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减量

搜索文档
数读长剧上半年:“大爆”无、“庄家”变
36氪· 2025-07-05 09:28
行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剧集市场大盘整体回落,头部剧集正片有效播放量绝对值大幅下滑,TOP1《大奉打更人》播放量19.36亿,较去年同期TOP1《庆余年2》的37.547亿减少18亿以上 [3][4] - 集均播放表现疲软,2025H1仅《漂白》集均V30突破5000万(5490万),而2024H1有三部剧集均超5000万且最高达9809万 [5] - 猫眼数据显示2025H1无20亿+剧集,15亿+仅4部,远低于2024年同期5部20亿+、TOP10全超15亿的表现 [5] 内容质量 - 口碑与热度倒挂现象加剧,2025H1豆瓣8分以上剧集4部(最高8.3分),但高分剧打分人数仅10万左右,不及2024年30万+人打出8.9分的《我的阿勒泰》 [6][8] - 古装剧仍占主导地位,在灯塔和云合TOP10中占比达70%,细分题材涵盖权谋、仙侠、言情等,《大奉打更人》《藏海传》《国色芳华》《白月梵星》播放量均超15亿 [22] - 现实题材亮点包括《六姊妹》创央视十年收视纪录(CVB单日收视率5.307%),《北上》《蛮好的人生》播放量约10亿 [24] 平台竞争 - 四大平台上新数量分化:腾讯84部、爱奇艺56部、优酷33部、芒果TV17部,仅芒果TV同比增加5部 [10] - 腾讯视频爆款率最高,《大奉打更人》获累计播放榜首;爱奇艺S+级剧集占比提升至10/21;优酷《藏海传》以40.1%单日市占率峰值领先 [13][15] - 独播策略强化,2025H1上新剧独播比例达87%(同比+11pct),S+剧集100%独播(同比+13pct) [18] 运营创新 - 排播模式升级,55%上新剧采用"SVIP提前看+点映礼包+锁集"模式,同比提升11-23pct [18] - 腾讯视频70%新剧采用"SVIP提前看+权益礼包",优酷"权益礼包"和"SVIP提前看"占比同比分别提升42%、32%,芒果TV"SVIP提前看"占比同比+65pct [20] 内容形态 - 短剧趋势显著,13-23集体量剧集部数同比增18部,6-16小时总时长剧集增17部,悬疑剧场贡献主要短剧精品如《漂白》《棋士》《沙尘暴》 [27] - 题材细分深化,古装剧呈现权谋、仙侠等多分支,现实题材覆盖年代剧、都市剧等,悬疑赛道《漂白》开播五天刷新迷雾剧场热度纪录 [22][24]
长视频平台变革:如何界定“质”与“量”
中国经营报· 2025-06-25 17:30
行业趋势 - 2025年1月至3月国产网络剧发行许可数量为24部559集,较上年同期的37部787集显著下降 [1] - 2024年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数量锐减至115部,较2023年156部下降超过四分之一,较2015年396部减少约一半 [3] - 行业呈现"提质减量"趋势,B级和低效A级项目减少,头部精品内容数量提升 [1] 平台战略 - 腾讯视频强调精品内容需兼顾艺术性、社会效益和商业价值,爆款评估标准包括完播率、内部团队评分和豆瓣分数 [2] - 爱奇艺提出精品内容需平衡艺术价值、社会效益和商业转化,并具备长期系列化价值和跨领域共振效应 [2] - 平台对项目评估新增多维度考核体系,包括播放量、会员指标和投入产出比等商业数据 [2] 市场挑战 - 好剧本和头部创作人才短缺,市场投资向头部作品集中导致中小项目减少 [3] - 电视台和网络平台购买力下降,与精品剧作高资金需求形成矛盾 [4] - 项目回报不可预测性增加,受演员舆论事件和同期爆款内容冲击等因素影响 [4] 人才问题 - 年轻编剧转行现象严重,行业面临人才断档风险 [4] - 资深从业者呼吁给予年轻人更多创作机会和署名权以保持行业活力 [4] 内容标准 - 行业对"精品"定义存在双重标准:创作者侧重艺术价值,平台侧重商业转化 [2] - 腾讯视频提出爆款内容需通过数据维度(完播率)和主观评估(制片人评分)双重验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