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工程塑料

搜索文档
金发科技(600143):2025年半年报点评:改性塑料板块引领公司增长,新材料板块发展潜力大,推动产业链协同一体化
长城证券· 2025-09-16 20: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2] 核心观点 - 改性塑料板块引领增长 多行业应用放量 长期增长动力足 [2][3][8][9][12] - 新材料板块技术突破 产能扩张 发展潜力大 [3][8][10][12] - 绿色石化产业链协同 降本增效 盈利改善 [2][11][12] - 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产能布局加速 [9][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6.36亿元 同比增长35.50%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85亿元 同比增长54.12%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94.67/763.27/854.09亿元 [1][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9/19.76/24.89亿元 [1][1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2.29% 同比下降0.98个百分点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10.03亿元 同比下降28.06% [3] 业务板块表现 - 改性塑料销量130.88万吨 同比增长19.74% [3] - 车用材料销量56.03万吨 同比增长21.54% [8] - 电子电工材料销量25.50万吨 同比增长19.55% [8] - 新能源材料销量4.50万吨 同比增长30.06% [8] - 新材料板块销量12.85万吨 同比增长31.39% [10] - 特种工程塑料销量1.48万吨 同比增长60.87% [10] - 生物降解塑料销量10.27万吨 同比增长38.41% [10] - 绿色石化板块营业收入59.62亿元 同比增长49.23% [11] 海外业务 - 海外销量16.10万吨 同比增长33.17% [9] - 完成越南 西班牙工厂扩产与投产 [9] - 加快波兰 墨西哥产能建设 [9] 技术创新与产能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56% [2] - 高性能LCP材料同比增长98.94% [10] - 推进"合成-改性-应用"全产业链技术优势 [10] - 开发PP和ABS定制化专用料产品 [11]
“2025新材料与具身智能硬科技创新论坛”落幕
搜狐财经· 2025-09-13 18:2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科研处处长、材料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喻学锋研究员分享了其团队在 智能材料创制领域的前沿成果,直观呈现了新材料为具身智能带来的革命性变革。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9月12日,由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主办,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协办,在南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支持 下,"2025新材料与具身智能硬科技创新论坛"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以"破界·聚势·共生"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华为云、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稀土 集团、南京聚隆科技等机构与企业代表近200人,共同探讨新材料与具身智能跨领域融合的创新路径与 未来机遇。市工信局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 华为云深圳解决方案高级专家翁一啸在演讲中,系统阐述了大模型技术与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路径,为 与会者描绘了AGI时代下智能体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技术蓝图。 本次论坛特别设置深汕特别合作区推广环节,重点介绍了该区在政策扶持、空间资源、产业配套等方面 的显著优势。作为深圳市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汕特别合作区正积极构建以新材料、智能装备、 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型产业生态圈,目前已吸引一批高端制造项目和科研平台落地。 交流环节中, ...
乘下游机器人、AI设备“东风” 金发科技上半年营收增长3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0:19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316.36亿元 同比增长35.50% [1][2] - 归母净利润5.85亿元 同比增长54.12% [1][2] - 改性塑料板块营业收入164.73亿元 同比增长18.62% [3] - 新材料板块产成品销量12.85万吨 同比增长31.39% [3] 业务板块表现 - 改性塑料产成品销量130.88万吨 同比增长19.74% [3] - 绿色石化板块通过技改提升产能利用率并开发PP/ABS专用料 [2][3] - 医疗健康板块达成营收预期并通过新产品开发实现降本 [3] - 海外业务产成品销量16.10万吨 同比增长33.17% [4] 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 