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众运动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世运会|聚万千 爱无限——成都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闭幕式侧记
新华社· 2025-08-18 00:34
赛事规模与参与度 - 1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参赛选手参与34个竞赛大项,包括几十名残疾人运动员 [2] - 8600余名志愿者("小青椒")提供赛事服务保障 [2] 赛事亮点与特色 - 闭幕式主舞台依山而建,采用三面阶梯观众席设计,突破传统体育场馆模式 [1] - 赛事涵盖龙舟、速度攀岩、拔河、轮滑、尾波冲浪、团队飞盘等非奥运动项目 [1][2] - 每日最佳运动员颁奖仪式为世运会保留节目,日本选手桥本勇希和中国选手邓丽娟获奖 [2] 国际影响与文化交流 -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称赞成都"为未来赛事树立新标杆" [3] - 成都与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互赠水晶会徽和四川省拼图徽章 [3] - 会旗交接至下届举办城市德国卡尔斯鲁厄,体现文明接力主题 [3][4] 闭幕式艺术呈现 - 融合中国古典舞、爵士、拉丁、桑巴等多种舞蹈风格的舞会嘉年华 [5] - 采用《友谊地久天长》《成都》等音乐作品营造温情氛围 [5] - 主火炬塔设计结合水与火元素,圣火熄灭仪式象征精神传承 [5] 城市形象与品牌塑造 - 通过"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定位展现成都生态特色 [3] - 吉祥物"蜀宝""锦仔"和推广歌曲《逐梦》强化本土文化符号 [2][3] - 烟花表演和灯光设计强化"巴适"城市形象 [5]
成都世运会 | “小众”的你,是我最深的爱
新华社· 2025-08-17 10:15
行业趋势 - 小众运动在成都快速发展 包括跑酷 攀岩 腰旗橄榄球和飞盘等 [1][4][6][7] - 跑酷俱乐部6年内发展至1000多名会员 其中80%为青少年 [4] - 成都活跃着20多家飞盘俱乐部 全年举办各级联赛和日常例赛 [12] 市场需求 - 飞盘项目门票需求火爆 消费者需要提前预约和抢票 [7] - 全国飞盘爱好者专程前往成都观赛和参加友谊赛 [7][9] - 攀岩和腰旗橄榄球保持高训练频率 一周3至5次 [6] 公司运营 - 跑酷俱乐部在多个公园开展活动 包括凤凰山公园和江滩公园等 [10] - 飞盘商店成为全国爱好者打卡点 甚至吸引美国顶尖选手到访 [9] - 跑酷进入校本课程 建立普及课+社团+校队三级培养体系 [12] 消费者行为 - 运动爱好者通过骑行20公里和跑步10公里方式向世运会致敬 [10] - 消费者通过飞盘运动释放工作压力并与内心对话 [10] - 攀岩运动吸引内向人群参与 体现项目独特魅力 [6] 市场拓展 - 小众运动从国外视频学习发展到建立专业俱乐部和全国锦标赛 [2] - 城市开放包容特性促进新兴运动推广 [10][12] - 世运会推动新一轮飞盘热潮 提升项目知名度 [12]
口袋球场、大众体育赛事……“新风尚+新体验”解锁“运动+”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8-09 11:13
国民体质提升与健身设施发展 - 截至2024年国民体质合格率达84.8% 较2000年首次监测提升4.5个百分点 [1] 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 各地打造差异化运动空间 涵盖社区"口袋球场"及公园专业健身区 [4] - 北京房山长阳体育公园配备10余种运动场地 包括门球场/篮球场/足球场等 [4] - 健身设施按年龄群体定制设计 幼儿区域采用圆润边角 老年区域配备慢性疾病康复锻炼设备 [4] 大众体育赛事发展 - 群众性体育赛事带动"跟着赛事去运动"风潮 凤凰山体育公园转型青少年研学基地 [7] - 海南三亚热带雨林挑战赛融合民族文化展示 参赛者通过黎族织锦/音乐等元素增强体验 [7] 小众运动兴起趋势 - 匹克球等小众运动成为年轻人社交新宠 依托边玩边唠的独特体验迅速走红 [10] - 湖北武汉2024年新增超10家匹克球馆 反映小众运动场馆扩张态势 [10]
激活体育消费大有可为
券商中国· 2025-07-21 12:18
