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塑性弹性体
icon
搜索文档
巨亏!三井化学再出售,中石化接盘!
DT新材料· 2025-06-24 23:32
三井化学股权转让与战略调整 - 三井化学宣布将持有的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SSMC)50%股权全部转让给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交易预计2025年10月完成 [2] - 此次转让是三井化学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旨在退出传统基础化学品业务,重点发展绿色化学品和高性能材料领域 [2] - SSMC主要生产苯酚、丙酮和双酚A等基础化工产品,2025财年亏损达106亿日元,业绩持续下滑是剥离主因 [3] 苯酚丙酮行业现状 - 全球最大苯酚丙酮生产商英力士苯酚宣布永久停止德国格拉德贝克生产 [4] - 国内苯酚产能已达639万吨/年,行业集中度高,主要企业包括高桥石化(20万吨/年)、浙石化(130万吨/年)、万华化学(78万吨/年) [5] - 2025年预计新增产能99.5万吨,来自镇海炼化(40万吨)、吉林石化(22万吨)、睿霖化工(22万吨)等,行业供过于求加剧 [5] 三井化学在华业务布局 - 上海中石化三井弹性体有限公司:年产7.5万吨三元乙丙橡胶(EPT),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工艺,产品用于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6] - 三井化学无纺布(天津)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无纺布,产品用于卫生材料和产业材料 [7] - 佛山三井化学爱思开希聚氨酯有限公司:生产聚氨酯组合聚醚,用于汽车座椅填充物 [8] - 张家港保税区三井允拓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耐热尼龙、聚碳酸酯等工程塑料,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 [8] - 三井化学功能复合塑料(上海)有限公司:年产1.1万吨热塑性弹性体,计划2026年新增生产线满足电动汽车需求 [8] 行业技术研讨会内容 - 聚焦高温尼龙改性工艺、玻璃纤维增强技术、无卤阻燃剂应用等议题 [11][12][13] - 克劳斯玛菲机械分享高温尼龙挤出加工工艺特点 [13] - 利安隆新材料探讨尼龙材料抗老化系统解决方案 [12]
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装置——记全国劳动模范、福建古雷石化生产运行部化工三部经理刘海峰   
中国化工报· 2025-05-26 10:24
公司运营与项目发展 - 古雷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是海峡两岸最大的石化产业合作项目,刘海峰作为首批管理技术骨干全程参与装置建设、投料试车和稳定运行工作 [4] - 公司年产35万吨聚丙烯和年产10万吨热塑性弹性体两大化工装置由刘海峰团队负责设计与建设,在聚丙烯装置设计阶段提出1300多项整改意见 [3] - 热塑性弹性体装置为福建省首套,刘海峰团队通过增加自动仪表设备、优化顺控程序,仅用3个月就成功制订间歇聚合反应顺控程序 [3] - 聚丙烯装置创造了行业内最短的投料试车纪录 [4] - 化工三部通过安全观察及隐患排查累计发现1900余项问题并全部整改,实现连续4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5] 技术创新与优化 - 刘海峰团队成功解决热塑性弹性体装置四氯化硅系统的盐酸腐蚀问题,通过引入碱性废水实现酸水无害化处理和节能降耗 [7] - 组织实施15项减亏增效项目,累计创效超3000万元 [7] - 热塑性弹性体装置能耗位列中国石化全系统第二,溶剂单耗中国石化全系统第一 [7] - 开发出PPH-MN70、PPR-MT25、SBS-4312等13种聚丙烯新产品,产品具有高熔指、高刚性和高透明特性 [8] - 新产品在医疗、食品、造纸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增强了产品在区域市场的竞争力 [8] 产品与市场 - 公司主要生产聚丙烯、乙二醇、苯乙烯等18种主产品 [8] - 化工三部负责将丙烯、丁二烯、苯乙烯等中间原料转化为终端产品 [8] - 国内聚丙烯装置产能持续增加,结构性供应过剩问题突出 [8] - 公司通过开发高品质、高性能、环保型新产品应对市场竞争 [8]
受益低空经济与人形机器人市场爆发,南京聚隆亮眼年报后获机构投资者聚焦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18:0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3.87亿元,同比增长30.53%,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 [2]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33.97万元,同比增长16.25%,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9987.63万元,同比增长44.85%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95亿元,同比增长32.