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企退市
icon
搜索文档
恒大地产广东公司,进入破产程序
证券时报· 2025-08-22 19:30
突发。 8月22日,记者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查询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 发布公告称,该院已于8月20日裁定受理恒大地产集团广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恒大地产广东公司") 破产清算一案。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意味着恒大地产广东公司已依法进入破产清算阶段。 不过,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向记者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都是恒大系,但公司都是相对独立的 个体,恒大地产广东公司进入了破产清算阶段,不等于其它恒大系的公司也直接进入了破产程序。"恒大地产 广东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应该是其严重资不抵债的结果。当一个企业资不抵债,长时间无法盘活,就可能 会走向破产清算"。 根据公开信息,除了恒大地产广东公司,目前恒大地产集团旗下已有多家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或已经宣告破产, 包括广州凯隆置业、上海金碧置业等,涉及全国多个城市。 对于恒大地产广东公司进入破产清算阶段是否会对保交楼项目产生影响,王玉臣表示,首先要看公司是否还有 未完成的保交楼项目,如果其名下的保交楼项目全部都完工交房,则对项目影响相对较小。需要特别注意的 是,即使完工交房,开发商的义务依旧没有结束,依旧还有相应的保修义务等,而且 ...
机构:房地产风险加速出清,20家出险房企化债破1.2万亿
新京报· 2025-08-22 16:24
房企债务重组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共有20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或重整计划获批准 化债总规模突破1.2万亿元[1] - 融创完成境内债二次重组及境外债重组获83%债权人同意 境内债规模314亿元人民币 境外债规模约186亿美元[3] - 金科股份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 化债规模1470亿元人民币[3] - 佳兆业境外债务重组计划达成 总额约152.61亿美元[3] - 碧桂园逾75%持有人加入境外债务重组支持协议 化债140.74亿美元[3] - 世茂境外债务重组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 本金总额约115亿美元[3] - 新华联完成重整 化债800亿元人民币[3] - 龙光完成21笔境内债重组 未偿本金219.62亿元人民币 境外债务未偿还本金约75.62亿美元[3] - 旭辉境外债重组获超九成支持 境内债本金额约100.6亿元人民币 境外债79.33亿美元[3] - 远洋达成境外债务重组条件 境内债展期180亿元人民币 海外债化解63.15亿美元[3] - 协信远创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 化债623亿元人民币[3] - 禹洲境外债重组方案通过 总额约77.93亿美元[3] - 富力完成境内债展期135亿元人民币 美元债49.43亿美元并进行二次重组[3] - 时代中国境内债展期约113亿元人民币 海外债重组29亿美元获法院批准[3] - 绿地境外债展期31.6亿美元 境内债展期17.8亿元人民币 完成境外债重组13.16亿美元[3] - 中梁完成海外债重组13.1亿美元[3] - 华晨地产完成破产重整 化债179亿元人民币[3] - 当代完成境外债重组 未偿还本金13.4亿美元及利息[3] - 金轮天地债务重组计划获债权人批准 化债总额约6.62亿美元[3] - 霍煤龙兴重整草案获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 化债总额约1亿元人民币[3] 房企债务违约情况 - 自2020年起房企出现债务违约 2021年违约企业数量增至16家 2022年达到44家[1]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共有77家房企发生债务违约[1] 上市房企业绩表现 - 沪深两市71家上市房企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其中45家预计亏损 占比63.4% 较去年同期微增1.1个百分点[4] - 亏损原因包括项目结算规模下降 毛利率处于低位 计提资产减值以及资产处置价格低于账面值等[4] 房企退市情况 - 2022年至今已有27家上市房企被动退市 其中A股14家 H股13家[5] - A股退市原因包括股价低于面值 连续多年亏损[5] - H股退市多因财报未能按时披露或未能达成复牌要求 连续停牌超过18个月[5] - 个别上市房企选择私有化退市 如2024年9月华发物业申请撤销股份于联交所的上市地位[5] - 多家房企陆续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实现转型或轻资产化运营[5]
中指研究院:20家出险房企化债总规模超12000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8-21 15:41
中指研究院发文称,截至2025年8月,20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重整获批,化债总规模超过12000亿元人 民币。市场深度冲击,房企经营受到较大影响,2022年至今已有27家上市房企被动退市,另有几家房企 私有化退市。出于主动转型和被动保壳的需要,多家上市企业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退出房地产业务或 转型轻资产。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
中国恒大将于8月25日港交所退市,16年上市路画上句号
新京报· 2025-08-13 19:41
公司退市安排 - 公司股份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8月22日 自2025年8月25日上午9时起正式从港交所退市且无意申请复核 [1][2] - 退市原因为公司未能满足港交所复牌指引中的任何要求 且股份未于2024年7月28日前恢复买卖 [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于2009年11月5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2016年以3733.7亿元销售额登顶全国房企榜首 2019年及2020年销售额分别达6010.6亿元和7232.5亿元 [2] - 公司曾跻身世界500强 总资产突破万亿大关 但2020年后高杠杆高负债模式隐患爆发 [2] - 2021年12月3日公告首笔美元债违约 正式陷入债务危机 [2] 债务危机与监管处罚 - 2023年3月22日公布境外债重组方案 同年8月16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3] - 2023年9月28日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 [3] - 2024年证监会对公司罚款41.75亿元 对许家印处以4700万元顶格罚款并实施终身证券市场禁入 [3] - 2024年1月29日香港法院向公司发出清盘令 [3] 退市影响分析 - 退市本质是港交所对长期停牌公司的清理动作 反映监管容忍度下降 出险房企退市与清盘可能加速 [5] - 退市后公司不再受上市公司披露约束 资产处置更灵活但债权人议价能力与信息透明度下降 [5] - 机构将更审慎看待有类似流动性和信息披露风险的地产企业 投机性博弈复牌机会窗口缩小 [5] 行业警示与反思 - 恒大退市是部分爆雷上市房企命运的缩影 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房企可能出现集中退市 [6] - 债务问题导致烂尾楼等民生难题 对房地产行业预期及中国经济产生显著影响 [6] - 事件凸显企业发展需依托基础制度防范违规操作 并警示大规模负债风险 反映房地产金融制度亟待改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