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化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气敏传感器行业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消费升级与新兴领域需求增长,气敏传感器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6 10:18
气敏传感器行业概述 - 气敏传感器通过将气体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安全、智能家居等领域,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半导体式、电化学式、催化燃烧式、红外光学式和固体电解质式 [1][2] - 半导体式传感器灵敏度高、成本低但选择性较差,电化学式精度高但需定期更换电解液,催化燃烧式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检测,红外光学式精度高但成本昂贵,固体电解质式稳定性好但需高温工作 [4] - 按检测气体类型可分为可燃气体传感器、有毒气体传感器、VOC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分别应用于工业安全、化工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医疗及农业温室等领域 [4] 行业发展背景与政策支持 - 国家层面政策如《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传感器列为战略性基础产业,地方政策如深圳专项扶持计划加速构建"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生态 [6] - 环保政策加码、工业自动化水平提升及消费升级驱动行业爆发式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达175亿元(同比+16.67%),预计2025年突破200亿元,2030年达400亿元(CAGR约15%) [11] 产业链与技术发展 - 上游核心原材料(半导体材料、陶瓷基底等)国产化率提升,中游企业如四方光电(光学/电化学)、增敏科技(MEMS热导式)加速高端突破,下游环境监测、工业安全、智能家居需求占比达75% [8] - 半导体式和催化燃烧式技术成熟且主导市场,电化学式和红外光学式性能优化显著,MEMS技术取得突破(如增敏科技12英寸产线月加工能力达2万片) [13] 区域竞争格局 - 长三角聚焦高端MEMS与光学传感器(无锡布局太赫兹技术),珠三角以消费电子见长(增敏科技18个月建成MEMS产线),华中(武汉)形成完整产业链,京津地区在新材料研发领先 [15] - 行业呈现"东强西渐"格局,长三角和珠三角在规模与创新上领先,中部地区加速追赶 [15] 市场竞争格局 - 外资巨头(霍尼韦尔、西门子等)占据高端工业、医疗及汽车电子领域35%份额,本土龙头(四方光电、汉威科技等)在环境监测、智能家居领域占比30%,中小企业聚焦低端产品 [17] - 环境监测领域国产化率超50%(四方光电主导),工业安全领域外资占比60%以上,智能家居国内企业垄断,汽车电子和医疗健康国产化率不足5% [19][20]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向智能化(AI融合)、微型化(MEMS工艺)、高精度(纳米材料)演进,多模态感知技术(如激光雷达+气体传感器)提升复杂环境监测能力 [21] - 新兴应用场景如碳中和监测(2025年市场规模50亿元)、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量300+个)、智慧农业(土壤传感器提升产量10%)催生增长动能 [22][23] - 国产替代加速(2025年工业自动化领域目标国产化率50%),生态协同模式形成(头部企业开放接口、联合制定标准),2030年新兴领域贡献增量超40% [24]
分子磁体具备超高数据存储潜能
快讯· 2025-06-26 06:12
技术突破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化学家合作设计出新型分子磁体 [1] - 该技术可实现邮票大小硬盘存储量提升百倍 [1] - 新技术可在更高环境温度下稳定存储信息 [1] - 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 [1] 应用前景 - 该技术为超高密度、超微型化数据存储开辟全新路径 [1] - 可在极小空间内存储海量数据 [1]
2025中国温州(乐清)电子线束连接器展会——电力电气与新能源产业的风向标
搜狐财经· 2025-05-15 12:02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温州(乐清)电子线束连接器展会将于金秋十月在乐清智能电气小镇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主题为"智联未来·绿动世界" [1] - 展会被誉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电子连接技术专业展会,是中国电力电气行业的"晴雨表"和新能源革命的"指南针" [1] 参展规模与内容 - 展会面积达3万平方米,汇聚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参展商 [3] - 展品涵盖纳米级精密汽车电子连接器、新能源高压线束、智能家居柔性线路解决方案及航空航天特种连接技术 [3] - 特别设立"碳中和展区",集中展示光伏连接器、储能系统线束等绿色创新成果 [3] 同期活动 -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专家将出席"全球连接技术高峰论坛",探讨5G时代连接器微型化趋势 [3] - 举办"新能源线束设计大赛"和"智能制造Workshop",为行业新锐提供展示平台 [3] 行业意义 - 展会将推动连接技术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成为行业发展里程碑 [3] - 展会将为全球电子线束行业注入新动能,体现乐清"百工之乡"的工匠精神传承 [3]
曝光!如何一次性“捕获”20多位“野生”生命科学仪器厂商CEO
仪器信息网· 2025-05-03 22:13
第七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 - 论坛将于2025年5月13日在上海松江召开,作为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5)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论坛定位为生命科学仪器领域的高端对话平台,汇聚行业领袖、技术专家与产业精英 [3] - 参会价值包括战略视角、技术前沿和资源对接三大方向 [6] 出席嘉宾 - 论坛将汇集来自30余家企业的创始人、总经理或高管,包括大龙兴创、瑞孚迪、成都齐碳、上海汇像等公司高层 [5] - 嘉宾涵盖董事长/总经理(15位)、首席科学家(4位)、市场/产品总监(7位)等不同职能高管 [5][6] - 国际企业代表包括安捷伦助理副总裁李坚、东曹生物中国区总经理潘明祥等 [5] 分论坛议题 - 高端生命科学工具:聚焦中美博弈与自主创新硬科技企业打造 [9] - 生命科学行业洞察:探讨机遇和未来趋势 [9] - 我国仪器生物传感器自主创新及产业化症结 [9] - AI4S智慧实验室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9] - 国产仪器出海:技术适配、生态共建与品牌升维 [9] 行业趋势 - 论坛将覆盖AI融合、传感器微型化、后市场服务等热点技术议题 [6] - 战略层面关注国际巨头本土化战略与国产企业创新突围 [6] - 资源对接环节提供与头部企业决策层直接对话机会 [6]
传感器,一些新趋势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0 11:50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 allaboutcircuits,谢谢。 传感器设计的微型化正在达到新的基准,不仅在外形尺寸方面,而且在性能和集成度方面。索尼、 豪威科技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最新进展展示了小型硬件如何解决从自主机器人导航到脑机接口等长 期存在的工程难题。这些传感器使得将先进功能嵌入狭小空间变得更加容易,无论是在无人机内 部、手机镜头下,还是在人体皮肤下。 索尼将高精度激光雷达缩小至50克封装 索尼的 AS-DT1 LiDAR 传感器直指 3D 传感领域,在尺寸和精度之间寻求平衡。据索尼称,这款 传感器尺寸仅为 29 毫米 x 29 毫米 x 31 毫米,重量仅为 50 克,是同类产品中最小、最轻的传感 器。如此紧凑的机身设计绝非偷工减料。索尼运用其在机器视觉相机领域积累的微型化和光学技 术,将高分辨率深度传感功能融入到适合无人机和移动机器人的封装中,既不会耗电,也不会占用 空间。 AS-DT1 采用索尼专有的测距模块,基于直接飞行时间 (dToF) 架构构建。它使用单光子雪崩二极 管 (SPAD) 传感器,可放大单光子信号,即使在低反射率或低对比度物体上也能实现精确读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