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策略

搜索文档
短期理财产品现诱人收益率是实力爆发还是营销策略
中国证券报· 2025-07-08 04:52
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 - 近期多只R2级短期持有型理财产品收益率显著上升,部分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10%左右,例如交通银行"交银理财灵动慧利9号7天持有C"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为9.63% [1] - 收益率走高主要受短债市场行情向好推动,部分产品通过释放底层资产浮盈或采用"固收+"策略增厚收益 [1][2] - 部分新发产品通过"新品打榜"策略在初期配置优质资产并免除费用,短期内拉高年化收益率以吸引投资者,例如杭州银行一款新发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7.22% [3] 产品结构与策略分析 - R2级理财产品底层资产以债券为主(占比超80%),部分配置少量权益类(0%-5%)和金融衍生品类资产(0%-1%),例如交通银行产品通过国债期货套期保值 [2] - "固收+"策略成为增厚收益的重要手段,兴银理财一款产品通过少量权益资产配置实现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8.642% [2] - 开放式短期产品对底层资产波动更敏感,收益率波动明显高于封闭式产品 [3] 行业趋势与公司动态 - 低利率环境下理财公司"多资产多策略"优势显现,兴银理财提出从单一资产向多元资产、多策略转型,通过债券、股票、黄金等低相关性资产构建全天候组合 [4][5] - 未来产品布局方向包括:以纯固收为基本盘,拓展"+REITs、+转债、+黄金、+期权"等"固收+"变体,并通过分红型产品转化净值增长为现金流 [5] - 理财公司需强化投研能力,结合投资者需求创新差异化产品,例如通过"固收+非标"策略在严控比例下布局高收益项目 [5][6]
中银量化多策略行业轮动周报-20250704
中银国际· 2025-07-04 23:09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S1 高景气行业轮动策略(周度)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分析师一致预期数据构建盈利景气度追踪模型,从三个维度描述盈利景气度变化趋势[1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构建三大类因子: - 净利润预期同比与预期ROE相关指标(3-5年赛道概念) - 景气度变化因子(季度变化,反映中短期景气度变化) - 短期情绪因子(月度变化,反映景气度变化斜率) 2. 以"单因子年化超额>3%"筛选备选因子 3. 通过"分层聚类法"将备选因子分为8类,优选每类中超额收益最高的因子 4. 进行rank等权复合形成复合因子 5. 剔除估值过高行业后,每周选取因子值最高的3个行业等权持有[16] 2. S2 隐含情绪动量追踪策略(周度)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剥离"预期内情绪"获取"未证伪情绪",构建动量策略[1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将行业日度收益率对日度换手率变化率进行截面回归,残差即为"未证伪情绪" 2. 逐日计算各行业"未证伪情绪收益率"得到累计净值 3. 构建半个月和12个月动量因子 4. 将两者等权rank复合得到复合因子 5. 剔除估值过高行业后,每周选取因子值最高的3个行业等权持有[20] 3. S3 宏观风格轮动策略(月度)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宏观指标与行业风格相关性预判风格多空,再映射至行业[2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从"经济增长"等5个维度优选宏观指标 2. 从三个维度刻画宏观指标:历史中枢定位、超预期、边际变动 3. 计算行业在基本面、估值等维度的因子暴露 4. 通过截面回归估算风格因子预期多空收益率 5. 