明确要求。 以片区建设探索齐鲁样板 此次"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5"主会场设在滨州邹平市。 2024年,滨州市粮食播种面积891.1万亩,粮食总产量38.81亿公斤,单产 ...
农业大省的乡村振兴探索:以片区建设打造齐鲁样板
经济观察网· 2025-10-13 18:34
2024年,滨州市粮食播种面积891.1万亩,粮食总产量38.81亿公斤,单产435.52公斤,人均粮食产量达到全省 的1.7倍、接近全国的两倍,成为全国首个粮食产业经济突破2000亿元的地级市。值得一提的是,早在 1931年,中国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就曾在滨州邹平成立了乡村建设机构。 此次"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5"主会场设在滨州邹平市。 2025年10月12日,"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5"在滨州邹平市举行。本次论坛一大焦点话题是山东正探索 的"以片区化为引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改革模式。 山东是中国农业第一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三农"工作寄予厚望,赋予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的重大使命。2024年5月总书记视察山东,再次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明确要求。 片区建设是山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要指示的实践探索,是为适应农村人口变化 和村庄演变规律的探索,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探索。根据统计,目前山东全省片区 总量达到2070个,覆盖行政村1.8万余个。 随着山东探索以片区建设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日渐成熟,这一改革模式引发了全国农业领域各界人士 的热议。 以片区建设 ...
农民朋友钱包或要“叫苦”?农村将迎4个收费项目,大家做好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8-31 07:23
文章核心观点 -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伴随新收费项目的出现,是农村发展和城乡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趋势 [2][17] - 四项主要新增收费项目包括垃圾处理费、供水服务费、公共设施维护费和农业保险费,旨在维持和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5][7][12][14] - 目前四项收费合计约占农村居民年均收入的1.5%,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年均增速约7%),该比例预计将进一步降低 [17]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 - 全国约65%的村庄已建立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其中约42%的村庄实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4] - 收费标准大致为每户每月10至30元,平均水平约为15元/月/户 [5] - 收费主要用于支付垃圾清运人员工资、车辆设备购置维护及中转站运营,实行收费的村庄垃圾收运覆盖率平均提高35% [5] 农村供水服务费 - 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供水服务费平均标准约为3-5元/月/户,水费本身约为2.5-3.5元/吨 [6][7] - 一个三口之家月均水费支出约30-50元,费用用于维护供水管网、水质检测及更新设施 [7] - 实行合理水价机制的地区,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25%,水质合格率提高18%,居民用水满意度提升32% [7] 农村公共设施维护费 - 约38%的村庄开始征收公共设施维护费,用于村内道路、路灯、排水沟、文化广场等设施的日常维护 [11] - 收费标准大致为每户每年100至300元,平均约为180元/年/户 [12] - 实行该费用的村庄公共设施完好率提高45%,使用寿命延长30%以上 [12] 农业保险费 - 约52%的农户参加各类农业保险,以种植业为例,水稻保险费率约为保险金额的2%,玉米约为3%,蔬菜约为4% [13][14] - 拥有10亩地的农户年均保险支出约300-600元,2024年全国农业保险赔付金额达528亿元,平均每个参保农户获赔1200元 [14] - 农业保险有效转移风险,稳定农民收入,赔付减轻了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14]
临平:听烽火烙印与产业新城的双重交响
杭州日报· 2025-08-28 10:49
历史事件与纪念设施 - 1938年2月18日日军制造乔司大屠杀导致1360余名平民遇难和7000余间房舍被毁 [2] - 1941年当地建立戊寅公墓(千人坑)以收敛遗骸 [2] - 2015年实施综合保护工程修缮公墓、保庆桥、凉亭并新建遇难同胞纪念馆 [3] - 纪念馆基地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及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 - 20世纪90年代起依托地理优势发展小型服装加工成为杭派女装核心腹地 [4] - 2021年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重构工业用地和耕地为都市田园项目 [4] - 通过环境专项治理打造生态水系并腾退低效企业为算力小镇、艺尚小镇等新经济载体腾挪空间 [4] - 产业升级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形成本地居民与外来建设者共同发展局面 [4]
