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三重叙事

搜索文档
沪深北交易所释放多维度改革信号: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大有可为
证券日报· 2025-06-30 00:43
上交所观点 - 上证指数市盈率15倍,显著低于标普500的27倍和纳斯达克的41倍,显示A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1] - "三重叙事"驱动市场价值重估:政策托底效应(一揽子增量政策改善预期)、科技重塑动力源(研发-业绩/科创-估值/科技-产业/强链-竞争力四重正向循环)、改革惠民导向(提升投资者回报与并购活力)[1][2] - 上交所将落实"1+6"改革举措,增强制度吸引力并促进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 [2] 深交所改革动向 - 创业板改革方向包括:支持优质创新企业上市、提升股债融资便利度、加大并购重组支持力度、促进投融资平衡 [3][4] - 改革聚焦三大维度:服务大局(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高质量发展)、问题导向(解决市场堵点难点)、协同发展(差异化制度安排)[4] - 创业板已通过直接融资功能提升市场包容性,吸引科技创新企业聚集 [4] 北交所新举措 - 优化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体系,强化审核精准性并打造"发行有序-服务精准-监管有力"生态 [5] - 推出"并购六条"政策案例,支持跨行业并购及未盈利资产收购,降低中小企业并购成本 [6] - 构建多元产品体系:发布北证专精特新指数(进入"双指数"时代),筹备北证50ETF产品 [6]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鼓励中介机构加强投研与普惠金融服务倾斜 [6]
周末重磅!四大交易所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6-29 14:19
资本市场改革信号 - 沪深北港四大交易所相关负责人集中发声,释放多维度改革信号,聚焦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1] 上交所科创板改革 - 上交所将扎实推进"1+6"改革举措和示范案例落实落地,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增强制度吸引力竞争力[2] - 资本市场企稳向好,上证指数涨幅26%,科创50指数涨幅超50%,市场展现较强韧性和修复能力[4] - 三类资产引领市场重估:科技类资产、消费类资产和红利类资产,驱动因素为政策、科技、改革三重叙事[4] - 社保、保险、公募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沪市股票超1700亿元,境内指数产品规模达5.68万亿元[4] - 沪市高、中、低研发投入公司平均市盈率分别为45.51倍、18.67倍、9.79倍[4][5] - "并购六条"实施以来沪市披露资产重组方案676单同比增长15%,重大资产重组80单同比增长200%[5] 深交所创业板改革 - 创业板上市公司1380家占A股25.5%,总市值12.7万亿元占A股14.7%,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89.2%[8] - 深交所正谋划创业板改革,考虑从支持优质创新企业发行上市、提升股债融资灵活性等方面推出措施[8] - 创业板改革着力做到"三个突出":服务大局、问题导向、改革协同[9][10] 北交所发展举措 - 北交所将统筹抓改革、优服务、强生态,促进市场平台功能发挥,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11][13] - 具体措施包括保持高质量企业供给、坚持严监严管、支持企业利用并购重组、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13][14][15] 港交所"A+H"上市趋势 - "A+H"上市成为2025年关键主题,已有宁德时代等多家A股公司完成H股上市[16] - 超过30家A股企业已递交H股上市申请,超过20家发布H股上市计划公告[16] - 2025年以来香港股票市场融资额超440亿美元,IPO融资额近14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一[16] - 香港IPO活跃板块为消费零售业、高科技、新能源及医疗[16]
周末重磅!四大交易所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6-29 14:12
资本市场改革信号 - 2025上市公司论坛在温州举行,沪深北港四大交易所相关负责人集中发声,释放多维度改革信号 [1] 上交所科创板改革 - 上交所将扎实推进"1+6"改革举措和示范案例落实落地,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3] - 政策、科技、改革三重叙事重塑上市公司,科技类资产、消费类资产和红利类资产引领市场重估 [5] - 政策叙事托底效应显著,社保、保险、公募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沪市股票超1700亿元,境内指数产品规模从3.6万亿元增至5.68万亿元 [6] - 科技叙事重塑效应明显,沪市高、中、低研发投入公司平均市盈率分别为45.51倍、18.67倍、9.79倍 [6] - 改革叙事价值效应突出,沪深300指数成份股贡献A股超86%净利润、76%现金分红和60%营业收入,整体市盈率从10.9倍增至13.1倍 [7] - "并购六条"实施以来,沪市披露资产重组方案676单,同比增长15%,重大资产重组80单,同比增长200%,产业并购占比近七成 [7] 深交所创业板改革 - 创业板已成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实践,上市公司1380家,总市值12.7万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89.2% [9][11] -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深交所正谋划从支持优质创新企业发行上市、提升股债融资灵活性等方面推出改革措施 [11] - 创业板改革着力做到"三个突出":服务大局、问题导向、改革协同 [12][13] 北交所服务中小企业 - 北交所针对中小企业设置多元上市标准和特色融资并购制度,企业创新活力逐步显现 [14][15] - 北交所将优化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体系,重点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优质成长型企业上市 [17] - 支持企业利用并购重组发展壮大,推动"并购六条"相关案例落地,完善融资工具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18] - 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北交所市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投资者结构 [18] 港交所"A+H"上市趋势 - "A+H"上市将成为2025年关键主题,已有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多家A股公司完成H股上市 [19] - 超过30家A股企业已递交H股上市申请,另有超过20家发布H股上市计划公告 [20] - 香港上市制度改革为创新科技企业拓宽上市融资道路,2025年以来香港股票市场融资额超440亿美元,IPO融资额近140亿美元 [20] - 新经济、科技类企业引领香港IPO市场,前沿技术领域科技企业成为香港最重要板块之一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