筛选出估值、Beta、波动率、动量四个风格因子 6. 构建等权投票打分器预测风格多空 7. 将风格多空预测乘以行业暴露度得到行业得分 8. 每月选取总分最高的6个行业等权持有[23] 4. S4 中长期困境反转策略(月度)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行业2年内动量效应和3年以上反转效应特征构建复合策略[2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构建三个因子: - "1年动量"因子(剔除最近1个月收益) - "2-3年反转"因子 - 旬度截面低换手率因子 2. 将三因子等权rank复合 3. 每月选取最优的5个行业等权配置[28] 5. S5 基于资金流的行业轮动策略(月度) - **模型构建思路**:从主力资金流向和尾盘资金流向两个维度构建策略[2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机构单净买入金额"3个月移动平均与绝对值移动平均的比值 2. 统计尾盘资金流入的市值占比和成交额占比 3. 计算两个比例的月度差分并等权rank复合 4. 每月选取资金流入强度最高的5个行业等权配置[30] 6. S6 财报因子失效反转行业轮动策略(月度)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因子有效性均值回复理论构建策略[3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筛选年化超额超过5.5%的"长期有效因子" 2. 从中筛选连续4个月跑输基准的"短期失效因子" 3. 按大类筛选窗口内年化超额最高的因子等权zscore复合 4. 若无满足条件的因子,则放宽至连续3个月跑输基准 5. 仍无则从"长期有效因子"中按大类选取最高超额因子复合 6. 每月选取因子值最高的5个行业等权配置[36] 7. S7 多因子打分复合行业轮动策略(季度) - **模型构建思路**:从动量、流动性、估值和质量四个维度优选因子构建策略[3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剔除中证800权重低于2%的行业 2. 从四个维度中各优选2个因子: - 动量:1年和3年收益率动量 - 流动性:自由流通股本换手率及其季度变化 - 估值:股息率3年排名百分位和PB边际变化 - 质量:ROE季度变化和明年预期ROE 3. 进行等权rank复合 4. 每季度选取因子值最高的5个行业等权配置[40] 8. 中银波动率控制复合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使用"单策略负向波动率倒数"进行资金分配[4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策略日度收益率下跌交易日的波动率: $$D=\{r_{i}|r_{i}<0,i=1,2,\ldots,T\}$$ $$\sigma_{D}={\sqrt{{\frac{1}{n-1}}\sum_{r_{i}\in D}\left(r_{i}-{\frac{1}{n}}\sum_{r_{i}\in D}r_{i}\right)^{2}}}$$ 2. 计算负向波动率的倒数并归一化得到资金配置比例 3. 按不同频率调仓: - 季度:对所有7个策略调仓 - 月度:对6个周月频策略调仓 - 周度:对2个周频策略调仓[46] 4. 将策略权重映射至行业权重[49]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S1 高景气轮动策略 - 近一周绝对收益:3.1%,超额:1.8% - 近一月绝对收益:5.2%,超额:1.8% - 年初至今绝对收益:6.4%,超额:-1.8%[65] 2. S2 隐含情绪动量策略 - 近一周绝对收益:-1.1%,超额:-2.4% - 近一月绝对收益:7.6%,超额:4.2% - 年初至今绝对收益:13.8%,超额:5.6%[65] 3. S3 宏观风格轮动策略 - 近一周绝对收益:0.0%,超额:-1.3% - 近一月绝对收益:5.9%,超额:2.5% - 年初至今绝对收益:10.8%,超额:2.7%[65] 4. S4 中长期困境反转策略 - 近一周绝对收益:2.0%,超额:0.7% - 近一月绝对收益:5.5%,超额:2.1% - 年初至今绝对收益:12.9%,超额:4.8%[65] 5. S5 资金流策略 - 近一周绝对收益:0.4%,超额:-0.9% - 近一月绝对收益:4.1%,超额:0.7% - 年初至今绝对收益:7.9%,超额:-0.2%[65] 6. S6 财报因子失效反转策略 - 近一周绝对收益:0.7%,超额:-0.6% - 近一月绝对收益:0.8%,超额:-2.6% - 年初至今绝对收益:8.7%,超额:0.6%[65] 7. S7 传统多因子打分策略 - 近一周绝对收益:3.0%,超额:1.7% - 近一月绝对收益:8.2%,超额:4.8% - 年初至今绝对收益:12.0%,超额:3.9%[65] 8. 