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2.77万元,同比增长33.56% [2] 分行业销售表现 - 2024年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领域销售额同比增长31.24%,通信及电子电气领域增长36.17%,环保建筑工程领域增长30.45% [3] - 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领域销售额增长263.80%,碳纤维复材结构件及零部件制造与整机装配业务快速发展 [3] 研发投入与方向 - 2024年研发投入9563.56万元,同比增长33.30%,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8.64% [3] - 研发方向包括高性能改性塑料、热塑性弹性体、碳纤维复材应用、生物基塑木型材等技术升级,以及人形机器人、6G通信等前沿技术探索 [3] 低空经济布局 - 控股子公司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63.80%,实现盈利,已建立民用无人机结构件、零部件及整机装配生产体系 [5] - 2024年上半年成立战略拓展事业部,专注于航空航天及通信行业前瞻性需求,已研发并批量供应轻量化、低成本、高效率的新材料和元器件 [5] 人形机器人领域进展 - 已成立机器人用材料项目团队,专注于开发适合机器人领域的高分子材料,正与多家相关单位开展合作洽谈 [6] - 在高性能工程塑料、碳纤维复材应用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轻量化、高强度、高耐久性的材料 [6] 公司战略定位 - 聚焦"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新能源、轻量化""新材料前沿开发及应用技术""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主题,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新材料公司 [4]
道恩股份重大并购接连落子 化工新材料“棋局”走向纵深
证券日报· 2025-04-30 02:28
文章核心观点 道恩股份通过收购安徽博斯特和道恩钛业加快产业链整合布局,向化工新材料纵深领域迈进,收购道恩钛业可实现产品互补和技术协同,顺应有机无机化工协同整合趋势,有助于实现战略远景目标并提升市场形象 [1][2] 收购情况 - 4月23日晚道恩股份宣布以3300万元收购安徽博斯特100%股权 [1] - 4月29日道恩股份宣布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作价14.3亿元收购道恩钛业100%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投向绿色钛白粉项目等 [1] 收购目的 - 道恩股份为打造高业绩、高回报的一流化工新材料上市公司,通过产业链向上下游优质相关领域加快整合布局,向化工新材料纵深领域迈进 [1] - 道恩集团要做长产业链、做全产品链,打造核心企业并吸纳优质公司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和加快实现上市公司战略远景目标 [2] 协同效应 - 道恩股份主营功能性高分子复合材料,道恩钛业主要产品钛白粉可与其形成直接互补 [1] - 道恩股份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的实验室将与道恩钛业技术储备结合,未来在光伏产业、超高压电缆材料、国防军工等战略领域协同发力形成突破 [1] 行业趋势 - 随着新兴领域需求不断涌现,有机和无机化工未来将呈现更紧密的协同整合趋势,推动新材料领域进一步创新并在多个高科技应用中实现突破 [2] 专家观点 - 努曼陀罗霍虹屹认为道恩股份收购道恩钛业实现“有机—无机融合”,为“功能集成型新材料”铺路 [2] - 中国投资协会支培元表示道恩股份采用“集团资产证券化”模式扩大版图,能快速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减少交易成本,提升资产质量和市场形象,增强投资者信心 [2]
南京聚隆(300644)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19:2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644,证券简称南京聚隆 [1] - 2025 年 4 月 29 日,多家机构对公司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地点在南京江北新区聚龙路 8 号 [2] 业绩情况 2024 年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 23.8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0.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433.9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6.25%;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净利润达 9987.63 万元,较上年同期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增长 44.85% [3]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 5.9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2.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052.77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3.