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策略

搜索文档
行业配置策略月度报告(2025/10):10月行业配置重点推荐电新、有色金属、通信行业-20251009
华福证券· 2025-10-09 23:13
核心观点 - 报告提出三种行业配置策略并给出2025年10月的具体行业推荐 动态平衡策略推荐计算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通信、农林牧渔、钢铁行业[2][3] 宏观驱动策略推荐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消费者服务、汽车、石油石化行业[4] 多策略推荐房地产、建筑、银行、医药、通信、非银行金融、纺织服装、传媒行业[5] - 2025年9月A股市场整体上涨 创业板指数收益率达12.04% 表现最佳 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收益率分别为3.20%、5.23%、1.83%[12] - 行业拥挤度分析显示 煤炭、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025年9月出现多个拥挤触发提示[5] 市场回顾 - 2025年9月主要市场指数均录得正收益 其中创业板指数涨幅最大为12.04% 中证500指数上涨5.23% 沪深300指数上涨3.20% 中证1000指数上涨1.83%[12] - 2025年9月中信一级行业中收益排名前5的行业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电子、房地产、汽车行业 收益排名后5的行业为银行、国防军工、非银行金融、商贸零售、食品饮料行业[13] - 不同策略排名靠前的行业特征各异 动态平衡策略前三位为计算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 宏观驱动策略前三位为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 多策略前三位为房地产、建筑、银行[15] 宏观驱动策略表现与跟踪 - 宏观驱动策略自2016年初至2025年9月30日 综合模型超额年化收益率4.88% 超额波动率7.16% 信息比率0.68 最大回撤9.51% IC均值4.54% ICIR 16.73% 年化换手3.14倍[4][20] - 2025年9月宏观驱动策略绝对收益4.64% 超额收益为3.35% 2025年以来至9月30日 综合模型绝对收益23.92% 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11.44% 在主动权益基金中排名66.80%[4][42] - 当前经济扩散是相对最重要的宏观驱动要素 其重要性为121.16% 模型在2025年10月份推荐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消费者服务、汽车、石油石化 相比上一期推荐行业未调整[35][38] - 行业对宏观因子的响应分析显示 食品饮料行业主要受通胀驱动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主要受通胀驱动 有色金属行业主要受流动性驱动 汽车行业主要受经济驱动 石油石化行业主要受经济驱动[41] 动态平衡策略表现与跟踪 - 动态平衡策略自2015年初至2025年9月30日策略年化绝对收益18.00% 年化相对收益12.08% 信息比率为1.77 相对最大回撤为10.18%[3][23] - 2025年9月动态平衡策略绝对收益5.68% 跑赢基准 超额收益为4.64% 2025年以来至9月30日 动态平衡策略绝对收益23.80% 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11.56% 在主动权益基金中排名67.40%[3][50] - 模型在2025年10月份推荐行业为计算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通信、农林牧渔、钢铁 相比上一期推荐行业调入钢铁 调出轻工制造[3][46] 多策略行业配置表现与跟踪 - 多策略自2011年5月3日至2025年9月30日相对收益年化6.66% 信息比0.94 超额最大回撤13.03% 今年以来至2025年9月30日相对行业等权超额收益-3.92%[5][28] - 相对动量优化的风险平价模型截至2025年9月30日 推荐2025年10月在相对价值策略上赋予较高权重约53.26% 在动量景气策略和核心资产策略上分别配置约38.37%和8.37%的权重[52] - 多策略2025年10月推荐房地产、建筑、银行、医药、通信、非银行金融、纺织服装、传媒行业 相比上一期调入房地产 调出石油石化 行业权重分配显示房地产、建筑、银行各占17.75% 医药占15.58% 通信和非银行金融各占12.79%[5][54][58] - 多策略行业配置9月绝对收益0.17% 超额收益-0.73% 2025年以来至9月30日 多策略绝对收益15.66% 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19.70% 在主动权益基金中排名81.30%[5][58][61] 行业拥挤度提示 - 行业拥挤度因子通过价格乖离成交量加权、上涨交易额占比、领涨牵引、流通市值换手率四个定量因子刻画行业交易过热情况[64] - 2025年9月拥挤度因子在各行业拥挤提示触发数量适中 煤炭、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汽车行业上有多个拥挤触发提示 具体触发日期分布在9月不同时间段[67]
