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剧

搜索文档
11.23亿人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中国互联网多项指标全球领先
中国经营报· 2025-07-22 23:15
中国互联网发展概况 - 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达11.23亿,占全球网民总数近五分之一,普及率79.7%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1][2]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移动物联网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升级 [1][2] - 国家顶级域名"CN"数量2085万个,域名总数3262万个 [2] 基础设施与普惠成果 - 农村网民规模3.22亿,互联网普及率69.2%,较2024年12月提升1.9个百分点 [2] - 60岁及以上银发网民规模1.61亿,互联网普及率52.0% [2] - 通过适老化改造和5G覆盖超90%行政村,推动数字红利普惠 [3] 人工智能创新进展 - 生成式AI服务备案数达346款,用户使用AI回答问题比例达80.9% [4] - 2024年AI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增长率超20% [5] - DeepSeek上线20天日活破3000万,中国占全球AI专利60% [5] 数字文化出海表现 - 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超50亿元,海外用户3.5亿 [6] - 25款游戏海外收入116亿元,5款手游月入破亿 [6] - 网络视频与文旅融合构建消费闭环,助推"中国潮"全球化 [5][6]
一周广电动态(7月14日—7月20日)
新浪财经· 2025-07-21 07:45
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节 - 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节在西安开幕,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陕西省人民政府、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共同举办 [5] - 曹淑敏表示上合组织国家不断加强广电视听领域交流合作,推动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并提出构建媒体发展新格局、深化节目合拍互播、推进技术创新等合作方向 [5] - 曹淑敏会见外宾代表时强调通过电视节深化各国在政策交流、内容互译、技术合作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7] 广电总局政策与标准 - 广电总局发布《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验收结果通报》,86个市县全部通过验收 [10] - 公布2024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扶持项目评审结果,将向获奖作品和机构颁发证书及资金支持 [10][11] - 发布2025年4-6月国产网络剧片发行许可情况通告,共颁发357部6120集许可,其中网络微短剧占比最高达148部3747集 [12] - 公示《电视节目多音频传输技术规范》等2项行业标准报批稿 [13] - 广播电视规划院组织召开《智能电视机信源选择便捷性标准》实施推进会,要求厂商加快软硬件适配并严格执行标准 [14][16] 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 广电总局召开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调度会议,要求落实《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指南1.0》,构建"横向打通、纵向贯通"的应急广播体系 [9] - 山西省举办应急广播运行管理专项培训,建立六级信息贯通机制并强化网络安全保障 [19] - 云南省全面对标《指南1.0》要求,落实应急信息分类、平级对接、安全管理等六项防汛工作措施 [23][24] - 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应急广播纳入应急管理体系,深化"建管用融"机制 [22] 区域广电发展动态 - 辽宁省推进电视高清化建设,通过技术培训、进度督导和现场指导加快市县台高清改造 [20] - 黑龙江与广东两省广电局签署合作协议,32家县区融媒体中心将在内容创作、品牌推广、文旅合作等领域开展协同 [21] - 甘肃省构建广电新媒体联盟融合传播新格局,整合资源形成全媒体矩阵并聚焦重大主题宣传 [24] - 宁夏回族自治区部署广播电视安全保障重点工作,包括自查整改、应急演练和防汛广播服务 [25] 行业活动与经典内容 - BIRTV2025将于7月在北京举办,设置展览会、论坛及沉浸式体验活动,主题为"全媒体 超高清 强智能" [18][19] - "重温经典"频道开播4个月累计收视达26.7亿小时,观看人次114亿,显示经典内容持续获得市场认可 [28]
