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激发影视产业带动效应
经济日报· 2025-10-12 06:11
行业核心动态 - 在成都举办的第二届金熊猫奖活动上,逾百家企业签约64个影视产业相关项目,总签约额超120亿元 [1] - 影视产业具备文化影响力和市场需求度,通过与文旅、餐饮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地方经济 [1] -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影视产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 [1] 产业经济带动作用 - 影视项目在地化拍摄直接激活消费链条,剧组租赁场地、采购物资、雇用临时演员等行为可在短期内为当地带来现金流 [2] - 影视产业的长尾效应能重构区域产业生态,成功的影视作品往往成为城市IP的孵化器 [2] - 政策引导与产业集群的高效协同是放大影视经济效能的关键,例如北京推出措施资助优秀作品创作、推动产业与科技融合 [2] 产业发展挑战 - 部分影视项目过度追求商业利益与流量效益,忽视了文化品质与可持续发展 [1] - 部分从业者过度追求一时的流量红利和票房收益,缺乏打造精品的能力和长远发展的眼光 [2] 高质量发展路径 - 各方应合力打造风清气正的创作环境,以精品创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文化影响和商业收益 [3] - 要在创作方式上创新,运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新技术赋能影视发展,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3] - 动画电影IP“哪吒”是多方合力推动的爆款案例 [1]
无锡惠山助推高质量影视精品创作
新华日报· 2025-09-30 14:53
电影《南京照相馆》票房与获奖情况 - 电影《南京照相馆》总票房突破30亿元,观影人次超过8475万 [1] - 该影片荣获今年国内暑期档票房冠军以及第20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影片等三项大奖 [1] - 影片是中影(无锡)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在锡西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首部重要作品 [1] 无锡惠山区电影产业政策与生态 - 惠山区出台《惠山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和《关于推动惠山区文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1] - 政策在精品创作、载体建设和电影生态等方面提供扶持和奖励 [1] - 当地政府通过高效服务机制为头部影视企业如中影(无锡)项目提供配套支持 [1] 惠山区影视产业成果显现 - 除《南京照相馆》由惠山企业领衔出品外,《东极岛》75%的场景在惠山搭建拍摄 [2] - 《戏台》《你行!你上!》等多部作品均包含“惠山元素” [2] - “政策+服务”模式加速助推影视精品生产 [2]
江门出台“影视政策28条”,发布影视协拍服务热线
南方都市报· 2025-05-26 14:48
文化产业政策发布 - 广东发布文化产业六个领域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提出87条政策举措,推动新一轮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江门市委宣传部发布《意见》,提出28条政策措施,加快推动江门影视产业繁荣发展 [1] 影视产业服务优化 - 江门将全域提供影视协拍一站式服务,设立影视协拍服务热线(0750—3272521),8小时内完成线上影视拍摄备案资料审核 [1] - 构建"1+7+N"影视服务机构,包括1个市级影视服务中心、7个县级服务中心、N个拍摄服务孵化中心(基地),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全域落地服务 [2] - 依托"光影江门"小程序,增设线上影视拍摄备案功能,8小时内完成资料审核并出具协拍证明,实现影视协拍服务数字化、智能化 [3] 影视产业布局与发展 - 江门拥有丰富文旅资源,近三年来已吸引100余部影视剧取景,目前在大湾区影视产业链中处于中上游位置,主要提供场景和协助拍摄等服务 [2] - 江门将在全省率先成立"中国侨都网络文学+短剧创作孵化中心",建设培训中心、产业学院,打造侨乡故事IP,孵化短剧剧本、创作人才及产品 [4] - 培育台山—开平影视产业示范带,依托热门影视取景地,建设台山—开平碉楼古街、滨海风光影视产业示范带,推动建设"影视产业小镇"和"影视(短剧)孵化中心" [4] 影视产业激励措施 - 探索建立影视剧组在江门拍摄的成本返还机制和奖励机制,通过场地租金、食宿费用、群演费用折扣优惠实现返回机制,并根据影片播映效果给予适当奖励 [5] - 鼓励各县(市、区)出台影视产业落地优惠措施,吸引外地有影响力的影视公司来江门设立分公司、华侨华人开设影视工作室 [6]
