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产价值分化
icon
搜索文档
潘石屹又一次说中了,不出意外的话,国内楼市或迎来3大走向
搜狐财经· 2025-11-02 04:56
行业核心观点 - 知名企业家在2018年抛售价值数百亿的房产和物业,认为市场风险已大于机遇,房价回调难以避免 [3][4] - 未来两三年国内楼市将延续三大走向:房价进入慢跌通道、抛售潮来临二手房市场承压、房产价值加速分化 [6] - 楼市的逻辑已彻底改变,需告别狂热回归理性 [22] 房价趋势 - 房价收入比严重失衡,一线城市高达40倍,二三线城市在20-25倍高位,远超国际合理水平 [6] - 市场呈现有价无市、量价齐跌,某热门城市7月新房成交量环比暴跌70%,房价同比下跌超过12% [8] - 预计到2027年,整体房价相较于高点将缓慢下降10%左右 [10] 二手房市场动态 - 从2024年开始出现无声的抛售潮,2025年各大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持续激增至历史高位 [10][12] - 房主为尽快脱手不惜降价几十万,但买涨不买跌心态导致交易周期变长 [12] - 二手房市场的内卷将成为拉低整体房价均值的重要力量 [12] 房产供应与价值分化 - 全国现有房屋建筑总量达6亿栋,粗略估算可容纳超过30亿人口,存在严重供应过剩 [13] - 未来房产价值将出现剧烈分化,不再具备普涨潜力 [13] - 建造年代早、设计落后、配套设施老化的高层住宅将面临严峻挑战,可能陷入修不起、拆不动、卖不掉的困境 [14][16] 政策影响与市场动力 - 任何政策松绑如降低首付、下调利率仅能在短期内托底,无法扭转市场长期调整趋势 [18] - 政策带来的小阳春过后往往会是更深的沉寂,说明市场内生动力不足 [18]
潘石屹、王健林预言应验后,楼市3大走向已清晰,买房卖房需谨慎
搜狐财经· 2025-10-25 19:10
行业核心观点 - 房地产市场已告别普涨时代,进入理性分化的新阶段 [2][10] - 行业领袖如潘石屹和王健林早在2018-2019年便预见到市场转向并采取行动 [4] - 未来三年(至2027年)楼市将呈现房价缓步回调、二手房市场深度冰冻、房产价值加剧分化三大趋势 [4][5][7] 行业领袖的早期预警与行动 - 潘石屹于2018年开始抛售价值超过400亿元的房产与物业,预警房价下跌风险 [4] - 王健林于2019年提出“退出房地产”的论断,预言房价将步入下行通道 [4] 未来三年房价趋势 - 至2027年底,全国房价累计跌幅可能达到10% [5] - 房价下跌是缓慢而持续的态势,是多重现实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5] - 下跌主因包括住房需求饱和度提高、人口出生率走低以及房价向合理价值回归 [5] 二手房市场趋势 - 二手房市场将陷入深度冰冻,挂牌量飙升,供应远大于需求 [6] - 有房东为尽快变现不惜亏损几十万元,但仍难找到买家 [6] - 刚需购房者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风险更小的新房,或持币观望 [6] 房产价值分化趋势 - 高层住宅(尤其是25-30层以上)将承受最大冲击,未来可能面临价值归零的风险 [7] - 高层住宅短板包括居住体验不佳、维护成本高昂及流通性差 [7] - 优质学区房及配套设施完善的小区价格有望保持坚挺,因其兼具居住属性与附加价值,稀缺性凸显 [8] 行业建议 - 非必要不购房,建议持币观望、理性规划 [9] - 建议尽早出售闲置的高层住宅,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9] - 建议优先保障生活品质,避免大额消费和房地产投资 [9]
再过5年,200万的房产大概值多少钱?孙宏斌与王健林说法一致
搜狐财经· 2025-09-22 10:35