引领视听文艺新浪潮 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09:30
行业活动 - 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在北京开幕 聚焦人工智能 内容价值 文化传承等核心议题 [1] - 大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作家协会 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 北京市广电局主办 [1] - 大会以"视听潮涌 文艺生辉"为主题 为期两天 包含6场主题研讨 创作者之夜等多元活动 [3] 内容发布 - "2025北京大视听网络视听精品项目"片单发布 共80部作品 分为六大篇章 涵盖网络剧 网络电影 微短剧 网络综艺等类型 [1] - 北京市广电局发布"追光计划"国际微短剧大赛阶段性成果 共征集1070部作品 239部入围复赛 包括138部"好作品"和101部"好故事" [1] - 开幕式举行重点网络视听文艺作品推介仪式 发布《2024北京微短剧报告》 [2] 行业趋势 - 微短剧成为重要内容形式 北京市广电局推动"微短剧+"跨界融合 设置十二大主题赛道 [1] - 网络视听作品带动文旅效应 如《长安十二时辰》推动西安旅游 《长安的荔枝》带动广东荔枝销售 [3] - 创作者关注"当下性" 强调古今共鸣 打通线上线下内容与现实通道 [3] 创作理念 - 马未都提出通过微短剧传播文物知识 传达民族历史成就 [3] - 马伯庸认为创作者需理解如何将专业文化与普通老百姓连接 [3] - 大会旨在推动网络视听文艺提质升级 培育文艺精品 发掘优秀人才 [3]
江门出台“影视政策28条”,发布影视协拍服务热线
南方都市报· 2025-05-26 14:48
文化产业政策发布 - 广东发布文化产业六个领域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提出87条政策举措,推动新一轮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江门市委宣传部发布《意见》,提出28条政策措施,加快推动江门影视产业繁荣发展 [1] 影视产业服务优化 - 江门将全域提供影视协拍一站式服务,设立影视协拍服务热线(0750—3272521),8小时内完成线上影视拍摄备案资料审核 [1] - 构建"1+7+N"影视服务机构,包括1个市级影视服务中心、7个县级服务中心、N个拍摄服务孵化中心(基地),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全域落地服务 [2] - 依托"光影江门"小程序,增设线上影视拍摄备案功能,8小时内完成资料审核并出具协拍证明,实现影视协拍服务数字化、智能化 [3] 影视产业布局与发展 - 江门拥有丰富文旅资源,近三年来已吸引100余部影视剧取景,目前在大湾区影视产业链中处于中上游位置,主要提供场景和协助拍摄等服务 [2] - 江门将在全省率先成立"中国侨都网络文学+短剧创作孵化中心",建设培训中心、产业学院,打造侨乡故事IP,孵化短剧剧本、创作人才及产品 [4] - 培育台山—开平影视产业示范带,依托热门影视取景地,建设台山—开平碉楼古街、滨海风光影视产业示范带,推动建设"影视产业小镇"和"影视(短剧)孵化中心" [4] 影视产业激励措施 - 探索建立影视剧组在江门拍摄的成本返还机制和奖励机制,通过场地租金、食宿费用、群演费用折扣优惠实现返回机制,并根据影片播映效果给予适当奖励 [5] - 鼓励各县(市、区)出台影视产业落地优惠措施,吸引外地有影响力的影视公司来江门设立分公司、华侨华人开设影视工作室 [6]
广东发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六大“政策包”
证券时报· 2025-05-23 02:02
政策包概述 - 广东省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包"共6个文件87条政策举措 [1] - 六大政策包覆盖影视、演艺、动漫、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产业领域 [1] 影视产业政策 - 《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5条政策举措 [1] - 政策覆盖院线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微短剧 [1] - 重点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建立影视创作选题库、健全扶持激励机制、完善产业体系 [1] 演艺市场政策 - 《关于推动广东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7条政策举措 [1] - 聚焦打造国际一流演艺城市群、培育壮大演艺市场主体 [1] - 促进市场供给和消费、拓展"演艺+"产业链条、培育演艺新空间 [1] 动漫产业政策 - 《关于推动广东动漫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5条政策举措 [2] - 围绕营造大湾区动漫影视良好生态、鼓励优秀作品创作、支持应用前沿技术 [2] - 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推动全链生态协同 [2] 网络游戏政策 - 