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

搜索文档
农民朋友钱包或要“叫苦”?农村将迎4个收费项目,大家做好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8-31 07:23
新收费涌现:中国农民钱包是否渐瘪? 河北省的一个宁静小村庄,58岁的张老汉,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十几亩薄田是他赖以生存的全部。然而,最近村里召开的一场会议,却让他眉头紧锁,心 中泛起一股难以言说的忧虑:"这日子,是不是越来越紧巴了?"他喃喃自语,昔日简洁的收费项目,如今却变得复杂起来。回到家,他向老伴儿吐露心 声:"咱们农民的钱袋子,怕是要叫苦不迭了。" 张老汉的顾虑并非空穴来风。随着乡村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确实开始出现一些新的收费项目。那么,这些新增的收费 是否合理?农民朋友又该如何应对?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深入调查了农村地区即将推行或已推行的一些收费项目,旨在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份客观、全面 的信息参考。 报告揭示:农村公共服务收费的必然趋势 根据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025年3月发布的《农村公共服务收费调研报告》,近年来,全国农村地区陆续规范和推行了多项收费项目,主要涵盖垃圾处理、水 资源使用、公共设施维护以及农业保险等领域。这些收费项目的出现,既是农村公共服务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必然结果,也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实现服务均 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垃圾处理费:从"免费午餐"到"成本分 ...
临平:听烽火烙印与产业新城的双重交响
杭州日报· 2025-08-28 10:49
历史事件与纪念设施 - 1938年2月18日日军制造乔司大屠杀导致1360余名平民遇难和7000余间房舍被毁 [2] - 1941年当地建立戊寅公墓(千人坑)以收敛遗骸 [2] - 2015年实施综合保护工程修缮公墓、保庆桥、凉亭并新建遇难同胞纪念馆 [3] - 纪念馆基地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及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 - 20世纪90年代起依托地理优势发展小型服装加工成为杭派女装核心腹地 [4] - 2021年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重构工业用地和耕地为都市田园项目 [4] - 通过环境专项治理打造生态水系并腾退低效企业为算力小镇、艺尚小镇等新经济载体腾挪空间 [4] - 产业升级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形成本地居民与外来建设者共同发展局面 [4]
大同镇:“德育币”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杭州日报· 2025-08-22 11:18
核心创新机制 - 通过实体"德育币"激励机制实现社会救助与基层治理融合 老人可通过参与爱心菜地劳作获得2币 帮邻居送餐获得3币 参与老年食堂管理获得3-5币等方式积累德育币 [1] - 每月15日可使用德育币抵扣老年食堂餐费或兑换洗衣粉 面条等日用品 已完成兑换1000余次 服务群众超5000人次 [1] - 打破传统救助局限 变被动受助为主动参与 既为低保低边群体拓宽物资渠道 更激发内生动能 让老人在劳动中重拾归属感 [2] 服务载体建设 - 依托劳村村"一老一小"服务综合体实现一站式服务 一楼设农贸市场与党群服务中心 二楼为老幼活动区 涵盖居家照料中心 卫生室 老年食堂 幼儿托育等功能 [1] - 采用医养结合 城乡联动模式 借助远程医疗和在线教育让乡村老幼享受城市同质服务 [2] - 整合村干部 网格员 志愿者力量为独居老人提供定期探访 助餐理发等服务 [2] 战略发展方向 - 聚焦老 小 困群体 打破城乡资源壁垒 将民生服务融入城乡一体化 通过空间共享和代际互动缩小城乡差距 [1] - 下一步将融入城乡一体发展轴 统筹资源推动老幼服务均等化与便利化 [2] - 促进基层治理从单向帮扶转向双向共治 让社会救助从物质保障延伸至精神赋能 [2]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07.07-07.13)
南方农村报· 2025-07-14 23:31
核心观点 - 广东省多地市聚焦城乡发展与特色产业建设 通过风貌整治、产业升级和农文旅融合等方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6][7][8][9][10][11][12][13] 交通基建与风貌提升 - 佛山推进广湛高铁沿线建筑外立面优化、绿化美化和堆场规范工作 打造展现城市形象的精品路段 [7][15][16][17][18][19] - 潮州持续推进清脏治乱与"三线"整治 全域优化风貌景观 [13][65][66][67] 海洋经济产业升级 - 湛江推动海洋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转型 聚焦水产种业、海洋生物科技、海工装备和智慧海洋技术研究 [10][36][37][38][39][40][41] - 茂名打造临港制造、渔港经济、海洋新能源和滨海文旅四大引擎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11][44][45][46][47] 现代农业与三产融合 - 肇庆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 做强县域首位产业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11][49][50][51][52] - 清远提升现代农业产业能级 以"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为抓手推动全链条升级 [12][59][60][61] 农文旅融合发展 - 阳江统筹漠阳江山水格局 一体推进沿线交通、产业及农文旅项目建设 [9][32][33][34][35] - 清远探索农文康旅融合路径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度假目的地 [12][59][62][63] - 潮州发展水上运动项目和临江民宿 培育文旅消费新增长点 [64][67][68] 城乡规划与人居环境 - 韶关科学编制城乡规划 深化全域人居环境整治 坚决杜绝占用耕地等违建乱象 [8][20][21][22][23][24] - 汕尾通过示范带动优化布局 推动"全域镇村典型示范"取得成效 [8][26][27][28][29][30]
持续打造乡村旅游“好风景”
中国经济网· 2025-04-24 07:50
乡村旅游需要商业赋能,但切忌过度商业化。乡村不是千篇一律的"景区复刻版",而是承载着自然本真 与乡愁记忆的独特空间。游客到乡村去旅游,不仅希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渴望深 度体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发展乡村旅游,应立足乡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精准挖掘当地特色元 素,让传统与现代实现有机融合。 近期,政策利好不断释放,为乡村旅游注入新动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 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中共中央、国务 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300832)新业态, 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 当然,乡村旅游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投入、久久为功。从需求侧看,随着旅游消费不断升级, 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将持续释放;从供给侧看,我国乡村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乡土风貌、 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具备良好基础。未来,持续丰富产品供给,打造乡村旅游"好风 景",乡村全面振兴也将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动力(300152)。(中国经济网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