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保护主义
搜索文档
想掀桌了?欧盟放狠话:中国想赚钱就必须转让技术,尤其是新能源
搜狐财经· 2025-10-21 16:54
最近欧盟的操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他们一边喊着"市场开放""公平竞争"的口号,一边偷偷摸摸起草新规,要求中国企业想进欧洲市场就得 先"交出核心技术"——尤其是新能源电池和其他清洁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钱可以赚,但技术得留下!" 他们是不是觉得,靠着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还能玩明白十九世纪的殖民游戏吧? 外媒报道截图 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Lars Rasmussen):"如果邀请中国投资欧洲,就也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技术转让为 前提" 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 这具体是啥情况啊? 这事儿最早是英国《金融时报》捅出来的。欧盟官员私下放风,说要在12月那笔10亿欧元的电池开发补贴 招标里试点新规:中国企业必须和欧洲公司分享技术知识、在当地建厂,甚至强制组建合资公司,否则别 想拿补贴。后续还可能扩大到氢能、光伏等其他绿色产业。 更好笑的是欧盟给出的理由听起来很"正义":我们要的是"真正的投资",要创造就业,要技术溢出。翻译 成人话就是:钱,我们要赚;技术,我们也要。 可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儿?这好比你去朋友家做客,他不仅要求你自带饭菜,还要求你把独家菜谱留下, 否则就不让你进门。这不是闹呢嘛! 据报欧盟要求 中国企业须联移 ...
147亿半导体资产被无理“锁喉”, 闻泰科技的困局和应对
中国经营报· 2025-10-15 08:09
147亿半导体资产被无理"锁喉", 闻泰科技的困局和应对 陈佳岚 中国经 中经记者 陈佳岚 广州报道 通过资本运作,闻泰科技(600745.SH)在2020年年初因完成收购安世半导体并叠加半导体概念热潮,股价一度冲高到 171.88元/股,市值随之突破2000亿元,为历史高点。但如今,闻泰科 10月13日,闻泰科技开盘即跌停,报41.83元/股。此前的10月12日晚间,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荷兰政府9月30日发出指令,要求冻结闻泰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对资产、知识产权等不 针对该事件,闻泰在10月13日下午也发布了题为"关于荷兰政府干预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运营的立场"的声明,声明称荷兰政府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为由,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 闻泰科技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回应称,闻泰科技秉持对全体投资者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合规运营为准则。目前,公司的核心工作集中于通过法律途径等手段,采取一切行动,最大限度维护公司 记者留意到,2025年1月,闻泰科技将产品集成业务(ODM)出售给立讯精密,当前大部分资产已交割。 在卖掉了ODM业务之后,闻泰科技已经是"ALL in 半导体",如果半导体业务受到打击,其将遭 ...
147亿半导体资产被无理“锁喉” 闻泰科技的困局和应对
中国经营报· 2025-10-14 16:45
公司事件概述 - 荷兰政府于9月30日发出指令,要求冻结闻泰科技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的资产、知识产权等不得进行调整,为期一年 [2] - 安世半导体部分外籍高管要求闻泰科技转让安世半导体股权,并要求暂停闻泰科技委派的CEO职务 [2] - 闻泰科技开盘即跌停,报41.83元/股,此前股价历史高点为171.88元/股,市值突破2000亿元 [2] - 闻泰科技发布声明,称荷兰政府的干预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而非基于事实的风险评估 [2] 法律程序与公司治理变动 - 安世半导体外籍高管向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提交申请,请求启动对公司调查并采取临时措施 [5] - 企业法庭裁决暂停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董事职务,并任命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人士担任非执行董事 [5][6] - 企业法庭将安世半导体除一股之外的所有股份,出于管理目的托管给指定人员,意味着原控股股东裕成控股暂时失去投票权和治理权,但经济收益仍在 [6] - 安世半导体日常经营持续运转,但面临决策链条临时变更、资源配置灵活度下降等影响运营效率的情况 [6] 业务背景与战略调整 - 2025年1月,闻泰科技将产品集成业务(ODM)以6.16亿元对价出售给立讯精密,当前大部分资产已交割,公司业务重心转为“ALL in 半导体” [3][8] - 安世半导体2024年营收规模约为147亿元人民币,原为恩智浦半导体的标准件业务部门,专注于车规级半导体产品 [2][8] - 完成对安世半导体100%收购后,其营收于2022年达到23.6亿欧元的峰值,毛利率从2020年的25%大幅提升至2022年的42.4% [9] - 至2024年10月,安世半导体已还清所有前期债务,公司实现“零负债”运行 [9] 行业地位与市场影响 - 安世半导体在功率分立器件多个细分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小信号二极管和晶体管出货量全球第一、逻辑IC全球第二、ESD保护器件全球第一等 [10] - 分析指出,若荷兰政府的禁令不能解除,将造成功率市场波动,安世半导体的市场份额可能下降,国际巨头如英飞凌、安森美等将加速填补市场空白 [10][11] - 长期可能利好国产本土功率晶体管企业填补替代,但需突破技术壁垒与认证门槛,并非短时间内能实现转移 [10][11] 地缘政治与行业解读 - 事件被市场普遍指向“技术保护主义”,安世半导体的产品涉及自动驾驶、电池管理等欧洲敏感领域 [7] - 分析认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正从“效率优先”走向“安全优先”,中国公司通过并购获取关键产能的路径并未关闭,但交易逻辑必须升级为“地缘政治项目管理” [12] - 跨国并购中,目标公司治理结构、注册地与法律管辖权可能成为外部干预的突破口,未来需强化对并购标的控制权设计 [11]
中方调查高通后,荷兰冻结中企半导体资产,强行把CEO换成外国人
搜狐财经· 2025-10-13 10:50
近期,荷兰政府对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采取了冻结资产和控制权剥夺的措施,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还在国际关系中投下了 新的阴影。 10月12日,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荷兰政府与企业法院突然对安世半导体采取了一系列急迫而严厉的措施,冻结了其全球30个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并直接 暂停了中方委派的CEO张学政的职务。这一行为无疑是对闻泰科技及其核心业务的重大打击,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似乎剑指中企的技术获取和市场 拓展。根据报道,此次冻结措施实际上是源于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的命令,标志着东、西方在高科技领域的博弈正不断升级。 安世半导体作为一家年营收达147亿元的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企业,其前身为飞利浦半导体部门,有着雄厚的技术积累和客户网络。自2018年闻泰科技收购以 来,凭借安世的技术储备,该公司迅速嵌入了全球汽车电子产业链。然而,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以及对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需求,西方 国家对于中国企业在高科技领域的逐步渗透产生了强烈的不安。这一切都为荷兰的"强制措施"提供了合理性——维护国家安全、保护本国关键技术不被外资 掌控。 从长远来看,安世半导体事件则可能促使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