搞影视,来广东!广东将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最高票房奖励3000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5:27
广东影视产业政策发布 - 广东发布《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5条重点举措,覆盖影视全产业链[1] - 政策旨在解决优秀影视产品数量不足、影响力有限、产业规模与经济地位不匹配等问题[1] - 广东电影票房连续23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广东出品电影票房达51.6亿,占全国国产电影票房的15.3%[1] 政策扶持措施 - 对优秀影视作品的扶持奖励最高达2000万元,电影票房奖励最高3000万元,获奖奖励最高800万元[2] - 获得国家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按最高1:1配套资助,鼓励市县叠加扶持[2] - 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落实大湾区企业15%所得税优惠,推动规模化专业化发展[2] - 构建发行推荐、投资撮合、交易推广机制,资助中小成本电影发行,鼓励影视剧"出海"[2] - 对新建外景地、高新技术摄影棚等最高给予2000万元一次性扶持[2] 人才与服务保障 - 实施"繁星计划"等青年电影人才培养项目,支持高校影视学科建设,吸引各地人才来粤创业[2] - 成立省级影视综合服务平台和21个市级协拍机构,形成"1+21"服务机制[3] - 上线"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提供18个拍摄基地、200多个取景点及协拍服务入口[3] 粤港澳合作 - 落实CEPA影视条款,推动合作项目机制化,对粤港澳合作项目给予同等扶持[3] - 支持港澳影视机构和人员来粤开展培训、考察等活动,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市场融通[3]
广东出台《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4:57
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 - 发挥广州、深圳双城引擎作用,沿珠江口两翼布局建设影视产业集聚区,形成"双核"驱动、多点支撑的产业带 [2] - 利用横琴、前海、南沙等大湾区合作平台的企业所得税15%优惠政策,鼓励各地市发展影视产业链优势环节 [2] 影视创作选题库建设 - 建立选题信息交流机制,重点孵化历史、革命、传统文化、现实、未来科技等题材项目 [3] - 实施中小成本优秀影片扶持计划,鼓励文艺作品影视化改编和类型多样化 [3] 影视扶持激励机制 - 对国家级重点项目和广东省精品项目分阶段给予资金扶持,剧本阶段最高500万元,生产阶段合计最高2000万元 [4] - 票房奖励机制:故事片票房达1亿/5亿/10亿元分别奖励500万/800万/1000万元,每增加1亿追加100万,上限3000万 [5] - 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且收视率超2.4%奖励30万元/集,网络剧集均播放量超2000万次奖励8万元/集 [5] 影视产业体系完善 - 推动产业带规模化发展,重点引进头部制作企业、播出平台和技术开发企业 [7] - 建立数字资产库交易平台,对境外发行影片最高奖励500万元,出海微短剧最高补贴50万元 [8] - 资助特色院线建设,新建乡镇影院最高补贴60万元,VR放映单位最高补贴50万元 [8] 影视前沿科技应用 - 高新技术摄影棚建设最高扶持2000万元,影视科技试验项目最高扶持1000万元 [9] - 采用4K/8K/AI技术且票房达3000万元的影片奖励200万元,超高清播出电视剧奖励4万元/集 [9] 粤港澳大湾区影视合作 - 推动粤港澳建立产业互动、联合走出去机制,合拍项目享受同等扶持政策 [11] - 支持港澳影视机构和人员来粤开展培训、交流活动 [11] 影视人才引进培养 - 对国家级影视人才来粤创业提供场地支持,实施"繁星计划"建立青年人才库 [12] - 鼓励高校与影视机构合作培养人才,紧缺专业院校可获得项目补贴 [13] 影视拍摄服务体系 - 设立省级公益性拍摄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和协调服务 [14] - 规范影视配套服务企业管理,形成省市联动的"1+21"服务网络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