《关于推动广东网络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3条政策举措 [2] - 支持原创精品和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产业集群 [2] - 完善支撑体系、强化服务保障机制 [2] 电子竞技政策 - 《关于推动广东电子竞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8条政策举措 [2] - 完善"双核多点"产业布局、加强电竞内容生产、构建顶级和特色赛事双轨体系 [2] - 加强市场主体和人才培养、推动场馆建设与科技赋能 [2] 网络视听政策 - 《关于推动广东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9条政策举措 [2] - 加大资金扶持和金融支持、提升产业园区发展能级、提升优质内容供给 [2] - 加速全产业链布局、打造全球网络直播经济高地 [2] 行业背景 - 广东是全国文化产业第一大省,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 [3] - 在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文化制造等领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 [3]
广东出台《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4:57
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 - 发挥广州、深圳双城引擎作用,沿珠江口两翼布局建设影视产业集聚区,形成"双核"驱动、多点支撑的产业带 [2] - 利用横琴、前海、南沙等大湾区合作平台的企业所得税15%优惠政策,鼓励各地市发展影视产业链优势环节 [2] 影视创作选题库建设 - 建立选题信息交流机制,重点孵化历史、革命、传统文化、现实、未来科技等题材项目 [3] - 实施中小成本优秀影片扶持计划,鼓励文艺作品影视化改编和类型多样化 [3] 影视扶持激励机制 - 对国家级重点项目和广东省精品项目分阶段给予资金扶持,剧本阶段最高500万元,生产阶段合计最高2000万元 [4] - 票房奖励机制:故事片票房达1亿/5亿/10亿元分别奖励500万/800万/1000万元,每增加1亿追加100万,上限3000万 [5] - 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且收视率超2.4%奖励30万元/集,网络剧集均播放量超2000万次奖励8万元/集 [5] 影视产业体系完善 - 推动产业带规模化发展,重点引进头部制作企业、播出平台和技术开发企业 [7] - 建立数字资产库交易平台,对境外发行影片最高奖励500万元,出海微短剧最高补贴50万元 [8] - 资助特色院线建设,新建乡镇影院最高补贴60万元,VR放映单位最高补贴50万元 [8] 影视前沿科技应用 - 高新技术摄影棚建设最高扶持2000万元,影视科技试验项目最高扶持1000万元 [9] - 采用4K/8K/AI技术且票房达3000万元的影片奖励200万元,超高清播出电视剧奖励4万元/集 [9] 粤港澳大湾区影视合作 - 推动粤港澳建立产业互动、联合走出去机制,合拍项目享受同等扶持政策 [11] - 支持港澳影视机构和人员来粤开展培训、交流活动 [11] 影视人才引进培养 - 对国家级影视人才来粤创业提供场地支持,实施"繁星计划"建立青年人才库 [12] - 鼓励高校与影视机构合作培养人才,紧缺专业院校可获得项目补贴 [13] 影视拍摄服务体系 - 设立省级公益性拍摄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和协调服务 [14] - 规范影视配套服务企业管理,形成省市联动的"1+21"服务网络 [14]
创多个首次!“广东影视政策15条”出台,专家解读五大亮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14:51
政策概述 - 广东省发布《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广东影视政策15条"),涵盖院线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微短剧的全产业链扶持 [1] - 政策围绕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建立影视创作选题库、健全扶持激励机制等九大方面提出15项举措 [1] - 政策以全链条扶持、跨区域协同、高标准激励为核心,构建覆盖影视全产业链的生态体系 [1] 全产业链扶持 - 创作阶段:建立影视创作选题库,最高给予500万元扶持;实施中小成本优秀影片扶持计划 [2] - 拍摄至播映阶段:前期扶持合计最高达2000万元;获得国家精品专项资金资助的可按1:1配套 [2] - 市场奖励:故事影片国内票房达1亿元奖励500万元(最高3000万元);纪录影片票房达1000万元奖励100万元(最高500万元) [2] - 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段首播且收视达标最高奖励30万元/集;微短剧最高奖励50万元 [2] - 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的作品最高可获800万元奖励 [2] 粤港澳合作与产业布局 - 