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2897.81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6.35% [3] 上市以来营收和盈利情况 - 2018 年上市,当年收入 10.18 亿元,净利润 2302.56 万元;2018 - 2024 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约为 15.26%,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为 24.16%;业务与下游终端产品淡旺季特征趋同,通常第四季度为销售旺季 [5] 市场拓展成果 各领域销售额增长 - 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领域销售额达 17.82 亿元,同比增长 31.24%,进入多家车企供应链 [3] - 通讯及电子电气领域销售额增长 36.17%,达 2.29 亿元 [3] - 环保建筑工程领域销售额增长 30.45%,达 1.57 亿元,塑木型材产品出口至 40 多个国家 [3][4] - 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领域销售额增长 263.80%,达 0.30 亿元 [3][4] 海外市场与新业务布局 - 墨西哥工厂投产,扩充产能和业务 [4] - 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和 6G 通信领域研发 [4] 研发投入与方向 - 2024 年研发投入 9563.56 万元,同比增长 33.30% [5] - 投入方向包括核心产品技术升级优化以及前沿技术探索 [5] 人形机器人计划 - 成立机器人用材料项目团队,与多家单位开展合作洽谈 [6][7] - 未来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优材料 [7] 科研成果 - 截至 2024 年末,获授权专利 149 项,其中发明专利 76 项 [7] - 2024 年新增发明专利 11 项 [7] - 2024 年承担项目列入江苏省制造强省资金协同攻关项目 [7] 低空经济业务 - 控股子公司聚隆复材布局该领域,2024 年营收 0.30 亿元,同比增长 263.80%,实现盈利 [8] - 建立生产体系,具备多种零部件及整机装配制造能力 [8] 产品与市场成果 产品系列拓展 - 优势产品群增长,新材料开拓初见成效,发泡材料产量达千吨,PMMA 产品实现突破 [9] - 塑木产品线拓宽,低空经济领域业务发展迅速 [9] 客户合作与市场应用 - 新增多家行业龙头客户,在多家主机厂取得进展 [9] - 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赢得市场认可 [9][10] 航空航天及通讯行业布局 战略布局与技术成果 - 成立战略拓展事业部,攻克技术难题,研发并供应新材料和新工艺元器件 [10][11] - 专注新一代塑料金属化电讯器件研发,实现批量精密制件生产 [11] 未来发展方向 - 构建精密电子材料及零部件新主线,深化研发 [11] 公司发展战略 总体战略 - 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性能功能化高分子新材料及其复合材料为核心,推动多领域应用 [12] “4 + 2”战略布局 - “4”指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加强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 [14] - “2”围绕精密加工和特种材料合成,延伸产业链布局 [14] 未来目标 - 未来三到五年,力争成为国内改性材料头部企业之一等 [14]
道恩股份: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改性塑料稳健增长,热塑性弹性体构筑护城河-20250429
太平洋· 2025-04-29 14: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道恩股份“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道恩股份依托四大技术平台在热塑性弹性体赛道持续突破,随着新建产能逐步爬坡、新产品放量,有望持续增长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数据 - 总股本4.71亿股,流通股本4.14亿股;总市值72.44亿元,流通市值63.57亿元;12个月内最高价18元,最低价8.08元 [3]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3.01亿元,同比增长16.65%;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0.67%;拟每10股派现0.65元(含税) [4] - 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428.44万元,同比增长25.44% [4] - 2024年Q4单季度实现营收15.32亿元,同比增长29.17%,环比增长5.87%;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长2.38%,环比增长38.71% [4] 分产品情况 - 改性塑料2024年实现营收38.06亿元(+19.18%),销量38.80万吨(+20.60%),得益于深化大客户战略及项目投产带来的产能释放 [4] - 热塑性弹性体2024年实现营收7.68亿元(+21.34%),销量4.72万吨(+27.00%),得益于国产替代、新兴应用领域拓展及海外客户开拓,核心产品TPV产销量大幅增长 [4] 新产品研发情况 - DVA已完成部分路跑轮胎制备,计划2025Q1开始批量路跑测试,若成功并规模化应用将替代传统丁基橡胶 [5] - HNBR已率先技术突破并实现产业化,产能扩至3000吨/年 [5] - 共聚酯(PCTG/PETG)形成5万吨产能,PETG收缩膜已量产销售,PCTG将开拓电子烟等市场 [5] - 正在加快建设10万吨TPU及6万吨多元醇项目(一期),开发差异化产品拓展新增长领域 [5]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301|5,921|6,698|7,546| |营业收入增长率(%)|16.65%|11.69%|13.12%|12.67%| |归母净利(百万元)|141|202|270|342| |净利润增长率(%)|0.67%|43.06%|33.98%|26.65%| |摊薄每股收益(元)|0.32|0.43|0.57|0.73| |市盈率(PE)|36.91|35.93|26.82|21.17| [8]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指标 - 包含货币资金、应收和预付款项、存货等资产负债表项目,以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等利润表项目,还有经营性现金流、投资性现金流等现金流量表项目在2023A - 2027E的预测数据 [10]