构建"13551"研发体系(1个中央研究院+3个国际研发中心+5个分技术中心+5个孵化基地+1个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3] - 开发耐高温材料解决AI服务器散热问题 [6] - 研制长碳链尼龙材料实现AR眼镜轻量化 [6] - 推出耐电子氟化液无卤阻燃半芳香聚酰胺 支持12800MT/s高速数据传输 [6] - 开发低介电LCP材料实现224Gbps传输速率 [6] - 突破PPA/PEEK材料技术解决机器人零部件耐久性问题 [6] - 攻克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技术难题 [7] 战略布局与国际化 - 越南工厂实现大规模生产 西班牙工厂投用 印尼工厂建成待运营 [4] - 海外基地覆盖美国/欧洲/印度/越南/马来西亚 [4] - 通过本土化供应提升全球竞争力 [4] 行业发展机遇 - 新能源/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高频通信/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高速发展 [1][5] - 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7] - 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3.1%/36.2%/35.6% [7] -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人工智能+行动及未来产业培育 [8] - 材料轻量化/耐高温/低介电/仿生等需求成为行业刚需 [8]
威联化学多措并举:转型、技改、智造锻造企业竞争力
齐鲁晚报网· 2025-08-28 13:20
行业转型战略 - 推进炼化一体化发展 加速企业从燃料型向化工型转变 以应对传统燃油市场需求萎缩和化工产品需求持续攀升的趋势 [3] - 投入资金升级原有炼油装置 提升重质原料油加工效率 降低柴汽比 增产石脑油作为芳烃优质原料 [3] - 规划共混聚酯和特种工程塑料等差异化项目 推进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落地 优化产品结构 逐步摆脱对传统燃料市场依赖 [3] 技术升级与降本增效 - 投入5000万元对加裂装置高能耗脱硫设备进行替代升级 每年节省蒸汽8000余吨 [4] - 投资1900万元引进国内先进PTA过滤机 每年降低运行成本约1000万元 [4] - 引入壳牌和奇美等公司最新高效催化剂 降低反应能耗 提升目标产品转化率约2% [4] 智能化建设与运营优化 - 利用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设备实时监测与故障预警 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提高生产稳定性 [5] - 通过APC和IPC等自动化控制系统精准调控生产参数 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 [5] - 构建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整合生产销售采购数据 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与高效流通 提升决策科学性和及时性 [5] - 智能化建设将使生产效率在未来两年内提升30% 人力成本降低20% [5]
金发科技股价下跌3.73%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4.12%
金融界· 2025-08-28 01:48
股价表现 - 8月27日股价报15.76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61元 跌幅3.73% [1] - 当日开盘价16.37元 最高价16.55元 最低价15.75元 [1] - 成交量184.7万手 成交金额29.92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4.08亿元 占流通市值1%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0.84亿元 占流通市值2.65%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316.36亿元 同比增长35.50% [1] - 归母净利润5.85亿元 同比增长54.12% [1] - 改性塑料销量130.88万吨 同比增长19.74% [1] - 生物降解塑料销量同比增长38.41% [1] - 特种工程塑料销量同比增长60.87% [1] 业务概况 - 主营化工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涵盖改性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生物降解塑料 [1] - 业务涉及塑料制品、新材料、锂电池、太阳能等领域 [1] 公司治理 - 近期公告显示不存在逾期担保情形 [1]
金发科技(600143):业绩符合预期,改性及特种塑料量增显著,石化一体化项目持续推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6 10:11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半年报业绩符合预期 25H1实现营业收入316.36亿元(YoY+36%) 归母净利润5.85亿元(YoY+54%)[4] - 改性塑料销量持续高增 25H1销量达130.88万吨(YoY+20%) 海外基地销量16.10万吨(YoY+33%)[4] - 特种工程塑料量增显著 25H1销量1.48万吨(YoY+61%) 新材料板块销售毛利3.80亿元(YoY+58%)[6] - 石化板块经营向好 25H1绿色石化产品毛利同比减亏37% 宁波金发120万吨PTPE及改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转固近50亿元[6] - 盈利预测维持乐观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6亿元、19.93亿元、26.33亿元 对应PE为29X、22X、17X[5][6] 