首次提出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发挥广州、深圳双核驱动作用,沿珠江口布局影视产业集聚区 [4] - 利用横琴、前海、南沙等区域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优化全省影视产业空间布局 [4] - 推动粤港澳影视人才、资金、技术、市场融通合作,对合拍项目给予同等扶持 [4] - 环珠江口区域是全国重要影视装备制造业中心,政策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5] 科技赋能与放映升级 - 资助影院差异化转型:乡镇新建影院最高资助60万元;更新先进技术设备最高资助50万元 [6] - 首次将影视制片基地和技术应用纳入扶持:新建外景地/高新技术摄影棚最高资助2000万元 [7] - 影视科技企业新技术试验项目最高资助1000万元;采用4K/8K/AI技术且票房达3000万元的影片奖励200万元 [7] - 对虚拟现实电影创作和放映给予资助(最高100万元),属省级政策首创 [7] 推广交流与人才培养 - 境外发行广东出品影片最高奖励500万元;出海微短剧最高给予50万元译制补贴 [9] - 资助参加国际影视节展和境外展映活动,培育观影氛围 [9] - 头部人才引进:提供场地支持和项目创作资助;鼓励头部影视平台在粤设立工作室 [9] - 实施"繁星计划"培养青年人才,支持高校影视学科建设 [9] 服务平台建设 - 设立广东影视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免费政策咨询、拍摄协调等服务 [10] - 形成"1+21"省市联动拍摄服务网络,解决剧组多头对接问题 [10] - "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上线,首批发布18个拍摄基地和200多个取景点 [10] 行业影响 - 政策将促进广东影视产业从生产端到市场端的良性循环,提升整体产业氛围 [11][12] - 系统性支持将引导产业多元共生,尤其有利于中小成本项目和新兴题材创作 [3][12] - 政策务实高效的特点增强了行业信心,有望吸引更多影视人才和机构集聚广东 [3][10]
第四届山东网络视听大会将于5月27日举办
大众日报· 2025-05-22 09:03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山东网络视听大会定于5月27日至29日在烟台市举办 [1] - 大会以"视听新时代·赋能创未来"为主题 [1] - 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 设置9项活动包括开幕式暨网络视听精品之夜、主论坛、微短剧论坛等 [1] 大会目标 - 打造一流的网络视听政策发布平台、精品展示平台、交流合作平台、作品交易平台 [1] - 推动山东省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 [1] 内容聚焦 - 集中发布近五年来山东省创作的优秀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纪录片、微短剧、系列短视频等精品网络视听节目 [1] - 邀请编剧、导演、制片人和演员代表现场分享创作经验体会 [1] - 探讨网络视听产业格局与未来趋势、"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DeepSeek等技术应用主题 [2] 行业影响 - 发挥"网络鲁剧"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 [1] - 推动微短剧发挥"短、平、快"的优势 赋能千行百业实现融合发展 [2] - 系统展示网络视听发展丰硕成果 [2]
山东以硬核政策支持电影产业发展
大众日报· 2025-04-29 09:07
政策支持力度 - 山东省市区三级叠加对单个影视项目扶持最高达4500万元 [1][2][4] - 省级层面对票房过1亿、5亿的影片分别补助500万元、800万元 [4] - 对获"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按国家级奖金3倍再奖励 对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电视剧每集奖励30万元 [4] - 省电影专资每年投入5000余万元奖励规范经营影院 [2][4] 产业生态优势 - 全省拥有2600余家影视制作机构 形成差异化拍摄集群 [2] - 青岛东方影都为龙头 配合德州乐陵、临沂沂蒙、烟台香岛湾等特色影视基地 [5] - 自然地貌齐全 人文遗迹众多 拥有北方最大影视拍摄制作集群 [5] 行政服务优化 - 备案初审周期缩减50% 取消25项证照材料 压减24项 [5] - 电影行政许可实现"一网通办" 开发"齐鲁嗨拍"小程序提供一站式服务 [5] - 成立山东省影视拍摄服务联盟实现16市资源共享 [6] 产业规模表现 - 近三年影片备案和完成片数量居全国前列 三大奖项创历史最佳成绩 [2] - 全省票房连续多年全国前五 2023年春节档升至全国第三 [2] - 青岛推出全产业链支持政策涵盖创作、制作、发行等十个环节 [6] 战略定位规划 - 锚定"电影强省"目标 将电影作为提振消费的经济抓手 [3] - 出台《文化数字化政策清单》等文件构建全业态保障体系 [3] - 发起"跟着电影去旅游""中国电影消费年"等跨界联动项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