道恩股份拟收购安徽博斯特100%股权 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20:44
收购安徽博斯特 - 公司拟以3300万元收购安徽博斯特100%股权,目标为向线缆新材料方向延伸产业链[1] - 安徽博斯特2024年1-11月实现营收1.57亿元,净利润336.69万元,注册资本2000万元[1] - 该交易将使用自有资金,预计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1] 产业链延伸战略 - 公司正推进对道恩钛业的并购重组,将业务向上游无机化工新材料延伸[1][2] - 道恩钛业拥有13万吨/年钛白粉产能,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2] - 并购后将实现有机化工与无机化工新材料的业务协同[2] 机器人材料布局 - 公司已开发应用于机器人制造的改性材料,包括手臂尼龙材料和合金材料[2] - 弹性体材料可用于仿生机器人,解决了仿真皮肤材料易发粘问题[2] - 公司持续跟踪机器人领域趋势,研发相关高分子复合材料[2] 财务表现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6.58%[3] - 一季度净利润4428.44万元,同比增长25.44%[3] - 核心产品销量创同期历史新高,受益于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和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3] 市场表现 - 截至4月28日股价报15.22元/股,总市值71.7亿元[4]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约29%[4]
宣布收购!道恩股份,布局这一新材料赛道
DT新材料· 2025-04-26 22:41
道恩股份财务表现与产能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0,075.66万元,同比增长16.65%,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93.97万元,同比增长0.67%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为12.8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07亿元增长6.58%,归母净利润4428.44万元,同比上升25.44% [2] - 公司改性塑料年产能50万吨、热塑性弹性体年产能9万吨、色母粒及功能母料年产能3万吨,共聚酯材料年产能6万吨 [2] - 公司国内TPV的市场占有率大约有50% [2] 道恩股份业务布局与收购 - 公司布局了再循环产业,以及用于机器人手臂的尼龙材料、合金材料等,并正在开发仿真人用弹性体材料 [2] - 董事会同意公司收购安徽博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价格为3300万元 [2] - 安徽博斯特成立于2020年9月9日,注册资本2000万元,总部位于安徽省宣城市,产品包括专注于高分子新型材料、热塑性弹性体、可降解塑料等 [2] - 2023年安徽博斯特营收1.72亿元,净利润329.99万元;2024年1-11月营收1.57亿元,净利润336.69万元 [2] - 通过本次收购,道恩股份深耕线缆新材料细分领域,尤其是电动汽车、海底电缆等市场,并与公司现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2] 电线电缆行业概况 - 2023年我国电力电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3017.6亿元,同比增长7%,初步核算2024年市场规模达13512.3亿元 [2] -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较分散,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多集中在中低压电线电缆领域,并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 [2] - 国内大型电线电缆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在国内特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和高端特种电缆如核电、海缆等领域开展市场竞争 [2] - 电力电缆主要企业有特变电工、青岛汉缆等;通信电缆主要有中天科技、亨通集团等;电气装备用电缆有金杯电工、杭州电缆等 [2] - 海底电缆代表企业有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汉缆股份、宝胜海缆、万达海缆等 [2] 线缆高分子材料发展 - 对线缆材料在耐压、耐高温、耐磨、耐油、耐气候、阻燃、环保、超薄、柔软、防鼠防白蚁等性能指标上要求不断提升 [2] - 材料体系逐渐发展成包括特种PVC、PE、XLPE、无卤低烟聚烯烃、PP材料、特种橡胶、热塑弹性体等高分子材料 [2] - 国际代表性企业有杜邦、北欧化学、Avient等,国内代表性企业有万马股份、太湖远大、中超新材、尚华新材等 [3] - 中广核高新核材成功研发出全国产100%自主可控航空航天线缆用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材料 [3] - 万马股份在2024年报透露,公司参与的国内首条110kV国产导电炭黑屏蔽料电缆投入运行 [3] - 我国线缆用高分子材料现总用量超过400万吨/年,大部分材料已实现国产化,但部分高端材料仍旧主要依赖进口 [4] 生物基产业活动 - 2025年5月25-27日在中国上海举办第十届生物基大会暨展览 [7] - 活动包括1大赛事,5大论坛,17大专场,涵盖生物基产业宏观论坛、可持续应用论坛、关键化学品与材料论坛等 [7][8] - 特色活动包括4场终端品牌对接会(汽车、鞋服、食品品牌等材料需求对接) [7] - 生物基产业展览将展示生物基化学品、材料和制品/仪器/加工设备/工程工艺/第三方认证/政府园区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