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316.36亿元(YoY+35.5%) 归母净利润5.85亿元(YoY+54.1%)[4][5] - 毛利率提升至12.3%(2024年同期为11.3%) ROE达3.2%[5] - 25Q2营业收入159.70亿元(YoY+24% QoQ+2%) 归母净利润3.39亿元(YoY+23% QoQ+37%)[4] 业务板块分析 - 改性塑料单吨毛利润2923元(同比+71元) 25Q2销售单价12568元/吨(YoY-5%)[4] - 车用材料海外销量同比增长超50% 在新能源汽车品牌实现单车100KG材料用量[4] - 医疗健康产品毛利-1.37亿元(YoY-41%) 丁腈手套销量40.76亿只(YoY+200%)[6] - 宁波金发聚丙烯销量41.93万吨(YoY+14%) 辽宁金发ABS销量24.36万吨(YoY+41%)[6] 产能与项目进展 - 越南工厂规模化生产 西班牙工厂投产 印尼工厂已建成[4] - 建成100万㎡/年LCP薄膜生产线 纤维级LCP树脂实现批量供应[6] - 0.6万吨PPSU/PES项目已投产 1.5万吨LCP项目首期5000吨即将投产[6] - 4万吨透明聚酰胺等项目首期8000吨产能计划于26Q1投产[6]
金发科技多业务并进 上半年净利增超五成
证券时报· 2025-08-26 02: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6.36亿元 同比增长35.50% [1] - 归母净利润5.85亿元 同比增长54.12% [1] - 改性塑料业务销量130.88万吨 同比增长19.74% 创半年度新高 [1] 主营业务分析 - 改性塑料业务毛利率自2020年以来持续保持在20%以上 [2] - 改性塑料毛利年复合增长率达14% [2] - 特种工程塑料销量1.48万吨 同比增长60.87% 成为重要增长驱动力 [2] - 合成生物材料领域构建"生物基单体-聚酯-改性材料"全产业链体系 [3] 行业发展机遇 - 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高频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快速发展带动需求 [1] - 化工新材料应用场景持续扩展 新兴需求不断涌现 [1] - 产业高端化趋势加速 高端材料国产替代成为市场焦点 [2] 全球化布局 - 越南工厂、西班牙工厂已投产 印尼工厂即将运营 [2] - 美国金发、欧洲金发、印度金发等海外基地协同发展 [2] - 报告期内产成品销量16.10万吨 同比增长33.17% [2] 产品应用领域 - 改性塑料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电工、新能源、消费电子等多领域 [1] - 特种工程塑料用于浸没式冷却服务器存储连接器、AI服务器高速连接器 [2] - 产品应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和机器狗的关键零部件等高科技领域 [2]
金发科技: 金发科技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30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制定《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聚焦新材料主业发展,深化全球产能布局和技术创新 [1][2] - 改性塑料销量目标300万吨,紧抓"以旧换新""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增量市场需求 [2] - 海外业务扩张显著,越南、西班牙工厂扩产投产,海外产成品销量达16.10万吨,同比增长33.17% [3] - 特种工程塑料销量1.48万吨,同比增长60.87%,其中高性能LCP材料同比增长98.94% [3] - 生物降解塑料销量10.27万吨,同比增长38.41%,加速生物基项目投产 [3][4] 财务业绩与股东回报 - 2024年营业收入316.36亿元,同比增长35.50%,净利润5.85亿元,同比增长54.12% [2] - 连续21年派发现金红利,累计分红67.53亿元,派现融资比126.31% [2] - 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31.22%,派发现金红利2.57亿元,连续五年分红比例超30% [7][8] - 累计回购社会公众股2.80亿股,2024年拟回购3-5亿元股份用于股权激励 [2][8] 技术创新与产能建设 - 突破生物基材料技术,实现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和1万吨生物基BDO稳定生产 [5] - 推进年产1.5万吨LCP合成树脂项目,加速0.8万吨长碳链聚酰胺等特种聚酰胺项目建设 [6] - 创新开发低介电常数LCP、生物基PBST等产品,应用于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5][6] - 加强LCP薄膜产业链建设,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5] 全球化与市场拓展 - 加快波兰、墨西哥产能建设,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3] - 深度拓展高频通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应用 [4][6] - 依托全球营销和研发部署,强化改性塑料业务板块竞争力 [2] 公司治理与ESG建设 - 连续三年披露ESG报告,Wind ESG评级升至AA级,对标GRI国际标准 [6] - 强化独立董事履职保障,完善治理制度体系 [6] - 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平衡激励与约束,提升经营效率 [8] 投资者沟通与关系管理 - 2024年召开1次业绩说明会,参加38次券商策略会,开展68次路演,接待9次调研 [9] - 通过"上证E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48次,回复率100% [9] - 2025年计划举办不少于3场业绩说明会,接待不低于12次现场调研 [10] - 为中小股东提供便捷投票渠道,网络投票参与度显著提升 [10]
