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干预央行

搜索文档
特朗普步步紧逼,全球央行担心美联储独立性受损将树“危险先例”
第一财经· 2025-08-27 15:47
全球央行独立性受威胁 - 全球央行官员担忧美联储屈服于政治压力将树立危险先例 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并引发投资者要求更高溢价持有美国债券[1]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强调央行独立性具有决定性意义 若失去独立性将引发功能失调和不稳定情况[2] - 日本央行曾受政治干预 前首相安倍晋三2013年亲自挑选黑田东彦接任行长并推行负利率政策[3] 央行独立性实践挑战 - 欧洲央行虽受欧盟条约法律保障 但在政策制定层面经常需要证明独立性 债券购买计划遭多个欧盟成员国政府官员抨击[2] - 拉脱维亚央行行长因不迎合政府意愿在连任过程中遭政客批评 斯洛文尼亚因国内党派斗争自1月起央行行长职位空缺[2] - 日本执政联盟参议院选举失利后 财政政策可能更倾向扩张 市场正计价日本央行继续加息以维持独立性[3] 政治干预的全球外溢效应 - 欧洲央行官员警告针对美联储的政治攻击可能产生精神层面外溢效应 鼓励民粹主义政府对央行实施控制[4] - 前IMF首席经济学家指出美国若发生政治干预央行事件 可能为更高全球通胀率和更不稳定市场创造条件[4] - 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强调央行独立性不应被视为理所当然 是价格稳定的必要条件[3]
美联储摊上大事,110多年来历届总统不敢做的事,特朗普真就做了
搜狐财经· 2025-08-27 12:59
事件概述 -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于2025年8月25日宣布立即解除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的职务 引发金融市场剧烈波动 [1] - 库克拒绝辞职并称解职行为非法 事件可能升级为法律对抗 [3][24] - 特朗普试图通过人事布局控制美联储理事会 其盟友席位或增至4席(共7席) [8] 美联储独立性挑战 - 特朗普以库克2021年住房贷款申请中"将两处房产列为主要住所"为由解职 指控其涉嫌虚假信息和潜在犯罪 [4] - 根据《联邦储备法》第10条 总统仅可因"行为不当"解职理事 但库克事件尚未有司法定论 [6] - 这是110多年来美国总统首次挑战美联储人事独立性 可能动摇美国金融体系百年根基 [3][10] 金融市场反应 - 美元指数单日下跌0.3%至98.3以下 欧元对美元上涨0.3%逼近1.17 美元对日元暴跌0.4% [15] -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上涨至2600美元/盎司 创历史新高 [15] -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两年期收益率下跌至3.69% 十年期收益率上涨至4.29% [19] 潜在经济影响 - 美联储独立性是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的信用基石 政治干预可能导致美元资产遭抛售 [17][29] - 若美联储被迫大幅降息 可能推高长期通胀预期 引发滞胀风险(低增长叠加高通胀) [22] - 参考土耳其案例:2018年政治干预央行导致里拉暴跌40% 通胀率飙升至85.5% [20] 政治与法律博弈 - 特朗普已提名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接替此前辞职的理事库格勒 其团队主张总统应拥有更大货币政策话语权 [8][15] - 最终可能需最高法院裁决解职合法性 无论结果如何都将重创美联储独立性 [24] - 若特朗普进一步控制12家地区联储主席任命(2026年任期到期) 美联储独立性将彻底瓦解 [26]
让央行听话,这不只是特朗普的愿望
华尔街见闻· 2025-08-25 15:22
全球央行独立性担忧 -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要求降息并试图重塑央行领导层 在全球央行界引发连锁担忧 [1] - 特朗普公开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辞职 并试图驱逐理事库克 引起国际央行界高度关注 [1] - 欧洲央行决策者Olli Rehn表示 对美联储出于政治动机的攻击会在精神上波及世界其他地区包括欧洲 [1] 国际央行支持美联储独立性 - 杰克逊霍尔会议期间国际央行界展现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坚定支持 鲍威尔登台演讲时与会者起立鼓掌 [2] - 十几位各国央行官员透露 美联储因失去独立性而削弱抗通胀能力被视为对全球央行地位和经济稳定的直接威胁 [2] - 德国央行行长Joachim Nagel强调独立性不应被视为理所当然 是价格稳定的必要条件 [2] - 欧洲央行Olli Rehn表示芬兰和同事们都支持鲍威尔坚守立场 即便鲍威尔已暗示9月可能降息 [2] 多国央行面临政治干预压力 - 特朗普对美联储施压并非孤例 日本和拉脱维亚等多国央行都面临类似政治压力 [1][3] - 拉脱维亚央行行长Martins Kazaks因不迎合政府意愿而遭国内政客批评 斯洛文尼亚自1月以来因党派争吵一直没有央行行长 [3] - 