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3分钟惊魂!603177,上演“天地板”
搜狐财经· 2025-09-02 10:5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上证指数报3878.22点涨0.07% 深证成指报12822.45点跌0.05% 创业板指报2967.46点涨0.37% [1][2] - 万得全A指数下跌0.25%至6210.00点 北证50下跌0.09%至1567.17点 科创50下跌0.15%至1355.16点 [2] - 港股三大指数悉数调整 恒生指数跌0.35%至25528.40点 恒生国企指数跌0.24%至9099.90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66%至5760.95点 [3][4] 板块表现 - 贵金属板块涨幅居前 动力电池板块涨1.61% 黄金珠宝板块涨1.46% 高送转板块涨1.38% [3] - 工业母机概念股开盘大涨 华东数控和宁波精达涨停 恒进感应涨超15% 华中数控涨8.11% [9][10][11] - 下跌板块中 互联网板块跌3.23% 多元金融板块跌2.40% 软件板块跌2.31% 华为鸿蒙概念跌3.25% [3] 个股异动 - 德创环保上演"天地板" 从涨停价17.55元跌至跌停价14.36元 单日振幅达20% 成交额2.11亿元 换手率6.77% [5][6][7] - 公司发布公告称市盈率达85.27倍(动态)和149.25倍(TTM) 市净率7.70倍 存在炒作风险 [7][8] - 华虹半导体港股跌4.34%至49.84港元 快手跌2.72%至71.60港元 同程旅行跌2.07%至21.76港元 [5] 工业母机板块 - 华东数控涨停至11.31元 成交量3193万股 总市值35亿元 年初至今上涨45.19% [11] - 恒进感应大涨15.94%至22.11元 成交量433万股 总市值30亿元 年初至今上涨42.20% [11] - 政策面推动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目标到2030年标准体系全面形成 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1] 贵金属板块 - 西部黄金涨停至24.10元 成交量2775万股 总市值220亿元 年初至今上涨111.04% [14] - 湖南白银涨5.94%至6.42元 盛达资源涨2.87%至19.70元 中金黄金涨2.56%至18.02元 [14] - 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5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33% 白银有望挑战49-50美元历史高位 [14][15]
3分钟惊魂!603177,上演“天地板”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10:4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上证指数报3878.22点涨0.07% 深证成指报12822.45点跌0.05% 创业板指报2967.46点涨0.37%[2][3] - 港股三大指数悉数调整 恒生指数跌0.35%至25528.40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66%至5760.95点[4][5] - 热门板块分化明显 动力电池涨1.61% 黄金珠宝涨1.46% 而华为鸿蒙概念跌3.25% 互联网板块跌3.23%[3][4] 个股异动 - 德创环保上演"天地板" 从涨停价17.55元跌至14.42元 单日振幅达20% 换手率6.77%[6][7][8] - 公司发布异常波动公告 动态市盈率达85.27倍 静态市净率达7.70倍[8] 工业母机板块 - 板块开盘大涨 华东数控与宁波精达涨停 恒进感应涨15.94%[9][10][14] - 政策驱动 国家标准委与工信部印发建设方案 目标2030年标准体系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4] - 重点公司表现 华东数控成交量3193万手换手率10.38% 华中数控涨8.11%[14] 贵金属板块 - 现货黄金创历史新高 突破3500美元/盎司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33%[16][17][18] - 西部黄金涨停 湖南白银涨5.94% 中金黄金涨2.56%[16][17] - 机构看多 中信期货指出下一目标位看至3900-4000美元 白银有望挑战49-50美元历史高位[18] 港股重点个股 - 华虹半导体跌4.34% 总市值1017亿港元 快手跌2.72%市值3093亿港元[5][6] - 美团跌1.07%市值6227亿港元 小鹏汽车跌1.14%市值1566亿港元[6]
新文件要求工业母机明年完成高质量体系建设,高端市场国产化空间巨大
选股宝· 2025-09-02 07:32
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9月1日披露,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 系建设方案》。 文件提到,到2026年,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以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促进工业母机产品质 量提升和设备升级换代。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牵头制修订不少于5项相关国际标准,国际标准转化 率达90%。 同时,加快高端工业母机、高档数控系统、高性能功能部件、先进制造工艺、关键核心零部件等标准研 制,部分关键标准适度领先于产业发展平均水平,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更加有力。 华创证券指出,相比于欧洲和日本聚焦中高端路线,国内机床产品多聚集在中低端,产品趋同,红海竞 争;同时国内高端机床产业链配套尚待健全,基础材料、高性能功能部件竞争力弱,无法满足高端需 求,导致目前用户对国产高端机床信任度较低。 此外据东兴证券,工业母机是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批量化生产降本的核心。从人形机器人整机成本来 看,核心零部件分别是传感器、电机、丝杠和减速器,与工业母机核心零部件高度重叠。 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不断扩张,其核心零部件产业链配套亦将持续迭代升级,推动工业母机向高端迈进 的同时,共享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摊薄,进而提升 ...