匹克球市场热度分析 - 匹克球在社交平台热度显著,匹克球话题在某平台浏览量达1.4亿次,另一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3.8亿次 [2] - 天猫平台"6·18"期间匹克球装备销售涨幅超1100%,反映消费端爆发式增长 [2] - 运动特性融合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场地更小且器材轻便,上手门槛低 [2] 小众运动发展趋势 - 攀岩、飞盘高尔夫等小众运动在社交平台保持高讨论度,反映年轻群体对精细化需求的偏好 [3] - 小众运动客单价高且受众为高净值人群,对体育消费的关联带动作用显著 [7] - 部分小众项目如冲浪、滑板已入奥,未来可能向大众化转型 [6] 大众与小众运动的市场角色 - 大众运动(如足球、篮球)市场规模大且国际化基础强,体育教培领域占比居前 [7] - 小众运动受资源限制(如水域需求)和文化传统影响,代表垂直细分赛道 [4] - 体育服务消费占比达40%,上海、成都等城市服务消费占比更高 [8] 体育消费激活路径 - 政策层面连续发布文件推动冰雪运动、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强化赛事经济 [8] - 群众赛事与本地消费场景融合效果优于国际顶尖赛事,投入产出比更高 [9] - "有闲"条件比收入对体育消费影响更大,高频低客单价项目(如广场舞)具备规模效应 [10][11] 社交媒体与商业模式 - 社交媒体裂变传播助推小众运动出圈,同时衍生"赛事直播+带货"等新商业模式 [6] - 匹克球热度部分承接网球外溢需求,但可持续性存疑 [2]
小众运动项目火“出圈” 激活体育消费大有可为
证券时报· 2025-07-20 22:05
小众运动崛起 - 匹克球热度持续攀升,某社交平台匹克球话题浏览量达1.4亿,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3.8亿次 [2] - 天猫平台"6·18"期间匹克球装备销售涨幅超过1100% [2] - 匹克球融合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特性,场地更小、器材轻便,上手门槛低 [2] - 攀岩、飞盘高尔夫等小众运动在社交平台保持高热度与讨论度 [3] 小众运动与大众运动的角色差异 - 小众运动反映年轻消费者对精细化需求和个性化体验的偏好,代表垂直赛道 [3][4] - 大众运动市场规模更大,国际化推广基础强,如英超、西甲等赛事拥有广泛球迷基础 [4] - 小众运动客单价高,针对高净值人群,关联消费带动作用显著 [6] - 大众运动因参与人数多,在体育教培领域规模优势明显,如足球、篮球、游泳等 [7] 体育消费拉动因素 - 社交媒体裂变传播增强小众运动社交属性,推动赛事直播+带货、短视频+电商等商业模式 [6] - 体育消费中服务消费占比逐步上升,商品与服务消费占比约为60%和40%,上海、成都等城市服务消费占比更高 [8] - 群众体育赛事与当地消费场景融合效果好,投入产出比优于国际化顶尖赛事 [9]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发布多份政策文件,如《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等,挖掘体育消费潜力 [8] - 落实休假制度对激活体育消费至关重要,"有闲"比"有钱"更影响参与频率 [10][11] - 政府需通过功能性产业政策弥补市场不足,推动体育消费新场景、新产品、新模式 [11]
小众运动项目火“出圈”,激活体育消费大有可为
证券时报· 2025-07-20 21:58
匹克球热度与体育消费趋势 - 匹克球融合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特性,因场地小、器材轻便、上手门槛低,具备"大爆"潜质,社交平台讨论热度高[1][4] - 某社交平台匹克球话题浏览量达1.4亿,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3.8亿次,天猫"6·18"期间匹克球装备销售涨幅超1100%[4] - 热度部分承接网球外溢需求,但从业者对其可持续性存疑,认为塑料球体验感较弱[4] 小众运动与大众运动的差异化角色 - 小众运动(如匹克球、攀岩)反映年轻群体精细化需求和个性化体验趋势,代表体育产业垂直赛道[4][5][6] - 大众运动(如足球、篮球)市场规模大且国际化基础强,体育教培领域规模优势明显,客单价低于小众项目[6][9] - 小众运动客单价高且带动关联消费显著,大众运动依赖参与人数形成规模效应[9] 社交媒体与体育消费新场景 - 社交媒体通过"出片""装备"等元素放大匹克球等小众项目热度,裂变传播助力商业模式创新(如直播带货)[8] - 小众运动社交属性强,参与动机与分享行为形成正向循环,入奥项目(如滑板、攀岩)发展潜力更大[8] 政策与赛事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 2023年多份政策文件聚焦体育消费,成熟地区体育服务消费占比达40%(上海、成都更高),教育培训和体育旅游支出上升[11] - 群众赛事比国际顶尖赛事更易与本地消费场景融合,投入产出比更优[12] 体育消费的核心驱动因素 - "有闲"比"有钱"更关键,落实休假制度可提升参与频次(如广场舞年人均消费500元但体量大、黏性高)[14] - 需通过全民健身政策、消费补贴及供给侧创新(新场景/产品)维持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