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创新体系
搜索文档
连续14年全球第一!海尔冷柜亮相广交会加速出口
金投网· 2025-10-16 17:41
10月15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正式开幕。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与"风向 标",广交会不仅是企业展示实力的核心平台,更持续助力外贸向"新"、向"智"、向"绿"高质量发展。 在上万家参展企业中,海尔冷柜凭借硬核产品与方案,吸引了全球用户的目光。 全球制冷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迭代与需求升级并行,用户对功能、能效、保鲜要求愈高。此次借广交会 平台,海尔冷柜不仅进一步释放全球品牌影响力,更以贴近市场的科技产品与方案,加速出口布局,让 世界看到中国企业的创新力量。 而在这个平台之外,海尔冷柜也交出了一份领先的全球成绩单。据统计,海尔冷柜连续14年全球第一, 目前海尔服务全球超10亿用户,超6成中国家庭正在使用。这背后,是海尔冷柜依托全球10+N开放式创 新体系,构建"需求洞察-技术转化-产品落地"闭环,快速响应、精准适配不同市场的消费需求。如在马 来西亚推出榴莲专属冷冻方案、在尼日利亚研发150小时不化冻冷柜等。 走进海尔冷柜展区,不少外商驻足咨询,甚至直言"想把这些产品带回国"。从适配不同消费需求的立 式、卧式冷柜品类,到原创双翼驭风鲜冻、HCF鲜冻保湿等科技,针对性解决结霜、风冷风干等 ...
上海!这家研究院在招人,速来!
DT新材料· 2025-10-16 00:04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是中国石油集团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而成立的新型研究院,承担国家创新责任 [1] - 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致力于打造新材料技术研发高地和原创技术策源地 [1] - 公司坚持对标国际先进、面向国家战略、聚焦科技前沿,目标是成为新材料领域的"国家队" [1] 运营模式与创新体系 - 公司秉承新理念、新体制、新机制、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建院原则,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 [3] - 公司实行完全项目制运行管理模式,赋予项目负责人充分决策权 [3] - 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金融资本共建创新联合体,加速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化 [3] 研发设施与人才引进 - 公司新研发中心大楼已完工并投入使用,配备国际一流的研发设备、实验室与办公空间 [4] - 公司为科研人员提供完善的配套保障,包括员工餐厅、咖啡吧、健身设施与运动场地 [4] - 公司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化薪酬体系,配备补充公积金、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 [7] - 公司面向全球引进资深研究员、研究员、高级研发工程师,要求博士学历及5至10年相关工作经验 [8] 重点研发方向 - 前沿材料项目部需求方向未具体列出 [9] - 特种工程材料项目部需求方向包括特种工程塑料树脂聚合、特种聚烯烃聚合、单体有机合成及深加工产品开发 [10][13] - 应用开发与技术支持部需求方向涵盖ABS产品研发、车用高分子材料、石油焦制碳负极材料等 [11][13] -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项目部需求方向包括碳纤维、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开发 [12][13] - 高端弹性体项目部需求方向涉及热塑性弹性体合成、活性离子聚合及高端弹性体技术开发 [13][15] - 高端合成树脂项目部需求方向包括高性能聚烯烃催化剂开发、聚合工艺研究及金属有机合成 [15][19] - 人工智能与计算化学部需求方向涵盖计算化学、AI模型建立、神经网络算法开发及多模态建模技术 [16][19] - 工艺与工程部需求方向包括工艺开发与放大、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及反应器工程化 [17][19] - 分析科学部需求方向涉及高分辨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及自动化化学实验室开发 [18][19]
海尔洗衣机:重新发明「洗衣机」
雷峰网· 2025-07-14 18:55
核心观点 - 公司以用户痛点为创新坐标,通过深度洞察生活场景重新发明产品,而非简单堆砌技术参数[2][5][6] - 公司主导制定全球首个多筒洗衣机性能测试方法国际标准,实现从技术跟随到标准定义的跃迁[14][16][19] - 公司构建"10+N"开放式创新体系,链接全球25万专家资源加速技术转化[18] 产品创新 - 海尔融合·洗护家:占地0.36㎡集成4大独立洗烘分区,解决小户型空间限制与分类洗涤需求[6][8] - V转子洗衣机:取消波轮盘设计,彻底解决传统波轮机藏污纳垢问题[8][18] - AI洗护科技:AI直驱快翻洗技术使摔打力提升1.8倍,29分钟洗净10件衣物效果等同传统52分钟[10] 全球竞争力 - 2024年洗衣机品牌零售量连续16年全球第一,覆盖20多个国家[14] - 近十年主导参与120项国际标准制定,占中国相关领域70%份额[16] - 全球布局35个工业园、163个制造中心,融入数字孪生等先进制造技术[18] 战略逻辑 - 创新理念从"技术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以用户生活场景为研发原点[6][18] - 通过IEC标准制定推动中国制造从"出海"到"引航"的产业升级[19] - 建立用户需求直达研发的闭环机制,如高管每日查看社交平台用户反馈[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