文章核心观点 - 房地产市场进入分化新阶段,普涨时代结束,未来房产价值将因城市层级和房产品质差异而显著分化 [1][2] - 行业领军人物王健林和孙宏斌共识认为,未来优质住宅供不应求,而品质差的房屋将面临价值缩水风险 [1][2] - 购房策略需从“闭眼买房”转向“精挑细选”,重点考察城市能级、板块潜力和房产自身“硬配套” [1][16] 城市层级房价分化 - 一线城市核心地段优质房产仍具上涨潜力,例如2025年1月深圳南山区房价环比上涨0.36%,部分带优质学区的豪宅涨幅接近5% [3] - 一线城市内部“老破小”房产价值承压,例如2023年上海内环内缺乏电梯的老旧小区普遍出现15%的价格跌幅 [4] - 强二线城市产业驱动板块表现强劲,2025年杭州新房成交量同比增长33%,未来科技城等区域房价涨幅达3% [4] - 部分二线城市如郑州、武汉库存压力大,远郊区域价格持续下行,有楼盘从2021年1.2万元/平方米降至2024年8000元/平方米仍难售出 [5] - 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严峻,2024年12月房屋去化周期长达30.6个月,远超合理区间,某中部三线城市平均房价从1.2万元/平方米跌至8000元/平方米 [6] 房产品质价值分化 - 配备优质配套的刚需房抗跌性强,如北京回龙观近地铁老旧小区在2024年房价仍上涨2%,杭州临平板块地铁开通后成交量激增40% [7] - 品质卓越的改善型住房需求增长,2025年成都部分品质改善小区价格上涨5%,上海郊区花园洋房售价较周边普通楼盘高出20% [9][10] - 核心地段小户型住宅灵活度高,易租易售,如北京国贸附近40平方米一居室月租金可达6000元 [12] - 配套匮乏的老旧小区(“老破小”)价值下滑风险高,例如上海内环内老破小和广州老城区缺乏基本配套的房屋难觅买家 [12] - 远郊“鬼城”楼盘风险巨大,如沈阳某远郊楼盘从2019年8000元/平方米跌至2024年4000元/平方米,空置率高且难以出租 [13] 购房策略建议 - 优先选择城市与板块,建议优先一线城市核心区域小户型,而非三四线城市大户型 [14] - 关注房产“硬配套”,包括便捷交通、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商业设施和便利医疗服务,这些是保值关键 [14] - 自住需求按需选择,投资需格外谨慎,应集中于一线城市核心区品质住宅或强二线城市有产业支撑的优质板块 [15]
房价开始止跌回稳,未来5年,这三类房子或变成“黄金屋”?
搜狐财经· 2025-05-17 20:48
房地产市场回暖信号 - 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跌幅持续收窄 尤其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回升显著[1] - 上海3月二手住宅成交量达2 69万套 环比增长75% 同比增长45 36% 创2022年以来3月最高纪录[1] - 北京3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4151套 环比上涨107% 同比上涨51 7%[1] 市场结构转变特征 - 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降至18个月合理区间 改善型需求主导市场走势[3] - 楼市分化加剧 优质房产价值稳定增长 劣质房产贬值趋势明显[5] 未来高价值房产类型 黄金地段高品质小区 - 北京劲松老小区改造后房价逆势上涨12%[5] - 上海某小区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后租金溢价达25%[5] - 北京三环内住宅用地连续三年零增长 深圳福田区新增住宅容积率突破6 0[5] 地铁名校双加持房产 - 成都地铁5号线开通使沿线房产成交速度加快1倍 租金回报率提升1 2个百分点[5] - 武汉光谷有地铁小区比无地铁小区溢价高28%[5] - 郑州地铁上盖小区因配备省级幼儿园等重点教育资源 开盘去化率达92%[6] 健康配置型住宅 - 杭州某低密度新盘因全屋净水等健康配置吸引65%高净值改善群体认购[8] - 2023年重点城市低密度住宅销售速度比普通高层快近2倍[10] - 配备新风系统和净水设备的房产成为市场抢手货[10] 行业长期趋势 - 购房逻辑从单纯地段选择转向多维度价值评估[12] - 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顺应健康趋势 享受城市发展红利的房产将迎价值翻倍机会[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