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
搜索文档
港股科技板块多重利好共振!资金积极布局推动恒生科技ETF(513130)最新份额突破510亿份
新浪基金· 2025-10-27 13:36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10月27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整体高开高走,科技板块涨幅居前 [1]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恒生科技ETF(513130)在10月以来的12个交易日(10月9日至10月24日)合计吸金23.33亿元,其最新份额突破510亿份,年内增幅达55% [1] - 恒生科技ETF(513130)的份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30.43亿份增长至2025年10月23日的513.18亿份 [1] 政策与宏观环境利好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科技板块中长期政策预期 [1] - 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展开,双方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中美关系释放缓和信号 [1] - 美联储10月有望继续降息,共同推动市场风险偏好抬升 [1] 恒生科技指数概况 - 恒生科技指数囊括30只港股市场中的科技企业,涉及互联网、软件、汽车、半导体、通信等多个泛科技板块 [2]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指数前五大成份股为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腾讯控股、网易-S、美团-W [2]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PE)为23.28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约31.87%的中低分位数水平 [2] 行业比较与机构观点 -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水平与科创50指数(PE 182.37倍)和纳斯达克指数(PE 43.02倍)相比更具吸引力 [2] - 长江证券认为,AI科技与新消费未来仍有较大空间,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边际定价能力上升,AI产业业绩兑现有望支持港股市场进一步上涨 [2] 投资工具特点 - 恒生科技ETF(513130)具有规模较大、流动性较优、支持场内T+0、费率较低等优势 [2] - 其管理人为华泰柏瑞基金,拥有超18年ETF运营经验 [2]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华泰柏瑞基金管理的沪深300ETF(510300)规模为4259.71亿元,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规模为246.60亿元 [3]
1009港股日评:三大指数走势分化,资源股逆势走强-20251010
长江证券· 2025-10-10 11:22
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9日港股市场三大指数走势分化,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收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微涨,市场呈现明显板块轮动,资源股在避险情绪及政策提振下逆势走强 [2][7] - 市场成交活跃,大市成交额达3868.2亿港元,南向资金持续净买入30.43亿港元 [2][11] - 报告展望未来港股创新高的三个方向:AI科技与新消费、南向资金边际定价能力提升、以及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配合全球流动性改善 [11] 市场表现总结 - **指数表现**:恒生指数下跌0.29%报26752.59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66%报6471.34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0.07%报9530.13点,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上涨1.30% [7][11] - **A股市场对比**:同日A股市场表现强劲,上证指数上涨1.32%,沪深300指数上涨1.48%,万得全A上涨1.31%,红利指数上涨0.65% [7][15] - **板块表现**:中信港股通一级行业中,综合金融板块上涨4.01%,有色金属板块上涨3.77%,煤炭板块上涨2.81%;医药板块下跌5.23%,轻工制造板块下跌5.00%,电子板块下跌2.30% [7][19] 行业与主题驱动因素 - **资源股走强原因**:美国政府停摆及9月ADP新增就业数据意外录得负值加剧市场避险情绪,同时中国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9月末黄金储备7406万盎司,环比增加4万盎司)提振黄金股;商务部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显著改善稀土供需格局预期,共同推动有色金属板块上扬 [11] - **板块轮动现象**:前期涨幅较高的半导体产业链出现资金获利了结而回调,而在基建投资加速预期下,资金转向建筑等板块 [11] - **概念板块表现**:电力设备指数大涨9.16%,钴金属指数上涨7.67%,环保指数上涨7.21%;电子烟指数与烟草指数均大跌9.25%,工业大麻指数下跌7.28% [7] 未来展望 - **AI科技与新消费**:参考日美经验,AI科技与新消费领域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有望带动港股市场上涨 [11] - **南向资金影响力**: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其边际定价能力不断上升,若国内低利率环境使得中债利率在ERP模型中权重提升,将吸引更多资金配置港股 [11] - **宏观流动性支持**:中国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过程中,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资金流动性,同时AI产业业绩得以兑现,将为港股市场提供上涨动力;在信用扩张前,“反内卷”政策加速供给端出清,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补齐市场短板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