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公司整合
icon
搜索文档
华安基金高层换帅:朱学华卸任党委书记,徐勇或将接任董事长
南方都市报· 2025-07-31 21:28
华安基金高层人事变动 - 华安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学华近日卸任党委书记职务,由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接任该职,并预计将在未来进一步接任董事长一职 [2] - 这一变动正值华安基金控股股东国泰海通证券完成合并后,推动旗下金融资源整合的关键窗口期 [2] - 朱学华掌舵华安基金近11年,公司管理规模从2014年三季度末的639.56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7488.84亿元,增长超10倍 [3] - 朱学华任期内推出黄金ETF、跨境ETF等创新产品,如亚洲最大黄金ETF"华安黄金ETF"、国内首只专注德国市场的"华安德国30(DAX)ETF"等 [3] 徐勇的职业背景与业绩 - 接任者徐勇为复旦大学法学博士,职业履历横跨政府、保险及基金三大领域 [4] - 徐勇曾任太平洋人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太保安联健康险副总经理、长江养老总经理,2022年7月加入招商基金担任总经理 [4] - 在招商基金三年任期内,公司公募管理规模从7824.86亿元增长至9323.42亿元,增幅近20%,业内排名从第12位跃升至第9位 [4] - 徐勇在招商基金期间推动均衡发展策略,认为公募基金行业将呈现"头部机构综合化与中小机构特色化并行发展"的新格局 [4] 华安基金现状与行业背景 - 华安基金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首批5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5] - 截至2025年6月末,华安基金公募管理规模达7488.84亿元,非货管理规模4480.78亿元,服务超1亿投资者 [5] - 公司固收业务突出,华安强化收益债券A基金过去一年收益率25.80%,在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中排名前0.02% [5] - 受权益市场震荡及基金费率改革影响,2024年华安基金营业总收入为31.1亿元,同比减少9.56%;净利润为9.1亿元,同比减少2.66% [6] 国泰海通证券整合背景 - 2022年国泰君安证券与海通证券合并成立国泰海通证券后,华安基金股权结构调整为国泰海通控股51% [5] - 2024年9月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启动合并,2025年3月完成交割,4月正式更名为国泰海通证券 [6] - 国泰海通目前参控股华安、海富通、富国三家基金公司,根据证监会"一参一控一牌"规则,整合势在必行 [6] - 2025年4月海富通基金已发生人事变动,原董事长路颖离任,由谢乐斌接任 [6]
华安基金,重大人事变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1:26
人事变动 - 华安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学华卸任,由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接任党委书记并将出任董事长 [1] - 现年60岁的朱学华或将退休 [1] - 徐勇将成为国泰海通证券旗下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整合的关键人物 [2][3] 徐勇职业背景 - 徐勇为复旦大学法学博士,职业生涯横跨实业、政府、保险及公募基金 [4] - 1990-1992年在上海钢铁汽车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4] - 1992-2003年在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任职11年 [4] - 2009-2022年在保险行业任职13年,曾任太保寿险、长江养老等公司高管 [4] - 2020年6月升任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4] - 2022年6月转战公募基金,7月出任招商基金总经理 [5] - 2024年5月离任招商基金总经理,市场传言将入职华安基金 [6] 公司整合背景 - 2024年9月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2025年4月更名为国泰海通证券 [6] - 国泰海通证券需要整合旗下公募资源,目前控股华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参股富国基金 [9] - 2025年7月25日国泰君安资管已宣布吸收合并海通资管 [9] - 证监会要求2026年2月前制定并上报子公司整合方案 [9] - 市场对华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的整合方案讨论最为热烈 [9] - 整合进程可能加快,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重组仅用时不到200天 [10] 华安基金概况 - 成立于1998年,为国内首批"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 [8] - 截至2025年7月30日管理规模超7000亿元,位列全市场第15位 [8] - 旗下共有285只基金,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178只,规模超1400亿元 [8] - ETF40只,规模超1300亿元 [8] - 2024年末总资产77.67亿元,净资产56.87亿元 [8] - 2024年营业收入31.1亿元,净利润9.1亿元 [8] - 2024年末管理资产规模7724亿元,同比增长14.4% [9] - 公募规模6931亿元,同比增长14.7% [9] - 非货公募规模4135亿元,同比增长17.5% [9] - 专户规模792亿元,同比增长11.3% [9] 员工变动 - 2025年7月21日华安基金员工532人,海富通基金355人 [10] - 7月31日华安基金员工降至505人,海富通基金降至351人 [10] - 10天内华安基金员工减少27人 [10][11]
华安基金,重大人事变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0:48