波动率控制复合策略 - 近一周绝对收益:1.4%,超额:0.1% - 近一月绝对收益:5.3%,超额:1.9% - 年初至今绝对收益:10.1%,超额:2.0%[65] - 当前策略权重: - S1:14.3% - S2:10.5% - S3:8.1% - S4:21.0% - S5:15.0% - S6:12.2% - S7:18.9%[58]
华映资本拓展“工具箱”:坚守早期,试水多策略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20:10
基金管理行业趋势 - 基金管理行业面临管理费减少的挑战,行业正在探索"管理费+Carry"模式的可持续性 [1][2] - 行业加速能力升级,重点培养经营能力和并购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 [2] - 资本市场迎来政策暖风,投资升温、信心修复、节奏加快,2025年被视为关键行动年份 [7] 华映资本战略方向 - 公司以数字化为主线,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投资方向 [4] - 投资方法论不固化阶段,从技术、产业、市场角度划分"定义权、主导权、参与权"三维度 [6] - 配置20%-30%资金用于创投之外的探索,同时长期坚守早期投资领域 [10] 能力建设与工具创新 - 打造"多元资金工具箱",包含股权投资(VC/大比例投资/并购)和多策略投资(接续份额/可转债/供应链金融) [9] - 强化经营能力和并购能力,通过资产运营与资金管理双轮驱动提升商业化能力 [7][9] - 2024年与扬州合作设立5亿元先进智能制造母基金,并迅速完成扩募 [10] 投资动态与市场观察 - 2025年上半年投资规模达2024年全年的3倍,显示加速布局 [10] - 科技赛道受创投资金追捧,消费板块资金供给回升,出现合理估值窗口期 [7] - 未来五年存在中小企业规模化、家族企业职业化等带来的行业整合并购机会 [7] 合作伙伴与政策支持 - 扬州市政府提出打造产业科创名城,与公司合作推动科技创新 [2][10] - 基金出资人包括市场化母基金(如元禾辰坤)及地方政府投资基金 [10] - 元禾辰坤预判股权投资逻辑变革,未来十年将探索崭新模式 [8]
国泰海通|非银:权益自营激荡三十年,“OCI加”是新起点——券商大自营业务系列专题之二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1 18:40
报告导读: 同一屋檐下,过去若干年固收自营和权益自营演化出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权 益自营较早开启策略交易转型,当前推进 OCI+ 化,新时期有新起点、也有新使命。 激荡三十年,权益自营探索了两阶段的转型。 本文聚焦于权益自营业务的研究(不含权益客需业务)。权 益自营与券商诞生几乎相伴而行, 1996 年确立为牌照业务后可投范围逐步规范并扩容。回顾历史,行业 权益自营探索了两阶段的重要转型: 1 )探索多策略交易: 2010 年前后,部分券商如中信证券、华泰 证券率先提出以多策略、量化模式开展自营交易,探索稳健中性的收益来源; 2 )增配高股息 OCI 策 略: 2022 年以来通过 FVOCI 账户增配红利资产逐步成为行业共识,参与券商的广度和深度均在持续提 升。 此外,亦有部分券商探索公司或部门层面的大类资产配置 , 如全天候策略等。适应模式的变化,部 分券商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演化出独立的策略交易部门、多资产配置部门、甚至 OCI 投资部门,亦或 大自营部门的整合。 投资建议:转型期、变革期,不确定性中找确定性,建议配置综合优势显著的头部券商,关注权益自营弹 性较强的中小券商。 按照 2.5% 净股息率测 ...