解码6000亿固收矩阵的“绝对收益”信仰
聪明投资者· 2025-06-27 14:16
资产配置与分散投资 - 资产配置被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和马科维茨称为投资中唯一的"免费的午餐",关键在于有效分散到负相关或低相关性的资产上[1] - 有效分散在市场波动时作用显著,如2025年4月7日全球市场因特朗普关税政策回调时,招银理财产品仅7个交易日就修复回撤并创新高[1] - 招银理财成立于2023年9月1日的招睿嘉裕日开360天产品在2025年4月7日市场回调中表现稳健[1] 招银理财产品表现 - 嘉裕系列代表产品嘉裕日开180天(109401A)截至2025年6月25日累计涨幅8.8%,年化3.4%,最大回撤-0.64%[2] - 智远系列代表产品智远370天日开(109361A)累计涨幅2.62%,年化6%,最大回撤-0.07%[2] - 嘉裕系列产品在2024年1月权益市场调整时平均权益仓位仅1%-2%,净值持续创新高[29] 投研体系与团队架构 - 债券投资部管理规模约6000亿,覆盖短债、债+非标、固收+等产品[8] - 研究部覆盖宏观、信用、策略等6大类,服务于全公司债券研究[8] - 团队采用"小团队"模式,由1名投资经理+1名助理+3-4名研究员构成[16] - 公司自主搭建多资产管理系统,提供头寸管理、实时监控等功能,被内部称为"全理财子里最好的系统之一"[10] 投资策略与风控 - 嘉裕系列采用"下行波动率控制模型",回撤达阈值时强制减仓[24] - 债券配置以信用债为底仓(40%-50%),配合期限匹配、对冲策略和量化止损[25] - 权益仓位40%-60%投向内部委内团队,剩余通过ETF灵活调整[26][27] - 智远系列采用价值50滤波策略,债券部分回撤达20bp即降久期[41] 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 区分外生变量(如特朗普关税)和内生变量,采取不同应对策略[47] - 2025年配置重点放在红利和黄金,黄金早期配置贡献较大收益[49] - 一季度抓住DeepSeek和中美关税影响下的建仓机会,3月大幅加仓[52] - 展望认为股债市场均需"震荡市"思维,股票侧重阿尔法挖掘,债券以稳健票息为主[53] 产品定位与竞争优势 - 产品定位绝对收益目标,不追求相对排名,注重持有人体验[13] - "全+福"系列是多年核心优势的集大成之作,为持有人提供确定性[5] - 竞争优势体现在投研+科技双轮驱动,以及精细化的团队协作模式[8][10] - 通过系统固化纪律,用协作抵御市场无常,实现净值稳定上升[57]
工银瑞信主动量化团队:多视角、多资产、多因子、多策略的制胜之道
信达证券· 2025-06-16 15:02
报告核心观点 - 工银瑞信主动量化团队践行“多视角、多资产、多因子、多策略”的4M多元化理念,由焦文龙带队,具备分工科学、因子策略储备深厚等竞争优势,规模承载能力充裕,产品/策略相关性低,值得关注 [2][12][13] 工银瑞信主动量化投资团队 多视角 - 团队成员背景复合多元,在大类资产和宏/中/微观维度高效协作,从业经历丰富,有助于形成多元有效观点 [14][15] 多资产 - 管理资产丰富,建立多资产分析框架,提出ARC投资导航系统,为产品提供确定性投资决策支持 [14] 多因子 - 因子开发遵循预测有效性与逻辑独立性双准则,构建多层次选股因子池,借助前沿算法提炼选股能力,控制组合风险暴露 [14][25] 团队架构与成员 - 团队由4名基金/投资经理和3名研究员构成,焦文龙统筹领导,成员各有所长、梯队合理 [3] - 焦文龙经验丰富,能力圈广泛,在管产品风格特色鲜明,策略同质化低 [3][18][19] 量化投研体系 - 构建以多因子协同等为核心的量化投研体系,通过低相关性设计提升因子入库有效性 [25] - 形成成熟完备的量化投研框架,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分为投前、投中、投后步骤 [26][29] “主观+量化”融合 - 主观投资与量化策略互补,团队注重二者深度融合,借力内部主观投研人员,内部注重定性思维 [30][31] - 研发主动量化投研平台,实现投研一体化,提升效率,未来支持“零代码”化 [32] 工银瑞信主动量化产品线 产品线概览 - 以基本面量化、指数增强为主,规模占比超80%,各品类有细分子策略,产品遵循收益风险匹配逻辑 [5][35][36] 指数增强 - 依托成熟体系与平台优势,通过基金经理调整与策略迭代提升超额,近期表现优异 [42][52] 基本面量化 - 具备smart beta特色,形成立体化布局,产品线组合运作分四步,部分产品以“固收+量化增强股票组合”形式呈现 [54][55][57] 量化对冲 - 聚焦低风险绝对收益策略,两只核心产品定位差异化,“924”后跑赢同类,为投资者提供低波动资产配置工具 [67][68] 圆桌实录 投资框架与特色 - 投资理念注重长期思维、均衡配置,采取定量与定性结合框架,特色为多视角、多资产、多因子、多策略 [74][75][76] 因子及策略储备 - 因子库入库标准严格,构建方法包括人工和算法挖掘,实盘策略结合量化多因子模型与深度学习 [78][79] 因子或策略失效问题 - 重视策略实战有效性,通过严格回测、模拟盘跟踪和有效性验证构建策略 [84] alpha策略回撤应对 - 不轻易判断因子失效,定期观察因子表现,对因子进行相应处理,出库因子可重新入库 [86] 分域选股理念 - 认为不同股票池和因子类型存在差异,采取分域训练,拆分任务搭建子模型 [88][89] 基金管理人基本情况 - 工银瑞信基金成立于2005年6月,依托强大背景,提供多元化财富管理服务,业务资格全面,产品种类丰富,管理规模领先 [91][92]