工业母机,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16:14
核心观点 - 两部门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旨在通过构建高标准体系推动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明确2026年和2030年阶段性目标 包括制修订不少于300项标准 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 部分领域标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3][8][9] - 标准体系覆盖基础通用 设计配套 制造装备 制造工艺 检验检测 行业应用6大层次 34个大类 17个小类 通过标准与产业链映射实现技术 产品 服务软联通 [4][13][15] - 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研制 推动成系列标准制修订 强化交叉融合领域标准研制 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 聚焦高端数控系统 高性能功能部件等产业链薄弱环节 [30][31][32][33] 总体要求 - 以标准体系建设为抓手 增强高水平标准供给 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标准协同 加快推进标准体系国内国际兼容 最大程度释放标准化效能 [8] - 到2026年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 牵头制修订不少于5项相关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 标准供给结构优化 [3][8] - 到2030年标准体系全面形成 标准技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持续跃升 减材 等材制造标准整体达世界先进水平 部分增材制造标准达世界领先 [9] 建设思路 - 注重标准体系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动 与减材制造高端跃升 等材制造优势加强 增材制造国际领先等方向结合 以标准助力解决产业链短板和瓶颈 [10] - 注重统筹产业链上中下游标准一体化建设 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实际和趋势 强化链式思维 通过科学标准体系建设牵引产业质量整体跃升 [10] - 注重国内国际标准体系兼容 加快采用先进适用国际标准 推动中国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 开展优势领域国内国际标准同步制定 [10] 标准体系结构及内容 - 工业母机产业链以减材制造装备 等材制造装备 增材制造装备为核心 涵盖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制造及应用各环节 上游包括配套材料 零部件等功能部件 下游覆盖航空航天 轨道交通等领域 [11] - 标准体系通过标准与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映射实现软联通 包括基础通用 设计配套 制造装备 制造工艺 检验检测 行业应用6层次 34大类 17小类 根据产业发展动态调整 [13][15] - 基础通用标准贯穿产业链 包括术语定义 安全 绿色低碳 智能制造等 设计配套标准构成生产配套保障 制造装备标准体现整体技术水平 制造工艺标准影响产品质量和成本 检验检测标准评估产品质量 行业应用标准提供技术保障 [13][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重点任务 - 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研制 围绕高端复合数控机床 一体化压铸 精密锻造 复合增材制造 高档数控系统 高性能功能部件等重点方向 加快重大科研成果转化 研制产业链急需标准 填补关键环节标准空白 [30] - 推动成系列标准制修订 聚焦减材 等材 增材制造等加工稳定性 运行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需求 成系列推进标准制修订 提升主机产品质量 体系化修订基础通用 设计配套等行业应用标准 基于科技创新提升标准水平 淘汰老旧落后标准 [31] - 强化交叉融合领域标准研制 开展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 物联网 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母机中应用标准研制 加快制定数据采集 数字建模 智能化设计等新兴技术标准 加快绿色设计 碳减排技术 产品碳足迹核查等标准研制 带动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32] - 加快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 跟踪国际标准化前沿动态 开展国内外产业链与技术标准水平比对分析 加快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 编制中国标准外文版 制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际标准 实施对标达标提升行动 增强产业竞争力 [33] 组织实施 - 加强工作统筹 发挥工业母机标准化联合工作组牵总作用 强化相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沟通联络 形成高效协同工作机制 [34] - 强化节点把控 跟踪分析方案实施情况 结合2025—2026年度工业母机标准立项指南做好任务分解 确保重要标准及时立项 按期制定发布 定期评估和督促检查重点任务 [35] - 注重国内国际协同 加强相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国内技术对口单位联动 主动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对接沟通 推动优势技术 产品和服务研制为国际标准 [36] - 强化标准实施 发挥各级主管部门 行业协会 相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工业母机标准化联合工作组作用 加强标准体系和重要标准宣贯培训 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实施应用标准并及时反馈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