解码6000亿固收矩阵的“绝对收益”信仰
聪明投资者· 2025-06-27 14:16
资产配置与分散投资 - 资产配置被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和马科维茨称为投资中唯一的"免费的午餐",关键在于有效分散到负相关或低相关性的资产上[1] - 有效分散在市场波动时作用显著,如2025年4月7日全球市场因特朗普关税政策回调时,招银理财产品仅7个交易日就修复回撤并创新高[1] - 招银理财成立于2023年9月1日的招睿嘉裕日开360天产品在2025年4月7日市场回调中表现稳健[1] 招银理财产品表现 - 嘉裕系列代表产品嘉裕日开180天(109401A)截至2025年6月25日累计涨幅8.8%,年化3.4%,最大回撤-0.64%[2] - 智远系列代表产品智远370天日开(109361A)累计涨幅2.62%,年化6%,最大回撤-0.07%[2] - 嘉裕系列产品在2024年1月权益市场调整时平均权益仓位仅1%-2%,净值持续创新高[29] 投研体系与团队架构 - 债券投资部管理规模约6000亿,覆盖短债、债+非标、固收+等产品[8] - 研究部覆盖宏观、信用、策略等6大类,服务于全公司债券研究[8] - 团队采用"小团队"模式,由1名投资经理+1名助理+3-4名研究员构成[16] - 公司自主搭建多资产管理系统,提供头寸管理、实时监控等功能,被内部称为"全理财子里最好的系统之一"[10] 投资策略与风控 - 嘉裕系列采用"下行波动率控制模型",回撤达阈值时强制减仓[24] - 债券配置以信用债为底仓(40%-50%),配合期限匹配、对冲策略和量化止损[25] - 权益仓位40%-60%投向内部委内团队,剩余通过ETF灵活调整[26][27] - 智远系列采用价值50滤波策略,债券部分回撤达20bp即降久期[41] 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 区分外生变量(如特朗普关税)和内生变量,采取不同应对策略[47] - 2025年配置重点放在红利和黄金,黄金早期配置贡献较大收益[49] - 一季度抓住DeepSeek和中美关税影响下的建仓机会,3月大幅加仓[52] - 展望认为股债市场均需"震荡市"思维,股票侧重阿尔法挖掘,债券以稳健票息为主[53] 产品定位与竞争优势 - 产品定位绝对收益目标,不追求相对排名,注重持有人体验[13] - "全+福"系列是多年核心优势的集大成之作,为持有人提供确定性[5] - 竞争优势体现在投研+科技双轮驱动,以及精细化的团队协作模式[8][10] - 通过系统固化纪律,用协作抵御市场无常,实现净值稳定上升[57]
21专访|宁银理财董事长杨丽:应对低利率,加速推进主动管理策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8:48
债市行情与理财产品表现 - 2023年以来国内债券市场处于收益率下行通道 10年国债收益率从2023年初的2 9%降至当前1 7%以下 [1][5] - 2025年债市行情有望延续 银行理财固收投资面临友好市场环境 但需关注有效需求不足 企业经营困难等经济问题 [3]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 降准降息预期为债市提供支持 海外关税政策等外部因素可能影响出口表现 [4] 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增强策略 - 构建"基础收益"底仓 以高信用等级债券 同业存单 银行存款为核心收益来源 [5] - 信用债精耕策略 通过一二级市场跟踪 适时参与中高等级中等久期信用债投资 [6] - 杠杆套息策略 利用低成本融资与目标资产利差 动态平衡杠杆率与资金波动风险 [6] - 利率债波段交易 依赖投研团队对宏观经济数据 货币政策信号的深度挖掘 [6] - 适度参与衍生工具 如国债期货 TRS CLN等 对冲利率和信用风险 [7] - 固收+资产增强 通过可转债等多元资产嫁接 