华金证券华一:从加资产到加收益,“固收+”如何满足市场高收益需求?丨对话资管30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9:05
资管行业现状与趋势 - 资管市场进入低利率、高波动时代,需依靠技术化管理投资和产品[1] - 低利率环境明显,长期限高收益资产已到期,理财平滑净值技术被监管禁止[1] - 资管行业早期是信贷溢出,"资管新规"后开启净值化转型,机构经历探索与收敛[1] - 债券市场低利率、高波动,股票波动性下降但行业轮动迅速[4] - 全球资产交易呈现高波动特征,黄金是今年唯一有明显上涨趋势的资产[4] 资管机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产品分类和客户分层是关键挑战,需为不同客户提供合适产品[5] - 低波低收益产品供给充足且同质化,高收益弹性产品供给稀缺[5] - 目标成为替代过去信托的高收益资产管理人,提供3.5%-5%收益[5] - 中小资管机构有机会在固收之外寻找超额收益[2] 华金证券资管的投研布局 - 投研团队分为固收、创新(REITs)和多策略三个核心团队[6] - 固收团队负责纯债、国债期货,创新团队管理30亿规模REITs产品[6] - 多策略团队覆盖可转债、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及创新品种,探索收益互换模式[6] 华金证券的产品与策略 - 产品以固收为基础,包括货币类、短期开放类及多种"固收+"组合[9] - "固收+衍生品"策略通过国债期货对冲风险,追求稳定绝对收益[9] - 目标形成全天候多策略产品货架,涵盖多期限和多资产类别[9] - 对比公募基金,华金证券追求绝对收益,投资范围更广(如衍生品)[7] - 对比银行理财,华金证券在商品期货投资上具有差异化优势[7] 华金证券的战略定位 - 定位为垂直细分领域的宏观配置资管专家,提供固收之外的超额收益[10] - 未来重点布局REITs、可转债和以衍生品为核心的大类资产配置[11] - 关键能力是选择资产的能力,需跟踪各类资产供需平衡表和市场机遇[12] 市场机会与投资策略 - 看好黄金回调后的机会,因市场不确定性和去美元化趋势[13][14] - 关注农产品(如三油两粕)、有色金属(如铜)及产能过剩品种[13] - 投资策略为多策略价差交易,自上而下选资产类别,等待市场机会[15] - 波动性大于趋势性的阶段尚未过去,需耐心等待[15]
全球秩序重构下如何优化资产配置?50余位公私募、券商、保险等行业优秀代表畅聊风险应对及组合构建!|财富·中国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3 13:54
投资策略与市场观点 - 面对全球关税冲击,投资方向更聚焦自主可控的科技线,以及扩内需、促消费的防御性板块 [1][16] - 多策略产品相较于中性策略和指数增强策略,具有风险可控和收益表现更优的优势,指数增强策略在市场极端情况下可能下跌40% [1] - 在政策刺激带来估值修复的交易逻辑下,对权益类资产机会持中性乐观态度,选对行业、题材和标的非常重要 [30] - 通过配置指数ETF来表达观点并进行波段交易,是应对投研覆盖不足的一种方式 [30] - 量化产品提升收益风险比最有效的方式是加入更多低相关性有效策略,多策略可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 [18] 行业与板块机会 - 中国在反制关税措施中对美国半导体物项未予豁免,将加速国内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进程,半导体设备、材料及高端芯片设计领域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1] - 创新药行业被看好,因其本身发展迅速进入收获期,是释放预防性储蓄的关键和高端的刚性消费,且商业健康险普及和创新药定价机制优化将成为行业拐点型推动力 [27] - 科技类资产在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共振背景下完成上涨,科技和机器人方向带来业绩受益 [23] 资产类别与工具观点 - ETF凭借其独特机制和优势,在“稳市组合拳”中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全市场ETF规模已超过4万亿元,未来有望成为穿越牛熊周期的重要资产类别 [2][10] - 低利率环境下,地债ETF成为更优质的债券投资工具,5年地债ETF和0-4地债ETF具备持有收益更高、估值波动率更低以及规避信用风险三大核心优势 [19] - 对黄金的配置价值提出警示,认为其唯一价值在于对抗通胀风险,持仓头寸大幅增加可能加剧市场流动性风险,不应被视为对抗政治经济变局的唯一无风险资产 [31][32] - 在当前市场位置做多债券的赔率不够,认为周期自身的力量以及政策力量的影响需要审慎评估 [35] 市场环境与应对 - 相比2018和2019年,对当前形势更加乐观,认为贸易战过程可能引发的供应链调整和人民币国际化调整值得期待 [1] -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资本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金融政策持续发力 [2] - 全球供应链深度重构为市场带来新的想象空间,在不确定性中锚定价值是投资者的核心命题 [2] - 建议构建创新性衍生品ETF组合,采取“原材料+成品”配置形成对冲策略,并增加配置CTA趋势跟踪类策略以应对流动性危机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