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养老
搜索文档
胡继晔:推动养老金融与养老服务协同创新,助力家庭养老金融健康发展 | 养老金融健康专题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2 18:15
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发展现状与特点 - 中国家庭金融以银行存款为主,银行业资产占金融业总资产的89.7%,而美国以个人养老金资产为主[4][5] - 2024年末中国广义货币M2达313.53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高达246.4万亿元,M2/GDP比率达2.27,远高于美国的0.71,显示储蓄养老为主的特点[5][6] - 美国资本市场以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主导,半数资金配置股市;中国资本市场以散户为主,波动较大,凸显发展养老金作为长期资本的必要性[5][6][8] 养老金融政策优化方向 - 政府应分析多层次资本市场与养老金体系的协同发展机制,利用科创板指数基金、公募REITs等工具为养老金投资提供新增长点[9] - 构建"长钱长投"生态,负债端基于可信养老数据空间增强二三支柱灵活性,资产端完善长期考核政策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9] - 构建"养老金—资本市场—产业创新"直通机制,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权投资为例,支持国企改革和科技创新,减少对银行间接融资的依赖[11] 当前养老金融政策的不足与完善措施 -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覆盖不足,仅54.2%被调查者拥有,而住房公积金覆盖率达81.4%,"三金合一"政策获得74.7%参与者支持[12] - 可借鉴德国里斯特计划,为年轻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提供200元人民币财政补贴,吸引年轻群体加入[13] - 城乡养老金差距大,应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水平,设计普惠性养老金融产品,目标使农村老人月待遇在2035年达500-600元[14] 养老金融区域协调发展举措 - 针对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考虑发行特种国债、增加农民基础养老金[17] - 第二支柱推广自动加入机制、人才年金及"三金合一",打通二三支柱个人账户及税优政策[18] - 第三支柱借鉴德国财政补贴政策,资产端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放开企业年金个人选择权、鼓励差异化投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