大同镇:“德育币”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杭州日报· 2025-08-22 11:18
核心创新机制 - 通过实体"德育币"激励机制实现社会救助与基层治理融合 老人可通过参与爱心菜地劳作获得2币 帮邻居送餐获得3币 参与老年食堂管理获得3-5币等方式积累德育币 [1] - 每月15日可使用德育币抵扣老年食堂餐费或兑换洗衣粉 面条等日用品 已完成兑换1000余次 服务群众超5000人次 [1] - 打破传统救助局限 变被动受助为主动参与 既为低保低边群体拓宽物资渠道 更激发内生动能 让老人在劳动中重拾归属感 [2] 服务载体建设 - 依托劳村村"一老一小"服务综合体实现一站式服务 一楼设农贸市场与党群服务中心 二楼为老幼活动区 涵盖居家照料中心 卫生室 老年食堂 幼儿托育等功能 [1] - 采用医养结合 城乡联动模式 借助远程医疗和在线教育让乡村老幼享受城市同质服务 [2] - 整合村干部 网格员 志愿者力量为独居老人提供定期探访 助餐理发等服务 [2] 战略发展方向 - 聚焦老 小 困群体 打破城乡资源壁垒 将民生服务融入城乡一体化 通过空间共享和代际互动缩小城乡差距 [1] - 下一步将融入城乡一体发展轴 统筹资源推动老幼服务均等化与便利化 [2] - 促进基层治理从单向帮扶转向双向共治 让社会救助从物质保障延伸至精神赋能 [2]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07.07-07.13)
南方农村报· 2025-07-14 23:31
核心观点 - 广东省多地市聚焦城乡发展与特色产业建设 通过风貌整治、产业升级和农文旅融合等方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6][7][8][9][10][11][12][13] 交通基建与风貌提升 - 佛山推进广湛高铁沿线建筑外立面优化、绿化美化和堆场规范工作 打造展现城市形象的精品路段 [7][15][16][17][18][19] - 潮州持续推进清脏治乱与"三线"整治 全域优化风貌景观 [13][65][66][67] 海洋经济产业升级 - 湛江推动海洋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转型 聚焦水产种业、海洋生物科技、海工装备和智慧海洋技术研究 [10][36][37][38][39][40][41] - 茂名打造临港制造、渔港经济、海洋新能源和滨海文旅四大引擎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11][44][45][46][47] 现代农业与三产融合 - 肇庆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 做强县域首位产业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11][49][50][51][52] - 清远提升现代农业产业能级 以"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为抓手推动全链条升级 [12][59][60][61] 农文旅融合发展 - 阳江统筹漠阳江山水格局 一体推进沿线交通、产业及农文旅项目建设 [9][32][33][34][35] - 清远探索农文康旅融合路径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度假目的地 [12][59][62][63] - 潮州发展水上运动项目和临江民宿 培育文旅消费新增长点 [64][67][68] 城乡规划与人居环境 - 韶关科学编制城乡规划 深化全域人居环境整治 坚决杜绝占用耕地等违建乱象 [8][20][21][22][23][24] - 汕尾通过示范带动优化布局 推动"全域镇村典型示范"取得成效 [8][26][27][28][29][30]
持续打造乡村旅游“好风景”
中国经济网· 2025-04-24 07:50
行业表现数据 - 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7.07亿 同比增长8.9% [1] - 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 同比增长5.6% [1] 需求侧特征 - 休闲观念从热门景区转向自然本真体验 体现消费升级趋势 [1] - 游客追求亲近自然的生态环境与质朴淳厚的乡土风情 [1] - 深度体验原汁原味乡村生活成为核心需求 [2] 供给侧发展 - 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带动村道整洁化与民宿舒适度提升 [1] - 各地将旅游业作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发展模式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选择 [1] - 借助短视频与直播等新兴媒介全方位展现乡村魅力 [1] 产品策略 - 需精准把握游客游玩观赏与体验需求 丰富多元旅游产品 [2] - 立足乡情因地制宜挖掘特色元素 实现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 [2] - 避免过度商业化 保持乡村自然本真与乡愁记忆的独特性 [2] 政策支持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乡村文旅融合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2]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要求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产业深度融合 [2] - 政策着力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 [2] 产业影响 - 游客涌入带动乡村服务业蓬勃发展并创造众多就业岗位 [1] - 有效提升农民收入 彰显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 [1] - 乡村旅游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动力 [3] 发展前景 - 乡村自然资源丰富与人文底蕴深厚为产业提供良好基础 [3] - 需持续投入丰富产品供给 打造乡村旅游好风景 [3] - 旅游消费升级将持续释放乡村旅游需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