金发科技: 金发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30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16.36亿元,同比增长35.5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5亿元,同比增长54.12% [2] - 基本每股收益0.2268元/股,同比增长59.49%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3亿元,同比下降28.06% [2] 业务板块表现 - 改性塑料板块产成品销量130.88万吨,同比增长19.74%,营业收入164.73亿元,同比增长18.62% [7] - 绿色石化板块PP产品销量41.93万吨(含自用量5.64万吨),同比增长14.00% [11] - 绿色石化板块ABS产品销量24.36万吨(含自用量9.25万吨),同比增长40.65% [12] - 新材料板块产成品销量12.85万吨,同比增长98.94% [13] - 医疗健康板块实现销售收入4.68亿元,同比增长185.37%,丁腈手套销量40.76亿只,同比增长199.71% [16] 全球化布局进展 - 海外业务产成品销量16.10万吨,同比增长33.17% [6] - 越南工厂实现大规模生产,西班牙工厂投入使用,印尼工厂建成即将运营 [6] - 美国金发、欧洲金发、印度金发等海外基地协同作战,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6] - 车用材料海外销量同比增长超50% [8] 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 开发透光PP材料应用于新能源车部件,低碳环保PP材料减碳比例最高达40% [8] - 研发高性能无卤阻燃PA材料满足连接器要求,快速成型PBT材料获得头部客户认可 [9] - 开发多基材高强度轻量化热塑性复合材料用于动力电池PACK系统 [9] - 研发耐高温产品解决AI服务器高温问题,长碳链尼龙类产品应用于AR眼镜 [10] - 开发智能分选和高效绿色清洗技术,回收处理量同比提升150%,处理成本下降24% [10] 产能建设与项目进展 - 宁波金发"120万吨/年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及改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累计投入约50亿元,完成概算总投资100%,已于2025年4月30日转固 [19] - PP中试装置建成投产,贯通研发-中试-量产全流程 [11] - 年产20万吨ABS改性项目有序中交并开车,成功贯通从基础合成到高端改性的完整产业链 [12] - 1.5万吨/年LCP合成树脂项目首期5000吨/年装置已完成机电安装,即将投产 [15] - 4万吨/年透明聚酰胺、聚酰胺弹性体等特种聚酰胺项目已启动,首期8000吨/年产能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投产 [15] 行业发展趋势 - 化工行业处于周期底部,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累计下降约27%,处于约19%历史分位水平 [3] - 改性塑料产品升级趋势明显,在汽车、电子电工、新能源等下游应用行业实现快速增长 [4] - 生物基材料迎来爆发式增长,非粮化合成技术取得突破 [4] - 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在AI、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驱动下逆势扩张 [4] - 全球化工计划关闭或已关闭产能超1500万吨,欧洲占主导(>70%) [4]
金发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4.12% 新兴材料领域持续突破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5 19:0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6.36亿元 同比增长35.5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85亿元 同比增长54.12% [1] - 改性塑料业务销量130.88万吨 同比增长19.74%创半年度新高 [2] 业务板块表现 - 改性塑料毛利率连续五年保持在20%以上 毛利年复合增长率达14% [2] - 特种工程塑料销量1.48万吨 同比增长60.87% 成为重要业绩驱动力 [3] - 海外产成品销量16.10万吨 同比增长33.17% 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改性塑料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电工/新能源/消费电子等多领域 [2] - 特种工程塑料产品包括PEEK/LCP/PPA 应用于浸没式冷却服务器/AI服务器/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领域 [3] - 构建"生物基单体-聚酯-改性材料"全产业链体系 实现生物基丁二酸/BDO等原料规模化生产 [3] 战略与产能布局 - 越南工厂/西班牙工厂已投产 印尼工厂即将运营 形成美国/欧洲/印度海外基地协同 [2] - 聚焦创新驱动与国际化进程 紧抓行业升级趋势保持研发高投入 [2][4] - 通过生物基PBST/PBS及其合金产品实现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3] 行业背景 - 化工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需求疲软/贸易摩擦三重压力 [1] - 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高频通信/AI等领域快速发展带动化工新材料应用场景扩展 [2] - 产业高端化趋势与高端材料国产替代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