捕捉股债市场双重红利 [7] 理财产品设计与客户需求满足 - 打造"低波动性+高稳定性"底仓 结合收益增强策略实现长期可观收益 [10] - 建立差异化产品线 覆盖R1至R5风险等级 满足不同风险收益偏好客户 [10] - 通过动态创新响应市场变化 在风险收益平衡 客户需求适配和服务能力间寻找最优解 [13] - 宁银理财形成现金管理类和"欣 享 赢 耀"四条产品主线 覆盖不同风险收益需求 [13] 投资者教育与客户陪伴 - 采用情景剧 音频 小视频 市场点评等多种形式开展投教工作 [11] - 建立微信渠道服务号 赋能客户经理掌握产品和市场信息 [12] - 加强客户陪伴 在市场调整时通过拜访 答疑会等方式增强投资者信心 [12] 公司产品特色与市场定位 - 宁银理财持续拓展产品体系深度 布局固收+ 混合类 权益类等多元化策略 [13] - 精细化投资管理提升产品抗风险能力 坚守绝对收益目标核心 [14] - 构建动态客户画像 针对性推介理财方案 实现"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客户" [14]
21对话|山证资管李宏宇:在150万亿大生态里重新定义资管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20:02
行业格局与券商资管定位 -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从130万亿增长至150万亿,其中公募基金、保险资管和银行理财规模达30万亿级,信托和私募基金规模在10-30万亿级,券商资管规模在10万亿以下[4] - 券商资管核心客群为高净值客户,业务范围广阔但战略方向分散,具备直接投资和资产配置双重核心能力[4][5] - 券商资管产品结构可覆盖股票、债券、非标、衍生品等基础资产,并能投资150万亿同业中的大部分产品[5] 山证资管战略规划 - 公司采用"一二二"战略:以固收为基、以公募绝对收益与资管多资产多策略为重点突破、以主动权益与国际化业务为两翼[6]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总管理规模573亿元,公募占比43%,资管占比57%,纯债类产品近五年收益率排名40/111,今年以来排名10/152[7] - 产品线涵盖固收、绝对收益、主动权益、多策略和投行资管五大类,固收产品线因业绩稳定规模占比突出[8] 产品与客户策略 - 公募业务围绕普惠金融需求,强化固收和权益产品基准定位,建立基金经理量化管理和长效考核机制[8] - 资管业务通过FOF和MOM产品系列满足客户复杂需求,战略性布局多资产多策略领域[9] - 570亿规模中机构客户220亿,零售客户占比均衡,定位为"客户财富管理长期可信赖伙伴和多资产多策略管理专家"[10] 运营方法论 - 核心方法论为精准挖掘客户需求、全市场寻找匹配策略、工业化数智化高效匹配三者结合[11] - 动态建立客户需求数据库和投资策略组装平台,降低主观建议倾向,突出客户自主选择[12] - 倡导"以义制利"价值观,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客户回报转变,响应监管高质量发展要求[13] 2025年投资机会 - 传统赛道机会集中于大消费板块(健康消费、银发经济)和政策驱动的新质生产力赛道(AI、半导体、数据要素)[14] - 宽基指数欠配行业如银行、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等可能迎来配置资金涌入[15] - 资产配置策略为"固收为基、多元战略、发展两翼",固收加强利率量化策略,资管重点布局商品、期权、跨境等策略[15][16]
【期货热点追踪】多重利好共振下,马棕油小幅走高,机构预计做多策略的底层逻辑何在?分析师预期支撑与阻力位在.....
快讯· 2025-06-18 20:12
期货热点追踪 相关链接 多重利好共振下,马棕油小幅走高,机构预计做多策略的底层逻辑何在?分析师预期支撑与阻力位 在..... ...