人事变动 - 华安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学华卸任,由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接任党委书记并将出任董事长 [1] - 徐勇为复旦大学法学博士,职业生涯横跨实业、政府、保险及公募基金,曾任职于上海钢铁汽车运输、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太平洋人寿保险及长江养老保险等机构 [3] - 徐勇2022年6月从保险行业转战公募基金,出任招商基金总经理,2024年5月离任后市场传言其将入职华安基金 [3] 公司整合背景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为国泰海通证券后,市场对旗下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的整合进度高度关注 [1] - 徐勇执掌华安基金后将成为整合的关键人物 [1][3] - 国泰海通证券需按证监会"一参一控一牌"政策整合旗下公募资源,目前同时控股华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参股富国基金 [7] 华安基金经营数据 - 华安基金为国内首批"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截至2025年7月30日管理规模超7000亿元,位列全市场第15位 [5] - 旗下共有285只基金,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合计178只规模超1400亿元,ETF40只规模超1300亿元 [5] - 2024年末华安基金总资产77.67亿元,净资产56.87亿元,营业收入31.1亿元,净利润9.1亿元 [5] - 2024年末管理资产规模7724.05亿元(同比+14.4%),公募规模6931.69亿元(同比+14.7%),非货公募规模4135.38亿元(同比+17.5%),专户规模792.36亿元(同比+11.3%) [7] 整合进展与预期 - 国泰海通证券需在2026年2月前制定并上报子公司整合方案,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的整合方案为市场讨论焦点 [8] - 国泰君安资管已启动吸收合并海通资管,其他子公司整合方案尚未明确 [9] - 市场预期整合进程或将加快,因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重组仅用时不到200天完成 [9] - 7月21日至31日华安基金员工从532人降至505人,海富通基金从355人降至351人,显示人员优化已开始 [9]
华安基金高层变动落定,朱学华卸任党委书记、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接棒
第一财经网· 2025-07-31 15:05
人事变动 - 华安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学华卸任党委书记职务,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已入职华安基金并接任该职,预计后续还将接任董事长 [1] - 徐勇近期刚结束招商基金的离任审计,近几日才正式加盟华安基金,相关任职流程还在进行中 [1] - 招商基金公告徐勇三年任期已满,因个人原因离任总经理职务 [2] - 朱学华出生于1965年,2014年9月出任华安基金董事长,掌舵近11年 [2] 公司发展 - 朱学华任职期间华安基金管理规模显著增长,从2014年三季度末的639.56亿元增长至2024年二季度末的7488.84亿元,增长10.7倍,行业排名从第18位升至第15位 [3] - 华安基金2022年完成股权结构调整,国泰海通证券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1% [3] - 2024年华安基金营业总收入31.1亿元,同比减少9.56%,净利润9.1亿元,同比减少2.66% [3] - 徐勇担任招商基金总经理近三年期间,该公司公募管理规模从7824.86亿元增长至9323.42亿元,增长近1500亿元,行业排名从第12位升至第9位 [4] 行业整合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后更名为国泰海通证券,原海通证券控股的海富通基金将面临资源整合 [4] - 合并前海通证券持有海富通基金51%股权和富国基金27.8%股权,国泰君安持有华安基金51%股权 [5] - 根据监管规定,同一主体可"一参一控一牌",国泰海通证券参控股的公募已超过监管要求 [5] - 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各有优势,华安基金管理规模是海富通基金的3.5倍,海富通拥有企业年金、养老基金和社保基金牌照优势 [5] - 两家基金公司整合方案仍在探讨中,尚未定论 [5]
华安基金十年老将李欣清仓式卸任,7只产品7人接手隐现仓促交接
搜狐财经· 2025-05-06 11:52
基金经理离任事件 - 华安基金权益老将李欣将于2025年5月6日清仓式卸任全部7只在管产品,管理总规模达80.16亿元[1][2] - 李欣在华安基金任职近十年,代表产品"华安智能装备主题A"任职回报223.04%,年化12.68%,"华安低碳生活A"总回报148.26%,年化15.96%[4][5] - 离任时点敏感,正值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整合前夕,且此前固收一姐孙丽娜刚于2025年3月17日清仓卸任[13] 产品交接情况 - 7只产品分别由7位不同基金经理接管,交接过程仓促,离任前未增聘基金经理[6] - 规模超10亿的4只产品合计74.18亿元,接任者存在管理经验不足问题:刘畅畅接管16.63亿产品但历史回撤大,栾超接管22.36亿产品但过往有-37%亏损记录,金拓首次管理20亿规模产品[7][8] - 两只小规模产品(2.49亿和1.87亿)由原共管基金经理接管,交接相对平稳[6] 持仓集中度风险 - 四只主力产品重仓股高度重合,中芯国际、聚辰股份等4只股票同时进入四只基金前十大[9][10][11][12] - 持仓占流通股比例较高:福光股份4.51%、茂莱光学4.51%、聚辰股份2.94%[13] - 集中调仓可能对相关个股股价造成冲击,尤其小市值公司受影响更大[13] 公司整合背景 - 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即将整合,市场猜测可能以华安为主体吸收合并,或保留社保牌照以海富通为主体合并[14] - 关键时点连续流失核心人才,固收和权益条线均现重大人事变动[13] - 整合方案未明确加剧管理层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公司稳定运营[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