日本已故首相安倍晋三曾严厉批评时任央行行长白川方明 并在2013年亲自挑选黑田东彦接任 白川方明在任期结束前数周辞职 [3] - 黑田东彦部署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 让日本央行成为政府主要债权人 引起传统央行官员关注 [3] - 欧洲央行因十年前启动大规模债券购买计划而被指控为政府提供资金 经受多次法庭挑战 意大利德国法国政党定期批评欧洲央行 [3] 潜在金融市场影响 - 如果美联储独立性受损可能引发金融市场重大动荡 投资者将要求持有美债获得更高风险溢价 [1][5] - 各国央行已开始为潜在冲击做准备 告知监管银行关注美元敞口 [1][5] -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Maury Obstfeld警告 接管美联储将为其他政府树立非常糟糕的榜样 [5] - 特朗普举措可能鼓励全球各国政府特别是民粹主义倾向政府对本国央行施加控制 为全球通胀率上升和市场波动加剧埋下伏笔 [5] 当前市场表现 - 目前金融市场尚未对美联储独立性表现出深度担忧 美国股市强劲上涨 [4] - 没有出现表明美联储公信力受到质疑的国债收益率跳升或通胀预期上升 [4]
让央行听话!--这不只是特朗普的愿望
华尔街见闻· 2025-08-25 14:17
全球央行独立性面临政治压力 - 特朗普公开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辞职并试图驱逐理事库克 引发全球央行官员对政治干预的连锁担忧 [1] - 若美联储独立性受损 投资者可能要求美债更高风险溢价并重新评估其全球金融体系核心地位 [1][6] - 全球央行已开始为潜在冲击做准备 要求监管银行关注美元敞口风险 [1][6] 国际央行界支持美联储独立性 - 杰克逊霍尔会议期间各国央行官员起立鼓掌支持鲍威尔 展现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坚定支持 [2] - 德国央行行长强调独立性是价格稳定的必要条件 欧洲央行官员明确支持鲍威尔坚守立场 [2] - 美联储失去独立性被视为对全球央行地位和经济稳定的直接威胁 [2] 多国央行存在政治干预案例 -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2013年严厉批评央行行长并亲自挑选继任者 推动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 [3] - 拉脱维亚央行行长因不迎合政府意愿遭政客批评 斯洛文尼亚因党派争吵数月无央行行长 [3] - 欧洲央行因债券购买计划被指控为政府融资 面临多国左翼右翼政党定期批评 [4] 潜在市场影响与全球传导 - 若美联储独立性受损可能引发金融市场重大动荡 但目前股市未反映担忧且国债收益率稳定 [5][6] - 政治干预央行可能鼓励民粹主义政府效仿 为全球通胀上升和市场波动加剧埋下伏笔 [7] - 前IMF首席经济学家警告美国案例可能成为糟糕榜样 促使其他国家政府加强对央行控制 [7]
赵建:美国总统与美联储,一部恩怨情仇史
搜狐财经· 2025-08-17 16:50
美联储独立性与美元信用 - 美联储独立性是美元信用的核心支柱 保障美元价值的可预期性 若独立性受损 美元将从全球"价值锚"转化为国内"政治筹码" 信用根基将松动 [5] - 历史教训显示 1971年尼克松施压美联储导致1973-1982年"大滞胀" 通胀峰值达15% 失业率超10% 美元指数暴跌30% 而沃尔克1979年顶住压力加息 虽引发短暂衰退 但重塑美元信誉并奠定1980年代经济繁荣基础 [6] - 市场对政治干预极度敏感 2025年4月特朗普威胁罢免鲍威尔后 美元指数在其上任百日下跌9% 投机性空头仓位创历史新高 德意志银行测算若鲍威尔被撤换 美元24小时内或暴跌3%-4% 美债收益率飙升30-40基点 [7] 美联储制度设计与独立性保障 - 美联储1913年成立是对金融自由化代价的反思 制度设计包含历史创伤和文化基因 如1836-1913年无央行期间多次金融危机暴露分散银行体系弱点 [9] - 独特架构体现分权制衡:12家地区储备银行分散权力 公私混合持股 理事会14年超长任期 FOMC表决权多元化 防止行政垄断和地方利益挟持 [9] - 四重法律防火墙保障独立性:1)人事任免隔离 总统仅能以"渎职或重大过失"罢免理事 2)财政-货币隔离 禁止直接购买国债 3)司法克制尊重专业裁量 4)资金自给规避政治挟制 [10][11][12][13] 历史冲突与政治博弈 - 1965年约翰逊要求维持低利率支撑越战 1972年尼克松为连任施压伯恩斯将利率从9%降至3.5% 导致1973年后十年滞胀 美元兑黄金体系瓦解 [14][15] - 1980年代沃尔克加息至20%引发衰退 里根政府强烈谴责但沃尔克顶住压力 通胀从15%降至3% 奠定十年繁荣基础 [15] - 特朗普2018年以来多次与鲍威尔冲突 要求降息以保持经济增速和降低债务成本 鲍威尔坚守双重使命并援引法律抵抗 但美联储决策机制已遭遇系统性侵蚀 [15] 当前局势与市场影响 - 7月美国CPI同比上涨2.7%低于预期 核心CPI同比3.1%未加速恶化 市场对9月降息概率预期飙升至超90% 预计年内降息幅度或达50基点以上 [2] - 美元降息节奏将主导未来金融市场走向 当前取决于特朗普与美联储博弈 投资者需关注美联储独立性对美元信用及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 [3][17] - 若美联储独立性失守 美元国际信用及金融资产系统将遭毁灭性打击 投资者应考虑调整美元资产比重 多元化配置作为对冲策略 [17]