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增值税退税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锂电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储能景气度延续
2025-10-19 23:58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锂电材料、储能、消费电池、风电(陆风、海风)、机器人、新能源车、固态电池、电力设备、可再生能源消纳、数据中心、光伏 [1][3][4][18][20][21] * **公司**: * **重点提及**:思源电器、尚太科技、紫建电子、中天科技、东方电缆 [1][3][4][7][15][16] * **其他提及**:大金重工、神马电力、四方股份、当升科技、博彦股份、宁德时代 [3][4][19][21] 核心观点与论据 思源电器:业绩超预期,增长动力强劲 * 公司三季报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超30%,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46%,超出市场预期(市场预期约8亿元)[1][5]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海外收入占比提升,从去年同期的25%提高到今年订单中的33%以上 [1][5] * 订单情况强劲,国内受益于西北大基地750建设需求和储能需求增长,海外订单增速维持在50%以上 [3][5] * 预计2025年全年利润28-30亿元,同比增速40%-50%,2026年业绩有望达37亿元以上,2027年预计可达45-50亿元 [1][6] 锂电材料:价格普涨,储能需求驱动 * 锂电材料价格近期持续上涨,六氟散单价超75,000元/吨,磷酸铁锂小单涨幅约500元/吨,负极小客户涨幅1,000-2,000元/吨 [7] * 涨价主要受国内储能需求超预期及年底抢装情绪刺激 [1][7] * 尚太科技四季度有望实现量利双击,单位盈利环比三季度将改善,是重点推荐标的 [1][7] * 出口管制政策下,配额制逻辑导致海外售价直线上升,保守估计海外单位盈利至少每吨1万元,若出货量达5万吨,将显著提升企业估值 [8] 消费电池:基本面强劲,AI硬件催化 * 消费电池市场近期回调,但基本面强劲,三季度开始回暖,例如冠宇三季报显示环比二季度有巨大涨幅 [11] * Meta眼镜发售预计将带动整个产业链需求爆发,对电池安全性及能量密度诉求更强 [3][11] * 紫建电子等公司迎来建仓或加仓机会,持续性预计延续到四季度末甚至明年上半年 [2][11] 风电行业:政策影响有限,海风前景明朗 * 陆风增值税退税取消,但模型计算显示陆风项目内部收益率仅减少0.5个百分点,从7.9%降至7.4%,对下游需求影响不大 [3][12][14] * 政策变化不会直接作用于风机销售端,对风机企业业绩和估值影响较小,长期前景稳定 [3][13] * 海风板块前景良好,海缆企业中天和东缆在浙江深远海、三山岛、唐山乐亭等多个项目中标 [3][15] * 预计2026年将成为海风从0到1的重要年份 [3][15] * 中天科技估值分析:预测2026年业绩20亿元,海缆业务给予25倍市盈率(支撑约500亿市值),光通信和陆缆业务给予15倍市盈率(对应约300多亿市值),整体估值可达850亿元左右 [16] 机器人与固态电池: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 机器人行业近期回调,但小鹏人形机器人发布和特斯拉股东大会将形成催化 [3][17] * 2025年至2026年属于机器人市场放量前夕,2026年可能实现从0到1或从1到10的增长 [17] * 固态电池领域有关碘化物的技术方案受关注,当升科技与博彦股份合作,宁德时代验证进展,美国关税对固态电池无影响 [4][18][19] 电力设备与可再生能源:政策驱动投资 * 最低消费比重意见稿提出对非电力可再生能源比例要求,强调电网需增加投资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20] * 当前光伏消纳问题突出,未来重点关注主干网升级及储能投资 [20] * 可持续能源相关框架性意见稿预计年底出台具体比例要求 [20] 其他重要内容 负极材料:关注度低但具反转潜力 * 负极材料市场关注度较低,但头部企业仍在盈利,并未出现全行业亏损 [9] * 长期格局和单位盈利能力值得看好,是中游环节中仅次于结构件的重要环节,当前交易拥挤度低 [9][10] * 若涨价落地将是重大利好,公司降本能力突出(如山西产能投产后电价降低) [10] 数据中心与光伏 * 数据中心方面,神马电力涉及与OpenAI合作,四方股份作为SST重点标的,显示发展潜力 [21] * 光伏板块继续推进反内卷策略,各家公司开会讨论涨价事宜 [21]
土地月报|成交规模延续同比回落,一线土拍热度仍维持高位(2025年8月)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30 09:48
核心观点 - 土地市场成交规模延续季节性低位并持续同比回落 但优质地块土拍热度继续保持 月末退税政策显著利好企业现金流和拿地信心 有助于下半年优质宅地土拍热度的维持 [4][7][8] 供求情况 - 供应建筑面积6592万平方米 环比增加6.6% 同比下降9.5% 供应规模连续三月增加 [4][10] - 成交建筑面积4074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14% 成交金额953亿元 同比下降16% [4][15] - 各能级成交建面均同比回落:一线下降59% 二线下降22% 三四线下降11% [6] - 成交金额方面:一线同比下降47% 二线下降23% 三四线下降3% [6] 市场热度 - 平均溢价率5.6% 为年内第二低点 [5][18] - 一线城市溢价率26.64% 刷新2025年月度溢价率新高 [5][18] - 二线城市平均溢价率2% 三线城市平均溢价率3% [5] - 深圳三宗优质宅地高溢价成交 宝安中心地块溢价35% [18][23] - 土地流拍率7% 维持在近年低位 [21] 政策影响 - 财政部、税务总局完善增值税退税政策 符合条件企业可退还新增留抵税额的60% [8][16] - 退税政策聚焦新拿地企业 相当于减轻约拿地金额5%的税费压力 [8][16] - 政策有望缩短房企留抵税额消化周期 从5年以上大幅缩短 [8][16] - 有助于促进优质新增供应 稳定新房销售热度和规模 [8][16] 重点地块成交 - 总价榜首位为深圳宝安中心宅地 成交总价86亿元 溢价35% [23][24] - 单价榜首位为深圳宝安中心宅地 楼板价59586元/平方米 [26][27] - 两榜20个席位来自12个城市 分布趋于分散 [23] - 深圳龙华民治地块楼板价35030元/平方米 溢价15% [26][27] 后市展望 - 城市更新和土地收储持续改善供给侧确定性 [7][12] - 各地加强供给侧管理 支持存量用地盘活和"商改住"转换 [12] - 优质宅地供应预计增加 更多存量用地将转为有效新增供应 [12] - 行业融资环境有望持续改善 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高质量新房建设成为市场止跌回稳两大动能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