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消费

搜索文档
娃哈哈砍300万以下经销商引纠纷
第一财经· 2025-08-09 17:47
宗馥莉接班后的娃哈哈经营策略 - 公司正在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部分经销商被突然取消资格或并入大型经销商[3][6] - 部分经销商反馈公司存在未结清款项问题,冰柜投放不足成为淘汰导火索之一[3][7] - 新任管理层实施精细化经销商管理,数字化对接总部,每个产品品类都有独立销售任务[7] 经销商体系变革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全国饮料销售净收入同比增长53%,一线员工工资显著增长(生产端+23%,销售端+31%)[13] - 部分经销商面临销售指标翻倍增长(如湖南省经销商2025年任务比2024年增长50%),库存积压严重(某经销商库存达300万vs正常70-80万)[6][7] - 山东临沂出现断货现象,零售端市场份额面临农夫山泉等品牌激烈竞争[5] 经销商整合引发的纠纷 - 酒泉地区二级经销商在被取消资格前3-9月销售额增长率达1164.8%至9991.9%,但仍遭清退[9] - 合并过程中出现货款纠纷(如980件货品移交后未收到货款),公司建议经销商报警处理[11] - 行业专家指出快消品行业合并经销商属常见策略,但需加强大经销商管控[12] 品牌发展与市场挑战 - 2024年业绩增长被部分归因于宗庆后去世引发的"野性消费",而非经销商体系改革成效[14][15] - 产品创新不足(包装多年未变)、营销滞后导致品牌老化,遗产风波加剧消费者信任危机[14][15] - 公司仍在推进产能扩张(西安10亿元投资新生产基地,含多条饮料生产线)[15]
撕拉片成复古新宠,一张400元,年轻人追捧的情怀消费能火多久?
搜狐财经· 2025-05-27 19:30
社交媒体复古摄影风潮 - 撕拉片因其独特的显影效果和手工温度吸引了众多顶流明星和普通消费者的目光 多位明星在微博上晒出撕拉片生图 打破了精修图的千篇一律 营造出别样的氛围感 [1] - 撕拉片拍摄过程充满仪式感 被誉为"最接近肉眼视觉"的相片 其独特的灰雾感和复古滤镜效果让人仿佛穿越回胶片摄影的黄金时代 [1] 撕拉片市场供需状况 - 宝丽来2008年停产撕拉片相纸 富士2016年停止彩色撕拉片FP-100C生产 使得撕拉片相纸成为"拍一张少一张"的稀缺资源 [2] - 闲鱼平台上10张装富士FP-100C彩色撕拉片相纸价格被炒至2800-3300元 涨幅超过黄金 被市场戏称为"纸片茅台" [2] - 杭州照相馆老板虞基2011年接触撕拉片时价格较便宜 随着富士停产 爱好者通过海淘囤货 价格逐渐攀升 其个人囤货从五六十盒降至十几盒 [4] 行业商业机会 - 撕拉片爆火带动照相馆生意 二手市场相纸和相机成为紧俏商品 商家和个人摄影师通过囤货转手赚取丰厚利润 [4] - 摄影机构推出仿真撕拉片摄影服务项目 用现代相机拍摄并仿照撕拉片调色 满足消费者需求 [6] 消费者行为分析 - 小红书"拍到了人生撕拉片"等话题热度攀升 博主精心设计的镜头角度和撕拉动作让撕拉片成为新的社交货币 [2] - 年轻消费者为追逐复古潮流不惜高价到线下照相馆拍摄撕拉片 [2][6] - 消费者对"有温度的记忆载体"的追寻 在数字化时代渴望能触动心灵的影像作品 撕拉片成为完美载体 [6] 行业未来趋势 - 随着库存逐渐消耗 撕拉片价格将继续上涨 可能劝退部分消费者 使热潮逐渐降温 [8] - 撕拉片已成为独特文化现象 见证人们对复古潮流的热爱和对有温度记忆载体的追寻 [8]
品牌仅靠情怀能走多远
经济日报· 2025-05-10 06:09
品牌经营与产品质量 - 某明星创立的服饰品牌因印花掉色、肩线发黄、异味重等质量问题被曝光,与其高售价不匹配,辜负消费者信任 [1] - 某国产饮用水品牌跨界推出饮品主题运动鞋,因外观设计无新意、材质廉价、穿着体验差而饱受诟病 [1] - 没有坚实的产品质量作为支撑,仅靠情怀支撑的品牌难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1] 消费者行为与品牌策略 - 新生代消费者成为市场消费主力军,具备更强的产品鉴别力和价值判断力,虽会被情怀吸引但更看重产品本身价值 [2] - 品牌经营不能仅靠情怀,品质与创新才是决定品牌成败的关键 [2] -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可能源于童年回忆或情感因素,愿意为承载情感和回忆的产品买单 [1] 品牌战略与运营体系 - 建立系统的战略思维至关重要,包括做减法(精准筛选发展方向)、做乘法(借助技术创新)、做加法(构建新领域运营体系) [2] - 营销与创新需要平衡,在重视营销的同时提升产品硬实力,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3] - 商家应注重品质把控和生产环节严谨,同时持续创新挖掘消费者潜在需求 [3] 情怀营销的局限性 - 情怀消费短期内能带来销量但难以持续发展,仅靠情怀驱动的商业尝试是本末倒置 [2] - 当产品和服务未达预期时,消费者新鲜感和热情会迅速消退,品牌将失去信任和市场机遇 [2] - 对情怀的过度依赖会导致营销误区,消费者最终愿意买单的是好看且实用的产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