工银瑞信主动量化团队:多视角、多资产、多因子、多策略的制胜之道
信达证券· 2025-06-16 15:02
报告核心观点 - 工银瑞信主动量化团队践行“多视角、多资产、多因子、多策略”的4M多元化理念,由焦文龙带队,具备分工科学、因子策略储备深厚等竞争优势,规模承载能力充裕,产品/策略相关性低,值得关注 [2][12][13] 工银瑞信主动量化投资团队 多视角 - 团队成员背景复合多元,在大类资产和宏/中/微观维度高效协作,从业经历丰富,有助于形成多元有效观点 [14][15] 多资产 - 管理资产丰富,建立多资产分析框架,提出ARC投资导航系统,为产品提供确定性投资决策支持 [14] 多因子 - 因子开发遵循预测有效性与逻辑独立性双准则,构建多层次选股因子池,借助前沿算法提炼选股能力,控制组合风险暴露 [14][25] 团队架构与成员 - 团队由4名基金/投资经理和3名研究员构成,焦文龙统筹领导,成员各有所长、梯队合理 [3] - 焦文龙经验丰富,能力圈广泛,在管产品风格特色鲜明,策略同质化低 [3][18][19] 量化投研体系 - 构建以多因子协同等为核心的量化投研体系,通过低相关性设计提升因子入库有效性 [25] - 形成成熟完备的量化投研框架,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分为投前、投中、投后步骤 [26][29] “主观+量化”融合 - 主观投资与量化策略互补,团队注重二者深度融合,借力内部主观投研人员,内部注重定性思维 [30][31] - 研发主动量化投研平台,实现投研一体化,提升效率,未来支持“零代码”化 [32] 工银瑞信主动量化产品线 产品线概览 - 以基本面量化、指数增强为主,规模占比超80%,各品类有细分子策略,产品遵循收益风险匹配逻辑 [5][35][36] 指数增强 - 依托成熟体系与平台优势,通过基金经理调整与策略迭代提升超额,近期表现优异 [42][52] 基本面量化 - 具备smart beta特色,形成立体化布局,产品线组合运作分四步,部分产品以“固收+量化增强股票组合”形式呈现 [54][55][57] 量化对冲 - 聚焦低风险绝对收益策略,两只核心产品定位差异化,“924”后跑赢同类,为投资者提供低波动资产配置工具 [67][68] 圆桌实录 投资框架与特色 - 投资理念注重长期思维、均衡配置,采取定量与定性结合框架,特色为多视角、多资产、多因子、多策略 [74][75][76] 因子及策略储备 - 因子库入库标准严格,构建方法包括人工和算法挖掘,实盘策略结合量化多因子模型与深度学习 [78][79] 因子或策略失效问题 - 重视策略实战有效性,通过严格回测、模拟盘跟踪和有效性验证构建策略 [84] alpha策略回撤应对 - 不轻易判断因子失效,定期观察因子表现,对因子进行相应处理,出库因子可重新入库 [86] 分域选股理念 - 认为不同股票池和因子类型存在差异,采取分域训练,拆分任务搭建子模型 [88][89] 基金管理人基本情况 - 工银瑞信基金成立于2005年6月,依托强大背景,提供多元化财富管理服务,业务资格全面,产品种类丰富,管理规模领先 [91][92]
年薪给到“数千万美元”!华尔街为明星交易员“抢破头”
华尔街见闻· 2025-06-15 18:08
Liu年仅30出头,曾在Marshall Wace因精准押注科技股脱颖而出,引发Citadel、Millennium、Balyasny等顶级对冲基金激烈哄抢,最终是Steve Cohen成功将 其纳入麾下。一位知情人士形容这场挖人大战"就像在拍卖会上竞价名画"。 这场争夺战背后,是华尔街崛对"顶级赚钱机器"的激烈争夺。在多策略对冲基金迅猛崛起的背景下,对冲基金界现在最稀缺的不再是资金,而是能持续赚钱的 脑子。 本文是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内容整理。 "能持续赚钱的脑子",才是华尔街最贵的资产 对冲基金争抢顶级交易员的方式很直接,不断抬高薪酬上限。一些明星投资经理年薪可达数亿美元,虽他们不为公众所熟知,却在业内堪称"价比黄金"的稀缺 资源,薪酬水平可与华尔街CEO比肩。 这场抢人大战的背后,是多策略对冲基金崛起所带来的人才饥渴。这类基金结构类似蜂巢,由多个半独立团队组成,各自独立操盘, 且对交易员的要求远高于 传统基金 。 传统对冲基金靠长期持仓、扛波动获取回报,而多策略基金强调高频次、短周期、稳定盈利。持仓周期通常仅几周或几个月,容错率极低,要求操盘手像"稳 定输出的机器"。更理想的交易员还需具备"带兵打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