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金

搜索文档
荔枝林“长”出的科技城,何以吸引科创企业荟聚?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20:02
(活力中国调研行)荔枝林"长"出的科技城,何以吸引科创企业荟聚? 中新网东莞6月25日电题:荔枝林"长"出的科技城,何以吸引科创企业荟聚? 记者 臧赫 程景伟 "当时刚来差点以为被骗了,周围山上都是荔枝树,不开车都走不到能吃饭的地方,现如今的面貌完全 不一样了。"企业代表"逸动科技"创始人潘宗良在座谈上分享刚来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时的景象。虽是 一句玩笑,但也揭开了科创企业与松山湖科学城相互成就的故事。这是记者近日跟随"活力中国调研 行"采访团走进广东东莞松山湖区探访XbotPark机器人基地时了解到的。 "科技共山水一色"。松山湖畔,市场主体超过17000户,其中有7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70家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里为何能吸引科创企业荟聚? 松山湖鸟瞰图。东莞市委宣传部供图 "这么多年,政府的支持一直都在" 东西,只有你想不到的东西,想做什么都能在半小时之内找到供应商帮你实现。" 另外也得益于"有形之手"的推动。潘宗良坦言,公司的成长与松山湖区乃至东莞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 联,可谓是伴随着后者的发展而成长。 "记得当时的松山湖管委会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小小的测试码头,在湖里开展 ...
把“政产学研金”装进一个朋友圈 扬州打造科技企业家的“破圈孵化器”
新华日报· 2025-06-25 07:10
6月9日,扬州科技局官网一则"第三期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家研修班启动报名"的公告,引发当地科技 企业界关注。截至目前,报名企业已近百家,远超前两期规模。这场由扬州市委市政府主导、科技局牵 头打造的"科技企业家成长训练营",两年间已培育95名"科技新帅",更以"课堂+资源枢纽+合作孵化 器"的创新模式,为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从产业痛点出发:科技企业家的"成长必修课" "传统企业家缺什么?懂产业的不懂资本,懂管理的不懂科创,懂市场的不懂技术。"扬州市科技局 局长陈江伟的话,点出办班初衷。作为长三角重要制造业基地,扬州拥有"613"先进制造业集群,但部 分企业面临"大而不优""新而不强"的瓶颈——技术升级缺乏方向、资本运作经验不足、跨领域资源对接 渠道有限。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产业升级故事:江苏千里马科技在研修班通过扬州市工信局接触北 斗规模应用试点政策,目前已采购200套北斗定位设备安装在锂电池上,2025年计划扩至1万套;江苏江 扬线缆受参访企业宇树科技启发,组建机器人线缆专业团队,瞄准2030年250亿元机器人市场;江苏航 天水力与中科大合作,定制数字化战略方案,为降本增效按下"快进键" ...
阜阳:“四链融合”科创激活消费新蓝海
新京报· 2025-05-23 13:23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推动消费升级的关键支撑。阜阳市坚持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为 旗帜性抓手,着力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 链"深度融合,全面加快区域性科技创新强市建设步伐。 协同发展 制浆、涂布、辊压、模切……在阜阳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标准化生产流水线上,自动化设备轰鸣运 转,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工序后,变成一块块性能卓越的钠离子电池走下生产线。1个多月前,钠离子行 业领军企业中科海钠在阜阳发布全球首个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搭载的正是阜阳海钠生产的钠离 子电池。眼下,"阜阳造"钠离子电池,正源源不断为电力储能、工程车、乘用车、商用车等领域输 送"钠能量"。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专利转化运用十大优秀案例,阜阳市推荐的"知识产权赋能,助力区 域发展"成功入选。"该案例的核心专利源自我校侯金波研究员团队。基于大数据的菌类自动化栽培系 统,成功实现冬虫夏草仿生培植技术突破,将存活率提升至82.3%,活性成分提高35%。"阜阳师范大学 科研处处长张丙开告诉记者。 "这一专利技术, ...
让更多高科技走向大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5-04 06:00
文章核心观点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成果亮眼,折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潜力,但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供需错位、中试环节和融资体系等堵点,需重构“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以驱动高质量发展 [1][3] 科交会成果 -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举行,超千亿元对接金额刷新前两届签约金额纪录 [1] - 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揭牌,“政产学研金服用”平台上线,发布安徽科技大市场城市合伙人招募计划及两个大模型 [1] 科技成果转化堵点 - 供需错位的“双盲困境”是最大堵点,科研机构与企业存在沟通壁垒,高校院所成果缺乏商业适配性,企业难精准获取技术 [1] - 中试环节的“死亡谷”是最陡断层,中试是科技成果迈向工程化与产业化关键一跃,其高风险、长周期致市场资本观望 [2] - 融资体系的“断裂带”是最强刚需,科技成果转化各阶段资金需求与现实融资情况不匹配,大量早期技术成“融资孤儿” [3] 解决措施 - 建立“双向翻译”平台、推行“企业出题、科研答题”模式,构建常态化平台,试点“悬赏制”科研 [2] - 建设专业化中试平台、建立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建设跨区域中试基地,设立中试保险产品 [2] - 丰富科技金融工具箱,完善梯度培育体系,推广“投贷联动”模式,试点知识产权证券化,构建全周期资本支持链条 [3] 发展目标 - 打破制度藩篱、贯通要素流动、重塑价值链条,重构“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让高科技走向大市场驱动高质量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