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体系改革
搜索文档
三大引擎构建差异化优势 利益绑定彰显受托担当——专访富安达基金董事长王胜
上海证券报· 2025-11-06 02:41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确立“权益为根本、固收作支柱、指增创特色”的发展战略,构建覆盖不同风险偏好的“攻守兼备”产品矩阵 [3] - 公司公募资产管理规模于今年二季度末突破百亿元,进入新发展阶段 [3] - 公司计划通过“以量补价”策略消化降费成本,即提升产品业绩与服务质量以推动规模扩大 [8] 权益投资业务 - 公司秉持“回撤控制为盾,收益增长为矛”的核心理念发展权益投资 [3] - 截至今年9月末,公司在基金公司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排行榜中10年期排名第22,5年期排名第40 [3] - 公司旗下权益类基金在2024年市场波动中保持均衡配置,不赌单一赛道,严格按基金合同操作 [3] - 公司已投入1.5亿元自有资金跟投权益类基金,高管与基金经理同步参与 [8] 固定收益投资业务 - 固定收益业务是公司发展支柱,已打造富安达富利纯债、富安达增强收益债等产品 [4] - 公司固收专户获得高净值客户认可,成为部分客户资产配置的“压舱石” [4] - 截至9月末,公司在基金公司固定收益类基金绝对收益排行榜中7年期排名第15,3年期排名第27 [4] - 公司已投入3.5亿元自有资金跟投固收产品 [8] 指数增强产品布局 - 公司加速布局指增产品线,已成立中证500、中证A500、沪深300等指数的指增基金 [4] - 未来计划发行细分赛道指增产品 [4] 科技赋能与投研体系 - 公司以AI、大数据新技术重构投研生态链,打破指数团队与主动管理权益团队壁垒,整合为统一权益团队 [5] - 指数量化团队为主动管理权益团队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大数据挖掘细分行业超额收益机会 [5] - 人工智能模型协助优化资产配置权重,搭建智能风控模型辅助监控组合风险 [5] - 公司推行“市场化、人性化、长周期”投研体系改革,注重内部培养与外部人才引进 [5] - 公司投研团队人员流动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6] 薪酬管理与利益绑定 - 公司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挂钩的薪酬管理制度,推行长周期考核机制 [6] - 公司以“利益深度绑定”践行受托责任,将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 [8] - 高管团队与基金经理同步参与跟投,与投资者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8]
不负起风季!工银瑞信“双面镜”透视
搜狐财经· 2025-08-28 14:18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北证50指数累计上涨39.45%,中证2000指数上涨15.24%,8月19日北证50盘中首破1600点关口 [3] - 恒生指数上半年上涨20%,涨幅居全球主要股指第三位 [3] - 工银瑞信旗下17只基金获三年期五星评级,13只获五年期五星评级,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获十年期五星评级 [3] 公司基本面 - 工银瑞信由工商银行持股80%、瑞士银行持股20%,2024年净利润21.1亿元,总资产251.06亿元,净资产208.36亿元 [4][5] - 截至2025年8月5日,公司总管理规模7823.33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2007.40亿元,货币基金规模3739.28亿元,两者合计占比近75% [5][7][8] 固收业务表现 - 债券型基金近6个月收益率2.10%(行业均值1.78%),近一年收益率4.64%(行业均值4.65%) [5] - 工银可转债优选债券A近一年涨幅24.60%,工银瑞盈18个月定开近三年收益率27.71%,同类排名第4/788 [5][6] - 货币基金近6个月收益率0.69%(行业均值0.66%),近三年收益率5.57%(行业均值5.22%) [7] ETF业务发展 - 全市场ETF总规模达4.8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04万亿元,增幅27.88% [9] - 工银瑞信指数型基金规模1016.7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近两倍,但较头部公司华夏基金(8199亿元)仍有差距 [9][10] - 工银北证50成分指数近一年涨幅123.91%,工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A涨幅82.09% [12] QDII业务优势 - 工银香港中小盘股票近一年收益率71.68%,同类排名5/69;工银印度市场基金近五年业绩在QDII亚太股票类别中排名第一 [14] - 公司位列2025全球资管500强第96名,旗下多只QDII产品业绩居同类前十 [15] 业务挑战 - 总管理规模较2021年缩水近200亿元,行业排名从第9位滑落至第13位 [17][19] - 2022-2024年旗下基金综合净利润亏损203.61亿元,管理费收入连续三年下降至65.08亿元 [20] - 近一年股票型基金收益率38.82%(同类均值50.18%),混合型基金收益率35.27%(同类均值39.74%) [20] 人才与合规 - 2022-2024年多位资深基金经理离职,包括管理规模超480亿元的袁芳 [21] - 2019年因违反《反洗钱法》被央行罚款,2023-2024年因信披及制度执行问题收到监管警示函 [23]
贾成东转战申万菱信基金“开门黑”?
搜狐财经· 2025-08-07 23:03
明星基金经理业绩风波 - 贾成东2025年3月加盟申万菱信基金任副总经理,但管理的新动力混合A基金在A股上涨7%的行情中逆势亏损7%,跑输基准12个百分点 [1][2] - 贾成东管理的次新基金申万菱信行业精选同期亏损5%,跑输基准9个百分点 [2] - 新动力基金重仓宠物经济概念股,其中乖宝宠物动态市盈率达50倍,显著高于行业均值 [3] 申万菱信基金产品清盘危机 - 2025年8月申万菱信碳中和智选混合和养老目标日期2040两只基金因规模不足0.08亿元和0.25亿元触发清盘 [5] - 2025年已有6只产品面临清盘,另有1只新基金因未达2亿元备案门槛发行失败 [6] - 公司公募规模从2015年巅峰1024.92亿元(行业第24位)下滑至2025年6月的826.79亿元(行业第66位) [8] 投研体系改革困境 - 董事长陈晓升推动"投研至善,长期制胜"改革四年未达预期,人才梯队青黄不接 [7] - 公司27位基金经理中7人任职不足3年,8人任职3-5年,新人占比达55% [7] - 5名基金经理管理6只以上产品,部分甚至管理17只,远高于行业人均2.71只的水平 [7][8] 基金持仓与市场表现 - 新动力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持仓7.07亿元,宠物概念股中宠股份持仓9973万元居首 [4] - 基民质疑基金净值与重仓股走势背离,如"重仓股上涨但净值下跌"现象频发 [2] - 基金吧负面评论集中,涉及"要求更换经理"、"净值异常"等话题,单条帖子最高获674次点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